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经/林夕珍藏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夕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香港词人林夕继去年12月推出畅销书《原来你非不快乐》之后,在内地推出的第二本散文集。本书是“林夕珍藏系列”首部推出的作品,其中收录的三本散文集《某月某日记》、《即兴演出》、《盛世边缘》,是林夕“少年维特”岁月的忠实记录。为读者还原当年最真实的林夕。林夕为新书量身创作内地版序言《给昨日的情书》,刘德华亲笔为书名题字。

内容推荐

香港乐坛才子林夕出道20年,创作了3000多首词作,被誉为张国荣、黄耀明、王菲的御用词人,尤以创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红的会歌《北京欢迎你》而被大陆观众所熟知,在流行音乐圈被誉为“词圣”。伴随着一首首打动人心的歌曲的问世,林夕摘取了港台、商台、新城、Cas等02年以来的年、季最佳词人奖。前不久在网友自动发起的网评“我眼中的港台五大词人”中,林夕又以绝对优势位居榜首。本书是林夕在内地推出的第二本散文集。

目录

序:给昨日的情书

第一章——呼吸

住过;不曾闲;吃;气味;兴趣;生日;洗澡;夜半电话;

伤逝;两件关于鬼的故事;病中吟;番茄;

丁卯年正月大初日;一个变态作者;令人苦恼的问题;

人站到千里外;感冒感觉;气短;苦水;白话;诗字;

你喜欢吗;偶像;食不言;泰国行;澳凼大桥;花心;

下雨天;远行人;断章;安眠;蚊香;生日敏感;

单身贵族;魅力戏院;佬;爱妻号;引号引起的;

十二月大骤雨;等待黎明;家教;饮食本如此;

解梦;灯灭

第二章——回首

骗稿;感触出售;电车;神台灯;是谁;过圣诞;

看完《胭脂扣》从戏院出来;荒谬剧场;对话;

Polo;早春;这样死亡;好人难做;向善;

童话感情;夜店歌手;尽诉心中情;事外;

表演大体;泪;情况;鳝稿;丫环;出师无名;

每逢佳节;无印良品;Sell;过年;鬼衣;

广州印象;内地挤车记;夜过铜锣湾;华丽店;

男男女女;还原作用;

历史的阴影——大英博物馆一行;

不逍遥游;盛世边缘;末代毕业生;下山的时候;

难民移民;有这么一天;还可以;无麈;

地铁母子;周日晚上,皇后像广场;

一夜之间;“行人,”;可以吃掉的书报;

亲切认真;为他们好;末世闲谈;

我来自西环·他住在西贡;饮宴厚黑学;

兴旺书屋;粤剧真实;花言巧语;清明鬼古批注

第三章——牵缠

旧居;默契;感觉;“有雨,关窗”;

覆水;告别;校友;所以流泪;人狗;

三年;听不到的点唱;犬吠;认真;古筝;

二胡;镜;书;某;许愿;杯里风光;

茹苦;两男子;雪甚却无声;此刻我们是人;

传说;听尹光;老去新来;华尔登酒店;

为分手事宜·特此敬告;色眼;谈恋爱;

爱的证据;不正经电话;龙井老友;

梦中见;电话录音;他与笔友;

你想过我吗;致命吸引;三角两性恋;

爱祖国,看奥运;也是中国人;恋恋茶楼;

家在……;龙无处不在;“了”;

三世书;这里是一间鬼屋吗;有人生日;

叶振棠——追溯,还是追溯;镜中人;

纯属虚构;夜蛾;血泪怪谭;回眸

第四章——瓜葛

这个人;下榻;读信;红白;此女子;

宿舍十八小时;邓;隔夜茶;我本来就是;

这一切,我知道的;渺小;这些女人;两面;

好人;泥牛人海;丰盛;非人姿态;早知如此

第五章——窥伺

C和他的女友;“繁星密布的影评”;一月一日;

一个人走着的街上;人间有情;人间希望在小广告;

人话;八卦;三节日;上庭受审记;

不自觉;不相干;中秋难;午夜场;

友谊万岁;天天天天;手信;日记一则;他我;

末代遗憾;正常;白色世界;白色蟑螂;

交易;名医;好医生;她这样;如果梁山伯;

安可之道;早午晚交谈;有关股市报道;

此爱;灰色;自解;血字;

别人父亲;别人的墓;别说鬼故事;

李碧华式;夜凉覆水;幸运;争吵过后;

空凳;近况;金曲;金庸古龙;长烟;

雨天一件小事;信是有缘;怎样放唱片;指痕

第六章——感触

什么;看掌;看黑泽明;虐畜;食饭见;座右铭;

破盖;茶;记事簿;饥馑三十;鬼桥段;

假如我是区议院;健康新闻报告;偶遇;坚持;专心;

毕竟是人;散场;结束;感动;新嫦娥传;

会后;温柔的粗口;游记;

像我这样的一个听众;绮丽稿纸;蚀本;遥远的爱;

谁信;论文或者日记;窥伺;亲情演出;

选择;错别;录影机;蟑螂情意结;讲道;点灯笼;

简单来说,应当是快乐的;旧酒店;借口;

药物现象;蚁;严肃·流行;卡;看不懂

试读章节

住过

这个二百英尺左右的房间,搬进来的时候,有两个看得见海景的窗,便非常感动,如今三年了,一千多天之中看了多少次海?原来都不重要了,现在才发现的。最初入住的几晚,四壁荡然,留恋的自然只是海。然后,墙壁不再像当初光滑了,像一块磨老了的皮肤,有些被椅背擦成一道白色斑纹,这时候,房间的四壁才属于自己。

如今要搬走了,看着满室的凌乱杂物,才惊觉,已经那么多了,三年内逐样逐样从外面买回来搬回宿舍的每一袋,要走多少级楼梯才到达。所以说,海并不重要,在这里置下来,不经意藏在床底的饼干罐、拖鞋、厕纸才重要。虽然因为过分细碎又打扫得不够系统,搬了多少次还剩下一个烂摊子。但这样好,每个茶叶罐每张过期无用的单据都是我在这里生活过的证据,怎么可以轻易连根拔起?

下一任住客来催,我们都联合责圣他小家子气。其实,这只是他对新居憧憬而已。但为什么会觉得厌恶反感呢?是的,我应该把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吸尽地毯上每一粒尘,令每个人都看不见,这里有人住过。

不曾闲

最初从这间房的窗口望出去,一片黑海,疏落的灯闪着,原来是极远方的船,摇动的风吹着他们的光,便觉得正在闪动。

那时间已经想着,将来搬走时一定很难过,所以要好好地看,将来再没有机会从这角度看这海景了。

谁知搬家真是一件琐碎的大事,劳神劳力,但无暇感触。努力尽花在把东西的扫除和移动上,想象安顿后的清平,还可以怎样制造伤感?如果不是要写这里的稿,早已睡得熟死了。明天醒来,吃一点好的,到新居打点一下,尽是花花绿绿。为什么还要让我在这颓丧的房内,坐下来写,没有台灯了,眼下昏黄,喘一口气,便会记起迁离是一种痛苦。不过因为百事待兴,便搁置一旁。谁知还是在这个位置坐下来,像从前那样写,而以后再也不可能在这个位置这个角度写了。故迁居的时候最好多找点余兴节目。

不是有首歌叫《相思已是不曾闲》吗?不如听一点歌吧。但唱机都已送走了,旁边空无一物。才想起是在这房内开始听安全地带的,相思已是不曾闲,没有人闲下来,玉置浩二已经出了个人音乐专辑。

在S还未把他的洁癖和卫生常识发扬光大之前,我们一大群人经常到西环火井的大排档消夜。

那时,还肯无拘无畏地吃椒丝通菜、炸白饭鱼、椒盐鲜鱿、豉汁鱼头。虽然一边吃,他会一边提醒我们,这些地方通菜不会洗得太干净,时有虫卵藏在叶茎之间,又,炸鱼的油不会太纯净,而且那地面一片片污黑,谁也不敢多看一眼。

不过,他总仍开怀地吃,唯一绝口不碰的只是青蚝,据说含大量重金属,服后累积在人体内,不能排出。他边说,我们边吃。

这只是一年半载之间的事吧。大家都已经没有再到火井吃了,当然并非由于受了他苦口婆心的威吓。

他们现在到哪里吃呢?其实也不太清楚了。至于我,有时变本加厉在自助餐中吃二十只生蚝。但更多的时候,我宁愿在滚水里烫熟一两只蛋。然后放在冷水中解热,剥壳,最好是半生熟,一口吮下去,简便快捷,或者艰苦地掀起那片薄薄的蛋衣,但无油无垢,吃完用报纸一包扔去了便是,干手净脚,营养卫生。一个人这样吃最好。

  气味

新屋有簇新的味道,旧地有故旧的气味。如果地毯的作用是吸纳和储藏的话,它一定会随着落地的年月而变得复杂和衰老。在夏天,一间住久了的房间紧闭着窗门,主人回来后,踏熟了的地毯自会发出异样的气味,龌龊而充满人气。然只在初开大门的一刹那,身体衣服带着外面陌生的味道才比对出来,坐久了,便了无知觉,无臭无味,无动于衷。

旧气味就有这份令人安心的气度,不像新屋,油漆、天拿水、塑胶、木板,不留情面地刺激鼻孔,一切从头再来。睡在刚洗熨好的床单被褥上,洁净清明而冷漠,就像拥着一堆臭丸入睡。

故不如睡在别人的床上,捏着大堆饱经摩擦的布状物体,满怀那人的气味,故旧安详。

据说狗的一切起居行藏都以气味为依归,而我们人只依重一双眼,所以好色。有一天假如我们都瞎了,所有感情都只好寄放在气味之中。这是我住过的地方,这是我家人朋友情人的气味,永远忠实。

因为连指头都不大可靠。皮肤会日渐衰老皱折,像一幅颓败剥落的墙。

兴趣

大家可以公开的兴趣自然是阅读、音乐、舞蹈、话剧之类,非常高尚,其实这是个艰深的问题。

我会这样回答:我喜欢写。故作被迫地写,在赶忙仓促地写(看,又给人催交货了)。这样子提醒我,写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职业了。于是可以保证,即使将来提不起劲,笔仍然要执下去,便非常窃窃自喜。我又喜欢填,填完之后偶然受命改一两句,或者全首从头再来。有时略加辩护,有时全力迅速修改,以显示实力,以训练耐力。我又喜欢人,动手动脚,讲是讲非,会面、告别、浅笑、喝茶、睡觉、说话、问候、分手、安慰、笑容、近况和寄望,都非常有意义。也可以说,喜欢人才喜欢写。此外,我又喜欢垂一撮头发到眼角又用手拨它再让它垂下,不断循环。喜欢煎二成熟的牛扒,切开时有血流泻。喜欢挤鼻端的黑头。喜欢煲烧水沏茶。喜欢看八卦周刊和龙虎豹,喜欢在空气中淫荡。啊,这样琐碎,都是我的兴趣。

我不喜欢平日有什么嗜好这个问题。我喜欢兴趣,它们不单是一批生活习惯,而且会慢慢融人生活这职业里面。

生日

今天是本人生日——不,不是见报的今天,是我的今天——看,生日是多么个人的事,我的七号,你们的……十号了吧?虽是一样的内容,千般勾勒,硬化为一种字体,我写你看,似有牵系,实则无关痛痒:文章、生日和瓜葛。

往时生日,总在事前忧心,事后气愤,一个起伏的夜,数算着谁厚待我,谁对我不起,居然忘了我的生日?

往时生日,总选播些心爱的歌,从前的我……如何如何过……又过了生日,必备的宽慰,刻意的深度,许愿的时机,尽在今时——过得多几年,却又冷淡了。谁对我好,当然好;不好,不要紧,自己对自己好便是了。

像我,连续两年差点忘了生日,多好,胜过从前在心理上苦苦筹备。写着、填着,又来了,放下笔,听电话,饮食,坐车和笑,然后我想静一下——这才像生日啊——整理混乱的纸和字,不想睡,便冲了杯深沉的普洱,墨褐色,看不见杯底的旧茶渍。

还是不喝了,由它丢凉,喝下去便睡不着,我疲倦,很想睡觉。  P6-11

序言

这本名为《曾经——林夕90前后》的书,是我在九十年代前后出版的三本书的“集结号”,包括《某月某日记》、《即兴演出》和《盛世边缘》。这艘盛载着回忆的“集结号”在时间中流过,在灯火阑珊处再次校对,一回首才惊觉书中的我,与今天的我,已相距差不多两个十年。

多亏我曾经把那些专栏当日记来写,因小眉小目而留下了那么多感受的碎片、生活的片段,现在才能观照从前的我,原来是这样看人、看事、看物、看世、看情。

我曾经写过这样的歌词:“我们每一天成长,难道就是为了遗忘?”不,可待成追忆的当时,都是我们的亲生骨肉,就算从前太天真太浮浅太过敏,都不容眼睁睁看着这断章流失,万一有天又悔恨变得太现实太世故太麻木,说不定能从回忆中重拾随兴飞翔的力量。

我曾经在一个名为“为悲情歌词解套”的讲座中,用今时的心态和语气,念读昔日的歌词,那是一场今昔的角力试验。我发觉,原来曾经写下的惘然,亦早已预伏了答案,同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看法,得出不一样的解读,只因我们都在莫失莫忘中边走边唱,边唱边成长。

不如提议大家也玩一玩这个游戏:重新审视过去,像观赏他人的戏,看着那熟悉又陌生的主角七情上面,有时觉得他真绝、真玄、真怪、真笨、真傻。但,背影是假的,心情是真的,那是真人真事;忠于当时的我,和相信现在的我,相认时有没有觉得难为情?曾经过的沧海,如今有否难为水?

每个人都是有过去的人,过去也都曾经期许自己将来变成怎么样的人,假如两个自己在时光走廊上重逢,今天的我会为往日的我感到惭愧,还是令昨天的我失望?

假如我们每隔十年都写一封《给昨日的情书》,又会为那逝去的岁月作什么补白、会为过去的“我”发出什么温馨提示,好让现在活出一个更理想的我?今天由过去一路走来,而未来也为今天而改变,所以,抚摸那可爱或可悯的曾经,就仿如捉摸一下未知无解的将来。

我们虽然不能不对“曾经”说再见,但时间慢慢爬过皮肤的感受、时代流转的浪花,停驻在心中,可增可减、可生可灭,只系于一念。

林夕

2009年3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