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五十年花地精品选(杂文随笔卷)
分类
作者 邹镇//芮灿庭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羊城晚报创刊五十周年来临之际,作为文学著名品牌的“花地”,决定隆重推出五十年“花地作品精品丛书”,内容涉及散文、随笔、杂文、小说、小小说和诗歌,将按体裁分五卷出版。入选文章全部从“花地”已发作品中选出。她将体现新中国五十年文学所走过的历程,反映出不同年代作家的创作风貌和艺术追求,是羊城晚报创刊五十周年对读者的一份回报。

本书为杂文随笔卷,收录了《一个买官者的辩白》、《女厕里的选美》、《成功人士三标准》、《三分之一男人》、《北京人六怕》、《选择即排斥》、《二月河与河南人》、《礼仪闲话》、《包公的棺材》、《为孙悟空鸣不平》等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为“花地作品精品丛书”中的一本。全书收录了《巾帼不让须眉》、《用最好的纸出废书》、《做个花和尚为什么这么的难》、《关于“钉子户”的狂想》、《关于“钉子户”的狂想》、《一个副股长的幸福生活》、《起来,不愿做球迷的》、《咱们中国人都有一颗开》、《北京人六怕》、《爱情是一支牙签婚姻是一对牙签》、《苦恼人的笑》、《“圣斗士”方唐》、《沈从文的嚎啕大哭》、《如果女人失去温柔》、《奥斯卡的对与错》、《警察与小偷》、《语言的误区》、《不解·粗解·甚解》、《人民不喜欢愁眉苦脸》、《假使瞎子阿炳活转来》、《当和尚与撞钟》等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目录

2007—2000

一个买官者的辩白

巾帼不让须眉

电梯里的表情

用最好的纸出废书

赵忠祥为什么没有“无名火起”

女厕里的选美

文人命似妓

做个花和尚为什么这么的难

“埋单”的考验

文化大家的“级别”

关于“钉子户”的狂想

勃列日涅夫的“盛世”

成功人士三标准

知识二奶

看似简单的三个误区

饭局与身子、面子、银子

高考的热烈与教育的绝望

上半身和下半身

快乐究竟与什么相关?

做人三怕

谁都不肯坐上座?

一个副股长的幸福生活

一头非正常死亡的猪

三包烟的学问

起来,不愿做球迷的

让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拒绝是人生必修课

行为遗产

和什么人一起喝酒容易醉

三分之一男人

儒学是当权者的壮阳药

咱们中国人都有一颗开

后门的心

敢“秀”的年代

日本人的对不起

小偷与贪官的价码

废话的功能

矿难和空难

房子外面的快乐

姿色就是力量?

开水白菜

夜半猫缘

吞苍蝇

北京人六怕

爱情是一支牙签婚姻是一对牙签

读脸

头发长短与见识短长

女人的“弹性”

胡适与小脚

怀念羞涩

从世情中捕捉诗意

乞丐不是特殊人群

胸脯崇拜

寂寞无骨

苦恼人的笑

楝树花开

男人像茶壶及其他

烦躁

“痔在必得”之类

脸在哪里?

男人赚多少钱才好

密码横行的年代

选择即排斥

江湖上的盟誓

奥斯卡的对与错

共和与袁世凯的驭人术

说“内紧外松”

痛说文凭

享受“不识抬举”

论牢霸

NBA的负面扫描

耳朵保护主义

无根的城市——深圳

二月河与河南人

器官阉割史

沈从文的嚎啕大哭

错字

幸福不能“品”

从音乐变味到文化粪蛋

“穿针老妇”:金融大亨的另一面

没有绯闻的男人

陈腐的时髦

酒到岭南薄三分

饮茶粤海

流沙河楹联趣话

1999—1990

冷硬与荒芜

“难得糊涂”与“敢讲真话”

如果女人失去温柔

跑官说

“三上”时间

章克标百岁征婚感言

“抗胖斗争”

心太软

厕所风流

感谢顺德人

小人·小动作·小报告

顽童天下闻

人生五味

快活地扔掉母亲的宝贝

女人择偶

刘老头的交代

乳房的功能

警察与小偷

“等”的闲话

福音兮福音

我的八字

“鱼戒”

艺术断想

川菜舒服

“狼逃尽”之类的“幽默”

“天音”无声

以讹传讹

礼仪闲话

闲话考试

痞式“潇洒”

说环境

巧诈不如拙诚

“样板”笑泪录

游戏规则

反嘲笑

“圣斗士”方唐

“追星”和“追星族”

形式主义这怪物

新闻岂能有偿?

文字和文化

骚扰或侵犯

恬淡与乏味

谬论结构

读报三叹

为宣传“大款”进一言

预言

旧把戏的新表演

也该有个“公子法案”

狮城闲笔

语言的误区

各走各的道儿

自己圈——《广语丝》第六十五

1989—1980

“恃财自傲”与“恃才自傲”——译书随笔

透明岂可无度

苏策就是这样

脚知道

不解·粗解·甚解

治艺治史度春秋

“一之日”之管见

“选贼”

包公的棺材

从口吃说到官腔

“勿废牛途”的联想

死人的墓葬与活人的灵魂

卢骚与回忆录

模糊的妙用与弹性的危机

应有个岭南文派

钟馗救国论

门第、血统与成才

想起了“揭老底战斗队”

理当取消戏剧审查制度

祭棍子文

“带头羊”和“替罪羊”

写在活页上的短句

闻过则喜

为孙悟空鸣不平

文家市的庙

送鲁桓之广州

拍马法发凡

人民不喜欢愁眉苦脸

人之间——旧话重提

闲话“比较”

从具体的抽象到抽象的

具体

新道学先生的笑剧

“当以省官为首”

闲话“○○”

“基本属实”

广州姓“社”

何必“深居简出”

谈“势利”

志当存高远

补遗和更正

假使瞎子阿炳活转来

有感于宋士杰

“混事儿”与“掉事由”

“吃运动饭”

骨灰、级别和其他

“香港电视”是非谈

1966—1957

当和尚与撞钟

金石良言

“替曹操翻案”质疑

不近人情的“英雄”

两个小节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个买官者的辩白

酸文人莫测写了篇《玩味卖官者的法庭辩解》,鞭鞑卖官者的同时,也狠狠地抽了买官者一鞭,不瞒你说我就是一名买官者。

这个莫测,真是坐着不知站着的腰酸。不知什么年头了,还说这样的话。我的“妇科病(副科级)”得了将近二十年,“不跑不送,原地动”,我这近二十年,地方位置倒是“动”了又动,但级别总还是副级,准确地说,应该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你看,一个个水平比我低的庸才都“蹿”得比我高,你心里能平衡吗?我不送,能去掉“妇(副)科病”吗?而当年,我这个副科是县里哪个领导提名荐举的,我至今还不清楚呢!可如今,形势不同了,你不送,就不与时俱进了。

在当今,只要你有了官帽,人家就对你服服帖帖,尽管人家就是明知你这官帽是买来的,因为它多少能决定你的命运。尽管工作上没多少本事,只要买到官,能爬上来的就是有本事。

曾有报道说某国一个职位极高的人到下面观察,下级官员该做什么还照样做什么,而不去陪同。在我们本土,能行吗?人家的官员是选民选的,他害怕的是得罪选民,而不怕开罪上级(请原谅我隐去具体国家和职位,我连这点写实勇气都不能有,害怕让编辑“出事”)。可你的官是上级领导给的。要是我们的官升降权操纵在选民手中,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能得到提拔重用,我愿花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去送礼?

像我这样,花自己的钱买官的,是窝囊废。但也不算花冤枉钱,那是有红利的。人家手中有实权的,那是用公款。还有,那些被看好的官位,还有人赞助你,为你集资去买呢!当然,那些出资者是为了控股,也是由于看好这个股份的红利。至于有些人为啥贷款买官?我说到这里,你也应明白了吧?

有些人吵吵嚷嚷要追究买官者,真是书生气十足,你看,东北那些向马德买官的,人家行贿10万元以下的,只是批评教育了事。向安徽定远县县委书记陈兆丰买官的,就有110名,全县37个乡镇,都向他买官。如果要处分买官者,那不是等于全县政权都改组了吗?自古以来,都是“当官不打送礼的”,你都不懂。卖官者落马了,那些有权处理我们这些买官者的,如把我们也处理了,谁还敢给他们送礼轻情义重的东西?

巾帼不让须眉

综观中国历史,推动历史进程、呼风唤雨的众多英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而在全民炒股的时代,股市这一战场上各路人马云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时,却有一军团不容忽视,一向称为“半边天”的女人也开始挺进股市,在股市上挥斥方遒了。由此,让我想起一则《股票是上帝给女人的礼物》的寓言故事:一日,上帝在天空巡视人间,见女人娇小,无力和男人一起争霸天下,于是顿生怜悯,决定发明“股票”送给女人,好让她们在男性为主的世界,找一份寄托和收益。

会炒股,不稀奇;美女炒股,还要炒得红红火火,那才叫新鲜事。前不久,由多家媒体共同主办的“中国股市民间高手大赛”中,一个叫“禾丰股份”的美女选手在近似苛刻的比赛规则下,以令人瞩目的战绩引起了很多股民的关注——她不仅曾一度占据重庆赛区第一名的位置,最好成绩曾名列全国第13名。这位女性“民间高手”还是一名在校的女大学生,她便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炒股高手名叫胡启敏,今年才21岁,她面容俏丽,身材高挑,即便走在美女如云的重庆街头也总能吸引到不少目光。现实生活中,胡启敏不但“纸上谈兵”所向披靡,在用现金炒股的实际操作中,获利也如同囊中探物一般神奇。时至今日,她用父母和亲戚给的钱炒股,累计有了超过80%的收益。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似乎天生温柔的女人是不该出现在跌涨莫测、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的。但是,“禾丰股份”的出现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有智慧、有定力、不贪不躁的女人更能在股市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大放异彩。

毕淑敏说,“智慧是优秀女人贴身的黄金软甲,是女人纤纤素手中的利斧,可斩征途上的荆棘,可斩身边的烦恼。智慧是阅历、经验、胆量三者的统一,智慧的女人是无往而不胜的。”股海泛舟,胆量大,心思细,决心快,是成功的三项条件。只要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又有合适的机遇,那么智慧女人同样可以在股海捞起一桶桶黄灿灿的金子。她们在资本市场与男性平起平坐。“决不像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在美女高手“禾丰股份”看来,“目前股市存在很多机会,但潜在的风险也很大,要有平常心,不能把所有心思投入进去,指望一下子赚大钱。”长线买的是公司,中线买的是趋势,短线买的是资金动向。她甚至还说:“在股市当中,女人相对于男人还有许多不尽相同之处:一般男人好动,‘喜新厌旧’,买好一只股票老是想动来动去;热衷于冒险,心也比较贪,赚了还想赚,不能见好就收。”实践证明,“好动、好贪、好险”正是炒股大忌。而女人的特点是心细,善于观察,长于分析;心境较为平和,能守能捂,情感相对较为专一;不好动,不喜欢冒险;容易满足,一有盈利赶紧收手……这些又恰好是炒股的制胜之道。

说到女人和男人炒股的不同,老股民台湾佬深有体会。他一家都炒股,哪日看盘时,如果从老婆、女儿的房间里传出“讨厌”“死鬼”的嗔骂声,那就肯定是她们选中的股票涨停了。而台湾佬如果在骂“王八蛋”“他妈的”等脏话时,则可以肯定是他买进的股票正在大跌。女儿炒方正科技股票获利较丰,她则做主将家里三台旧电脑统统换成了“方正”。

男人为何不赚钱,因为太贪,功夫浅!男人为何总亏损,只为心急不能等!男人为何赔得苦,因为老动不能捂!……女人投资心态稳,不想赚钱都不成!P3-5

序言

我很高兴得知羊城晚报《花地》副刊50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更高兴地得知“花地”副刊决定,在今天的纪念会上,把50年来积累下来的副刊制作成电子文本,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这是意义重大且深远的事件。因为,羊城晚报的《花地》副刊,是文学副刊中不可多得的旗帜性园地。从1957年10月1日她和羊城晚报一起面世开始,就以独树一帜的姿态引人注目。我以为,“花地”之有今天,固然由于她版面的气势和每天一刊的流量,更由于她历经半个世纪而不变的对文学的执着,由于她50年来荟萃了那么多名家名篇,推出了那么多文坛新人,思想活跃、栏目新颖,与时俱进,锐意图新。因此奠定了《花地》在中国当代副刊史乃至文学史上无可动摇的地位。在她创刊50周年之际,她欣然选择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纪念大会,同时又欣然捐赠50年积累的精神成果,可以说实至名归,具有充分的自信和深刻的含义。为此,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对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创办5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花地》的珍贵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指出,《花地》捐赠的意义还不只是在《花地》本身,我希望以此为开端,随着《花地》越办越好,继续得到《花地》的捐赠,我还希望得到全国各报纸副刊乃至海外华文报纸副刊与《花地》相类似的捐赠,那样,我就可以自豪地宣布,我们拥有中国当代副刊史的丰富馆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也算为文学副刊的研究作出了一些贡献!

50年来,在一代一代编辑的苦心经营下,《花地》成为了一片文学的热土。《花地》的文章作品,品位不俗,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和热烈的时代气息。我还记得在《花地》副刊上读过游国恩《说(哀郢)》、余冠英《诗经今译》,曾大大激发了我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而李霁野、罗大冈先生的海外书评和作家评介,也曾给我开启了另一片视野。秦牧的《迁坟记》、韩北屏的《我走在长江大桥上》及至后来发表的陈国凯、杨干华、叶蔚林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又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动人心扉。《花地》副刊“不薄旧人爱新人”,名家如云、佳作如云,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率先发表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停笔多年的林庚先生和俞平伯先生的新作,据说那是当时的编辑登门拜访求来的文字。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老一代作家是如此,对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也不例外。我还记得陈国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羊城晚报复刊时,写了《我从花地来》表示祝贺,回忆自己在《花地》发表处女作和成名作,在萧殷同志的帮助下,走上文学道路的经过。

《花地》爱作家,爱作品。《花地》爱短作品,也尽其所能扶持长篇作品。我就曾经被《花地》上的长篇连载所深深吸引。我从那里读过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欧阳山的《三家巷》。《花地》不仅爱文学,而且爱戏剧、爱美术、爱音乐,爱一切美的文艺形式。《花地》发表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评论,大大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生活,也为作家艺术修养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我的这些个人的片断感受实在无法概括《花地》副刊50年来的巨大成就。历经半个世纪的风云,《花地》已经成为影响广泛、深受读者喜爱的报纸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文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相信,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羊城晚报社委会的直接指挥下,《花地》一定能发扬优良传统,创造更好的业绩,开创更为辉煌美好的未来!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祝贺《花地》,祝愿《花地》,祝福《花地》!

(这是陈建功在羊城晚报《花地》5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辞)

后记

编辑这套丛书,是为了纪念羊城晚报创刊50周年。文学副刊《花地》和综合副刊《晚会》自羊城晚报面世以来坚持至今,是羊城晚报的传播亮点,也是铸就她的文化品位的要素之一。把传统的“报屁股”副刊赫然放在第二版天天出版,这样别具一格的决策没有胆识、没有对文化的深刻把握是不可能做出来的。而实践证明了它的卓越,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传播奇迹:一份地方主办的报纸在全国一纸风行,从辽远的边疆到偏僻的山村都有她热情的读者和作者。

在纪念《花地》五十周年座谈会上,陈建功先生评价《花地》是文学副刊中的旗帜性园地,“在中国当代副刊史乃至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可动摇”,并做了鞭辟人理的论述。承蒙建功先生同意,我们以他的发言作为丛书的序,相信会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认同。

诚如陈建功先生所说,50年来《花地》荟萃了诸多名家名篇,推出了大批文学新人,而要在有限篇幅的丛书中体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任务。可以说这套丛书编辑过程是编辑们一次次忍痛割爱的过程,为了使尽可能多的作者的作品人选,我们一再减少大名家入选篇目的“指标”,最终减至各分卷中无差别地每人只选一篇,这样当然会使很多佳作不能人选,好在名家们都有各自诸多的结集选本,读者不妨把本丛书当作宣传电视连续剧的“片花”来看,从中浏览过往50年间中国文坛上风云人物的文采风流。

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而对于一家报纸,一个具体的人,却是沧海桑田。50年,无论是文学的观念、表述的方式乃至遣词造句等等的技术性细节都有着太多太大的变化,这正是文学文字中所蕴涵的时代演进的信息编码。为了让读者渐渐进入不同时代的语境,我们采取了由近及远倒时序编排的方法。

为了本丛书的顺利编选,东莞三正集团、珠海中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李清明先生均对本丛书的编辑出版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支持,对此,本刊同仁深表感谢。此外,中山图书馆技术部协助我们首先把《花地》所有的版面做了数字化处理,这使得我们有了一次开创性的动作,把《花地》50年的电子文本捐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乘着凉的我们会继续努力“栽树”,在数字化时代,报纸副刊面临新的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提升的新机遇,《花地》必将会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与世俱新,为广大读者奉上更多精美佳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