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一 “五四”新文化的多元场景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
“五四”前后的林纾
北大新演剧与“五四”文化批评品格——以鲁迅与魏建功关于爱罗先珂的笔墨之交为中心
《文学革命论》作者“推倒”“古典文学”之考释
“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考辨
“起点”的驳议——新诗史上的《尝试集》与《女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鲁迅
论文学传统在新文学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运动与作为学术的民间文学
与北京大学结缘——“五四”时期的叶圣陶
二 历史大视野中的“五四”
挪用与重构——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
1980年代“文化热”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
回望百年——论中国新诗的历史经验
中国新文学的宿命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
理想的困境——析台湾话文论争兼及大陆国语运动
19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述略
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
三 对话与反省
漫谈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本中见历史细节处显精神——《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导言
跨出“五四”:我们需要超越的精神
何为/何谓“成功”的文化断裂——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运动
想象中的“民族的诗”
重建“五四”的历史现场——评陈平原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以晚清为方法”——与陈平原先生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文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