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正确认识自己,而最有必要做的事情也是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找到合适的职业,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选择合适的人生伴侣,获得婚姻幸福;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知己知彼,游刃有余……本书通过1000个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系统、全面地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的潜在价值、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情感类型,准确把握自身能力和性格特点,并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健康、情绪状态,从而弄清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人生定位、职业规划、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找到正确的答案,使人生朝积极、成功的方向发展。
正确认识自己是人生能有所成就的首要条件,但认识自己并非易事,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本书通过1000个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系统、全面地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的潜在价值、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情感类型,准确把握自身能力和性格特点,并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健康、情绪状态,从而弄清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人生定位、职业规划、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找到正确的答案。
第一章集中讲述了怎样根据优先考虑的事情确定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怎样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时优先考虑的事情会发生冲突,而且在你平衡冲突、理清复杂的感情和处理违背心愿的想法时,你会感到困惑,发现把握事情的轻重非常困难。本章为你列出一系列的问题,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将为成功奠定基础,也将成为你的动力之源。
你的价值观是什么
这个问题你可能已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思考过,也可能还没有。你如果真要详细阐明你的价值观,这也意味着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需要依靠哪些基础去保持很强的自我意识。当你陷入困境时,你比其他人更有可能知道采取什么措施。当生活趋于相对平衡时,你也能在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取得进步。你想要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过别人为你设计好的生活。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导生活的一种信念或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价值观,它支持并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生活就会很随意,你不妨去想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你还可以积极地去选择你喜欢的并且让你感觉良好的价值观,在你没有时间去重新定义时,不要把你目前的价值观看做一成不变、能够衡量一切的标准。
我们常常会沿袭价值观,比如继承父母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很多已不再适合我们,继续坚持它们会破坏我们的生活,妨碍我们实现自己的价值。有时我们需要改变价值观,有时则需要更加亲身去实践我们真实的价值观——因为这是良好自尊心的必要构成部分。不同的组织和宗教都有它们自己的价值体系,它作为一种组织原则是非常有用的。任何人如果要想加入一个组织或宗教的话,他们就要知道这种组织原则对他们的要求。在21世纪,你有选择价值观的自由,既可以为了安全起见选择旧有的观念,也可以向旧有的价值观念发起挑战,而去创建你自己的价值体系。
选择你的价值观
从下面的列表中选择你的价值观,但如果你持有的特殊价值观没有包含在列表中,你也可以随意增加。在每个类别中你只能分别选出5个重要和中等重要的价值观,也就是总共10个你认为重要的价值观。这会非常困难,因为有时你会发现自己的选择与别人的发生冲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这将是非常重要的线索,它有助于你寻找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存有疑惑不定的观点或预测哪些方面会产生不利的结果。
在价值观列表的选择上,你有时会发现自己想要作出相反的选择,这完全可以,只要你平衡了不同的价值观并比较其对应的优先性,认为选择忙碌、富裕、复杂的生活方式会让自己感到幸福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崇尚简单朴素的生活,你就需要在几个列表中选择倾向于简单的价值观,使它们前后保持一致,能够连贯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你已经结婚并且两人一起做这项练习,双方便会了解彼此更多。哪怕双方的选择不同,而两人仍能尊重对方让他或她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价值观,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夫妻关系处于尊敬彼此并互相鼓励的状态,这种关系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如果不是这样你们就需要与对方共享彼此某些核心的价值观,否则夫妻就不会有足够的共同语言。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夫妻会在不违背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接受对方的很多观点。
所有的这些价值观都是平等的,不是非此即彼的,任何一条都没有对错之说。但对于你个人来说却应该是泾渭分明的。
你可能发现你的一些价值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6个月或1年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部分内容是有意义的。
以你自己的方式去回答这些价值观问题,它有助于提高你理解这本书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价值观列表
此列表中有195条价值观。下面的测试中,你将需要在这些价值观中作出选择,请选择符合自己生活的价值观并对这些价值观进行分类,哪些是需要优先考虑的,哪些是要放弃的,哪些是次要考虑的。列表中囊括了许多你认可的价值观,一些是特别符合你自己的价值观,一些则是你认为中立的或不认可的,重要的是你要作出自己的选择。不能仅仅因为你要取悦于人,或者因为你感觉“应该”怎么样而去选择价值观。基于这样的理由去选择你的价值观远不能帮助你建立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你会有压力而并不想坚持它们。价值观应该是某种你能强烈感觉到的观念,或是对于形成你的个性非常重要的基础。
下面的价值观列表按照不同的领域排列,从相对抽象的精神上的价值观开始,向生活中相对务实的价值观过渡。随着对这些领域加深理解,你将明白有些价值观会是重复的,这会帮助你澄清你自己的想法。比如,你可能会从某个领域中选择创新的价值观,但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从来没有把创新作为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如果重要的价值观没有在你的生活中得到积极的实践,这将会导致紧张、焦虑、沮丧和其他痛苦的症状。
这项练习比书中其他练习所需的时间都要长,但你只需要做这一次,而在接下来的几周和几个月里你都将感受到它的影响。这里列举出的价值观可能不包括你所热衷的一些特殊个人价值观,你可以把它们加进去。在练习的最后你将在每个领域下选出自己个人化的价值观。
为了完成练习,你可以使用书中的空白位置,或者单独找一个笔记本记录。
P36-40
通晓事物有助于人类的生存。自知之明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改进生存之道,拉近与他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人提高生活质量。这本书将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回答书中的问题,你将会打开意识之门,与他人建立联系,突破你现有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在探讨你是谁、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
不要强迫自己从头到尾读完这本书,你可以只阅读能与你产生心灵互动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如果书中有些内容你真的看不下去,试着挑战一下自己的忍耐力也将是件有趣的事情。如果对某些话题特别抵触,你可能也有合适的理由。而也就是在这方面,你清楚地了解自己,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然这些都取决于你过去的经历。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帮你跟上生活的节奏。过去我们在某些方面都存在局限性,我们常常依靠一种信念工作——它告诉我们在哪方面可以去尝试、去想象。这本书既丰富有趣,又充满挑战;它为你提供了思想和工具,去打开属于自己的潘多拉之盒,里面包含着你的态度、行为、感情、思想和信念。你可以对它们进行选择,哪些需要保持,哪些需要改变或放弃。你可以挑战自己,让你完全按照自己的情况成长、改变、提高;你可以消除疑虑,恢复自信心,提升自尊心。这里有你需要的丰富资源,明了直接,唾手可得。
征服自己就类似于向任何问题发起挑战。我们非常善于提出问题,然后再用几十年的时间去解决。有时别人会招惹我们,尤其当我们还是孩子时,那么要走出我们掉进的陷阱会需要很长时间。我曾和数以百计的人进行过深层次的交谈。他们没有去责怪他人,而是和我共享他们的烦恼、快乐和秘密;他们对什么行为导致自己犯错误特别感兴趣。多年来我一直在倾听不满意或不愉快的人诉说,我也用这些问题反复地查问自己,这本书便是我的心得。
人们怎样会陷入生活中的困境?为什么会陷入困境?怎样从中寻找出路?我们为什么不愉快,没有成就感?是什么阻止我们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当然,我们还面临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可能这个世界太恶劣、太危险,充满困境。有时困境或甚至不可能的事情都发生在我们身上;而对你最重要的就是:当挑战摆在面前时,你采取何种态度去面对。但是这本书不是描述那些困境的,而是帮你怎样去解决它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它还有助于你提高自己,即使困难到来时你也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让你充满欢乐和幸福。
变化的先知
我们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解读未来的世界。在遇到困境和令人困惑的问题时,一些古老的神谕会赋予我们思想和远见,如《易经》、塔罗纸牌(占卜用的纸牌,共22张)等。这些古老的神谕现在依旧非常流行。然而,它们诞生时的文化与当今的文化已经大相径庭。它们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如对古代女人固有形象的描述,现在已经失去意义。而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去探寻我们提问的必要性,并给出相应的答案。在尊重和赞赏传统智慧的同时,它以连贯、逻辑的原则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直接明了并符合现代人思维的方法。查问自己是使生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效方法。
为什么不需要解决方案
人们很容易会感到脆弱和危险,并认为某个人肯定会告诉自己解决方案。做一名顾问、生活导师,或研究班指导员去教导别人并不是特别困难;为别人提供如何调整生活使其步入正轨的解决方案、范例和建议也比较容易。但这些人真的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吗?有时专家可以帮你消除疑虑,起到安慰的作用;有时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也能真正地帮你摆脱困境,使你向前发展;有时别人对你的反馈也有助于你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然而,这并不有益于你确认自己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以及需要何种解决方案。
许多人都在努力让你明白,一个人不能强迫从别人那里得到良好的态度,以及正确地查问出自己的能力。而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就在于此。
《正确认识自己的1000个重要问题》以一种独特的方法探究心理学,它不同于其他畅销的心理学书籍。它不完全专注于转变你的行为,或者挑战过时的消极观念,当然这些内容在书中也有所体现。书中设计的测试会有助于你清楚地认识自己潜在的价值、态度和感情。认识本身也具有转变性。你会发现在读完本书很长时间以后,一些测试问题还在影响着你。因此,测试是一种“软”格式,在心理问题上没有常规的答案。它们就是帮助你恢复精力、振奋精神的。
消极、抱怨、绝望、缺乏自尊、内疚和自责的陷阱
我们有时会奇怪地发现自己无法从床上爬起来,为什么麻烦自己呢?征服自己就像是一场战争,你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使自己具备正确的态度并准备迎接好运的到来。通常情况下,问题并不出于问题本身,而出于我们对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如果不转变你的态度,至少转变一部分,你就不可能读完这本书。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就回到床上;但要记住,这本将为你带来无限快乐的书在等着你去翻阅。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为什么要为理解书中所有的问题而感到烦恼呢?书里的内容看起来很复杂,你怎么知道它会产生什么影响?试试看。在生活中进行小规模的尝试,试着去做那些看起来相对简单、没有威胁的事情,慢慢积累你的成就感。不要从开始就给自己出一个需要奋斗几十年的难题。
思考
威尔弗雷德·彼翁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精神病学专家,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精神上饱受创伤的士兵进行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就提高了他的思想认识。他发现一些人会竭尽全力去避免他们不想直接面对的问题。他们把这些问题封存在大脑中的某个位置。此外,一些人还无意识地阻止别人自由思考,或者不让别人提出他们厌恶的思想和观点。
彼翁对这种真实的思考非常感兴趣。是什么促使我们以原有的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又是什么阻止我们这样做?为什么有时很难清晰地思考?部分理由是我们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在学校接受概念思维的教育,就连孩子都能想出还有比上学更好的事情;有些原因是我们学会了把妨碍思考的事情放置在某个固定位置,以至于不去过多地面对现实;还有些原因是我们害怕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无意识的或“未加思考”的想法,它们正在等待我们去探索,有些想法还非常具有解放性和创新性。
彼翁提出一种概念,并取名为“Minus K”,它是附着于每个人身上的一种力量,趋向于让我们处于一无所知的境地。这便是自我破坏,是一种抵抗因素,它完全有理由让我们处于渺小和恐惧的状态。彼翁又提出相反的概念“O”,它也附着于人体内,是一种促进成长和发展的未知力量,一种人类潜能不可抗拒的力量。卡尔‘罗杰斯是一位著名的精神治疗专家,他用土豆芽在黑暗地下室成长的例子来形容这个概念。不管光源有多远,嫩芽都会及时地找到通往光亮的道路。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光照和空间,我们会自然地生长、成熟和开花。
我应该这样做吗
问:“仅是得到你想要的难道不是很自私吗?”
答:“我不应该这样,我首先应该考虑别人,应该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我还没有资格得到生命中想要的东西。”
这便是恐惧、压抑和局限的前兆。如果你拥有幸福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别人也可能会嫉妒你,不同意你这样做。“拥有如此完美的计划,你以为你是谁?”
如果你自己理解这种思考方式,那么现在就是你去尝试的时机了。你的存在不是为了完成别人为你设定的目标,你要去实现自己的计划,除了你之外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会给你带来什么感觉。它可能与你所想的——幸福和成就“应该”是怎样的——完全不同,或者与别人的看法不同。在你内心有个声音在不停地询问你:作为一个人,你想要做什么,怎样去实现。你最近听到了吗?
否认和借口
你听过别人所使用的理由和借口。毋庸质疑,你肯定也有自己最常用的借口:你没有时间;你正在忙着挣钱,为了生存在忙着别的事情;你妈妈不喜欢;老鼠毁坏了你的家庭作业;除非胖得实在厉害,否则就不减肥。你现在最喜欢什么借口?你将不再需要借口。如果这听起来有点恐怖,那么就把书放到一边,直到你习惯于“你再也没有必要去假装不属于自己的一面”这种观念。只要完成了书中所有的测试问题,你将再也没有必要去维持、证明和解释不属于你的一面,做最好的自己!
否认是我们所有人都会采取的回避方式,通常情况下它是有益的。我们不解总是忙忙碌碌,把一些令人心烦的想法和现实都抛开,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另一方面,否认会形成习惯。你肯定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否认明显属于真实的情况,因为一件不合意的事情而影响一天的心情是不合时机而又令人痛苦的。
然而,有些人多年来却一直在回避困扰着他们的事情。他们没有直接面对,而是希望烦恼自动消失。
从长期来看,这种置之不理的方式起不到什么作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曾发现一种心理规律:一切受到否认、忽视或压制的事情最终都会卷土重来。我们从身心上无法摆脱过去的事情,它们会以一种不能立刻被识别的方式出现,比如心理和感情上的困境或身心上的压迫感。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心理治疗或自助方法在短期内很见效的原因;但从长远来看,你需要具备更多比积极思考和改进行为还要进步的思想,并依靠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的方式去转变自己。
怎样使用这本书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颖、实用解决问题的方法,适用于任何情况。你可以用它来分析错误的原因,但你最好是用它净化和阐明你个人的生活方式、目标和梦想,并解决日常问题。查问自己的过程不是让你去培养积极、明智和愉快的想法,而是让你以一种现实和实用的方式解决问题。你没有必要“以积极的思维思考”,如果你自身、所处环境和条件对你没有过多限制的话,你就有能力扫清障碍,具备自然的积极思维。你会变得更加积极,充满活力和健康,当然你对此要有所准备。
在阅读每个章节时,你都会经历特殊的思考过程。通过查问自己,你将学会把实际问题扩展到更加抽象的概念。如果你能把个人问题转化为有益的想法,它处理起来将变得更加容易。因为你对它已经具备了概念化的方案,没有必要过于个人化和感情化。你可以把树木从整个森林都分离出来。只要问题被转化成更加抽象的价值和性质,它们处理起来就变得更加容易,不会那么棘手,也不会令人心烦意乱。然后你再反方向逐步回答让你陷入困境的问题。这听起来有些困难,但实际上并不难;它需要你的思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你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或者不用去处理过多的日常事务,这便是阅读本书的最佳时机。
不要从头到尾吃力地把书读完,可以选择有趣的一个章节开始读起。如果你只想读一个章节,那就选择第二章:选择你的价值观,它将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