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术馆、艺术博物馆在18世纪开始成为艺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场所的时候,博物馆机构在当时所面对的公众与今天面对的公众有巨大的区别:在今天,无论是参观人员、规模、文化成分、目标诉求、行为准则等等都起了巨大的变化。本书以“当代文化中的博物馆转型问题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为中心议题,力图为正在迅速成长中的中国文博事业建立面向世界的博物馆文化经济体系提供有益的思想学术资源。
卷首语
当代文化中的美术馆
诱惑与博物馆学
在变动不居的博物馆风景中博物馆的多样性
走向一种文化生态学
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道德边线——Marion True案件所引发的艺术品遗产归还问题思考
艺术博物馆:收藏、删减藏品以及损赠
博物馆是公共的
论展览组织者权保护
开放的学科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工笔画转型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家的出现
民国时期潮汕新兴木刻运动研究
政论传统与公共观念:廖冰兄早期艺术(1937-1946)
从民间文化形态的视角看解放区地改斗争会图像的建构
转向抽象——上海艺术的形式主义历史
民间资本对台湾当代美术主流化的推动
现代主义与先锋的理念
本雅明视觉文化理论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 )(上)
策展前沿
“介入”项目的策划与美术馆功能的转型
书林中中的多元这视角
书评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