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书中人物之众,恐怕是金庸作品之冠,故事错综复杂,肯定是金庸小说之最。可是综观全篇,不但不致凌乱轻松,而且结合紧密,环环相扣,人物特出,故事感人,是中国传统小说方式与西方文学技巧的成功结合。本书旨在赏析《天龙八部》中的精采场面、神来之笔、特殊片段,还有些颇具争论性的情节与人物,作为趣味性的研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龙八部欣赏举隅/金庸茶馆 |
分类 | |
作者 | 温瑞安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天龙八部》书中人物之众,恐怕是金庸作品之冠,故事错综复杂,肯定是金庸小说之最。可是综观全篇,不但不致凌乱轻松,而且结合紧密,环环相扣,人物特出,故事感人,是中国传统小说方式与西方文学技巧的成功结合。本书旨在赏析《天龙八部》中的精采场面、神来之笔、特殊片段,还有些颇具争论性的情节与人物,作为趣味性的研究。 内容推荐 金庸气势最宏大、结构最复杂的作品是《天龙八部》。温瑞安根据人物性格、命运的关系,分析东方思想如何贯穿于情节,并且用西方文论的方法,将之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加以比较,说明金庸这部作品不愧为糅合传统与现代的“武侠小说巨著”。 目录 前言 一部论不完的书 武侠小说里最硕大无朋的身影:萧峰 聪明未必是福 别业与共业 《天龙八部》里的八段情 情缘何苦 棋局 金庸小说里武功的寓意 传统小说形式与现代小说技巧 少室山上的风云际会 《天龙八部》里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四大”里观察金庸的写作手法 超然的同情 《天龙八部》里的几个特色 后记 孤立中的坚持 试读章节 萧峰本意是结合武林同道,为国杀敌,结果到最后发现自己是众人之“敌”(契丹人)。他当上丐帮帮主,所经历的苦难与考验,比任何人都多,所立之功,比什么人都大,结果,为了这样一个“身世”,一切都破灭成空。他矢志要替恩师、帮主、父母报仇,结果发现杀掉这些陷他于不仁不义之境的人,原来是自己的生父。他深爱阿朱,但上天作弄,阿朱一开始就是为了他而中了一掌,萧峰为了救活她,致生情缘,致造杀戮。但结束时也是因他一掌,阿朱还了他的情,丧失了生命,以致萧峰郁郁寡欢,抱憾而殁。 悲剧英雄人物常在“对比”中进行。“英雄”行为的结果与一般预期的方向相反,形成“对比”。他的境遇与意志形成对抗,行为与结果形成对立,理想与命运形成对照,造成了强烈的“悲剧的嘲弄”(tragic irony)。从《天龙八部》故事开始,终全书萧峰都是“有意如此,但形势相反”。(金庸写了另一部全不讲究时代背景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再度证实了他多方面的才华!)就算是作者本身恐怕再也不容易写出比《天龙八部》更伟大的小说,盖因作家在他一生的过程里,必定有一段时期是他才华的巅峰,一过这段时期,纵然文字再精练,写作经验更丰富,也未能超越前面的成绩。《鹿鼎记》虽也有浓厚的历史背景,但写实成分太多,在气势上反不如《天龙八部》。 在文学层次上,金庸的作品也很可能以《天龙八部》为最高。笔者最喜爱金庸的作品,是《天龙八部》、 《笑傲江湖》、《神雕侠侣》三部,若论艺术价值,则要加上《鹿鼎记》、《雪山飞狐》和《倚天屠龙记》。 《天龙八部》是部巨构,不但主角人物不止一人,重要人物众多,就算是次要人物,一样有可观之处;同样的,故事主线也不止一线,但支线、伏线,一样不可错过。书中人物之众,恐怕是金庸作品之冠;故事脉络之错综复杂,肯定是金庸小说中之最。可是,综观全篇,不但不致凌乱松散,而且结合紧密,环环相扣,人物特出,故事感人,是中国传统小说方式与西方文学技巧的成功结合。 若要详论《天龙八部》,那是一件艰巨的工作。《天龙八部》里有不可胜数的情义,都是很值得细论的。譬如在《天龙八部》里对佛家思想用各种不同的角度与方式来阐扬引证,少林寺本身的结构和在武林的地位及其与各家各派的关系。 序言 《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 修正过后的《天龙八部》近一百九十万字,是金庸作品里字数最多的一部,比金庸的压轴巨著《鹿鼎记》还多出数干字。《天龙八部》故事背景涉及范围、层面极广,是武侠小说中绝无仅有的。其历史、地域遍及宋、大理、契丹、西夏、吐蕃等国,若论书中思想的博大精深,情节的变化万千,人物的丰富多姿,不仅在当代小说中难得一见,就算在金庸小说里,也可居榜首。 《天龙八部》另外一个特色是:主角人物不止一个。通常,小说都是围绕着一位主角人物推展情节,或以男女主角来铺陈故事。《天龙八部》的主角人物却有好几位,萧峰、段誉、虚竹、游坦之、慕容复等都是主角人物,跟他们发生感情纠葛的女子,如阿朱、王语嫣、木婉清、钟灵、西夏公主、李秋水、天山童姥、阿紫、阿碧等,故事就围绕着他们身上发展,分为九条主线,主线又衍生支线,支线又分出旁枝,到头来千丝万缕,枝繁叶茂,但又紧密结合,环扣之间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成为一部庞大但不致松散、紧密但不失余裕的巨构。这是中国章回小说的标准写法,如果写得好,便较能全面性地把人生摆在一个时空里作完整的关照,而不像西方小说技巧的过于“有我”;这种小说如果写得不好,便失于结构松散,东拉西扯,冗长乏味。《天龙八部》长篇累牍,固然可以使人看得废寝忘餐,但把它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分开来,作为清闲时读,也无不可,是一部把中国传统小说章法糅合于西方技巧极为成功的小说。 大凡一部成功的作品,必定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而且,由于岁月的递进、心境的变迁、环境的相异,每一次再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譬如《红楼梦》,年轻时看和出来社会闯遍人情世相之后再看,肯定会有异样的感受。我们看《天龙八部》,也会因心情的转易,而有不同的领悟。金庸小说精彩的要窍,莫过于“深入浅出”四字。“深入”是指他在小说里蕴伏的题旨、思想,乃至于对人性的刻画、艺术的效果和文字的功力; “浅出”系指他把这样沉重深邃的意义,用明朗易解的形式完善地表达出来。 深受现代主义影响的人,很容易强调作品应该晦涩、难懂、艰深,常把文字反常地扭曲,非此不堪表达深沉的命题,并认为晦涩艰深才接近艺术的深度,难懂并非不可懂,艰涩是必需的。笔者曾经是非常醉心于“现代主义”的人,二十岁以前在大马写作时,深以“现代艺术”的精神为荣。赴台湾地区以后,对民族本土文化作出了回顾与反省,便逐步地修正了自己“剑走偏锋”式的“现代”,《山河录》等十首诗篇便是经过摸索后重新认定昂首阔步的作品。近年在港,与这文化“边缘地带”有深入而多面的“接触”,致生极巨的撞击,深以为真正伟大的作品,绝不以艰涩为尚。文字透过文人的笔下,本就容易倾向虚饰,我们再刻意去扭曲文字,那只是纯粹个人的一种发泄,而罔视广大读者的观感。 我赞成一切出自至诚的作家,反复斟酌地进一步把中国文字提炼得更精确、更有神韵、更多彩多姿,但我反对把文字作为一种炫耀个人才华的游戏。真正伟大的作家,是不屑 后记 在撰写《(天龙八部)欣赏举隅》之前,本来早已作好预算,要写得专心一些,所以尽量把一些可以先做好的工作提早完成,准备花上一些时间,来写成这篇讨论金庸小说的文字。世事常意外,事与愿违,这段期间发生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使得我在各类事情的夹缝中,设法分出一些零碎的时间来维持每天刊登接近三干字的连载。 一个真正对自己作品负责任的作家,应以作品的质佳为荣,而不以量多为傲。我始终认为:有才并不难得,有才而不滥用方才可贵。在这种情况之下,《(天龙八部)欣赏举隅》粗疏之处在所难免,实在要请读者多予见谅。 我写金庸小说和武侠评论,除了借此为备受批评家冷落与敌视的武侠小说和大众文学提出我的意见之外,以及借我所喜爱的金庸小说企图建立一个“武侠文学”的理论系统之余,我也借这些文章来抒发一己之见,并在有意无意间表达了我近年对文化、艺术、文学、社会的看法和意见,以及透露了我思想上的转变。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要谈的论题,可讨论之处,可以说是再十本这样的文章也说不完的。我自己所拟的论题,只谈了七分之一,已经超过九万字了。其中摘录原著部分,我已尽量减少,以后还会更加减少——但因有些对武侠小说心存偏见的朋友表示“理论虽通,但无例可援”,我还是不惜引用了一些。 我写金庸小说评论,也讨好不了谁,我写的意见金庸未必都同意,而我有些批评到他作品的地方,也并不避讳。我写武侠小说的讨论文章,一直都在极为“孤立无援”和“孤军作战”的情况下坚持着,绝少遇上什么“拔刀”、“拔剑”、“接笔”的鼓励或相助。不过,我这个人,也有着风波恶、包不同的执拗脾性,甚或萧峰、慕容复的拼劲和执拗:我计划中要做的事,一定会做下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