本书是法国一部以狐狸为主角的长篇动物故事诗,是中世纪市民文学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法国同类故事诗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这部动物传奇由一系列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的故事组成,描绘了一个驳杂而又新奇的动物王国,叙述了形形色色的动物之争。
本书是一部讽刺作品,它假托动物世界,赋予群兽以人的行动、语言、思想和感情,以兽喻人,影射人类社会,生动地表现了中世纪法国社会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列那狐的故事(插图本)/译林名著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国)保兰·帕里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一部以狐狸为主角的长篇动物故事诗,是中世纪市民文学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法国同类故事诗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这部动物传奇由一系列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的故事组成,描绘了一个驳杂而又新奇的动物王国,叙述了形形色色的动物之争。 本书是一部讽刺作品,它假托动物世界,赋予群兽以人的行动、语言、思想和感情,以兽喻人,影射人类社会,生动地表现了中世纪法国社会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败。 内容推荐 这部动物传奇由一系列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的故事组成,描绘了一个驳杂而又新奇的动物王国,叙述了形形色色的动物之争,展示了中世纪各种社会力量错综复杂的局面。围绕列那展开的每个小故事都引人入胜,充满神奇色彩,而且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目录 引子 第一部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故事四 故事五 故事六 故事七 故事八 故事九 故事十 故事十一 故事十二 故事十三 故事十四 故事十五 故事十六 故事十七 故事十八 故事十九 故事二十 故事二十一 故事二十二 故事二十三 故事二十四 故事二十五 故事二十六 故事二十七 故事二十八 故事二十九 故事三十 第二部 审判 编著者的话 故事三十一 故事三十二 故事三十三 故事三十四 故事三十五 故事三十六 故事三十七 故事三十八 故事三十九 故事四十 故事四十一 故事四十二 故事四十三 故事四十四 故事四十五 故事四十六 故事四十七 故事四十八 故事四十九 故事五十 故事五十一 故事五十二 故事五十三 故事五十四 故事五十五 故事五十六 故事五十七 故事五十八 故事五十九 故事六十 编著者的话 编著者大事略 试读章节 列那如何进入康斯坦·戴诺瓦的农庄,如何抓走尚特克莱尔,又如何没能把他吃掉。 过了几天,列那来到树林中的一个村庄,那里住着许多公鸡、母鸡、公鹅、母鹅,还有鸭子。树林里还住着一个富裕的农夫,名叫康斯坦·戴诺瓦,他家里藏满了好吃的食物,包括鲜肉和腌肉。屋子的一边种着苹果和梨子,另一边则是放养家禽的院子,院子周围围绕着用橡树桩搭起的围墙,上面覆盖着茂密的山楂叶。 康斯坦·戴诺瓦就在这里安心地放养着他的家禽。列那走进树林后,悄悄地朝围墙靠近。但是,围墙上纵横交错的荆棘却使他无法越过树篱。他看着母鸡们,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可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接近他们。只要他离开躲藏的地方,甚至只要他妄想从栏杆上跳过去,就会立刻被发现,家禽们就会逃进荆棘丛,而人们也就会来追逐他、捕捉他,他连拔下一根小鸡的毛的时间都不会有。为了吸引家禽们,他不停地拍打自己的肋部,缩起头颈,摇晃尾巴尖,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他的伎俩没有一个起作用。 最后,他发现树篱上有一根断裂的木桩,可以从那里轻易地进去。于是,他纵身一跃,掉在了农夫的菜地里。列那掉下来的声音惊动了整个养鸡场;家禽们惊慌失措,纷纷朝鸡舍逃去。这可不是列那的错!而在另一头,公鸡尚特克莱尔刚从树篱巡视回来,看见自己的臣民们慌不择路地四处逃窜,很不理解。所以,他垂下羽毛,伸长脖子,来到他们中间,用指责和不满的口气问:“为什么这么急匆匆地逃回家去?难道你们都疯了吗?” 品特是鸡群中最漂亮、下蛋最大的母鸡,她回答道:“那是因为我们感到害怕。” “怕什么?难道有什么东西使你们害怕吗?” “是的。” “是什么?” “是一只树林中的野兽,他可能会伤害我们。” “得了!”公鸡说,“这里看上去风平浪静。别走,我保证你们没事。” “噢!您瞧,”品特叫道,“我刚才又看见他了!” “你?” “对。至少我看见树篱在摇晃,菜叶在颤抖,那野兽肯定就躲在下面。” “闭嘴,你这个傻瓜,”尚特克莱尔骄傲地说,“别说狐狸,就连黄鼠狼都不可能进来:这树篱不是扎得很紧吗?安心睡觉去吧,再说,有我在这里保护你们呢。” 说完,尚特克莱尔就去扒一堆粪便了,他似乎对这堆粪便很感兴趣。不过,品特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他也不知道将会有什么样的大难临头,所以尽管内心慌张,他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他登上屋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单脚站立,时不时地左顾右盼着。直到他守累了、唱乏了,才不知不觉地昏昏睡去。 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似乎看见什么东西从院子里朝他走来,让他一阵惊悚。那东西给他一件棕红色的兽皮,边上还镶着白色的小点;他把兽皮套在身上,兽皮很窄,而且也不知为什么,他是从领子部分开始往下套的,所以当兽皮穿上身之后,他的脑袋就碰到了兽尾的根部。另外,兽皮的毛在外面,这与通常的穿法完全相反。 尚特克莱尔吓得跳了起来,惊醒了:“上帝呀!”他一边说一边画着十字,“请保佑我远离死神和监牢!”他跳下屋顶,去树篱下寻找四散在荆棘丛中的母鸡们。他叫来了品特。“亲爱的品特,说实话,这次是我感到担心了。” “看来您是想嘲笑我们,”母鸡回答说,“您就像一条狗,还没有被石头打到,就汪汪乱叫。好吧,怎么了?” “我刚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请您告诉我您对这个梦的想法。我好像看见什么东西朝我走来,它穿着一件棕红色的皮袄,皮袄做得很好,没有一点剪裁的痕迹。我被迫穿上它;皮袄的边就像象牙一样洁白、坚硬,毛在外面;那东西让我反着穿上它,我想把它脱下来,挣扎的时候就惊醒了。您非常聪明,告诉我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梦?” “这一切只是一个梦,”品特认真地说,“人们都说梦是谎言。不过,我想我猜得出您这个梦的预兆。那个穿棕红色皮袄的东西恰恰就是狐狸,他要把您吃掉。那些如同象牙颗粒一般的镶边是白色的牙齿,您也感觉到了它们的坚硬。皮袄狭窄的衣领是那头恶兽的咽喉,您被咽下后脑袋就会碰到他的尾巴,而尾巴的毛是露在外面的。这就是您这个梦的解释;也许中午以前这个梦就会成真。所以请您听我的话,不要犹豫,马上躲起来。我再说一遍,他就在这里,在这荆棘里,他在等候时机抓您。” 可是,尚特克莱尔这时已经完全醒了,他又恢复了先前的信心。“品特,我的朋友,”他说,“您太胆小了,这就是您的弱点。您怎么能假设我会被躲在院子里的野兽抓去呢!您一定是疯了,只有疯子才会被梦吓倒。” “还是让上帝来评判吧,”品特说,“不过,要是您的梦还会有什么其他含义,我以后就不再要求享有您的任何恩宠。” “好了,好了,我的大美人,”尚特克莱尔扬起脖子说,“您真唠叨。”说着,他又回到那堆粪便前,愉快地扒拉起来。不一会儿,他又疲倦地闭上了眼睛。 再说列那,他一字不漏地听到了尚特克莱尔和品特的对话。看到公鸡如此懈怠,他很高兴。当他确信公鸡已经睡着的时候,便稍稍动了动,悄悄地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的前面,然后一跃而起,想把公鸡抓住。然而,尽管列那蹑手蹑脚,但还是被尚特克莱尔发现了,公鸡一跳,飞到那堆粪便的另一边,及时地避开了攻击。列那沮丧地意识到自己扑了个空;现在该用什么办法逮住逃脱的猎物呢?“啊!我的上帝,尚特克莱尔,”他温柔无比地说,“您对我避之不及,好像见了我感到害怕似的,我可是您最好的朋友。行行好,就让我告诉您:见到您如此精神饱满、如此轻盈敏捷,我心里有多么高兴呀!要知道,我们可是堂兄弟。” 尚特克莱尔没吱声,也许是因为他戒心未消,要不就是听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亲戚夸奖自己,高兴得连话都说不出了。不过,为了表示自己并不害怕,公鸡引吭高歌了一曲。“好呀,唱得真好!”列那说,“您还记得您的父亲尚特克兰吗?啊!听歌就要听他唱的。公鸡中再也不会有像他唱得那样出色的了。我记得他的嗓音是那么高昂、那么清澈,方圆一里之外都能听见;如果他想不换气唱出一个长音,就会张开嘴,闭上眼。” “堂兄,”尚特克莱尔说,“您是否想嘲弄我?” “我,嘲弄我的朋友,我的近亲?啊!尚特克莱尔,您可不知道,其实我这个人什么都不喜欢,就喜欢听美妙的音乐,而且我是个行家。您要是愿意,可以唱得很好;您只要稍稍眯起眼睛,唱您最拿手的歌就行了。” “可是,”尚特克莱尔说,“首先,我能听信您的话吗?如果您真的要听我唱,那就离我远一点:在一定距离之外,您可以更加清晰地听到我最高的音域。” “好吧,”列那说着,勉强往后挪了挪,“堂弟,现在让我瞧瞧您是不是我叔叔尚特克兰真正的儿子。” P10-13 序言 一 结构与源头 《列那狐的故事》是法国一部以狐狸为主角的长篇动物故事诗,是中世纪市民文学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法国同类故事诗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 这部浩淼的长诗由二十七篇结构松散、意思并不连贯、内容也欠协调的组诗缀合而成,诗句均为八音节,两两押韵,共计两千七百余行。这些组诗大多都可以独立成篇,但均以狐狸列那为故事的主角,贯串着列那和狼伊桑格兰斗争的主线,从而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有关列那狐的故事情节或源自古希腊罗马寓言(如《伊索寓言》),或源自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故事(如印度著名的寓言集《五卷书》),或源自日耳曼民族的故事,但主要来源还是法国北部的民间传说。早在查理曼大帝时期,已有一名名叫阿尔古安的诗人创作了一首有关公鸡的动物故事诗。12世纪初,法国东北部图尔地区圣一艾弗尔修道院的一位修士比埃尔·阿尔封斯写下了故事集《教士戒律》,用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了寺院的僧侣,并且首次提及了狐狸和狼的冲突,其中《狼和狐狸在井里的故事》更是成为列那狐故事情节的直接来源。大约在1148年至1149年,弗拉芒地区的教士尼瓦尔用拉丁文写下了长达六千五百行的故事诗《伊桑格里谟斯》,诗中出现了狐狸列那尔都斯、狼伊桑格里谟斯等有名有姓、完全类型化的动物,而且许多情节日后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列那狐的故事》中找到。1152年,法国女诗人玛丽·德·法兰西的故事集也被认为是列那狐的重要情节来源之一。 狐狸列那的故事早在9、10世纪即已口头流传,后经过民间创作与加工,终于形成于1170年至1250年间,并于13世纪被记录下来。因此,可以说这些故事是在伊索寓言、东方寓言和法国民间动物故事基础上形成的动物故事荟萃。而韵文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的出现,则应归功于一些对口头流传的民间创作十分敏感、并主动对其进行发掘和整理的作者的个人努力。这些作者人数甚众,据说有三十余人之多,但目前确知的只有三人,他们是:比埃尔‘德‘圣一克鲁(他于1170年创作了长达一千一百行的故事诗《列那的童年》,从而构成了《列那狐的故事》中最古老的第二组诗)、里查‘德·利松(第十二组诗)和拉克鲁瓦昂布利修道院的神父(第九组诗)。这些关于列那狐的组诗原来都各自独立,直到法国现代语言学者吕西安·富莱将它们按情节顺序编辑,才成为体系完整的《列那狐的故事》。 二 内容和内涵 经过多次修缮增补,《列那狐的故事》现在已经非常完整,人物性格也十分鲜明。整个故事的焦点集中在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之间的争斗上,其间也穿插了列那和其他动物的恩怨,如狗熊布朗、花猫蒂贝尔、公鸡尚特克莱尔、狮王诺布尔,等等。在故事所描述的动物世界里,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而惹是生非、闹得鸡犬不宁的乱臣贼子,则是一头名叫列那的狡黠狐狸。它自恃聪敏,喜欢略施小计,免不了欺凌弱小,不过也敢于对付强敌,甚至戏弄不可一世的狮王;但他也有失算的时候,比如遇到比他还机敏的花猫蒂贝尔便眼睁睁地吃了亏。书中的飞禽走兽皆有人情,狐狼兔羊亦通世故。不过最精彩的章节还是集中在《列那狐偷鳗鱼》、《伊桑格兰狼钓鱼》、《列那狐的审判》等部分。在《列那狐偷鳗鱼》的故事中,列那所表现出的狡猾勇敢,足以使读者对后面的故事产生兴趣。《伊桑格兰狼钓鱼》则是狐狼争斗的精彩序幕,故事对狼的贪婪和愚蠢做了精彩的描绘,它不是在冰天雪地里用。尾巴钓鱼而被冰冻在湖面上,就是被列那用开水烫得焦头烂额,甚至还惨遭被剥皮的命运;特别是伊桑格兰钓鱼而被冻住尾巴的情节,已成为动物故事的经典,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它的翻版。最后,在《列那狐的审判》中,列那狐终因作恶多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被它欺负的动物在狼伊桑格兰的带领下,联名向百兽之王狮子诺布尔控告;虽然诺布尔本想敷衍了事地搪塞过去,但在公鸡尚特克莱尔和母鸡品特的哭诉之下,他不得已传列那到庭受审;列那在让负责传唤它的狗熊布朗和花猫蒂贝尔尝尽苦头之后,终于来到法庭,它忽而慷慨陈词,忽而谦卑恭让,甚至还认罪请求宽恕,但仍然免不了被判处死刑的下场…… 《列那狐传奇》是一部讽刺作品,它假托动物世界,赋予群兽以人的行动、语言、思想和感情,以兽喻人,影射人类社会,生动地表现了中世纪法国社会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败。作品中所有的动物都有各自的名字、身份和性格,而且像人一样生活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中:狮子诺布尔是国王,代表着最高封建统治者,它横行霸道,独断专行;伊桑格兰狼和狗熊布朗等是贵族廷臣,为非作歹,强取豪夺;贝尔纳主教是一头笨驴;教皇代表夏莫是一只骆驼;普利莫在祭坛上大唱弥撒,是一条嗜酒的狼;而鸡、兔、猫、蜗牛等弱小的动物则是广大被压迫阶级,是下层社会的代表人物。至于列那狐,它的形象则最为复杂:尽管在故事中他是贵族廷臣之一,但在和狼、熊、狮等的斗争中,他却是一个反封建的人物,是市民阶层的代表;他捉弄国王,杀害大臣,嘲笑教会,几乎无法无天;他是智力的象征,他的胜利表示市民智慧战胜了封建暴力。另一方面,列那狐身上也体现出市民阶级的双重性:它对下层社会的普通百姓极端蔑视,肆意欺凌和虐杀没有防卫能力的弱小动物,许多鸡、兔、鸟类几乎成了他的腹中之物;它对弱小者的欺凌,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弱小者的反抗,其行为受到了作者的谴责,因此在与弱小者的斗争中,列那总是失败者。在这一意义上,列那狐又是城市上层市民的形象。故事通过列那狐的经历,形象地反映出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这个黑暗、充满欺诈、掠夺和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