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地讲述了北京四合院的装饰、结构、建造以及其历史、发展、现状和传承。全书共分为六大篇章,分别是印象篇、法式篇、营造篇、装饰篇、文化篇和传承篇。本书资料翔实、图片丰富、文字细腻,对于对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参考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说北京四合院/图说系列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赵倩//公伟//於飞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地讲述了北京四合院的装饰、结构、建造以及其历史、发展、现状和传承。全书共分为六大篇章,分别是印象篇、法式篇、营造篇、装饰篇、文化篇和传承篇。本书资料翔实、图片丰富、文字细腻,对于对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参考读物。 内容推荐 《图说北京四合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地讲述了北京四合院的装饰、结构、建造以及其历史、发展、现状和传承。《图说北京四合院》共分为六大篇章,分别是印象篇、法式篇、营造篇、装饰篇、文化篇和传承篇。《图说北京四合院》资料翔实、图片丰富、文字细腻,对于对中国传统建筑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参考读物。 《图说北京四合院》适合建筑设计、建筑文化、建筑装饰、建筑历史、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人士,以及对传统建筑和文化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印象篇 第一节 历史中的四合院 一、四合院的源起 二、北京四合院的变迁 三、北京四合院的分布特点 第二节 生活中的北京四合院 一、居住礼制 二、节 庆礼俗 第二章 法式篇 第一节 四合院的基本方位 第二节 北京四合院的空间组织 一、空间组织特点 二、北京四合院的空间格局 第三节 四合院的空间构成 一、北京四合院中的单体建筑及其建筑构件 二、北京四合院的庭院 第三章 营造篇 第一节 四合院建筑的结构与建造 一、四合院建筑 二、游廊 三、台基与地面 第二节 四合院庭院的景观与营造 一、庭院的营造 二、庭院内的绿化 三、造园 第四章 装饰篇 第一节 四合院外檐空间的装饰 一、砖雕、石雕与木雕 二、彩画艺术 第二节 四合院内檐空间的装饰 一、木雕的应用 二、天花彩画 第三节 四合院装饰的特点 第五章 文化篇 第一节 四合院的风水学 一、对风水学的认识 二、四合院中的风水学 第二节 四合院的人文精神 第三节 四合院的艺术特点 一、对称性 二、序列性 三、色调 第六章 传承篇 第一节 现状剖析 一、在困境中挣扎 二、在创新改造中发展 第二节 前景展望 附录 一、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北京四合院 二、未列入文化保护单位之名人故居及王府 三、清代北京宅园 四、北京的清代王府花园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居住礼制主要是四合院在居住方面的礼数以及居住空间中的风水学考虑。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存在着相当明确的阶级制度,比如宗法制。在明代,封建统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封建制度体系;阶级观念和等级制度体现在不同的阶层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种宗法等级在传统建筑形制和格局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反映。封建宗法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但其中也有着丰富而优秀的道德价值观,最典型的就是“儒家思想”。封建宗法制度以“礼”为核心,尊崇的是“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礼”是为维持封建社会人际关系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一种社会生活秩序,这在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除了建筑布局之外,四合院在建筑形制、装修、雕饰、彩绘等方面都体现出严密的等级秩序。另外,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在很多方面受到风水学的影响。风水学作为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居住形态;四合院的择地、定位及确定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进行;跟风水有关的居住意识已经渗透进四合院空间的边边角角。北京四合院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居住礼制,成为中国传统礼制文化的缩影;因此,如果步入一个原汁原味的四合院,就犹如步入了一所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四合院是一种体现了礼制思想的民宅,在四合院中建筑形制和生活秩序很好地融合起来。四合院是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这种布局很好地适合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它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起居,营造出一种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布局方式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呈现明显的空间区别;比如位置最显赫的正房是供家庭中年长的老人居住,祖宗牌位设置在正房中间的堂屋,卧室在堂屋两侧,东侧的卧室往往住祖父母,西侧的卧室住父母,这也是受到“左为上”的传统观念思想的影响;东侧为尊,西侧为卑,尊左的习俗反映在厢房上就是东厢房比西厢房稍高;东西厢房是晚辈居住的地方,一般是家里的大儿子、三儿子住东厢房,二儿子、四儿子住西厢房;未出阁的家中女子要住在院子的最深处,如后院中的后罩房,但只有中型以上的四合院才建有后罩房,如果没有后罩房,便会住在正耳房。在封建居住礼制中,对家中人的活动范围有着明确规定,《事林广记》中说:“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另外还有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体现了对四合院内不同人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对于院外的人,进入四合院的行为更要受到约束;四合院空间一般会分为外院和内院,内院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具有很强的私密性,男客非请是不能随便进到内院的。 四合院在很多方面体现风水学的理念。四合院中厨房要设在宅子的东侧,一般在东厢房的最南侧房间,这是为了符合风水的要求。倒座房是处在院子最南端回门朝北的房间,倒座房的最东面一间为私塾,从东起第二间是四合院大门的位置,在八卦中东南方向为“巽”位,是和风、润风吹进的方位,是吉祥之位,所以在此设置宅门;第三间为客房或者是男仆居住,用来接待外来客人;倒座房最西头的一间可以设为厕所,厕所要放在院子西南角的“凶”位上,说是可以用脏物镇压白虎星。 可见,在北京四合院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空间和生活秩序;不同的四合院之间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虽然四合院在空间组成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其规模、样式以及装饰等方面都有严密的等级区别;例如四合院会因户主身份和财富的差异而建成不同进数的院落空间,规模十分悬殊;宅门的等级区别也很细化。在清代,四合院被明确地分为了亲王、公侯、品官和百姓四个等级,面积的大小也因地位尊卑而不同,这些居住分类都是中国传统宗法礼教制度在建筑方面的体现。北京作为古都,特有的政治地位也决定了宗法制度必然发展到高度完善和严密的程度。P11-13 序言 北京四合院已经走过了千年的悠久历程,作为北京首都的重要组成,她浓郁的建筑特色、深厚的历史积淀,至今仍焕发着诱人的光彩。 2004年,本人在中央美术学院期间有幸参与了对北京钟鼓楼地区旧四合院的改造项目。在不断深入考察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我对四合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地沉浸在四合院建筑形式的古典之美以及所蕴含的古老而厚重的文化内涵之中。同时也看到了这一美丽的风景线在不断地遭受着破坏,消失在城市的盲目扩张和单调机械的现代建筑的挤压之下。 古老的四合院在过去和现在究竟有何生命力?这是我一直反复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三位青年教师创作本书的动机和出发点。我们希望对四合院的探讨不仅局限于建筑艺术层面,而是能从文化内涵、生活方式等更加全面、丰富的层面去理解,从由表及里、由古及今、由形及理、由物及人的框架中去探索。 经与公伟、於飞的通力合作,历经近一年时间的编写,力图较全面地将四合院呈现于读者面前,但碍于我们的学识有限,欠缺之处,敬请诸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承蒙中央美术学院韩光煦教授的审阅,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并特别为本书作序,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倩 2008年10月19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