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企业家说,任何高深的哲理如果不能还原为生活中的真实,并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就不是真正有用的理论。
《大商之道》注重的正是来自实践的真实感悟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实用哲学,它选取了与专业研究者不同的角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借鉴西方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在诚信文化、人才战略、管理艺术、企业创新、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家修身处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还列举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相信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商之道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张蕴之//魏天作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位企业家说,任何高深的哲理如果不能还原为生活中的真实,并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就不是真正有用的理论。 《大商之道》注重的正是来自实践的真实感悟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实用哲学,它选取了与专业研究者不同的角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借鉴西方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在诚信文化、人才战略、管理艺术、企业创新、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家修身处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还列举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相信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内容推荐 本书不是一部专业性极强的经济文化论著,而是融合了经济、文化、历史和哲学等多门学科,融合了众多成功人士的思想、经验和智慧,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具有真知灼见的一部书,它因朴实而美丽,它因包容而博大,它因整合而精彩! 全书共分十七章,讲了诚信的重量、人才、管理的境界、团队的威力、创新的密码、点燃企业的薪火,教我们学会用慧眼识商机,如何使企业之间从竞争到竞合,如何为企业立德,何为企业的长寿之道,细节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帮我们看穿财富与人生! 目录 第一章 诚信的重量 一、诚信是立身之本 二、诚信是立业之本 三、诚信是无形的资本 四、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第二章 从得人才到得天下 一、何为人才 二、用人要不拘一格 三、知人才能善任 四、事业兴旺,唯在得人 第三章 管理的境界 一、管理就是追求和谐 二、管理要顺乎自然之道 三、管理没有固定模式 四、激励是最好的管理 第四章 团队的威力 一、团队精神是最大的生产力 二、敬业精神是打造团队的基础 三、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四、通过协作走向成功 第五章 创新的密码 一、创新型企业带来的启示 二、自主创新才能赢得主动 三、人才是创新的原动力 第六章 点燃企业的薪火 一、用文化凝神聚力 二、用文化实现个性与生存 三、文化让企业之树常青 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七章 慧眼识商机 一、面对风险,抓住商机 二、在危机中捕捉商机 三、在夹缝中寻找商机 四、从闲谈中发现商机 五、处处留心,商机无限 第八章 从竞争到竞合 一、变竞争为竞合 二、进入整合时代 三、通过竞合走向共赢 四、竞合与分享 五、竞合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九章 为企业立德 一、尊道贵德,学会感恩 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大德 三、取诸社会,还诸社会 第十章 企业的长寿之道 一、企业做精才能“健康” 二、企业做强才能“长寿” 三、盲目求大影响企业寿命 四、打破“富不过三代”的神话 第十一章 细节的力量 一、细节是一种习惯 二、细节是一种积累 三、细节是一种眼力 四、细节是一种悟性 五、细节是一种追求 第十二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宽容是一种智慧 二、宽容是一种涵养 三、宽容是一种胸怀 四、宽容是一种风采 五、宽容是一种品德 六、宽容是一种境界 第十三章 胆略与成功 一、胆略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三、永不言败,终能成功 第十四章 修身的学问 一、要立业先修身 二、读书与修身 三、自省与修身 四、养生与修身 第十五章 处世与成功 一、己欲立而立人 二、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三、理解是“金” 四、学会面对挫败 第十六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居安思危,则无败事 二、随需而变,适者生存 三、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十七章 财富与人生 一、变财富为幸福 二、奉献升华人生 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做企业犹如做人,一个人不讲诚信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个企业不讲诚信更是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诚信是企业必须遵循的铁的法则。 关于诚信,有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战国初期,群雄并起,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秦国率先实行变法。商鞅为了取信于民,以“立木赏金”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他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长木,并贴出一张告示:谁把这根长木搬到城北门外,赏金十两。围观者起初都不相信,商鞅再换一张告示,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有位壮汉走上前去,将长木搬到城北门外。商鞅立即赏给他五十金,并夸奖他说:“你能够相信并执行我的命令,是一个具有诚信素质和品格的人,我要任用你!”于是,商鞅当众封那人为护国大卫士。商鞅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取得了民众的信任,从而推动了秦国的变法。 同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却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公元前7&1年,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为了博取宠妃褒姒一笑,竟荒唐地下令在镐京附近的烽火台上点燃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时才能点燃。诸侯们看到烽火,以为天子有难,纷纷派兵赶来救援。当他们赶到城下时,不见外敌,却见周幽王拥着褒姒在城楼上寻欢作乐,不由大呼上当。周幽王为了那昙花似的一笑,付出了亡国的代价。五年后,当外敌入侵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却未能召来救援的诸侯。他本人被逼无奈,逃至骊山脚下自刎,宠妃褒姒则成了敌人的俘虏。这个反面例证,用重锤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失去诚信,无异于自取灭亡! 诚信是立国立业之本。古人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认为统治者应当待民以诚,取信于民,国运才能长久。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夫一切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诚信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诚信构成国德,支配国运,失去诚信,离亡国之日也就不远了。尤其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更要求把诚信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 企业也是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就是上帝,市场就是铁面无私的判官。企业如果不诚实经营,其结果必然是被淘汰。市场化程度越高,对诚信的要求也就越高。举世闻名的北京同仁堂乐家老药铺,是中国国药的旗帜,它历经300多年而不衰,不但享有配方奇特、药到病除的美誉,还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药铺的古训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诚信精神。发扬诚信精神,对内可以修身、敬业、求人和,对外可以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对诚信有其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说:“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最令我关注的问题就是诚信”。韦尔奇告诫通用公司的员工,诚信是通用电气公司全体员工100多年来所创造的无价资产,如果在经营活动中违背了诚信,公司将停滞不前。他说:“没有什么能比行为正当、坚持诚信更为重要!”如今,通用电气公司名列世界500强前列,被评为世界最受推崇的企业之一。这一切是和公司高度重视诚信,在经营活动中有效地实施诚信分不开的。 现代质量管理大师詹姆士·哈林顿说:“现在世界上进行着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不是一场使用枪炮的流血战争,而是一场商业战,这场战争的主要武器就是诚信。谁诚实守信,谁就能赢得这场战争。”企业者,舟也,消费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6-9 序言 商人的说法始于商代,早期的商人辨贵贱、调余缺、度远近、赚利润,为当时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由此而产生的“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今社会,具备一定的商业意识和经济头脑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商文化”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要探究商之道,首先要探究人之道、社会之道。老子说:“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商之道虽然和老子所说的“道”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其中也有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 中国商道的“根”,永远在中国。中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永远是中国人的精神和文化土壤。儒家博大精深的中庸之道,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阴柔进取思想,像一条浩浩汤汤的长河,从古流到今,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荡涤了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中国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思想宝库。 一位企业家说,任何高深的哲理如果不能还原为生活中的真实,并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就不是真正有用的理论。《大商之道》注重的是来自实践的真实感悟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实用哲学,而少高头讲章式的深奥理论,它的实用性大于理论性,它的启悟性大于技术性,它的普适性大于学术性;它是对众多成功人士思想与智慧的整合,是对“商文化”全面系统的梳理。 “商文化”是一个大课题,纵然是专业研究者,也难以穷尽其理。我们选取了与专业研究者不同的角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借鉴西方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在诚信文化、人才战略、管理艺术、企业创新、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家修身处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还列举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相信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大商之道》虽不是一部专业性极强的经济文化论著,但它融合了经济、文化、历史和哲学等多门学科,融合了众多成功人士的思想、经验和智慧,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具有真知灼见的一部书;它因朴实而美丽,它因包容而博大,它因整合而精彩!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自身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引用了部分专家的观点,参考了有关著述,谨在此向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省委原副书记、山东省东西方比较文化学会会长王修智,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志民,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工商联主席王乃静,山东省经济学会会长、知名经济学者卢希悦等领导和专家在百忙之中对本书给予了指导和点评,谨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本书出版之际,向在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企业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对本书出版给予支持和帮助的诸位领导和师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 2008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大商之道》是对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全面系统的梳理,也是从文化角度关注经济、关注企业的有益尝试。 ——山东省委原副书记,山东省东西方比较文化学会会长 王修智 吸收传统智慧,游刃当代商海。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志民 大象无形,大商无算。商道即人道,人脉即商脉。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工商联主席、博士生导师 王乃静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调整观念,深度探求真知,丰度塑造完美,尺度把握人生,力度成就辉煌! ——山东省经济学会会长、知名经济学者 卢希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