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禅悟管理十日谈/神州鼎慧管理文库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钱林涌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晦涩的语言,本书将你置身其中的管理实务,以生动形象的寓言和风趣易懂的故事,制成色香味美的精神大餐,在茶余饭后、旅途之中品尝一二,使你顿感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些基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规律犹如水之源、树之根,要做好企业、提高人生的价值,我们还需要静下心来溯本求源。本书不是系统地讲理念、讲信念、讲规律、讲精神,它是喧嚣尘世的静心曲、盲目奔波的醒魂汤。细细品读,你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思想的升华。

内容推荐

百年企业不多见,千年古寺却比比皆是。

佛学里有一句话,叫「慈悲生祸害」,公司的制度就是戒律,就是原则,没有原则的慈悲实际上是害了这个人。

禅宗讲「闻思修」,闻就是听,就是吸收知识,接受信息;思就是思考,就是消化;修,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运用在管理上,那就是尊重「敌人」、尊重对手,因为「敌人」也是你的一部分。

目录

楔子

第一日

心中有禅

唯人独尊

以戒为师

无我利他

第二日

合掌经营

法无定法

事必有因

禁戒放逸

第三日

心无挂碍

恒观自身

以舍为得

发现人心

第四日

众生平等

缘起性空

同体大悲

随性随缘

第五日

企业道场

蚊叮铁牛

细出超常

第六日

利和同均

永不退转

曲径通幽

见和同解

第七日

生命管理

基业长青

心念澄明

应无所住

第八日

贵在迅速

逆势而动

众缘和合

十二因缘

第九日

因果分明

色不异空

无高无低

无智无得

第十日

转识成智

活在当下

无上道心

禅定个性

试读章节

心中有禅

首先发问的是张总。

张总:鼎慧居士,您可能也知道,最近几年,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中,对禅理或者佛法感兴趣的企业家越来越多。不过,就我和这些人的接触,我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的人可能真的是把佛法当作自己的信仰,有的人则仅仅是希望从禅理或佛法中找到管理的技巧和方法。那么,对于后一种企业家,您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鼎慧居士:就像你所说的,企业家对佛学感兴趣,通常出于两种动机,一是出于信仰;二是出于学习、求知的愿望。出于前者的很多,但对于后一种企业家,我同样尊敬和赞叹。

 其实,做一个宗教信徒,也不等于他就有了信仰生活。一个人不是宗教徒,也不等于他就没有信仰。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真正没有信仰的人是极少数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不是什么宗教的信奉者,但是从他的一生来看,他显然也有坚定的、毫不动摇的信仰。他的信仰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追求智慧”,人要用理性来观照、体悟生活。苏格拉底的这一信仰,从某个角度来说,与佛教精神不谋而合。在我这些年所接触的许多老板或企业家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并非佛教徒,但是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通过自身的感知、感悟,去寻找真理、寻找智慧、寻找企业的成功之道。不少企业家由于点染很深,所以对宗教或者佛法抱有疑虑,后来通过交流,才发现原来佛法不是迷信,不是烧香叩头,不是求神保佑。

一名企业家,若真心求法,内证外显,把佛法佛理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固然可贵。但是仅仅把佛法、禅理视为一种管理手段,从中寻找管理的智慧和启示,我觉得也无不可。只要你运用这些智慧,就说明你相信。

听完鼎慧居士的回答,张总点头称是,接着问道:您认为佛学思想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怎样的借鉴和帮助?比如,对于企业的目的、企业家的自我管理、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会有怎样的启迪?能否举一些例子?

鼎慧居士:你问得好。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当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禅宗是内学,禅的追求是内求。人作为万物之灵,灵在何处?不在外,在人的自身、自心。这心的学问,就是禅与佛法的全部学问。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经历了早期的生产导向、营销导向,再到后来的财务导向,现在又转到人力资源导向,当下最时髦的据说是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行为导向……说到底,这些无一不是人的活动、人的因素。

在我看来,管理的真正核心,依然是人。管理组织,是人的组织;管理行为,是人的行为;企业的最大资源,是人才资源;管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心智的活动。在一个企业内,人,既是执行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客体。任何有效的管理,都要通过“人”才能实现。作为一个企业家,我想,不仅要重视人的研究,而且要精通对人的研究。在对人的理解和对人的研究方面,佛家哲学也许是最透彻、最科学、最具足精严的了。

儒释道三家皆有相通之处。现在学禅的人都推崇的藕益大师,在解释四书中的《大学》一书时,把“大学”解释得极为精彩。他说,大者,心也;学者,觉也。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到位的解读!人的一切,全在于心。人的最大资源,在于觉、在于悟性。

谈到觉悟,年轻的杜总忍不住插了一句:是啊,参禅最重要的是慌悟。

大家一听杜总开口了,都停了下来,看着他。鼎慧居士以目示意,鼓励杜总继续说下去。

杜总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见识,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大多暗藏机锋,所以也叫“禅宗公案”。

杜总说:有一天,黄庭坚和祖心禅师在山路上说说笑笑地走着。山路两旁桂花盛开,花香四溢。

祖心禅师问道:“这浓浓的桂花香,你闻到了没有?”

黄庭坚随口答道:“闻到了。”

祖心禅师说:“你不是曾经问我什么是禅吗?我现在把看到的和闻到的都告诉你了。”

黄庭坚开始还不明白禅师在说些什么,当他放眼远望,深吸了一口花香之后才豁然开悟:“禅原来不是观念,不是语言,而是眼前的一切。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鸟鱼虫。都是禅!”

祖心禅师趁机说道:“如果只明白自己,而不领悟眼前,这是有眼无脚;如果是领悟眼前,而不明白自己,这是有脚无眼。开悟别人是不可以代替的,也不是光靠语言说教就可以领悟的,最根本的是要靠自己的感觉与自省。”黄庭坚听后连连点头。

杜总的故事刚一讲完,徐总就说道:我们现在讲管理与佛学,你怎么把话题岔开了?

杜总正待辩解,鼎慧居士接过了话茬:杜总的故事说得很好。的确如故事中所说,学禅不仅要“明白自己”,更重要的还在于“领悟眼前”。其实,禅就在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禅就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换言之,我们今天的谈话亦是禅,这种非结构性的谈话更有利于我们的开示。

无论是搞管理,还是禅修,都需要悟性,都需要以人的心为中心,任何管理都是以人为核心的。

说到这里,众人一晌无语,似乎都若有所思。片刻之后,徐总似有所悟,说道:

大家都知道,我是从做市场、搞营销起家的,十几年的市场经验告诉我:市场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市场游戏,就是人与人的游戏。我总结的市场规律就是:

“你调查市场,就是调查人;你了解市场,就是了解人;你研究市场,就是研究人;你赢得市场,就是赢得人。”

这些就是我对市场的一点儿感悟。

鼎慧居士:的确,市场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需求的满足。你的心中没有这一条,就说明你心中没有市场。从佛学角度来看,你心中没有禅,你的心中也就没有佛,当然你心中就没有众生。你心中没有众生,就说明你心中没有佛。对众生的关怀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社会责任。我们现在总是高谈社会责任,其实佛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谈到这个问题了。

张总在一旁听到鼎慧居士这一番言论,口虽不言,心下却着实折服,心想这鼎慧居士果然非比常人。看来我这一周的时间花在这里,值!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