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技艺高超、充满创造性的作家,那海证明了,即使是最黑暗的魔法也无法击败爱的神奇力量。
本书荣登《洛杉矶时报》畅销书榜首,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引进版权,19种语言翻译出版。
莉莉,这个篇幅宏大、充满魔力的故事的叙述者,在五岁时亲眼目睹了母亲“天使”罗仙娜从位于信仰大道的家里的阳台上纵身跃下。罗仙娜既未告别,也未做任何解释。家人其后对她进行了搜寻,但并未发现尸体、坠落的痕迹或是逃跑的蛛丝马迹。作为目睹罗仙娜消失的唯一证人,莉莉在此后的十三年里孜孜以求,寻找母亲的下落,想知道她是否还活着,想知道她为什么要离开。
就让我们追随着罗仙娜踏入这一精彩的传奇,这个出生在德黑兰犹太人贫民窟里的“不吉利的孩子”,穿越伊朗君主制的奢华世界,进而来到土耳其的妓院,最后到了洛杉矶这一“流亡之城”,并在那儿与莉莉重逢:而那些勇敢的历经轮回磨难的女子,如何立足在美国这一充满机遇与选择的土地上重塑生活的经历,吉娜·B.那海也将为我们娓娓道来。
也许由于我自己是个职业妇女,所以无论我怎样礼赞家庭主妇,似乎都缺乏说服力,总有主妇告诉我她们是何等的羡慕有职业的妇女,家庭主妇是如何无聊、乏味、没意思。这就难怪一位国立大学今年毕业的女生,很苦恼地对我说:
“我的同学有人出国深造,有人参加高普考,有人觅得公司机构的职务,个个都很能干,但是很奇怪的我却只是一心一意要当贤妻良母。因为这个想法太‘没出息’了,因此我常常感到很痛苦,好像社会上指责的眼光纷纷指向我一样,我们的教育家常说培育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容易,但是在我感激四年所受的教育让我受益匪浅之后,我却‘忘恩负义’地只想步入家庭,不知怎么办好?……”
这封信坦白得让我感动。自从女性有了受教育的权利以后,她们受到的困扰和冲击真是不小,为了不让男性自尊受压抑而不敢跟她们谈恋爱或论婚嫁,女生在学校(女校除外)也不敢有好成绩,在社会上不敢有大成就。哈佛大学一位女心理学家在几年前曾经研究统计,发现初中女生怕成功的占47%,但大学女生就提高到88%了。经过“过五关斩六将”惨烈的联考(编注:相当于大陆的高考)大战,能进入大学的,真是集骄傲、祝福、羡慕、嫉妒于一身,也背负着沉重的期望和远大的抱负,毕业后怎能不大展宏图?可是“时间到”,又到了大家都眼睁睁看着她“该结婚了”——“为什么不结婚”——“怎么还不结婚”的年龄。人人警告她:早点选对象,不然会越来越难。于是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就在婚姻和事业间徘徊复徘徊。
我很为这位“一心一意要当贤妻良母”的大学毕业女生高兴,你已有了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只要记住:贤妻良母是一个绝不亚于任何职业的工作,因为那是塑造人的工作,“没出息”的人是做不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谁敢说大学毕业生走进家庭是浪费?肯踏实地做个有知识的现代主妇,正是在为国家“厚植国力”呢!
P3-4
优美,丰富,充满异国情调……我们跳上了一张魔毯,在信仰大道上呼啸而过,心满意足地由着这位故事高手编织其魔法。
——《波士顿环球报》
让人着迷……一个永远不偏不倚,把愤世嫉俗与希望,热情与讽刺,生活的重压与飞升的欣快平衡起来的声音。
——《洛杉矶时报》
作为一名技艺高超、充满创造性的作家,那海证明了,即使是最黑暗的魔法也无法击败爱的神奇力量。
——《纽约时报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