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永恒的女性--关于女人的散文精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玉桂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石含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润”。若每一滴水都晶莹剔透、珠圆玉润,汇聚在一起将会形成怎样的清流?聆听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角,回望女性解放道路的坎坷沧桑,面对人类尚存的蒙昧、贫瘠、苍凉,让我们与作家一起以澄明的人性之思展开对女性作为“人”这一主体的无限可能性的思考。冲破阴郁,冲破羁绊,走出平庸,走出狭隘,走向女性“类”的本真,最终使女性生命更为丰盈、智慧和完整,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灿烂的明天。

内容推荐

本书在大量占有相关材料(散文评论、散文集、散文选集)的基础上精挑细选而成。涉及教育、读书、人物、艺术、女性以及两性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由于暗含的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及著作者本身多重的文化身份,使得该选本迥异于常见的女性题材的散文,显得思想深邃、视野开阔、风格高雅,因其鲜明的启悟性、艺术性和文学性而隽永耐读,是一本涤荡心灵的常读常新的修身之书。

目录

编者的话

卷一 蔚蓝的天空

 黄仁宇

母亲

 宗璞

三松堂断忆

 梁晓声

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

 舒芜

平凡女性的尊严

 史铁生

我与地坛(节选)

 萧红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王蒙

华老师,你在哪儿?

 陈建功

致吾女

 张承志

给侄女的信

 张晓风

初雪

 张梅

给我未来的孩子

 王小妮

逾越众生的坚果

卷二 我和书的故事

 杨绛

读书苦乐

 宗璞

乐书

 毕淑敏

淑女书女

 三毛

不负我心

 洁尘

你独自一人识破了这一切

 残雪

不朽的《野草》

 林海音

窃读记

 林渊液

天堂般的阅读

 蒋子龙

恋爱般的阅读

 何心乐

人在阅读的姿态

 舒婷

书祭

 筱敏

书的灰烬

卷三 柔韧的风景

 冰心

我对女人的看法

 林语堂

理想中的女性

 朱自清

女人

 贾平凹

关于女人

 周国平

男人眼中的女人

 毕淑敏

寻觅优秀女人

 李木生

唐朝,那朵自由之花

 梁衡

乱世中的美神

 陈彤

宋词女人

 王本道

穿旗袍的女人

 何光沪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卞毓方

大气磅礴的舞魂

 筱敏

山峦

 赵玫

在优雅背后

 孟晖

梅花络

 余杰

我生命中的三个女性

 申力雯

京城闲妇

卷四 两性的极地

 金克木

《雅歌》·《寡妇赋》

 史铁生

随笔三则

 韩少功

性而上的迷失

 周国平

性爱五题

 蒋子龙

爱情欺负什么人

 叶稚珊

丈夫比我大六岁

 王安忆

关于家务

 唐敏

女孩子的花

 程青

古代的爱人

 萧春雷

乳房崇拜

 方希

也是尊严的一极

卷五 生命的情愫

 叶梦

创造之歌

 杨绛

隐身衣

 张洁

拣麦穗

 张抗抗

牡丹的拒绝

 冯秋子

我跳舞,因为我悲伤

 梅洁

不是遗言的遗言

 陈染

灰色的价值

 华姿

仅接受阳光的供养(节选)

 蒋子丹

大自然的神性

 周晓枫

穿过我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

 池莉

熬至滴水成珠

 秦文君

一诺千金

 乔叶

心和心总是碰不到面

 苏雪林

当我老了的时候

卷六 现实与艺术的镜像

 杨绛

丙午丁未纪事

 铁凝

护心之心

 马丽华

渴望苦难

 宗璞

好一朵木槿花

 戴厚英

结缘雪窦寺

 洪烛

向蒙娜丽莎求爱

 杜丽

秀发飘散

 素素

名词欧洲(节选)

 马莉

本能

 徐坤

从语言到躯体

 刘索拉

试试音乐,试试文学

 周佩红

莫高窟随想

 周晓枫

来自美术的暗示

 翟永明

像路易斯·布尔乔亚一样长寿

试读章节

我老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字,可是下不出笔来。因为要不是假装着的痛楚,就是硬逼着自己的冷心肠。我想不少和我同一年代的人,也必有类似的感觉。难道对不起自己的亲生妈妈,连一篇诚挚的忏悔也写不出来?这也是因为我们的母子关系,经过一段历史的震撼,早已透过多少的层面与场次。我的情绪本来就复杂;再加上外来因素的介入,更不容易清晰整理了。

上次,我们离台北的前夕,参加了顾正秋女士自传《休恋逝水》的新书发表会。会场里也请作者的女儿致辞(即这一点也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西方女演员出自传,很少会强调作者做母亲的身份)。这位小姐每一提及“妈妈”时即有无限亲呢依恋的情调,令我触发《左传》所叙郑庄公对颖考叔所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的感慨。

我也羡慕内人格尔。她一提及母亲时即使我想起,她们母女在类似而少变动的社会场面里共处数十年。虽说我岳母经历过一九三。年间美国经济大恐慌的场面,格尔则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之后长大,她们母女相聚,谈及民主党、共和党、种族关系、工资物价……即使前后不同,仍可以彼此了解,不像我们连组成社会的原则都翻了一个面,虽亲身经历,还要事后长思,才能逼着自己领略当中意义。经过新旧一代早已不能衔接。

一九八七年,我由纽约飞北京。第三天和我的妹妹同去西郊八宝山参谒母亲的坟墓。事前妹妹写信告诉我,亡母坟上大理石墓碑,已给人掘去盗卖。原来母亲一九六二年去世后火葬,我们曾在八宝山买得一段墓地。当日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墓的管理尚有条理,妹妹寄来的照片,还显现着花岗石和大理石的墓碑纵横成直线的连缀,毫无参差。不料经济改革开放之后反而秩序荡然。妹妹被下放往河南做工之后回北京,才发现这一片墓地坟上加坟,已经将我母亲的一块墓地挤得不知去向。一九八四年我弟弟回北京,因为他代表美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北京的领导人物都刮目相看。经过他的质询,一个管理侨务的机构承诺查勘。但是这也仍不过是官僚机构的等闲奉此。我们切身所关,在实地尚且查不出究竟,他们又如何能在公事房里勘得成果?即使查出又如何处理,难道勒令盗葬的骸骨限期迁出?

我们在那段坟山荒土草丛之中,根据以前的照片,以及我妹妹的记忆,断定一处墓碑已被凿去,但是碑之基石尚在的方尺乃是母亲的坟墓。最有力的证据则是斜对着右方三十尺的地方一位徐姓教授的墓碑尚在。作此决定之后,我们环顾内外,寻觅管理公墓的人员与公事房。八宝山除有埋葬党政人员的部分有围墙与看守人外,迄西的一部却无围墙与边缘,远近无建筑物。我们好容易在山岗上找到一座篾壁平房,里面也只客人周转,一个年轻人好像是此地权威,却不承认他对来访人有何义务,他对我们的询问全部拒绝答复。可是一听到我们准备恢复大理石的墓碑则特别感到兴趣。他在室旁有好几块墓碑,可以立即成交。

恢复母亲的大理石墓碑,他索价一千二百元。

“那石碑如何嵌在下面那块石头上去呢?”

“不成问题,一切在内。”

“刻字呢?”

他摇头带笑说:“只有石头贵,其他都不在乎。刻字嘛,那顶多不过十几块钱。”

我和妹妹私下商量,准备和他讨价还价。看来这管理公墓的人,也可能即是盗碑之人。不过既要恢复,就少不得与他交道。否则索性不再修理,忍心认为这是最后的一次扫墓。我已年近七十,很难能得再来。妹妹也不日要回桂林。我们的下一代更少有机缘在此逡巡。妈妈既已火葬,骨灰落土,整个八宝山,也就可以视作坟墓了。

我们父亲的坟墓在湖南,几十年已无人询问过。祖父母和曾祖父母的石坟砌在田丘之间,很可能已开发为稻田。我的一位老师富路德教授生长于通州,虽然对中国极具情感,却在最后二十年拒绝回首访问出生的地方(后来因为夫人催劝,还是去了)。他的理由即是怕见父母坟墓被开山机掘起改作农场。即使在美国最早的公墓总在教堂近旁。当年每值Memorial Day必有儿女扫墓摆置鲜花。如今这样墓地里的墓碑大多经过日晒雨淋,字迹斑驳落脱。新的公墓在郊外偏僻之地,以今日美国人口的流动,也很少有葬后再三祭吊。况且几十年前我曾看到北京、天津间铁道线附近坟墓鳞比,今则全部不见踪影。以近日中国人口暴涨,北京内外人民的无秩序与八宝山的管理状态而论,今日恢复石碑,明日又是墓碑盗掘,坟上加坟,大家争抢着家人落土之地。既然目不忍睹,还不如索性不要留下这伤心的纪念物,贯彻着二十五年前火葬的宗旨,只算母亲已经脱离尘世归返净土了。将来我们去世,也采同一办法。

妹妹执意不肯。她决定不用大理石,这次只用花岗石,粗率的恢复,免得盗碑人的觊觎。我们借着管理公墓的人之笔墨,在母亲坟墓的基石上大字标明。妹妹决定让她儿子秋间休假时,专程北来,监视着恢复墓上石碑,也仍把我们兄妹三人的名字刻上去。

临别之前她对着无碑之坟说着:“妈妈,我没有好生看顾您老人家,只是我确是距离得太远,没有办法。”说时她已涕泪纵横。

我一直忍着心肠,至此到底禁不住心头伤感,也情不自禁地倒在石基丛草与灰尘之间抽噎地哭着。妹妹还不知道,我的伤心处,还包括着她所没有的罪咎之感。

假使我这篇文字的目的仅在于彰母德,则实无在此发表的可能及必要。中国传统传颂先人祖德的文字,俯拾皆是。韩愈、欧阳修、曾巩、归有光……先考先祖姚周孺人、宋孺人的行状与墓志铭……一律千篇。当然的,儿子显达,必是先人有德。要不是祖先节衣缩食,子孙何能得有清闲拜长尊师,练字读书,秋闱中试,伏阙授官,追怀旧德,“今日俸钱过十万”,“何昔日之不足而今之有余也”,也只是传统社会里贫贱富贵循环的事势之必然了。写这样的文字还不如朗诵《古文辞类纂》直截了当。

在我的记忆里前面的一段,大概从小到我上初中的一段没有母爱的印象。虽然妈妈常用“一身干一身湿”的湖南土话形容养育我的艰难,但是结论总是我和她“娘崽不和”。有时候说得气极她还说:“人看其小,马看蹄爪。”意思是各人禀性,从幼表现。我处处不听她的吩咐,将来长大,不为孝子,势必为逆子。

原来我们小的时候,父亲为着衣食,长久的不在家。我们自幼的教养全由妈妈负责。她又没有受过新式教育,也无旁人在侧询问。她只循着她父亲的办法——律子要严,以致她的指教,处处拂我意。她为着省钱,要我们穿自制土布衣鞋,我羡慕同学的帆布橡胶底球鞋,故意将鞋在水坑里弄脏。我们在乡下的时候,我和同伴到田间去采桑叶捉蝌蚪,我有两次掉在水里,经人救起,从此我就不能随意外出。妈妈的使唤,使我非常不快,虽然我到头总是服从,但是总少不得顶嘴。在我的记忆中,我少被鞭打,大概一生之中也不过两三次,只是被责骂实为常态。妈妈一责骂,我就回口,这样她认为我们是“母子不和”。

我小时候也曾欺负弟妹,争吵时仗着个子大打他们。我还学着一种顽皮的办法,称为“画地为牢”——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圈不许他们出来。我还欺骗弟弟。我们两三数天有三个铜板的零用。我用的总是不够,弟弟总是留着不用。我就和他商量,如果他将他的三个铜板借给我,我到头加倍奉还。这口头契约也未注明年月,到头总是我们意见不合,他吵着要账,我无存款可还,于是妈妈代还,只付本而不付息,弟弟又吵嚷。妈妈要弟弟妹妹记着,我是“拍虎大王”。

P3-5

序言

一直想编一本给女人看的书。

这样的一本书,当不是时下流行的专门讲述女性魅力修炼的书,而应该是一卷在手,可随兴翻阅,如清风徐徐,月光融融,良朋满座,围炉夜话,可温润心魂的书。这书中的“朋友”当是熔铸了“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学的高度”的人。通过他们平淡自然却形象丰富的陈述,让我们沐浴人文理想的价值之光,继而实现女性为人为女的双重自觉。在履行创造生命养育生命天职的同时,营造尊严而美好的生活。

当这种尝试在脑海中定格并默默付诸实施时,我的内心充满甜柔的憧憬。

女人!这亘古不变如大地般孕育滋养生命的生命体,这被称为“第二性”的生命体,这被吟诵为“永恒的女性/导引我们上升”的生命体,这被称为“当仁不让地成为审美世界至尊女王”的生命体,如果在生理上健旺、发达的同时,能够尊灵魂,养心力,以一个人应有的人性光辉烛照万物,将会发挥怎样的能量?这种能量的缓慢释放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又会换取怎样的收获与喜悦呢?

非常赞同梁晓声“好女人是一所学校”的论断,更赞同斯迈尔斯“女性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素养”的英明。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伟大的道德教育家、人生随笔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

不容置疑,一个人的文明素养首先仰仗于他所受到的教育。

人类学家早就指出,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带来的第一次呼吸开始,他的教育就开始了。而这个教育者无疑当之无愧首推他的母亲。孩子是极具模仿力的,因而榜样至关重要,而充当这一榜样的第一人无疑也是他的母亲。同样,一个孩子性情、意志与习惯的养成与品格锤炼,同样离不开母亲。无怪斯迈尔斯说: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世界幸福还是不幸,是开化还是无知,是文明还是野蛮,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者——母亲那里所接受的训练和榜样示范。女性素养与品格的升华,就是对孩子、男人品格的升华,就是对民族与人类品格的升华。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石含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润”。若每一滴水都晶莹剔透、珠圆玉润,汇聚在一起将会形成怎样的清流?

聆听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角,回望女性解放道路的坎坷沧桑,面对人类尚存的蒙昧、贫瘠、苍凉,让我们与作家一起以澄明的人性之思展开对女性作为“人”这一主体的无限可能性的思考。冲破阴郁,冲破羁绊,走出平庸,走出狭隘,走向女性“类”的本真:自然天成,大气从容,纯净典雅,庄严美好而富于创造,最终使女性生命更为丰盈、智慧和完整,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灿烂的明天。

玉桂

2008年3月于鹰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