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亦称话本小说,自宋代问世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以明代末年的“三言二拍”为代表。“三言”中的许多优秀之作,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都以曲折动人的情节、简洁传神的心理描写、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取胜,是很值得一读的作品。本书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收录了十二篇我国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佳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精选(名家导读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开军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亦称话本小说,自宋代问世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以明代末年的“三言二拍”为代表。“三言”中的许多优秀之作,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都以曲折动人的情节、简洁传神的心理描写、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取胜,是很值得一读的作品。本书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收录了十二篇我国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佳作。 内容推荐 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亦称话本小说,自宋代问世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以明代末年的“三言二拍”为代表。但是由于这两部著作到了清代在国内失传,直到上个世纪才由海外回归,因此,人们对于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一直知之甚少,其影响远远不及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更无法与长篇小说的杰作“四大文学名著”相提并论了。但是,近年来,伴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人们对古代小说的兴趣日益浓厚,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古代短篇小说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本书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收录了十二篇我国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佳作。 目录 导读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唐解元一笑姻缘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卖油郎独占花魁 施润泽滩阙遇友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 试读章节 且说这一日,李万上了毛坑,望东门冯家而来。到于门首,问老门公道:“主事老爷在家么?”老门公道:“在家里。”又问道:“有个穿白的官人来见你老爷,曾相见否?”老门公道:“正在书房里吃饭哩。”李万听说,一发放心。看看等到未牌,果然厅上走一个穿白的官人出来。李万急上前看时,不是沈襄。那官人径自出门去了。李万等得不耐烦,肚里又饥,不免问老门公道:“你说老爷留饭的官人,如何只管坐了去,不见出来?”老门公道:“方才出去的不是?”李万道:“老爷书房中还有客没有?”老门公道:“这到不知。”李万道:“方才那穿白的是甚人?”老门公道:“是老爷的小舅,常常来的。”李万道:“老爷如今在那里?”老门公道:“老爷每常饭后,定要睡一觉,此时正好睡哩。” 李万听得话不投机,心下早有二分慌了,便道:“不瞒大伯说,在下是宣大总督老爷差来的。今有绍兴沈公子名唤沈襄,号沈小霞,系钦提人犯。小人提押到于贵府,他说与你老爷有同年叔侄之谊,要来拜望。在下同他到宅,他进宅去了,在下等候多时,不见出来,想必还在书房中。大伯,你还不知道,烦你去催促一声,教他快快出来,要赶路走。”老门公故意道:“你说的是甚么说话?我一些不懂。”李万耐了气,又细细的说一遍。老门公当面的一啐,骂道:“见鬼!何常有什么沈公子到来?老爷在丧中,一概不接外客。这门上是我的干纪,出入都是我通禀,你却说这等鬼话!你莫非是白日撞么?强装么公差名色,掏摸东西的。快快请退,休缠你爷的帐!”李万听说,愈加着急,便发作起来道:“这沈襄是朝廷要紧的人犯,不是当耍的,请你老爷出来,我自有话说。”老门公道:“老爷正瞌睡,没甚事,谁敢去禀?你这獠子,好不达时务!”说罢洋洋的自去了。 李万道:“这个门上老儿好不知事,央他传一句话甚作难。想沈襄定然在内,我奉军门钧帖,不是私事,便闯进去怕怎的?”李万一时粗莽,直撞人厅来,将照壁拍了又拍,大叫道:“沈公子好走动了。”不见答应,一连叫唤了数声,只见里头走出一个年少的家童,出来问道:“管门的在那里?放谁在厅上喧嚷?”李万正要叫住他说话,那家童在照壁后张了张儿,向西边走去了。李万道:“莫非书房在那西边?我且自去看看,怕怎的!”从厅后转西走去,原来是一带长廊。李万看见无人,只顾望前而行。只见屋宇深邃,门户错杂,颇有妇人走动。李万不敢纵步,依旧退回厅上,听得外面乱嚷。李万到门首看时,却是张千来寻李万不见,正和门公在那里斗口。 张千一见了李万,不由分说,便骂道:“好伙计!只贪图酒食,不干正事!巳牌时分进城,如今申牌将尽,还在此闲荡!不催趱犯人出城去,待怎么?”李万道:“呸!那有什么酒食?连人也不见个影儿!”张千道:“是你同他进城的。”李万道:“我只登了个东,被蛮子上前了几步,跟他不上。一直赶到这里,门上说有个穿白的官人在书房中留饭,我说定是他了。等到如今不见出来,门上人又不肯通报,清水也讨不得一杯吃。老哥,烦你在此等候等候,替我到下处医了肚皮再来。”张千道:“有你这样不干事的人!是甚么样犯人,却放他独自行走?就是书房中,少不得也随他进去。如今知他在里头不在里头?还亏你放慢线儿讲话。这是你的干纪,不关我事!”说罢便走。李万赶上扯住道:“人是在里头,料没处去。大家在此帮说句话儿,催他出来,也是个道理。你是吃饱的人,如何去得这等要紧?”张千道:“他的小老婆在下处,方才虽然嘱付店主人看守,只是放心不下。这是沈襄穿鼻的索儿,有他在,不怕沈襄不来。”李万道:“老哥说得是。”当下张千先去了。 李万忍着肚饥守到晚,并无消息。看看日没黄昏,李万腹中饿极了,看见间壁有个点心店儿,不免脱下布衫,抵当几文钱的火烧来吃。去不多时,只听得扛门声响,急跑来看,冯家大门已闭上了。李万道:“我做了一世的公人,不曾受这般呕气!主事是多大的官儿,门上直恁作威作势?也有那沈公子好笑,老婆行李都在下处,既然这里留宿,信也该寄一个出来。事已如此,只得在房檐下胡乱过一夜,天明等个知事的管家出来,与他说话。”此时十月天气,虽不甚冷,半夜里起一阵风,椒檄的下几点微雨,衣服都沾湿了,好生凄楚。 捱到天明雨止,只见张千又来了。却是闻氏再三再四催逼他来的。张千身边带了公文解批,和李万商议,只等开门,一拥而入,在厅上大惊小怪,高声发话。老门公拦阻不往,一时间家中大小都聚集来,七嘴八张,好不热闹。街上人听得宅里闹炒,也聚拢来,围住大门外闲看。惊动了那有仁有义守孝在家的冯主事,从里面踱将出来。且说冯主事怎生模样? 头带栀子花匾折孝头巾,身穿反折缝稀眼粗麻衫,腰系麻绳,足着草履。 众家人听得咳嗽响,道一声:“老爷来了。”都分立在两边。主事出厅问道:“为甚事在此喧嚷?”张千、李万上前施礼道:“冯爷在上,小的是奉宣大总督爷公文来的,到绍兴拿得钦犯沈襄,经由贵府。他说是冯爷的年侄,要来拜望。小的不敢阻挡,容他进见。自昨日上午到宅,至今不见出来,有误程限,管家们又不肯代禀。伏乞老爷天恩,快些打发上路。”张千便在胸前取出解批和官文呈上。冯主事看了,问道:“那沈襄可是沈经历沈炼的儿子么?”李万道:“正是。”冯主事掩着两耳,把舌头一伸,说道:“你这班配军,好不知利害!那沈襄是朝廷钦犯,尚犹自可;他是严相国的仇人,那个敢容纳他在家?他昨日何曾到我家来?你却乱话,官府闻知传说到严府去,我是当得起他怪的?你两个配军,自不小心,不知得了多少钱财,买放了要紧人犯,却来图赖我!”叫家童与他乱打那配军出去,把大门闭了,不要惹这闲是非,严府知道不是当耍。冯主事一头骂,一头走进宅去了。大小家人,奉了主人之命,推的推,■的■,霎时间被众人拥出大门之外,闭了门,兀自听得嘈嘈的乱骂。 张千、李万面面相觑,开了口合不得,伸了舌缩不进。张千埋怨李万道:“昨日是你一力撺掇,教放他进城,如今你自去寻他。”李万道:“且不要埋怨,和你去问他老婆,或者晓得他的路数,再来抓寻便了。”张千道:“说得是,他是恩爱的夫妻,昨夜汉子不回,那婆娘暗地流泪,巴巴的独坐了两三个更次。他汉子的行藏,老婆岂有不知?”两个一头说话,飞奔出城,复到饭店中来。 P26-29 序言 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亦称话本小说,自宋代问世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以明代末年的“三言二拍”为代表。但是由于这两部著作到了清代在国内失传,直到上个世纪才由海外回归,因此,人们对于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一直知之甚少,其影响远远不及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更无法与长篇小说的杰作“四大文学名著”相提并论了。但是,近年来,伴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人们对古代小说的兴趣日益浓厚,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古代短篇小说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 中国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在城市经济相当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伴随“说话”技艺发展而来,是直接为城市市民喜闻乐见的。白话短篇小说的前身“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这种体制,在唐代僧人讲唱佛经故事时已经加以采用。但它真正的发展,却是在宋代。因为在宋代的一些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大城市里,“说话”活动十分繁荣,其中的“小说”和“讲史”是最主要的两大类别。“讲史”的底本,就发展成了各种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底本,就发展成了短篇小说,并单独占有了“话本”这个名称。——这就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的大致发展历程。 “说话”的底本在流传的过程中,一些艺人和作家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修改、润饰或改编,由此逐渐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平,从而脱离了口头流传,成为完整的书写文字——白话短篇小说,独立地在社会上流传起来。白话短篇小说集中了长期的民间和作家的艺术创作天才,在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都有了新颖的、优秀的表现,因而受到历代广大读者的欢迎。 宋代和元代,白话短篇小说大多以单篇的形式流传,明代则出现了一大批色彩各异的短篇小说集,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其中的“三言”和“二拍”,正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所选的12篇小说,前10篇出自“三言”,后2篇出自“二拍”。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编著者是冯梦龙。冯梦龙,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1574),卒于清顺治三年(1646)。他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苏州)人,出身名门世家,冯氏兄弟三人(其兄梦桂是画家、弟梦熊是太学生)有“吴下三冯”之美誉。冯梦龙少年时代即表现出卓越的才华,但直到57岁时,才取得贡生资格(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秀才),其中的甘苦是外人难以体会的。在《老门生三世报恩》这篇“三言”中唯一可以确认为冯梦龙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冯梦龙对科举考试的那种绝望之情。冯梦龙在取得贡生资格后被任命为丹徒教谕。1634年,他61岁时出任福建山区的寿宁知县,“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以礼”。四年后任满离任,归隐乡里。1645年,冯梦龙因形势恶化,未能追随唐王南下,回到家乡后,参与了抗清斗争,后忧愤而卒(一说为清军杀害)。 冯梦龙自己的诗集没能留传下来,但由他编纂的30种著作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三言”。“三言”每书40卷,每卷1篇,共120篇小说,虽说还不是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全集,但无疑精华已经尽在其中了。从内容来看,“三言”所写比较纷杂,大体上可以分为爱情、公案、佛道神魔、家庭生活与日常伦理、发迹变泰几大类故事。从艺术上而言,“三言”中的许多优秀之作,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都以曲折动人的情节、简洁传神的心理描写、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取胜,是很值得一读的作品。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者是凌濛初。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吴兴人。他生于明万历八年(1580),卒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与冯梦龙是同时代人。他也像冯梦龙一样,科举仕途十分坎坷,55岁时(1634)才以副贡身份出任上海县丞,官至徐州通判。李自成率兵逼近徐州的时候,他忧愤成疾,吐血而亡。凌濛初一生著述颇丰,影响最大的就是“二拍”了。“二拍”每书40卷,每卷1篇,共80篇,而其中《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三卷与《初刻拍案惊奇》重复,加之第四十卷亡佚,因而“二拍”实存小说共78篇。 “二拍”与“三言”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后者是冯梦龙汇集、改编而成,前者则出自凌漾初个人的独立创作,标志着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拍”的故事主要集中于商业、官场、爱情与婚姻等方面。凌潆初对明代商业活动、商人精神的表现比“三言”更充分、饱满,同时,对官场的黑暗和官员的贪虐也有十分到位的反映。在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中,情欲受到了更多的肯定,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色彩。“二拍”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流畅,在叙述上,更加具有生活化的气息,表现出了对“传奇”的摆脱,这是小说艺术上的一个进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