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有心智,重赏揽人才;用人有心智,大胆选人才,用人心智,量力用人才……
一个领导,一个单位,有人才就应该用好人才,缺乏人才就培养人才。树立重视人才的观念,构筑人才培养的工程,勇于负责,敢替下属担责任;培养人才别学武大郎开店。本书主要给读者介绍著名人物怎样“招揽人才”、“鉴别人才”、“使用人才”、“搭配人才”、“评估人才”、“重视人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用人有心智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骆光华 |
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用人有心智,重赏揽人才;用人有心智,大胆选人才,用人心智,量力用人才…… 一个领导,一个单位,有人才就应该用好人才,缺乏人才就培养人才。树立重视人才的观念,构筑人才培养的工程,勇于负责,敢替下属担责任;培养人才别学武大郎开店。本书主要给读者介绍著名人物怎样“招揽人才”、“鉴别人才”、“使用人才”、“搭配人才”、“评估人才”、“重视人才”。 内容推荐 当今世界,是人才济济还是人才奇缺?从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到大公司、大企业,基本上都是“人才奇缺”、“人才难得”! 《用人有心智》主要给读者介绍著名人物怎样“招揽人才”、“鉴别人才”、“使用人才”、“搭配人才”、“评估人才”、“重视人才”。 目录 第一章 招揽人才 淡化资历,强化能力 重视人才,挖掘人才 摘掉有色眼镜,英雄不问出处 不以权势论高低,不以贫贱定喜好 修炼慧眼,捧出一片诚心 礼贤下士,体现王者气度 尊重普通人才,吸引高级人才 大度有回报,容人能得人 拢不住人心,谈不上用人 容不得人才,用不了奇才 管人先做人,用人先识人 第二章 鉴别人才 德才兼备,量才录用 全面考察,去伪存真 不求全责备,不苛求于人 不先入为主,不因噎废食 以文识人,以环境造就人才 从小见大,用时间观察人才 听其言,观其行 看事实,察品性 物以类聚,通过朋友识人才 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 唯才是举,不以己观人 用人如器,不以貌取人 第三章 使用人才 用人所长,不计其短 宽宏大量,量德用能 信得过人才,放得开手脚 不计较小事,不追究琐事 破格提拔,给人才用武之地 大胆使用,兼听各方意见 用一技之长,不因小失大 物色重要人才,寻找得力替手 举贤不避亲,用人不避仇 善于化解,化敌为友 不计前嫌,敢用对手 第四章 搭配人才 房谋杜断,高效搭配 以静制动,巧妙调控 各尽所能,建设一流队伍 各取所长,打造顶级团队 礼贤下士,别忽视小人物的大作用 洗耳恭听,别拒绝批评话的合理性 管得少,但要管得住 多放权,但要不失控 敞开胸怀,冤家宜解不宜结 不急不躁,后退一步自然宽 第五章 评估人才 多看事实,少听汇报 多看长处,少看短处 当好听众,以耐心等待人才 蹲下身子,用真情感化人才 能容少点公平,难容缺乏公心 讲信用,重兑现 要求从严,处理从宽 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谨言慎行,管好自己的嘴巴 目标明确,考核要落到实处 第六章 重视人才 树立人才观念,构筑人才工程 保持一点距离,增加一些魅力 以威服人,以慈掌兵 把握尺度,集思广益 善用贤才,敢用怪才 虚心求教,择善而从 避免矛盾,善于听取意见 群策群力,多方采纳建议 学会放权,不要从头管到脚 勇于负责,敢替下属担责任 培养人才,别学武大郎开店 试读章节 淡化资历,强化能力 《孟子》中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这些人虽然都出身卑微,在被任用之前都做着极其普通平凡的事,但后来都为他们的君王称雄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个人的能力与其出身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用人,不是看其出身于富豪家庭还是贫穷家庭,也不要只看其是“高学历”或是“重点院校毕业”还是“普通院校毕业”。要知道,并不是所有重点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是人才,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不一定不是人才。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出身卑微的名臣名相不胜枚举。 夏桀是夏朝末代君王,与殷纣王并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夏桀昏庸残暴、荒淫无度、穷奢极欲,于是天下怨声四起、众叛亲离。 当时,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汤王看到夏桀民心已失,决心推翻夏桀的统治,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但要实施这一计划,既需要能征善战的大将,更不可缺少运筹帷幄的谋臣。为此,商汤王使用各种办法搜集人才,结果成效甚微,令他心急如焚。 正当此时,商汤王发觉一个奇怪的现象:近来他吃的饭菜不是淡而无味,就是咸得发苦,于是就此事询问下人。原来,厨师是商汤王妻子的一个陪嫁奴隶伊尹,虽然他平时也算尽职,但近来他做的饭都是忽咸忽淡的。商汤王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便命人将伊尹找来大加训斥。 听了商汤王的训斥,伊尹却镇定自若地说:“我当然知道做饭既不能太淡,也不能太咸,只有咸淡适宜、五味调和,吃起来才爽口宜人。这几天我做的菜时淡时咸,其实是有意借此提醒大王,治国与做菜是一样的道理,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松懈怠。只有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方能如愿以偿。而要想品尝到人间美味,就需要有充分的物质保障。只有坐拥天下,延及四海,才能得到各种原料。如果仅仅是局限在商这个小国,根本无法满足物质的筹备。所以,作为一代人君,必须要有雄霸天下的气魄,才能审时度势,趁机而为。而要成为天子,也不能单纯依靠武力和强势手段,而要敬业修德,施行仁道,赢得天下士人的拥护。” 伊尹还从天下大势谈起,分析了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的现实,得出天道更迭的总体趋势。 伊尹这番庖厨之论,可谓蕴涵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和丰富的人生哲理。仁君应该依据客观实际,来灵活选择不同的策略,达到战略目标。后来,伊尹又在灭夏的谋略中把握了战略时机,这都体现了伊尹的高超谋略。伊尹的这番话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隆中对”,而伊尹这一“借汤说汤”的理论,与数千年后诸葛亮的“不出茅庐而三分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听了伊尹的这段阔论,商汤王茅塞顿开,深感相见恨晚。商汤王没有顾虑伊尹出身低贱,立即举行隆重的任命仪式,拜伊尹为“阿衡”——统领军国一切要务。同时,接受伊尹的建议,韬光养晦,以待时机。在夏桀虐政荒淫的特定时代,商汤王有效地树立起自己的仁德形象,促使其他国家及部落逐渐归心于商。 时机成熟之后,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王挥师伐夏,推翻了夏桀的暴政,建立了商王朝。商汤王最终能够灭夏兴商,得力于伊尹的智慧。从商汤王发现并大胆使用伊尹这个经典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1.时时留心,处处在意。 作为一个君王,一个做饭的厨师是没有资格跟他对话的。但是,商汤王不是这样,他发现近来的饭菜不是咸就是淡,觉得很反常,于是便把厨师叫来问个究竟。这样伊尹才获得了一个说话的机会。如果商汤王不是自己去追问饭菜咸淡的原因,那么,伊尹即使有经天纬地的雄才也无用武之地。商汤王的可贵之处在于,这样的小事都亲自过问,而不是打发一个下人质问一番了事。正因为商汤王亲自关注这件小事,最终发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人才。 作为一个领导特别是高级领导,当出现情况特别反常的时候,不应该只听汇报,而应该亲自去了解实情。必须知遵,任何汇报,即使是很客观也都难免包含汇报人的主观成分。很多时候,领导的意图得不到实现,不是领导的意图不好,而是领导没有掌握可靠的情况或是下面的人执行不力。因此,毛泽东经常号召大家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2.才能不在出生,英雄不问出处。 商汤王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不拘一格降人才”。伊尹出生低贱,只是一个陪嫁的家奴,在宫里最多就是一个做汤的厨师而已。可是当他听了伊尹“借汤说汤”的谋略之后,不论资排辈,不计较出身,马上破格提拔伊尹为统领一切军国要,务的“阿衡”。这是王者的气度和用人之道。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才能与资历没有必然的联系。看一个人,不是看你过去干了什么,而是看现在你能干什么。过去的经验不是没有用处,而是看过去的经验能不能用于现在的工作。“有工作经验”的确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因此,领导应该“淡出”学历、资历、经验等方面的硬性框框,要践行“适用才是硬道理”的用人方针。 P3-5 序言 《员工素质训练丛书》目前已经出版《说话有心计》、《沟通有心机》、《推销有心法》、《用人有心智》、《你还有哪些细节应该注意》、《你还有哪些时间可以利用》、《你还有哪些梦想能够实现》、《跟着大师练口才》等,很多读者来函来电表示关注,给予鼓励。 《用人有心智》主要给读者介绍著名人物怎样“招揽人才”、“鉴别人才”、“使用人才”、“搭配人才”、“评估人才”、“重视人才”。 当今世界,是人才济济还是人才奇缺?从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到大公司、大企业,基本上都是“人才奇缺”、“人才难得”! 真是奇怪了,只就我国而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学不断增加、不断扩招,可还是人才匮乏,这是怎么了? 很多年前,一个初中生就是秀才,一个中专生就是干部。而现在,本科院校几乎普及,万人大学比比皆是,学士处处有,硕士满街走,博士排队大门口,路上随便走走就能碰着教授,找一找就是博导…… 既然这样,为什么人才还这样奇缺呢? 明代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曾经说过:“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道。”本书就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简明扼要的介绍。 1.招揽人才。 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乏招揽人才的技巧。过去的人才没法用,未来的人才用不了,只能使用现在的人才,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关键就在于如何招揽! 2.鉴别人才。 宋朝欧阳修说:“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己律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唯才是举。 3.使用人才。 孙中山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虑也。”用人所长,不计其短。你信得过人才,人才就放得开手脚。越是高层领导越是应该积极物色重要人才,寻找得力的替手,否则你的事业就难以发展壮大。 4.搭配人才。 俗话说:“兄弟同心,齐力断金。”一个人即使是伟人也不可能做成大事,必须组建团队。房谋杜断,各尽所能;敞开胸怀,冤家宜解不宜结;不急不躁,后退一步自然宽。把人才搭配好了,你的事业就可以发展了! 5.评估人才。 西方有句谚语:“虽然你可以教会一只火鸡爬上树,但更简单的是找来一只松鼠。”评价猪的标准不是跑得快不快,而是能否生产更多合格的肉;评价马的标准是能否“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而不是马肉是不是味道不错!对待人才,应该多看长处,少看短处;要求从严,处理从宽。 6.重视人才。 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个领导,一个单位,有人才就要使用好人才,缺乏人才就要培养人才。树立重视人才的观念,构筑人才培养的工程。勇于负责,敢替下属承担责任;培养人才,别学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别来。 只要认真地研究以上问题,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人才匮乏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不为匮乏人才发愁,才算“用人有心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