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自传(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埃德加·斯诺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自传》是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的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

《毛泽东自传》是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超级畅销书,是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

内容推荐

《毛泽东自传》是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的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可谓“中国第一自传”。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笔录,最早于1937年7月至lO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l A(亚细亚)月刊,中文最早由汪衡翻译,亦以连载形式于1937年8月至11月发表于上海《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1937年11月1日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

《毛泽东自传》是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超级畅销书,是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翻译出版时即有五六十种不同版本面世畅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改名《毛主席的回忆》等大量翻印。2001年9月,《毛泽东自传》重新再版,轰动全国,可谓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

本版系“中英文插图影印典藏版”,将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文单行本、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译本原刊和最早的《毛泽东自传》英文版原刊进行了影印,完整地呈现了《毛洋东自传》的历史原貌,具有极高的史料、版本和收藏价值。

目录

敬致读者

01 简体中文版

 第一章 一颗红星的幼年

 第二章 在动乱中成长起来

 第三章 揭开红史的第一页

 第四章 英勇忠诚和超人的忍耐力

02 附录

 毛泽东论中的中日战争

 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小传

 毛泽东印象记

03 1937年ASIA原刊影印

04 1937年黎明书局初版影印

05 1937年《文摘》原刊影印

试读章节

我交给毛泽东一大串有关他个人的问题要他回答,我为我的爱追根究底感到很不好意思,几乎就像一个日本移民官员应该——然而却没有——为他的无礼唐突感到不好意思一样。对于我在不同事情上提出的五六组问题,毛泽东一谈就是十几个晚上,但很少提到他自己或者他个人在谈到的某些事件中的作用。我开始以为,要想他给我谈谈这方面的详细情况是不可能的了:他显然认为个人是不关重要的。他也像我所遇见过的其他共产党人一样,往往只谈委员会啦、组织啦、军队啦、决议案啦、战役啦、战术啦、措施啦等等等等,而很少谈到个人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我以为这种不愿详谈私事,甚至不愿谈他们同志们的个人功绩,也许是出于谦虚,或者是对我有所顾忌或怀疑,或者是考虑到其中许多人头上悬有赏格的缘故。后来我才发现,与其说是出于上述的原因,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实在不记得那些个人琐事了。当我开始收集传记材料的时候,我一再发现,共产党人是能够说出青少年时代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的,但是一旦他参加红军以后,他就把自己给忘掉在什么地方了;如果你不是一再地问他,就不会听到更多关于他自己的事情,你所听到的只是关于红军、苏维埃或党的故事——这些名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大写的。他们能够滔滔不绝地谈每次战役的日期和经过,他们进进出出别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无数地方的情况;但是这些事件对他们只有集体的意义,不是因为他们作为个人在那里创造了历史,是因为红军曾经到过那里,而在红军后面的是他们为之战斗的那个意识形态的整个有机力量。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却造成了报道的困难。

一天晚上,当我的其他问题都得到答复以后,毛泽东便开始回答我列为“个人历史”的问题表。他看到“你结过几次婚”这个问题的时候微笑起来。后来传出谣言说我问毛泽东有几个老婆,但是他毕竟是主张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不管怎样,他是不大相信有必要提供自传的。但我力争说,在一定程度上,这比其他问题上所提供的情况更为重要。我说:“大家读了你说的话,就想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再说,你也应该纠正一些流传的谣言。”

我提请他注意关于他的死亡的各种传说,有些人认为他能说流利的法语,有些人则说他是一个无知的农民,有一条消息说他是一个半死的肺病患者,有的消息则强调他是一个发疯的狂热分子。他好像稍微感到意外,人们竟然会花费时间对他进行种种猜测。他同意应该纠正这类传说。于是他再一次审阅我写下的那些问题。

最后他说:“如果我索性撇开你的问题,而是把我的生平的梗概告诉你,你看怎么样?我认为这样会更容易理解些,结果也等于回答了你的全部问题。”

“我要的就是这个!”我叫道。

在以后接着几个晚上的谈话中,我们真像搞密谋的人一样,躲在那个窑洞里,伏在那张铺着红毡的桌子上,蜡烛在我们中间毕剥着火花,我奋笔疾书,一直到倦得要倒头便睡为止。吴亮平(即吴黎平)坐在我身旁,把毛泽东的柔和的南方方言译成英语,在这种方言中,“鸡”不是说成实实在在的北方话的“扩,而是说成有浪漫色彩的“ghii”、“湖南”不是“Hunan”,而是“Funan”,一碗“茶”念成一碗“ts’a”,还有许多更奇怪的变音。毛泽东是凭记忆叙述一切的;他边说我边记。我在上文已经说过,我记下的笔记又重译成中文,加以改正。除了对耐心的吴先生的句法做了必要的修改以外,我并没有把它做文学上的加工。下面就是这样做的结果。

我于一八九三年一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我的父亲是一个贫农,当他年轻的时候,因负债累累,便去投军,他当了一年多的兵。后来他回到我生长的村上,由于拼命地节省,他靠着做小生意和其他事业赚了一点钱,设法赎回了他的田地。

这时,我家有十五亩田,成为中农了。在这些田中,每年可以收获六十担谷。全家五口每年一共消费三十五担——这就是说,每人约七担——这样,每年可以多余二十五担。靠了这个剩余,父亲积聚了一点资本,不久又买了七亩田,使我家达到“富”农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每年在田里收获八十四担谷。

当我十岁,我家只有十五亩田的时候,一家五口是:父亲、母亲、祖父、弟弟和我自己。在我们增加了七亩田之后,祖父逝世,但又添了一个小弟弟和两个妹妹。不过我们每年仍有三十五担谷的剩余,因此,我家一步步兴旺起来了。

这时,父亲还是一个中农,他开始做贩卖粮食的生意,并赚了一点钱。在他成为“富”农之后,他大部分时间多半花在这个生意上。他雇了一个长工,并把自己的儿子们都放在田里做工。我在六岁时便开始耕种的工作了。父亲的生意并不是开店营业的。他不过把贫农的谷购买过来,运到城市商人那里,以较高的价格出卖。在冬天磨米的时候,他另雇一个短工在家里工作,所以在那时他要养活七口。我家吃得很节省,但总是够饱的。

我七岁起,就在本村一个小学读书,一直到十三岁。每天清早和晚上,我在田里做工。白天就读《四书》。我的塾师管教甚严。他很严厉,时常责打学生。因此,我在十三岁时,便从校中逃出。逃出以后,我不敢回家,恐怕挨打,于是向城上的方向走去,我以为那个城是在某处一个山谷里面的。我漂流了三天之后,家里才找到我。这时我才知道,我的旅行不过绕来绕去地兜圈子而已,一共走的路程不过距家约八里。

但,回家之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情形反而好了一点。父亲比较能体谅我了,而塾师也较前来得温和。我这次反抗行为的结果,给我的印象极深。这是我第一次胜利的“罢工”。

我刚认识几个字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要我记家账了。他要我学习打算盘,因为父亲一定要我这样做,我开始在晚间计算账目。他是一个很凶的监工。他最恨我懒惰,如果没有账记,他便要我到田间做工;他的脾气很坏,时常责打我和我的弟弟们。他一个钱不给我们,给我们吃最粗粝的东西。每月初一和十五,他总给雇工吃鸡蛋和咸鱼片,但很少给过肉。对于我,则既没有蛋也没有肉。

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合。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不过在父亲面前,她就不能这样做了。他不赞成做好事。家中因了这个问题时常吵闹。P25-27

序言

《毛泽东自传》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其重要的文献。该书由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三六年十月间在陕北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采访毛泽东时笔录而成,英文最早于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的ASIA(《亚细亚》)月刊,中文最早由汪衡翻译,亦以连载形式从一九三七年八月开始发表于复旦大学《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同年十一月一日公开出版单行本图书(十一月二十日再版),由潘汉年(时任八路军上海办事处主任)题写书名。在解放前的“国统区”,真名实姓地公开出版共产党领袖的传记,非常罕见。

《毛泽东自传》系毛泽东口述并亲自修改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迄今为止唯一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七十年来,作为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超级畅销书,《毛泽东自传*采访、写作、翻译、编辑和出版的历史,是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它一经问世即有四五十种不同版本(大量为汪衡译本的翻版书)面世畅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文化大革命”时被改名《毛主席的回忆》等大量翻印;二○○一年九月,《毛泽东自传》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影印再版,轰动海内外,可谓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被誉为“中国第一自传”。随后,经过七年的努力,笔者从版本学角度对毛泽东早期传记进行考察,去伪存真,完成了《毛泽东自传》的源流考证工作,著述《解谜<毛泽东自传)》于二○○八年一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得到中共党史文献研究和红色收藏界好评。

《毛泽东自传》本次再版,笔者集红色收藏之精华,将最早的《毛泽东自传》英文原刊(一九三七年美国ASIA月刊七月号至十月号)、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译本原刊(一九三七年八月至十一月的《文摘》和《文摘战时旬刊》)和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中文单行本(复旦大学文摘社出版、黎明书局经售的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一日初版本)影印出版,中文简体为修订后的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再版本,完整呈现《毛泽东自传》最初的历史原貌,具有极高的史料、版本和收藏价值。根据专家意见,除了对《毛泽东自传》中个别明显有史实错误的人名、地名、时间和书刊名称,以及错字、漏字、衍字和有误的标点等进行技术性校订之外,一律照原文排录未作改动,并作相应注释,插入部分珍贵的历史图片,增补《毛泽东印象记》,以便大家更全面、立体和深刻地了解伟人毛泽东和传奇之书《毛泽东自传》。

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汪衡先生的女儿汪丹熙女士、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先生和《毛泽东自传》一九三七年初版收藏家程宸先生的鼎力支持,以及众多红色收藏家和热心朋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编校中可能仍有错漏之处,请广大读者朋友不吝批评,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再版时勘正。

丁晓平谨志

二○○八年九月九日

书评(媒体评论)

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要了解中国国内动向的原委的一个重要指南。

——埃德加斯诺(1956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