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多数采用一人一事、独立成篇的手法,也有部分综合性的描述,介绍敢拼才赢、经商之道、商海沉浮、回馈社会、企业文化、地域特色、中华餐饮、沟通中西八个主题。全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史论结合,风格活泼,体现了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兼容并蓄,包含着经济与文化的联姻、历史对现实的观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话说海外华商(图文商谚本)/中国商人谋略坊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方雄普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多数采用一人一事、独立成篇的手法,也有部分综合性的描述,介绍敢拼才赢、经商之道、商海沉浮、回馈社会、企业文化、地域特色、中华餐饮、沟通中西八个主题。全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史论结合,风格活泼,体现了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兼容并蓄,包含着经济与文化的联姻、历史对现实的观照。 内容推荐 古今中外的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精神的博弈。本丛书讲述近代中国(有的商帮上溯到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丰富多彩的经营之道、处世之理。旨在对中华商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做深入发掘总结,为当今商人群体的成长和成功提供历史借鉴。 历史有传承,文化有根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商人和消费各,中国特色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都与我们的前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与我们的国情乡情密不可分。弘扬各商帮和各地域商业文化的特色,对于当今打造名省名市名街名企名店名商,实施特色竞争、差异定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十几省市专家学者精心打造,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指导支持。本丛书视野开阔,气势雄浑,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图文拜茂,赏心悦目。既是政府官员的历史读本,又是商界人士的经营指南,还是文化爱好垎的收藏佳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穷则思变,敢拼才赢 1.1 未曾倒挂的灯笼 1.2 两手空空闯南洋 1.3 云顶高原话休闲 1.4 菲律宾最大的纳税人 1.5 从机修工到汽车装配商 第二章 百业兴旺,重在经营 2.1 空前绝后的报业大王 2.2 邵氏影城探秘 2.3 香格里拉的故事 2.4 从菜子行起家的正大集团 2.5 印尼华人首富的用人之道 2.6 泰国吴氏钢铁业 第三章 商海行船,有沉有浮 3.1 没有不散的筵席 3.2 电脑王国的兴衰 3.3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对华商的影响 3.4 两落三起尽风流 3.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6 在危机中开拓的盘谷银行 第四章 乐善好施,回馈社会 4.1 陈嘉庚的名言 4.2 一位富豪的日常生活 4.3 中泰两国的慈善家 4.4 身居美国,心怀故土 4.5 水灾见真情 4.6 献给2008年奥运会的厚礼 第五章 继承传统,融合现代 5.1 财神话关公 5.2 命运与财运的神秘关系 5.3 儒家学说在华人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4 读书多不一定发大财 5.5 不要在黑夜中向情人暗送秋波 5.6 东方迎战西方 5.7 中西合璧,适应发展 5.8 后继有人的途径之一:顺乎自然 5.9 后继有人的途径之二:苦其心志 第六章 地域特色,文化风采 6.1 华人富豪的地域差异 6.2 华人富豪的籍贯分析 6.3 爱拼才会赢的闽南商帮 6.4 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 6.5 汇人大海的珠江流水 6.6 潮商的风范 6.7 把客家文化播向海外世界 6.8 甬商的历史足迹 6.9 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温州商人 第七章 一双筷子,走遍天下 7.1 从美国的“杂碎”说起 7.2 日本的中华料理 7.3 新加坡中餐业杂谈 7.4 澳大利亚的中餐馆 7.5 欧洲中餐业掠影 第八章 沟通中西,追根溯源 8.1 海外中华总商会的由来 8.2 出洋筹款,闽粤先行 8.3 授予官衔,提高地位 8.4 陈启沅与继昌隆缫丝厂 8.5 引进良种话番薯 8.6 他把橡胶树苗带回祖国 8.7 给羊城的夜空带来近代的光明 8.8 民营铁路话新宁 附录 1.海外主要国家华人人数简表(2003年) 2.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中的华人名录(2007年) 3.国际华商500强中的主要企业简表(2006年) 4.世界华商大会简表 5.以华商命名的国际小行星简表(截至2006年) 后记 参考书目 丛书编后记一 丛书编后记二 试读章节 1.4 菲律宾最大的纳税人 在谈论菲律宾的华人企业家时不能不提及陈永栽。20世纪90年代,人们常常把陈永栽、吴天恩、吴奕辉、杨应琳、郑少坚、施至成企业集团视作菲律宾华人六大财团,故有“六大班”之说。其中,居首位的便是陈永栽。这位被日本《朝日新闻》称为“世界各国经济显要人士”的企业家,1994年向菲律宾政府交税总额达80亿比索,约占菲律宾财政预算收人的2.5%,为菲律宾最大的纳税人。 由于地缘关系,十个菲律宾华人便有九个祖籍福建,而这些祖籍福建的菲律宾华人中,约有68%为晋江人。这是吴文焕先生对菲律宾华侨义山上18427个墓碑进行统计得出来的结论。晋江人以特别能经商而闻名于世。 陈永栽,福建省晋江县青阳镇人,1934年出生在家乡,四岁时,随父母到菲律宾宿务市。后来开小杂货店的父亲重病卧床,返回晋江,这样他也随之回乡,曾在晋江和厦门读过小学。大约11岁时,陈永栽随叔父又一次到达菲律宾的宿务,在一家烟厂里当童工。他靠半工半读,修完菲律宾远东大学化学工程系的课程。 要给陈永栽画一张像是困难的,因为他的企业集团早已多元化和国际化了。论金融,他的联盟银行居菲律宾商业银行第十位;论地产,美国关岛有1%的土地是属于他的。此外,还涉足炼钢、制药、旅店、民航等。1992年和1993年,他先后出资51亿比索,买下了菲律宾航空公司33.5%的股权。尽管如此,陈永栽出道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恐怕还是制烟、养猪和酿酒这三个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行业。 先说制烟业。 中国的烟草是早年由华侨从菲律宾传入的,初名淡巴枯或吕宋烟,而菲律宾的烟草又是西班牙人从南美传人的。所以在菲律宾,从事烟草种植和香烟制作的华侨不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林秉义家族创办的地球烟厂及该厂生产的地球牌香烟,在菲律宾早已家喻户晓了。 陈永栽涉足烟草业是20世纪60年代,尽管他曾在烟厂当过童工,对香烟的制作略知一二,但作为烟草生产商却缺乏资本。1965年他在马尼拉郊区创办福川烟厂,所需的70万港元,是母亲蔡琼霞通过香港的亲友及同乡筹借的。由于资金不足,设备陈旧,许多工序还是手工操作。开始,陈永栽将自己的香烟定位为中档,因为需求量大,而且质高价低,所以很快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后来他扩展厂房,更新设备,培养人才,除了生产“福牌”、“冠军”等六个当地品牌外,还与外国烟商合作,生产“云丝顿”、“骆驼”等三个国际品牌的香烟。 据说福川烟厂直接雇用员工达6000人,菲律宾北部约有35万烟农及其家属向烟厂提供烟叶,烟厂属下五个公司负责推销。1991年,福川烟厂产品约占全菲律宾市场的64%。 次说养猪业。 陈永栽经商,最看重的就是市场,有市场就有生意。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当时的生猪供不应求,为此,陈永栽在1969年便开始筹建福牧农场。他在马尼拉郊区买下328公顷的土地,先建了一个每小时能生产30吨饲料的自动化饲料加工厂,继而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建造了一个特大型的猪场。后来福牧农场又扩展为福牧农业有限公司,除了马尼拉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生产基地。福牧农业有限公司每年生猪出栏数大约保持在18万头的水平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居亚洲首位,只是后来才被印尼的一家公司超过了。 再说酿酒业。 在酒类当中,西方人与中国人的习惯不同,他们对度数较低并被称之为“液体面包”的啤酒特别偏爱,并把这种偏爱很早便带到东南亚。西班牙阿亚拉公司生产的生力牌啤酒行销菲律宾已久,菲律宾生产和销售的啤酒一直被该公司控制。所以,作为后来者,要想在菲律宾的啤酒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打破生力啤酒一统天下的局面,陈永栽必须有高超的营销战略。第一,在规模上先声夺人。1980年陈永栽在马尼拉的内湖区创办亚洲酿酒厂,该厂占地400公顷,装备有电脑控制的生产线,投入的资金达2亿美元,年产啤酒4800万箱。这个规模,在菲律宾啤酒业中排行第二。第二,用欧洲的品牌与欧洲品牌抗衡。生力是西班牙阿亚拉公司生产的。亚洲酿酒厂也生产诸如马尼拉啤酒这样的品牌,但开始生产较多的是采用德国啤酒配方的豪绅牌啤酒。1988年,该厂又与丹麦嘉士伯酒厂合作,生产嘉士伯啤酒和烈性酒。豪绅、嘉士伯等品牌的啤酒与生力难分伯仲,但价钱上又有优势,这样便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亚洲酿酒厂在菲律宾啤酒市场中占有的份额,1991年为10%。至1996年时已达到20%。 1965年陈永栽办福川烟厂时所需的70万港元是借来的。据说“福川”的含义是幸运。的确,陈永栽是幸运的。在菲律宾华人企业家中,陈永栽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他纳税最多,但却又因下属公司没有及时提交财务资料而受非议;他是前总统马科斯的密友,当时是总统府的座上宾,然而马科斯倒台后,新政府曾打算没收他的财产。尽管环境多变复杂,地位有升有降,但他都能应付。香港的《F0rbes资本家》杂志在公布1996年世界华人富豪排行榜时,对陈永栽做了这样的描述:陈氏在完成菲航董事会的改组后,名正言顺地出任菲律宾航空公司的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他通过旗舰控股公司控制福川烟厂和亚洲酿酒厂,在菲律宾的香烟和啤酒市场中的份额,分别为60%和20%。他主理的联盟银行位列全菲第十大银行,并拥有美国加州的海洋银行。他在美国、加拿大、关岛、文莱等国家及香港地区拥有大量土地及物业。他涉足酒店业,在马尼拉有三家,在香港有两家。他积极在中国大陆投资,在厦门海沧区投资2亿美元发展200公顷的工业园区,在北京、大连、青岛、江西等地设有工厂等投资项目。据保守估计,陈永栽在海内外的财富超过70亿美元,其中在菲律宾约为40亿美元。 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华人经济打击甚大,陈永栽也不例外。经过瘦身之后,其经济实力已大不如前。不过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富豪排行榜中,陈永栽依然能以23亿美元的财富列在第407名。 P23-29 序言 《中国商人谋略坊》丛书的第一批四本著作已经和读者见面,第二批各本著作正在陆续推出。本丛书的主编兼责任编辑寿乐英女士,在开始筹划这套丛书时就与我探讨过它的主体内容和布局结构,现在又陆续读到出版的著作,觉得其涵义所在是欲将中国近代(有的商帮上溯到明清时期)各地各业商人的经营之道、处世之理总结出来,形之于书,传之于世,继之于今。正如寿乐英女士在《丛书编后记一》中所说:“这套丛书讲述的是近代中国各地商人的传奇故事,展现的是异彩纷呈、悲喜交织的商战大戏。丛书名中的谋略是广义的谋略,不仅包括经营的谋略,更包括人生的大方略、大智慧。”中国商人的经营之道和处世之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商业或商人文化,因此,从本丛书所设定的范围和涵盖的内容来看,它是一套关于中国近代商业文化研究的丛书。 从本丛书的内容来看,其所研究的商业文化的载体,不是分散的一个一个的商人,而是不同地区的商人群体,这种以商人群体为载体的近代商业文化,或可称之为商帮商业文化,是近年来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已有的这一研究,主要是与商帮、商会、行会、同业公会等商人团体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有关的研究成果,既有单个群体的研究,如徽商、晋商、宁波帮、广东帮,上海商会、苏州商会、天津商会,上海银行公会、上海钱业公会等的研究,也有各类别群体的综合性研究,如商帮、商会、行会、同业公会都已有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本丛书虽然与这些已有的商人群体研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更有它的特色所在和独到之处。 第一,开创了对近代商帮商业文化的专项研究。以往的商帮商业文化研究,主要从作为其载体的商人群体的研究出发,其着眼点主要在于群体的组织方面,只是在考察组织的经济功能和活动时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商业文化。本丛书则与之相反,以商业文化为研究主体,只是把各种商人群体作为考察的一个范围和载体。因此,能够对商帮商业文化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具体、生动的研究,如其内容的构成,每一个商帮都从九个方面加以论述,每一个方面再分为九种表现,既有某一方面的总体抽象概括,又有某一个案的具体事例考察。 第二,扩展了以商人群体为载体的商业文化的研究范围。中国自明清以来产生了不少地域性的商帮,并延至近代。其中比较突出的如徽州商帮、山西商帮、广东商帮、宁波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江苏)、江右商帮、龙游商帮等,有所谓“十大商帮”之称,它们也是以往商帮商业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尤以前四个商帮的研究较多。本丛书除了对这些商帮所承载的商业文化进行研究之外,还对某一城市全体商人所承载的商业文化进行研究。一个城市的商人包含着众多的商帮,特别是像本丛书涉及的天津、北京、上海、武汉等工商业大城市,几乎所有的商帮都涉足其中。因此,以一个城市全体商人为载体的商业文化研究,不仅要提炼出这一城市特有的商业文化,而且必须包含融合于这一城市中的各种商帮商业文化,还应考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一个城市的商业文化是如何融合各种商帮商业文化的,各种商帮商业文化又是如何塑造城市商业文化的,本丛书中的有关某一城市商人所承载的商业文化研究,在这方面也做出值得注意的探索。 第三,揭示了各商帮、各地域商业文化的特点。各商帮商业文化和城市商业文化,既以不同商帮和不同城市的商人为载体,就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个特点,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域特点,由于不同的商帮产生于不同的地区,因而就会带有其原生地的地理、文化和经济的烙印;不同城市的商人也会带有其所在城市的地理、文化和经济的烙印。二是行业特点,不同商帮往往有不同的主营行业,如徽商之于盐业、海上贸易;晋商之于票号业、边境贸易;粤商之于外贸商业;宁波商之于运输业、钱庄业;津商之于外贸商业、工矿业;京商之于娱乐商业、文化商业,因而就会有不同的经营之道和处世之理。三是时代特点,不同的商帮繁盛于不同的时代,如徽商繁盛于明清,晋商繁盛于清代中期,粤商繁盛于晚清,宁波商繁盛于晚清和民国;即使是同一个商帮也会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此处于不同时期的商帮,其特点也应该会有程度不同的变化,体现出传统商业文化与近代商业文化之间的继承、演变和发展关系。考察和探讨各商帮商业文化的这些特点,可以说是商帮商业文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其亮点所在,只有抓住和突出了这些特点,才能显示出商帮商业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整体面貌。本丛书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特点。 第四,显示了各商帮、各地域商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各商帮商业文化和城市商业文化,无论它以哪个商帮或城市商人为载体,作为一种商业文化,都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内涵,如诚实守信、开拓进取、乡族观念等,但也会因其承载体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具体做法,各有各的行为准则和奇招妙法。同时,各商帮在对资金的运筹、对利润的支配;与官方的联系、与外商的关系;协调同行的措施、选用人员的办法;招徕客户的方式、拓展业务的途径等等经营之道方面,也有各自不同的观念和做法。本丛书在这一方面着力甚多,力图反映不同商帮和不同城市商人所承载的不同的商业文化,不同的地域社会历史文化禀赋,不同的经商智慧和经验积累。 与上述四点的主要理论贡献相应,本丛书在论述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和史料。这些实例和史料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某一商帮、某一商人家族、某一商业行业、某一商业部门和单位、某个杰出商人;也包含着各地风土人情、各行商业制度、各种经商理念、各种职业道德,以及多方征集所得的各地各业的商业谚语和各种历史图片。有了这些实例和史料,既使本丛书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之上,也给相关商业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不少可资利用的史料。 这种自明清以来延及近现代的商帮商业文化或城市商业文化,是那个时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各商帮和城市商人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它既具有一般商业理论的普遍意义,也各具自己的乡情和地域特点,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地域和城市的商人群体重现商场,各展风采。因此,对这些传统商业文化做系统的整理、总结和提炼,既具有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进行深入发掘与全面积累的学术意义,也具有为当今商人群体的健康发展和事业成功提供历史借鉴的现实价值,是一项很值得做的事情。 总而言之,本丛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史论结合,风格活泼,体现了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兼容并蓄,包含着经济与文化的联姻、历史对现实的观照。希望包括商人、学生、教师、学者在内的各类读者,能够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营养。 虞和平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后记 尽管现在的海外华商大多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从而演变为华裔商人,其经济成分也早已纳入当地民族经济的体系,但他们是从中国本土走向世界舞台的,并在文化传承和经济交往方面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特殊关系。至于港台商人,本书虽未做重点介绍,但由于其资本国际化程度较高,故某些章节也有所涉及。承蒙寿乐英同志提议,将《话说海外华商》作为她主编的《中国商人谋略坊》丛书的一个分册出版,对此,我深表赞同。对本书的写作,她给予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并在具体的编辑加工中下了不少工夫,搜集与拍摄相关图片更是花费了她大量心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撰写本书参阅了大量资料,现将主要书目附后。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相当的资料积累,不借鉴同行的研究成果和图片资料,一切都无从谈起。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方雄普 于戊子年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