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折的帝国--秦朝兴亡十六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峰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善于提出问题并作了精彩回答的著作。秦始皇是私生子吗?秦朝到底是否“残暴”?缘何在秦国“乡邑大治”而秦朝则“囹圄成市”?秦始皇为什么变得刚愎自用?到东海求仙药到底是怎么回事?荆轲刺秦王的背后到底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原因?“祖龙死”的预言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大泽乡起义又是如何?毁掉秦朝的到底是什么?如此等等,都是由问题出发进行深入探讨的。

本书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文笔生动、叙事流畅、明白易懂,同时又保持了历史知识的坚实、学术研究的严谨和思想见解的独到。作者所极力要做的,就是让普通民众看懂这本书,这样的努力是应该受到表扬的。

内容推荐

秦始皇是私生子吗?秦始皇是否残暴?到东海求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荆轲刺秦王的背后到底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原因?是什么彻底毁掉了秦朝……

司空见惯的问题,啧啧称奇的答案!

作者历时数年,读书无数,终于参透历史的玄机,遂推演前朝后代,为您带来一部最接近真实、最接近客观的大秦历史。

目录

序一(向燕南)

序二(王记录)

第一章 被恶搞的秦始皇:私生子、暴君和强奸犯

第二章 断桩秦汉两朝的口水官司:“暴政”辨

第三章 其实始皇这人还不错

第四章 你若是始皇,怕也要拓疆

第五章 重刑治国的秦朝

第六章 始皇为什么变得刚愎自用了

第七章 求仙:今日为闹剧,当时乃科研

第八章 荆轲刺秦: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九章 是文化毁掉了秦朝

第十章 成阳宫之争

第十一章 一个关系秦朝国运的神秘预言:今年祖龙死

第十二章 反秦俱乐部在楚地正式成立

第十三章 六国亡秦:山东终于也爽了一把

第十四章 亡国三巨头:胡亥、赵高和李斯

第十五章 英雄的盛宴:楚汉战争

第十六章 大秦日落

附录:秦朝建立前后百姓生活状况探析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前221年并吞六国,混一天下,到前207年秦王子婴在自己的颈上系上绳子,乘坐着白马素车,捧着皇帝的玺符,来到轵道旁,恭候刘邦的到来,前后不过十五年时间,一个强大的皇朝就解体了。明人杨慎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如电光石火般短暂,所谓“不啻石火之一敲,电光之一瞥,吹剑之一映,左蜗之一战,南槐之一梦也”(见《升庵集》卷七十),这真是一个短命的皇朝。

而论及原因,汉人普遍认为是由于暴政。如陆贾称:秦朝任用刑法,不作变革,最终招致灭亡。贾谊在其名文《过秦论》中认为始皇是禁止文书的传播,推行酷烈的刑法,崇尚欺诈与暴力,轻视仁德与正义,以凶狠残酷的方式来治理天下。二世胡亥是刑法繁复严酷,吏治严峻苛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贾谊的观点也得到了司马迁的认同,因此在《秦始皇本纪》篇末引其《过秦论》以为总评。晁错谴责始皇父子宫室的规模超过限度,贪婪的欲望没有极限。民力疲弊之极,赋敛却仍不加节制。他们还妄加赏赐以随顺其喜悦之意,妄加诛戮以快慰其愤怒之心。法令纷繁芜杂,刑罚残暴酷烈。二世皇帝更是亲自射杀行人,使天下寒心,不能安于其处。董仲舒批评始皇好用残暴冷酷的官吏,赋敛无度,竭尽百姓的财力,百姓四散逃亡,不得从耕作纺织之业,结果群盗四起。班固也指出,世俗传言说秦始皇开始推行暴政,到胡亥时发展到极致。

要知在两汉,出于不同的目的,时人几乎异口同声地指斥秦之残暴,痛恨之下,甚至不肯承认它作为一个皇朝而存在的事实。如扬雄在其《剧秦美新》一文中称之为“秦余”,也就是历史上多余的一个皇朝的意思。班固在《汉书·王莽传》中把秦与新莽并举,称以前秦朝烧毁《诗》、《书》以确立其私议,现在王莽又借六经之事文饰其奸邪之言,正所谓殊途同归,就如同《易经》中所讲的无德而居于高位的亢龙一样断绝了气息。秦朝和新莽所得到的天命因为不是正统的帝王之命,因此也就如同非正色的紫色、非正声的蛙声一样,又如同岁月中由多余的日构成的闰年、闰月,不过是作为神圣的帝王驱除的对象而存在罢了。并且人们对秦朝也极尽嘲笑之能事。司马迁为此在《史记·六国年表》中指出学者们为所听到的事情所影响,见秦朝存在的历史短暂,便不肯认真考察探究其兴亡的原因,而都嘲笑官。

更有甚者为了贬低始皇,人们又杜撰了一个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典故。据《史记·吕不韦列传》称,秦庄襄王子楚早年在赵国为质子时,一方面由于秦国当时频繁地攻打赵国,因此赵国对子楚相当冷淡;另一方面由于子楚是秦昭王次子安国君的庶子,地位低贱,故而秦国也不甚关心子楚,结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很不得意。这期间秦国王室内部发生了一件重大变故,却是秦昭王的太子在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时死了。要说这与子楚也没什么关系,然而想不到的是秦昭王没立其太子的儿子也就是其嫡孙为继承人,而是立了次子安国君为太子。父亲为太子,这本应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在子楚看来与自己关系也不大。因为尽管被安国君立为正夫人的爱姬华阳夫人无子,但子楚被立为安国君嫡嗣的希望也很渺茫,因为在安国君的二十余个儿子中子楚排行居中,也就是说没有年龄优势;并且子楚远在国外,穷困不堪,纵是有心争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然而阳翟大商人吕不韦却从子楚这萧瑟的处境中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于是为谋取暴利,遂携重金投奔子楚,意欲通过光大子楚的门庭最终使自己飞黄腾达。吕不韦肯在安国君宠幸的人们身上投资,又兼其巧舌如簧,最终居然将子楚这个落魄王孙推上了安国君嫡嗣的位置。他为长保富贵,又设计把自己身边一个已经怀有身孕的绝色女子赵姬献给了子楚,以期通过偷梁换柱的手段达到长期掌控秦国的目的。这种手段被司马迁称为“钓奇”,也就是钓取奇货的意思。该女子到了子楚那里后,隐匿了已有身孕的事实,到“大期”时,生下了儿子赢政,也就是始皇。

此论一出,再提起始皇,人们往往径以“吕政”名之。南宋人胡宏在其《皇王大纪》一书中称“吕政穷欲极凶”;朱熹在其《四书或问》一书中称:“史谓元帝牛姓,犹吕政之绍赢统也。”王应麟在其《通鉴答问》一书中称:“至吕政而法令益苛,诗书尽废”。元人陈栎在其《历代通略》一书中称:“人见秦灭于二世子婴耳,岂知赢氏之秦已灭于吕政之继也哉”;胡一桂在其《史纂古今通要》一书中称:“吕政嗣位,犹冒赢秦之姓”。明人凌迪知在其《氏族博考》一书中称:“况吕政受命,寄身不常”;王立道在其《具茨集》一书中称:“吕政纵并吞之谋”。清人秦蕙田在其《五礼通考》一书中认为,司马迁做《封禅书》“意在广陈淫祀以彰武帝之失,而于三代常礼幸存一线于吕政者,反从其略”。

然而揆诸史实及常理,《史记》的赢政是吕不韦私生子之说并不成立。

如赢政“大期”而生之说就经不起推敲。关于“大期”,魏晋人谯周和东晋人徐广都认为是指十二个月,如徐广称:“期,十二月也。'’谯周称:“人十月生,此过二月,故云‘大期’。”但是正如谯周所言,人多是十月怀胎而生,因此赢政十二个月才出生,未免与常理过于不符。对此谯周解释如下,赵姬是为了消除子楚的怀疑方才这样做的。他认为人从怀胎到分娩需要十个月,赢政却推迟了两个月,因此称“大期”,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既然称自己隐匿了有身孕的事实,则生赢政自然应当过了正常的时期,所谓“既云自匿有娠,则生政固当■常期也”(见司马贞《史纪索隐。吕不韦列传》)。此意为不如此就要露馅,因为赵姬被送给子楚时怀孕当已两个月,若到子楚那里后的第八个月也就是如期十月而生,在子楚看来当属不正常生产,就不能不引起子楚的怀疑。但向后推迟两个月,也就是赵姬到子楚那里的第十个月而生,赢政就属正常生产,子楚就没有怀疑的理由了。

不过此说虽有道理却不高明,因为其他事情尚可商量,生孩子这事却由不得人说三道四,到了该出生时,莫说是两个月,就是一刻也推迟不了。显然,赢政十二个月出生说是不成立的。P2-4

序言

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最有影响的朝代之一,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纷争割据的混战局面,统一了中国。为了使新的统一皇朝长期统治下去,秦始皇创制了一套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专制政治体制,这套政治体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和完善,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揆诸后世崛起的一个又一个专制皇朝,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少有能与秦朝相比者。可是,大概雄心勃勃的秦始皇也没有想到,他依靠自己“千古一帝”的超凡能力所创制的这套制度,不但没能使秦朝长治久安,恰恰相反,却加速了它的灭亡,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短命的统一皇朝。秦朝由统一到迅速灭亡,像彗星般在天空划过,发出耀眼的光芒却转瞬即逝,让人猝不及防,给后世之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也可能正因为此,秦朝成了史学家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之一,其中的很多问题,饶有兴味,历久弥新。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李峰博士经过多年对秦朝政治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后奉献出来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著作。我有幸成为这本书的第一批读者,想把自己读后的一些体会写出来,聊作弁言。

当今的历史研究,特别强调“问题意识”,“问题”在历史研究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学术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出新的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名著《历史的观念》一书中说,一个好的历史学家“会提出他们懂得他们做出回答的方式的那些问题”。该书就是一部善于提出问题并作了精彩回答的著作。秦始皇是私生子吗?秦朝到底是否“残暴”?缘何在秦国“乡邑大治”而秦朝则“囹圄成市”?秦始皇为什么变得刚愎自用?到东海求仙药到底是怎么回事?荆轲刺秦王的背后到底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原因?“祖龙死”的预言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大泽乡起义又是如何?毁掉秦朝的到底是什么?如此等等,都是由问题出发进行深入探讨的。这些问题,有不少都是人们似乎耳熟能详,并且认为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事实真的像人们平时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那样不可改变吗?显然不是。作者循着问题的足迹,经过研究,都一一作了全新的回答,这些回答有理有据,发人深思,启人智慧。读者诸君读罢本书,自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解读历史资料极其细腻,是该书的第二个特点。研究历史,不能不分析解读史料。秦史的资料有限,除了传世文献外,还有出土的秦简,这两类资料,作者都竭泽而渔,进行了认真的解读。这些资料,研究秦史的人都看到过,但作者却以极其细腻的眼光进行了分析,挖掘出了隐藏在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在他的《治史三书》中曾强调要善于运用人人都能见得到的材料做研究,“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我们不敢说这部著作全部说了其他人所没有说过的话,可是,难得的就是作者从人人都能看到的普通材料中看出了一些新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眼光独到,钩沉发覆,据以支持结论的材料都是经过严密考证之后才写到书中,可谓于细微处见功力,用旧材料写出了新文章。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对历史著作的叙事提出要求,指出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必须做到“准确、凝练、生动”。对于李峰这样的青年学者来讲,撰写史书要做到白寿彝先生所要求的三点,恐怕还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倍努力。但是,翻开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这部著作在“生动”上迈出了一大步,可喜可贺。长期以来,历史著作被历史学家们写的艰深晦涩、枯燥乏味,只能在同行中流传,无法面向大众。这本书却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文笔生动、叙事流畅、明白易懂,同时又保持了历史知识的坚实、学术研究的严谨和思想见解的独到。作者所极力要做的,就是让普通民众看懂这本书,这样的努力是应该受到表扬的。

秦史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多,作者也只是提出了他懂得如何做出回答方式的一些问题,尚有不少问题还有待人们继续研究,继续做出自己的解释。就是作者所进行的这些研究,人们也尽可提出不同的看法,因为发生在秦朝的很多问题,永远都是极富趣味、极有意义的,类似这样的论著,永远不嫌其多,永远都不会过时。

王记录

2008年3月4日写于河南师大弄斧书屋

(本文作者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理事)

后记

书终于要出版了,这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记得当年我拿到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时,主编先生可能看我有点激动,就笑着说:“这只是开个头,以后还会有很多的。”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时至今日,论文还真是发了一篇又一篇。所以我常常笑:这世道,还真是事在人为。

我这人有点没意思,不爱打球、不爱打牌、不爱闲聊,曾经喜欢过喝酒与抽烟,且有瘾,后来说戒就戒了。要知道凡此种种,都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弃之不用,朋友自然就不多,屈指可数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我喜欢读书,又以此为业,无暇旁顾也就很自然了。

我现在从事的是史学研究,其实我自小想学的是文学。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我曾写过一首大概是诗的东西,有二十个字?被我姐姐见了,好像是说了“不错呀”这三个字,我就特激动,当时就想我长大了要当个作家,这件事一直被我记到现在,所以说我现在在史学这个行当里晃来晃去的,实际上是有违我的初心的。而这怪只怪当年高考填志愿时所用钢笔笔道太粗,而要填写所报专业名字的空格却甚窄,目测一下仅能填四个字,可学中文要填“汉语言文学教育”七个字,自然就填不进去,这时见报历史专业只需填“历史教育”四个字,正好符合笔的要求,于是便顺手填了上去。当时也是想着考不上瞎填下算了,这不仅是我,家里人都这么认为,后来我和他们聊天才得知他们那时已经开始给我安排工作了,就是做小队会记,而我的人生设计是做乡村医生。哪想到居然会领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所学专业自然也就是历史了。

此举当时甚感滑稽,故常作笑谈,但现在想来却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因为打开史书我就沉迷进去了,感觉里我从没有为没能学文学而惋惜,我其实喜欢的就是史学。

不过我虽喜欢史学,并且在大学期间里读了很多书,但这种势头最初并没持续多久。因为当时感觉书愈读愈不爽,总觉得自己就如同一个天天围着史学这座宝山急头怪脸地瞎转,却始终找不到攀登这座宝山的道路的乞丐一样,只能等着那些登上宝山的人或者是自称从宝山上携宝而下的骗子,炫耀、施舍他们从宝山上采回的所谓的宝物,然后不管那东西对自己有用没用,只能无选择地一律拿过来生吞活剥地消费掉,结果这样下来,不到两年就消化不良了。一进入大三之后,史学著作我就不再看了。我那时常常想要是立马毕业该多好!为了消磨时光,我把金庸的武侠小说看了数遍,我打起了扑克,我还……两年时光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由于烦透了学问,毕业后我没去学校教书,而是去了一家医院做文秘工作。进医院之初,我一度踌躇满志,但很快就发现这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个外行人发展的空间,所以慢慢就消沉下去,这样一晃几年就过去了。这时母校河南师大历史系的硕士点也批了下来,原来大学期间一直负责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的李建坡老师马上便让同学给我捎信,要我来考研究生。说实话,当时由于想着历史也就那回事,所以虽然在医院过得有点水深火热,但对读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兴趣并不大。因此一直没当成回事,然而李老师却三番几次地捎信要我一定要考,李老师不仅鼓动我考,还极力向系领导推荐我,这让我非常感动和感激,再想想虽然历史没啥意思,若考上了,就可以换换工作,还算不错。于是当年十月开始复习功课,下了三个月的功夫,就考上了。

关于研究生这事,这么多年来冷眼旁观再加上切身体会,我算是明白了。考研要凭实力,因为英语不过关,神仙也帮不了你。但上研究生却要靠运气,运气好跟一个好导师,很快就能上道,运气不好跟错了导师,就只能自己瞎摸,摸到哪里是哪里。我认识一些运气差的研究生,一见面就给我诉苦,那种苦楚真是五花八门,我很同情,同时又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属于那种运气好的,我的导师王记录师不仅学问做得好,而且很善于循循善诱,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便窥到了一点攀登史学这座宝山的门径,也正因如此,原来对史学的兴趣再度高涨,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史著中那五彩斑斓的人生、光怪陆离的世相、盛衰起伏的王朝都是我所感兴趣的,我都想用从导师那里学来的方法摆弄一番,有点贪婪啊!不过,古往今来,那些进宝山的人好像没几个能真正做到适可而止的,所以我如此痴迷应该也是人之常情吧。

硕士毕业后我留校任教,那种兴奋真是有点莫名。那时我没黑没明地看书,打的旗号是背课需要,其实是我自己喜欢看,真正能讲给学生的并不多。也就是在此过程中,我开始对秦朝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意识地搜集起相关史料来。只是苦于杂事繁多,始终没能下笔。

时间一晃就到了二○○五年,这年秋我开始师从向燕南师攻读博士学位,由此也进入了我人生中最为幸福的一段岁月。北师大规定博士外语分班考试成绩过关者可以免修外语,我侥幸免修了。修满所规定的学分后,学生可以自主地决定是否上学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感觉这条是专门给我这种人定的。论文发表两篇就算完成了学校规定的任务,对我而言也不成问题。尤其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向老师同意我顺着自己的兴趣来从事史学研究,除了要求我必须把博士论文写好之外,其他的并不做硬性的规定,因为向老师认为只有真正喜爱史学的人才能够长期持之以恒地钻研下去,所以这种兴趣应该得到鼓励和发扬。此外又由于我属于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不需为找工作分心,因此进入北师大读书后,我的心态一直很平和,可以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几乎超越功利的状态下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字,那种幸福感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本书就是在这种感觉下写出来的。

在写作过程中,遇到机会我都会把书稿的进展情况跟向老师和王老师汇报一下,所以他们都知道我在写秦朝的历史,并且都很支持,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书稿写成后,向老师又让我将书稿送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名的秦汉史专家施丁先生,请施先生指教,施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书稿进行了细致的阅读,然后以书面的形式对书稿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从而使我在修改本书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在此一并向三位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

书稿写成之后,本应该联系出版事宜,我也确实是这样想的,再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会祸从天降,一次偶然的体检竟查出我身患重病,而且还有性命之忧,我一下子乱了方寸: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我一度非常不甘心,但后来也就想开了,看看史上英年早逝了多少才华横溢的人,所以命运若想跟我这种一无是处之人开玩笑把我废掉也很正常,哲人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也不必太拿自己当回事。因此后来我躺在手术车上被护士推着,穿过那曲曲折折、忽明忽暗的回廊朝手术室走时,心情非常平静,人生其实无时不在闯关,有时能过去,有时过不去,但只要尽力了,过不去就算了,如此而已。所幸虚惊一场,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与休养后,我又恢复了过来。在此期间得到了许许多多关爱我者的关心与帮助,这使我非常感激,谢谢您们。

■■嗦嗦地说了这么多,却仍觉得意犹未尽,因而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先哲所谓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无奈,就此搁笔吧。惟愿在今后的岁月里能以一支秃笔写尽胸中的沧桑,这应该是对关爱我者最好的回报,是我愿!

李峰

2008年4月6日书于北京师范大学G座202室

书评(媒体评论)

秦汉统一以后,在长期统一政权管理下,各地区的文化,不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交融汇同,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

——任继愈

秦始皇建造了有阶梯的官僚金字塔。汉武帝布下了搜尽天下士的大网。合成为周朝比不上的大帝国的稳固结构,历时两千多年,断裂后还能重建。这是世界上称得上大帝国的国家都比不上的。

——金克木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二君营其室,后之王者,不过随时补苴,以求适一时之用耳,不能动其深根宁极之理也。

——夏曾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5: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