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融计算机绘图基本原理与应用实践于一体的实用教材。全书共17章,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发展概况、绘图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其主要应用领域;第2章简要介绍了AutoCAD绘图软件环境及功能;第3章介绍了计算机图形的生成原理和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第4章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变换的矩阵方法以及AutoCAD的图形编辑命令;第5章介绍了计算机图形显示的数学方法,以及AutoCAD的显示控制命令;第6章介绍了计算机绘图系统中常见的交互技术与辅助绘图工具;第7章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几何运算方法和AutoCAD的相关命令;第8章介绍了AutoCAD图形软件中图层与图块技术的应用;第9章介绍了计算机绘图系统中工程图的尺寸标注方法及AutoCAD的尺寸标注命令;第10章简要介绍了数据交换技术;第11章介绍了工程数据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第12章介绍了各种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原理;第13章介绍了AutoCAD的系统定制方法;第14章介绍了AutoCAD内嵌的Visual LISP语言;第15章介绍了AutoCAD的对话框设计技术;第16章详细介绍了AutoCAD的设计中心和网络功能;第17章给出几个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实例。
本书是一本融计算机绘图基本原理与应用实践于一体的实用教材。全书共17章,分别对图形生成、图形变换、图形显示、图形几何运算、常见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常用数据结构等辅助绘图技术的基础原理方法以及AutoCAD相关命令功能作了系统性阐述,对AutoCAD工程数据的数据库管理方法、各种参数化绘图方法和原理作了详细介绍,并对AutoCAD尺寸标注命令、图层、线型与块技术、新推出的Visual LISP语言、对话框设计技术、AutoCAD设计中心和网络功能、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作了详细描述。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辅助设计知识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参考用书。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机绘图技术概况
1.2 计算机绘图与CAD
1.3 绘图系统的构成与分类
1.3.1 绘图系统构成
1.3.2 绘图系统分类
1.4 绘图系统的硬件知识
1.4.1 图形输入设备
1.4.2 图形显示设备
1.4.3 图形输出设备
1.5 绘图系统的软件形式
1.6 绘图系统的应用领域
第2章 交互绘图软件AutoCAD
2.1 系统工作界面
2.2 系统启动与退出
2.2.1 启动AutoCAD
2.2.2 图形文件保存
2.2.3 退出AutoCAD
2.3 绘图范围与单位设置
2.4 系统总体结构
2.5 系统的开放性
第3章 计算机图形生成原理
3.1 图形生成原理
3.1.1 直线的生成
3.1.2 圆的生成
3.2 AutoCAD基本绘图命令
3.2.1 点的输入方式
3.2.2 画直线命令line
3.2.3 画构造线命令xline
3.2.4 画圆命令circle
3.2.5 画圆弧命令arc
3.2.6 画矩形命令rectang
3.2.7 画正多边形命令polygon
3.2.8 画二维多义线命令pline
3.2.9 画圆环命令donut
3.2.10 文本标注命令dtext
3.2.11 字体样式命令style
3.2.12 多重文本命令mtext
第4章 计算机图形变换方法
4.1 图形变换的方法
4.2 二维图形几何变换
4.2.1 二维基本变换
4.2.2 二维组合变换
4.3 AutoCAD图形编辑命令
4.3.1 构造选择集
4.3.2 几何变换命令
4.3.3 删除与恢复
4.3.4 复制与阵列
4.3.5 切断与修剪
4.3.6 倒角与倒圆角
4.3.7 二维多义线编辑
4.3.8 夹持点编辑
4.3.9 文本编辑
第5章 计算机图形显示技术
5.1 坐标系
5.2 窗口与视区变换
5.3 二维图形的裁剪
5.3.1 点的裁剪
5.3.2 直线段的裁剪
5.4 AutoCAD显示控制命令
5.4.1 缩放命令zoom
5.4.2 平移命令pan
5.4.3 鸟瞰视图命令dsviewer
5.4.4 重画命令redraw
5.4.5 重生成命令regen
5.4.6 视图管理命令view
5.4.7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5.4.8 设置平铺视区命令vports
5.4.9 定义浮动视口命令mview
第6章 交互技术与辅助绘图工具
6.1 定位技术
6.2 约束技术
6.3 拾取技术
6.4 拖动技术
6.5 反馈技术
6.6 AutoCAD辅助绘图工具
6.6.1 栅格命令grid
6.6.2 捕捉命令snap
6.6.3 正交命令ortho
6.6.4 自动追踪捕捉方式
6.6.5 参考追踪捕捉方式
第7章 图形常用几何运算
7.1 图形常用几何运算
7.1.1 交点运算
7.1.2 切点运算
7.1.3 垂足运算
7.1.4 平行运算
7.2 AutoCAD相关命令
7.2.1 单点对象捕捉
7.2.2 自动捕捉方式
7.3 剖面线的绘制
7.3.1 画剖面线的算法
7.3.2 AutoCAD图案填充
第8章 图层与图块技术
8.1 图层
8.1.1 图层的基本概念
8.1.2 创建新图层
8.1.3 修改图层属性
8.1.4 设置当前层
8.1.5 删除图层
8.1.6 用对象特性工具栏管理图层
8.1.7 用命令行设置图层
8.2 图块
8.2.1 图块的概念
8.2.2 图块的创建
8.2.3 图块的插入
8.2.4 多重插入
8.2.5 图块与图形文件
8.2.6 修改图块
8.3 AutoCAD绘图流程
第9章 工程图尺寸标注
9.1 尺寸的组成
9.2 基本尺寸标注命令
9.3 尺寸标注变量和尺寸标注样式
9.3.1 尺寸标注变量
9.3.2 尺寸标注样式管理器
9.4 尺寸标注编辑
9.5 公差标注
第10章 图形数据交换技术
10.1 概述
10.2 AutoCAD数据交换文件
10.3 DXF文件结构
10.4 DXF文件实例分析
10.5 初始图形交换标准IGES
10.6 STEP标准简介
第11章 工程数据的数据库管理技术
11.1 工程数据与数据库管理
11.1.1 工程数据的特点及其管理
11.1.2 数据库系统原理
11.1.3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11.2 Visual FoxPro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11.2.1 Visual FoxPro简介
11.2.2 Visual FoxPro基本操作命令
11.2.3 数据库应用举例
11.3 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
11.4 AutoCAD与数据库接口dbconnect
11.4.1 数据库连接的特点
11.4.2 数据库连接的启动和关闭
11.4.3 数据库连接管理器
11.4.4 配置外部数据库
11.4.5 DBCONNECT基本操作
11.5 在Visual LISP中访问外部数据库
第12章 参数化设计绘图技术
12.1 参数化编程原理
12.2 参数化图素拼装
12.3 参数化设计方法
12.3.1 尺寸驱动法原理
12.3.2 变量几何法
12.4 参数化图形库技术
第13章 AutoCAD系统开发基础
13.1 自定义用户界面
13.1.1 自定义命令
13.1.2 创建宏
13.1.3 创建下拉菜单
13.1.4 自定义工具栏
13.1.5 自定义面板
13.2 定制线型和填充图案
13.2.1 开发定制线型
13.2.2 定制填充图案
第14章 Visual LISP程序设计语言
14.1 概述
14.2 AutoLISP数据类型
14.3 AutoLISP程序设计
14.3.1 AutoLISP内部函数
14.3.2 AutoLISP函数定义
14.3.3 AutoLISP递归定义
14.3.4 函数加载和运行
14.4 Visual LISP集成开发环境
14.4.1 Visual LISP工作界面
14.4.2 集成开发环境的应用
14.5 Visual LISP编辑和调试
14.5.1 编辑Visual LISP程序
14.5.2 调试Visual LISP程序
14.6 工程管理器与生成应用程序
14.6.1 Visual LISP工程管理器
14.6.2 生成应用程序
14.7 Visual LISP编程实例
第15章 AutoCAD对话框开发技术
15.1 对话框的组成
15.2 对话框的属性
15.2.1 预定义标准属性
15.2.2 预定义控件的属性
15.3 对话框控制语言
15.3.1 DCL文件结构
15.3.2 DCL语法
15.4 对话框驱动程序设计
15.4.1 驱动程序的结构
15.4.2 对话框回调
15.4.3 对话框驱动函数
15.5 对话框应用实例
第16章 AutoCAD设计中心和网络功能
16.1 AutoCAD设计中心
16.1.1 浏览资源功能
16.1.2 打开文件功能
16.1.3 插入对象功能
16.2 AutoCAD网络功能
16.2.1 从网络上打开和保存图形文件
16.2.2 网络浏览对话框
16.2.3 启动网络浏览器
16.2.4 网络图形文件DWF
16.3 网络图形和数据传输
16.3.1 发布网络图形文件
16.3.2 超链接
第17章 AutoCAD二次开发实例
17.1 齿轮减速器CAD系统
17.1.1 系统总体结构
17.1.2 系统工作流程
17.1.3 系统功能实现
17.2 工业温度计CAD系统
17.2.1 系统总体结构
17.2.2 参数查询模块实现
17.2.3 零部件参数化图库建设
17.2.4 总装图设计模块实现
17.2.5 报价子系统实现
17.3 标准件图库系统
17.3.1 图库系统总体结构
17.3.2 图库系统功能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