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方阳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鼎钧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今的诗(包括广义的诗),很难满足我们对于诗美的要求。原因大约是,那些诗,情理上,也许有知性而缺乏感性,也许有感性而实不可感;节奏上,偏好情绪的内在节奏,轻慢中文的外在韵律;语言上,不说是嗜欧不化,至少也是勤于拟洋而疏于汲古……作者的作品有诗意而不滥情,在前后左右的浪漫激情或者梦幻纯情中,显出谨饬坚实与机智优雅——肃穆温润直追孔孟,神秘诡异承传柳泉,更有杜子美以诗为史的沧桑阔大。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四辑:《碎琉璃》展现的是作者故乡,山东兰陵。琉璃,不碎的宝石,人间罕见;故乡,作者心中珍藏至宝,在记忆中闪烁,在现实里破碎,在思念的日日夜夜里越加刻骨铭心,碎了,依然还是琉璃。

《情人眼》写中国,日寇铁蹄踏破了静谧的童年,少年王鼎钧用生命丈量了苦难的海棠红叶;中年以后,他将窖藏多年的故国情怀娓娓道出,其中有不可抑制的伤感,不容回避的惨状,有煎熬亦有突破,引领我们和作者一起蜕变,并欣赏这穿越时空的情人瞳孔里的光泽。

《沧海珠》意在收拢作者的感悟,是对前二辑家国诉说的升华,悲天悯人的宁静笃定成为主色调,化解了造化弄人的哀怨与酸楚。圆融饱满,正是历尽沧桑之后的珠圆玉润。

《捕蝶手》是学艺的心路和心得,读者可以观赏捕捉艺术灵感的明眼和快手。灵感如蝶,不期而至,倏忽而逝,慧心人如千手观音,无所不能——今人与古人,实历以及阅读,佛经或者圣经……无不手到擒来,着手成春。

目录

辑一 碎琉璃

吾乡

白纸的传奇

一方阳光

红头绳儿

青纱帐

哭屋

失楼台

荆石老师千古

红石榴

辑二 情人眼

这样那样慢慢长大

汉江苍天给我一条路

秦岭看山

大气游虹(九题)

写下格言的汉子

最后一首诗

梦,哪一个是真的

中国在我墙上

辑三 沧海珠

唯爱为大

我的一九四五呢

人,不能真正逃出故乡

我们的功课是化学

年关

园艺

夜行

看苗

脚印

对联

最美和最丑

洗手

胜利的代价

网中

武家坡

那树

辑四 捕蝶手

所谓我

大序

一日是师缘起不灭

我见老D多憔悴

有书如歌

有一种艺术家

诗如其人?

文心与史识

平仄边缘

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

高更高

附录 王鼎钧自述

编选后记

试读章节

一九四三年,对日抗战第六年,我在离家千里以外的地方读流亡中学。一天,教本国地理的姚蜀江先生讲完最后一课,合上书本,提出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问题:

“你们已经读完本国地理,你们对整个中国已经有清楚的认识。你们最喜欢哪座山哪条河?你们最喜欢哪一省哪一县?抗战胜利以后,你们希望在什么地方居住?”

当时,我举手发言,我说我仍然愿意住在自己的故乡。

姚老师问我的故乡在哪里,我告诉他,在山东省临沂县的兰陵镇。

姚老师想了一想,欣然点头:“你们那个地方的确不错。”

一头来自洪荒的骆驼

从地图上看,山东像一匹骆驼从极西来到极东,卸下背上的太行山,伸长了脖子,痛饮渤海里的水。然后,它就永远停在那里。

这骆驼身上有两条黑线。一条线由肩到口,几乎是水平的,那就是胶济铁路;一条线由背至膝,越过前身,几乎是垂直的,那就是津浦铁路。这两条铁路夹住了绵亘三百里的山岭岗峦,地理书上称之为三角山地,写书的人把山东境内的津浦路看成“勾”,把胶济路看成“股”,把骆驼颔下的海岸线看成“弦”。

三角山地又分好几个山区,它的西南角叫沂蒙山区。沂河由此发源,向南部平原流去,到山势已尽,这出山泉水映带的第一个城市,就是临沂。

兰陵是临沂西南边境的一个大镇。兰陵北望,那些海拔一千多公尺的主峰都沉到地平线下,外围次要的山峰也只是地平线上稀薄透明的一抹。兰陵四面都是肥美的平原,东面到海,西面到河南,南面到淮河。清明踏青,或者农闲的日子探望亲戚,一路上眺望这么好的土壤,是一大享受。尤其是春末夏初麦熟的季节,原野放射着神奇的光芒,浴在那光芒里的人,自以为看见了人间的奇花异卉。唉,必须田里有庄稼,必须有成熟的庄稼,那大地才是锦绣大地。

兰陵附近仅有的一座山,名叫横山。我读小学的时候,全校师生集体远足,目的地就是横山。十一二岁的孩子征服了那山,可以想见那山是如何小巧玲珑。在我梦中,那里并没有山,太初,诸峰向三角山地集中,路经兰陵东郊,在相互拥挤中遗落了一座盆景。

兰陵,兰陵,史书中的常用字

兰陵出过很多名人。查记载中国古代名人年里的专书,找出汉代三人,晋代一人,前五代二十八人,隋唐十三人。其中三十九个人姓萧,占百分之八十七。

历史上还有一个南兰陵。南兰陵是晋室南渡以后在江苏武进附近所置,称为“侨置”。东晋侨置了南徐州,南兰陵,南琅琊,把北方的地名拿到南方来用,表示不忘故土。南宋也有“侨置”,欧洲移民到了美洲也有“侨置”,用意大致相同。南兰陵出了十八个名人,清一色姓萧,其中有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梁朝的皇帝萧衍。

由萧家的昌显,使人想起门第背景的作用,族人互相援引,“向阳花木易逢春”。可是唐代以后,不论南兰陵、北兰陵,都不跟名人的名字连在一起了。

依太史公司马迁创下的体例,中国历史以名人传记为龙骨。传记的格式,第一句是传主的姓名,第二句就是他的籍贯,例如“萧望之,东海兰陵人。”“疏广,东海兰陵人。”由于“兰陵人”一词在史书中出现的次数很多,以致当年,“我是兰陵人”这样平常的一句话,被人家赋予特别的意义。祖居兰陵的光绪戊戌进士王思衍先生、也就刻了一方大印,在中堂或楹联大件作品中使用,文日“王思衍东海兰陵人”,以表示他的自我期许。

现在,兰陵人有一大意外收获,那就是《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本来被人视为“低俗”的“淫书”,若干年来身价蒸蒸日上,有人说,它是中国最早也最大的自然主义小说,了不起;又有人说,它的妙谛在文字之外,禅境高深。一部小说经得起批评家用写实和象征两个不同的角度钻研探讨,当然不是凡品,兰陵人的乡贤祠中,也只有对它的作者虚席以待了。

P3-5

序言

二十多年前,我开始“隔海说文”的笔墨生涯,彼岸迷茫,凭着对方块字的迷恋,我横冲直撞。陆续收到一些神交已久而未曾谋面的作者手札,其中一封寄自纽约,下署王鼎钧,对我发表于台北《联合文学》的一篇论述多有鼓励。那是一九九一年夏天,从此,我们信函不断。

鼎公为人古道热肠礼数周到,他一出新书,就会寄来,我有幸读遍了他的文字,也因激赏而写过若干评论,可当要着手选编鼎公文集,要在他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和三十多本书中选出二十万字,让已经选编过二十种台湾作品选的我也一时踌躇。

于是,开卷复掩卷,用心又静心,鼎公从大洋彼岸从历史深处渐渐走近。

一个执意为情义立传的作者,自小漂泊,一生流亡,劫波历尽,却志在救赎。人世的忧患欺诈,贪嗔险恶,他历历了然,而总能超越其上,以有情之眼看薄情人生,在平庸里看到灿烂,在浮华中追求升华,在卑下中显出尊贵……

为情义立传的大志向迫使他苦苦追求与之相适应的大手笔,横贯中西的人生阅历和文化博览,让他获取了诗心史笔。

现今的诗(包括广义的诗),很难满足我们对于诗美的要求。原因大约是,那些诗,情理上,也许有知性而缺乏感性,也许有感性而实不可感;节奏上,偏好情绪的内在节奏,轻慢中文的外在韵律;语言上,不说是嗜欧不化,至少也是勤于拟洋而疏于汲古……而鼎公作品却多方面地满足了我挑剔的口味,它有诗意而不滥情,在前后左右的浪漫激情或者梦幻纯情中,显出谨饬坚实与机智优雅——肃穆温润直追孔孟,神秘诡异承传柳泉,更有杜子美以诗为史的沧桑阔大,此书阅毕,诸位自能领略,无须喋喋。

本书分为四辑:《碎琉璃》展现的是作者故乡,山东兰陵。琉璃,不碎的宝石,人间罕见;故乡,作者心中珍藏至宝,在记忆中闪烁,在现实里破碎,在思念的日日夜夜里越加刻骨铭心,碎了,依然还是琉璃。

《情人眼》写中国,日寇铁蹄踏破了静谧的童年,少年王鼎钧用生命丈量了苦难的海棠红叶;中年以后,他将窖藏多年的故国情怀娓娓道出,其中有不可抑制的伤感,不容回避的惨状,有煎熬亦有突破,引领我们和作者一起蜕变,并欣赏这穿越时空的情人瞳孔里的光泽。

《沧海珠》意在收拢作者的感悟,是对前二辑家国诉说的升华,悲天悯人的宁静笃定成为主色调,化解了造化弄人的哀怨与酸楚。圆融饱满,正是历尽沧桑之后的珠圆玉润。

《捕蝶手》是学艺的心路和心得,读者可以观赏捕捉艺术灵感的明眼和快手。灵感如蝶,不期而至,倏忽而逝,慧心人如千手观音,无所不能——今人与古人,实历以及阅读,佛经或者圣经……无不手到擒来,着手成春。

作者有印一方,上刻“观剑画兰”,鼎公说过,这是他的创作心得。刀光剑影挥之不去,下笔总化为翩翩兰叶;兰有剑影,但不沾血腥。观剑画兰,是化呻吟为歌吟,创痛不愈呻吟难抑,惟大艺术家能将乖戾之气变为祥和之云。会心者当能透过剑影刀创,见出剑兰之遒劲和淡雅,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2008年8月23日于厦门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