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色相无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明海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明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理事、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1961年出生于海南陵水县一普通农家,1984年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高校党政管理工作,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你爱过吗》、《色相无相》等。

本书是作者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他以立体的视角,把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常人加以塑造。该书既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多重性,又使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容易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和启示。

内容推荐

《色相无相》以立体的视角,把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常人加以塑造。对于正面形象,比如孙伟、高崎峰等人并没有作无限的拔高,他们也有原生欲望和世俗意识;而对于像童冬杰、杜川林等这类反面角色,也没有简单地将之作为丑恶的结合体进行描写,他们也有常人常性的流露,甚至在某些时候比所谓的正面形象还更显得立体。既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多重性,又使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容易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和启示。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后记

试读章节

夕阳斜照,炊烟缭绕。孙伟和两个伙伴围在村头一口老井旁,欢天喜地地沐浴、戏水。伙伴们比孙伟长得略高一些,可年龄相仿,都是快满十岁的男孩。两个伙伴已经上学两个月,正读一年级,今天是礼拜天,陪着孙伟去放牛,过满一天的放牧瘾,现在仍然沉浸在梦幻般的快乐之中。两个伙伴都光着屁股,唯独孙伟的屁股上围着一条破旧的半黄色小裤衩。其实,孙伟过去洗澡也是光着身子的,可自从半年前他结识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他刚过门的堂嫂之后,便不敢在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光着屁股洗澡了。现在正是秋末,凉风习习。浇在身上的水冻得他们“呱呱”直叫,有种刺激的快感。

他们正闹得欢。

“阿伟——”一个中年男子站在井边不远的土路上,双手驻着锄头木柄,严肃地注视着孙伟。

“哎,伯父!”孙伟正往头上淋水,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已知道是谁在叫他。他等不及桶里的水倒完,便抛下水桶,草草抹去脸上的水,慌忙应道。

“马上穿好衣服,去把你嫂叫回来!”伯父这种低沉而凌厉的口吻,足以令孙伟心惊胆战,然而孙伟知道,按照当地的习俗,应该是婚礼后的第五天,才能把新娘重新招回婆家,而今天才第三天。虽说这些是老规矩,可孙伟也是懂得的。于是,孙伟承担着冒犯伯父的风险,战战怵怵地谏言道:

“不是后天才满五天吗?”孙伟担心伯父记错日子,闹出笑柄。家族的声誉比啥都重要。

“是你哥要她回来的。快去,别哕嗦!”伯父又命令般地催促,口吻更甚。

孙伟穿上衣服,手里抓着来不及换上的裤子,怏怏不乐地跟在伯父乌黑、胖墩的身躯后面。

孙伟知道他堂哥想要干什么,心里有些郁闷,这个刚过门的嫂嫂,是他先认识的。那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孙伟把归自己放养的两头水牛从牛栏里放出来,为了便于牵引,他把两头牛的绳子打成结,连起来,自己骑在大牛的背上,牵着小牛,一前一后地走在村后那片茂密的竹林里。孙伟今天来得迟了些,其他伙伴的牛全都已放走了。这牛有趋群习性,走着走着,突然两头牛都狂奔起来,由于是走在后头的小牛先发的狂,冲到了大牛的前面,还没等孙伟反应过来,只听“嘭”的一声,孙伟已被绳子从牛背上刮倒下来,掉进一堆长满尖刺的竹子里。孙伟虽然感到痛楚,但是没有哭。他忍住疼痛想爬出来,可是尝试几次都未能成功,他的腰扭伤了,使不上劲。正在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恰好路过,发现孙伟蜷缩在竹丛里,便把他拽出来,帮他拔去身上的竹刺。

“你叫什么名呀?”这是孙伟第一次听到如此亲切而圆润的女人的声音。

“我叫孙伟!”孙伟有些羞涩,心里怦怦直跳。他不敢正视眼前这位漂亮的姐姐。

“你的家就在这村里吧,我把你扶回去好吗?”

“姐姐,你真好!”

想到这里,孙伟有些后悔。他甚至怨恨自己不争气。如果他那次不摔倒,或者能够自行爬出竹丛,那样的话,就不会被现在的堂嫂带回家来,而堂哥也不会结识堂嫂,并娶了她。可是,孙伟很快又转念,倘若不是这样,他也没有机会认识堂嫂啊!“唉!”孙伟叹了一口气,他心里很矛盾。堂嫂太漂亮,太善良了。其实,自从孙伟见到她的第一天起,他就喜欢上了她,尽管她比他大十岁。“唉!”孙伟又叹了口气:“不瞎掰了。我在她的眼里,或许只是个小孩、放牛娃罢了!不管怎么说,她嫁给堂哥,至少我将来可以天天见到她,说不定她也是因为喜欢我,才嫁给堂哥哩。”

“来不及准备糯米粑子了。”伯父头也不回,只是讲话前清了清喉咙。他继续叮嘱道:“你回家抓一只小母鸡,再舀一瓶酒。快去,一定要你嫂回来啊!”

伯父说完,仍然没有回头看孙伟,他只是顿住脚,在听到孙伟“嗯”的应声后便拐到另一条匝道,向自家的那小块自留地走去。

孙伟听从伯父的吩咐,双手抱着鸡和酒朝着太阳落山的方向快速地小跑着,这瓶酒足足有五斤重,对于孙伟来说,够沉的。这种玻璃瓶子是日本侵略孙伟家乡时带过来自用的,日本投降后流入民间。眼下,这一带也只有孙伟他们家仅存的这一只了。孙伟知道,伯父所说的瓶子是指一斤装的,而并非这种特大的瓶子;孙伟也知道,他违抗伯父的后果。不过他不怕,因为有堂嫂在,料想伯父暂时不敢对他怎么样。再说,伯父又没有讲明要用的哪种瓶子。“管他呢!”孙伟自壮胆子地念叨了一句,继续走着。

孙伟走了快一个钟头,便到了堂嫂的村庄。堂嫂的家正好在村口,孙伟远远地望见堂嫂在向他招手。孙伟开心极了。婚礼的那天晚上,好多人去闹洞房,洞房里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热闹诱人。孙伟没有去,虽然他很想仔细看一看,穿上新娘装的堂嫂的模样,但是他还是打消了念头,躲得远远的。眼下,堂嫂正穿着新娘装,亭亭玉立,颇具魅力。

孙伟昂着头,满脸喜悦地朝堂嫂快步走去。堂嫂笑盈盈地迎了过来。

“汪……汪汪汪……”,一条名叫阿龙的大狼狗突然从路旁的草丛里猛蹿出来,狂吠着向孙伟扑将过来。

“啊——”

孙伟惊叫着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他下意识地伸手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放在眼前端详片刻,抹在了头发上。他神情未定,望着办公室的天花板发呆。他吃力地追忆着刚才梦里发生的情景。他觉得十分荒唐。他哪来个堂哥,更遑论美丽善良的堂嫂。他小时候是放过牛,而且确有一次被牛从背上掀翻在地,可根本就没人相助,是他自己艰难地爬起来,带着伤痛找回自己的牛的。日本生产的特大瓶子,他小时候虽说见过,但他们家没有。至于名叫阿龙的狼狗,据说它的嗅觉异常灵敏,而且憎恨日本鬼子。在日本人占领当地的那几年里,阿龙就咬死咬伤数十个日本鬼子。只要它嗅到日本人的气味,便会怒起而攻之,连携带日本鬼子东西的人也不放过。因此,当地没人敢给日本人当差,汉奸很少。当然,这只是传闻而已,到底有没有人见过那条狼狗,连孙伟的伯父也说不清。孙伟这是头一遭遇见阿龙,幸好在梦里。话又说回来,梦虽然是荒唐,但是孙伟心里明白,他梦见的这个女子,不是别人,而是他十几年前在粤东挂职时相知相爱的雨婷。久违的恋人突然在梦里出现,这是孙伟难以解释的。而对于现在已过了不惑之年的他,对过去那种以同情代替爱情的幼稚的行为,既觉得可笑,又有几分尴尬和苦涩。

孙伟用臂弯撑着沙发,吃力地坐起来,伸手从沙发旁边的玻璃茶几上取过手表一看:

“哎哟!”孙伟叫了一声。已经是两点二十五分了,他想起了下午两点半有个重要的会议。

孙伟神色紧张地爬起来,套上皮鞋,捡起公文包,匆忙走出办公室,“嗵嗵”地朝楼道东头的会议室走去。

P3-5

序言

近日,父亲忙于新作的出版,不可开交。目前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这东风呢,就是他老人家拜托我为他作的序。说实在,用拜托这个词,带有诸多的不敬,毕竟他是长辈,我也是在他百般煽动下才勉强答应下来的。没办法,都是多年前写过的文章没有及时销毁,被父母多次发现、研读,一句普通的话都可以领悟出一堆思想感情,无奈……于是乎,这序,是溜不掉了。

关于父亲,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

父亲生于海南岛上一个不起眼的农村的一户不起眼的农家里。一家十一口过着贫苦的生活。从小放牛的他并没有放弃理想,并不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农村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决心改变这一切的他,深切地明白只有读书才能带他离开这个地方,才能改变这个家族的命运。于是年少的他,便在牛背上开始了他坎坷的求学之路……

小学的入学就比别的孩子晚,因为穷,穷得连一块多钱的学费,在今天连公交车都坐不了的毛票都没有,只有靠着起早贪黑地挖树头去卖,赚取学费。上学,天天翻山越岭几公里的路往返于学校和破旧的茅房,吃的只是地瓜饭;一年到头,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就这样,克服着现代大都市人无法体会甚至无法理解的困难,父亲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运气,三年自然灾害没有埋没这顽强的生命;也是运气,“文革”的硝烟刚好散去,恢复了高考,父亲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也是自己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机会。饥饿、寒冷、疾病不断地阻挠,父亲的升学之路变得异常艰辛。虽然父亲天生并不聪颖,但是有持之以恒和百折不挠的心,这足以弥补天资的愚钝。又是若干个春秋的地瓜加稀饭,父亲终于瘦骨嶙峋地踏入了大学之门。黄氏家族的命运开始转折。苦读,毕业,工作,从当年的身无分文到第一份工作的月薪五十块钱到现在的数千元;从土茅屋到单位分的小平房到现在的大房子,一切都在改变着。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决定,也许就是一个转折,也许就决定了你以后的前程……

父亲的为人,可以说正直,也可以说顽固;可以说开明,也可以说守旧。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觉得,父亲是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对于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态度。这一点我在这里真的不便妄加评论,只有请诸位读者自己用心去体会了,相信有心的读者一定可以在父亲的小说申看到他人格的真实影射。

说起父亲的处事,就近的,谈谈他从事小说创作的故事吧。

这就要从若干年前的假期说起了。那时候,父亲不知怎么的突然捣弄起了写作。我想着,现在已经不是鲁迅的笔杆子革命时代了吧!什么国人灵魂的拷问,似乎已经被历史尘封了吧!这老头搞的什么啊?后来才清楚,父亲是在创造人类文明,同时在小说中穿插了不少来自故土的黎族的传说,弘扬民族文化呐,真是一举多得,了不起啊!本来以为,父亲弄了一部书后,该倾诉该弘扬的都应该写完了吧。然而,写作似乎深深地吸引了父亲,成了父亲生活的一部分。第一部才刚出版不久,第二部就已经在被他酝酿了。就这样,两年刚过,新书再次出炉了。两年间,父亲将他的时间用到极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就在这些单调而辛苦的生活中,硬生生地插进了五六个小时的写作时间。严寒酷暑,蚊虫叮咬,丝毫无法动摇他的写作决心。父亲平时身边总是带着个本子,看电视,看报纸,上街,坐车……只要见到有用的素材,马上就记下来,然后进行加工,设法套用到小说情节里,使得小说反映的社会背景更真实,更贴近读者生活,具有更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就是父亲以及诸多老一辈作家与目前许多80后小说写手的区别。他们具有对人生更深刻的理解与诠释,他们的文字带有着血与肉,是有灵魂的,是有感情的。而那些写手(本人认为他们只能被冠以这一称呼,作家的境界他们还未能达到)所写出的文章,花拳绣腿小打小闹,文采藻饰花样层出不穷,的确是吸引了不少少男少女。然而那些文字读起来,给我的感觉却很空虚,虽然有不少写得相当感人,如何如何地催人泪下,可是比起老一辈的文字,他们所不能及的是稳重以及字里行间所穿透出的一种血肉交融,一种对人生的完美诠释,一种对现代社会的客观评析,一种贴近读者生活的真情实感。我相信当写手们到了一定的岁数再回过头来研读自己若干年前的“著作”时,除了感叹光阴似箭以外,我想他们或多或少地会觉得自己当年的作品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空洞啊!这绝对不是妄下结论,本人有着亲身经历,在这里只是顺带提一提,以飨诸位读者。

说了一大堆的话,似乎一直都没有对这部书作什么评论。可是,这样一部凝结了父亲心血的作品,我一个涉世未深的晚辈又有什么资格去对它评头论足呢?所以,还请诸位读者自己去领略吧。毕竟,读者的真情实感才是最真实的最有力的评价,而每个人与书本产生的共鸣都是不相同的,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种评论与感受,作为千万读者之一的我,沧海一粟,又怎敢口出狂言地去代表广大读者呢?

读者若要想领略这其中的奥秘,还请看——《色相无相》。

祝愿父亲写作事业蒸蒸日上!

黄驰千

2008年4月

后记

《色相无相》终于出版了,我深感欣慰。有些朋友问我,你活得并不轻松,为什么几年里竞能弄出两部长篇小说。对于这个问题,我笑而不答。因为我知道他们并不需要答案,只不过好奇而已。因此,报以微笑,足矣。其实人总是有惰性的,如果不想做事,推搪的最好理由便是“忙”。可见,成就事业往往不在于能力,而取决于能否持之以恒。这是我憋在心中的答复。

自从我的第一部长篇《你爱过吗》出版之后,我猛然意识到自己已与写作结下不解之缘,或许它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延续需要两个载体,一是自然形式——繁衍后代,一是社会形式——创造文化。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留存更难能可贵。这一点着实令我感到自豪,因为我已加入了文化创造者的行列。

我写小说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的创作活动始终有名家的引领和扶助,使我一开始便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面对更多的期许。这与其说是我的优势,不如说是我的幸运。因此,我曾在一次小型的文学聚会上说:“如果没有郭小东、伊始、肖建国等著名作家的鼓励和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这不是谦卑之词,而是肺腑之言。他们的知遇之恩,我永远不会忘怀。

在本书编辑出版过程中,责任编辑温文认先生和欧阳蘅小姐给予我无私帮助,付出了辛劳;林绵华小姐负责封面和插图设计,张媛、陈惠兰女士承担了初稿的打印,正读中学的儿子为我作了序。谨此一并表示谢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