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科学的人生见证历史,让历史和未来记住他们。他甘于寂寞,潜心铸“箭”五十载,他是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始终秉承着学无止境、勤奋务实、淡泊明志的座右铭,他就是中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谢光选先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谢光选/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卜雨亭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们用科学的人生见证历史,让历史和未来记住他们。他甘于寂寞,潜心铸“箭”五十载,他是我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始终秉承着学无止境、勤奋务实、淡泊明志的座右铭,他就是中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谢光选先生。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是根据这种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编著出版的。选录了中国两岸四地诸多的最高层次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被选录的每一位科学家都将由编委会和出版社为其编著出版侧重于科学生涯的传记性图书一种。这些图书将以科学家生平为线索,着重叙述贯穿科学家一生的科学成就和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精神和崇高品格,突出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影响。因此,“书系”是一套面向大众,能够被图书馆珍藏,能够向各界读者展现一代著名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为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贡献毕生风范的高品位读物。这套“书系”将通过对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的人生经历、不懈追求、科学成就、突出故事的介绍,生动展现他们为中华复兴、人类福祉而表现出来的勤奋拼搏、勇于创新和赤诚奉献的精神与品格,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奋发进取,为中华科学和人类文明再创辉煌。本书介绍的是中国著名的运载火箭专家——谢光选先生。 目录 书香门第 启蒙教育 继续深造 走向社会 初试身手 结缘航天 一炮打响 临危受命 东方巨响 十年砥砺 勇于攀登 走向世界 老骥伏枥 附录: 谢光选论著选摘 谢光选生平活动年表 谢光选主要论著目录 试读章节 书香门第 1922年11月5日,江西省南昌市谢哲孙家里生了第三个男孩。哲孙夫妇为了给儿子取个吉利的名字,费了一番心思。想了好久,就说叫“光选”吧,意思是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选择了一条光明大道。 南昌谢姓,是从哪里迁徙到这里落户的,具体已不可考。1926至1927年间,谢光选的四伯父谢云孙曾在南昌附近的广福圩谢氏宗祠编修过谢氏家谱。可惜,那部家谱已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乱。 据谢光选堂兄谢光远的儿子谢书城考证,谢氏家族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按中国最早的姓氏典籍《世本·氏姓篇》记载:“谢,任姓,黄帝之后。”二是按《元和姓纂》记载:“姜姓,炎帝之后。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汝南谢城是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三是按《旧唐书·文苑传》记载:有一支出自少数民族的谢氏,“卫州人谢偃之祖孝政,本为鲜卑人,姓直勒氏,后改谢姓”。谢书城说:“这三支谢氏家族都发源于河南省南部,后分出几支向南、向西南、向东南迁移,所以,在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各地都有谢姓家族。究竟是黄帝的子孙,或是炎帝的子孙,还是鲜卑族的后裔,已无从考证了。” 又据堂兄谢光遂回忆:他爷爷谢炳南是谢复生的儿子,谢复生是谢乔年的儿子。再往上追溯,四世祖以上,就不清楚了。也就是说,谢光选这一辈只知四世祖以下的历史,即高祖乔年、曾祖复生、祖父炳南。谢家是中医世家,高曾祖三代都是中医,尤以谢复生为著。他是南昌城里一代儒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颇有名望。谢炳南,字继舟,号浩苍,人称浩苍老人。他救死扶伤,为许许多多穷苦人治过病,从死亡线上挽救了众多的垂危生命,在当地颇受人敬重,收入也不菲。他立下了“宁存千卷书,不置万亩田”的家训,以“广种福田,但凭心地,琴棋书画,自得其乐”的美德教育后代。谢家子弟,求知上进,不忘读书人本色。20世纪20年代初,谢家虽家道中落,仍按祖训,走读书自立之路。谢炳南有12个孙儿、7个孙女。其中5位去日、法、美等国留学,其他也都在国内受完中等以上教育。堂兄谢光远苦读勤学,考上“官费,,名额,东渡日本求学深造,并鼓励其弟光蘧、光逖,其妹光珍先后去日留学。光远每月有80块银元奖学金。他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支付弟妹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后来,他们都成材有益于社会,或在化工界、或在建筑界、或在气象界、或在教育界服务,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谢光选的父亲谢哲孙,是谢炳南的小儿子,学财经的,他不仅学会中国的算术和会计学,打算盘既快又准,还攻读西方的簿记学,成为一名业务熟练的银行职员。他把中国的钱铺子和西方的银行融合在一起,深得银行老板的赏识,曾在江西银行、裕民银行、实业银行当过经理、主任。光选的母亲郑寿微,是中国旧社会典型的贤妻良母,纯朴善良,操持家务,勤俭节约。他们对子女要求甚严,认为学得一技之长是安身立命之本。哲孙夫妇,膝下四子一女,长子光迁比光选大10岁,次子光迥比光选大5岁,四子光进比光选小3岁,大女儿光璧,生于1909年。这一家生活美满、幸福。 光选和光进是谢炳南12个孙儿中最小的两个,排行第十一和第十二,老人十分宠爱他们。1926年中国正经历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洗礼,那一年祖父谢炳南辞世,小光选才4岁。 启蒙教育 1927年,这是一个大革命、大转折的年份。“四一二事变”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江西作为革命与反革命力量较量的一个主战场,其民生受到的影响更大。 1928年秋,6岁的谢光选进了南昌经堂小学。那时,父亲依旧到银行上班,早出晚归,为家庭挣回一份收入。母亲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影响孩子,希望他们能刻苦学习,勤奋务实,有一技之长,将来能有所作为。小光选深深领略父母望子成龙的企盼,牢牢记住“学一技之长”的家教,他常常安慰母亲说:“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他每天放学回来,总要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不宣而战,侵占沈阳北大营,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东北大好河山全部陷落,从此遭受日寇的蹂躏。 第二年1月28日,日寇的魔掌伸向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紧逼,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原先过着小康生活的谢家,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1933年,即在谢炳南去世后第七个年头,这个拥有几十口人的谢氏大家庭解体了,族人开始各自生活,各奔前程。 谢哲孙,虽有精通簿记的一技之身,在金融界是一把好手,也时时面临失业的威胁。就在这时,他一人独自北上济南找到一份差事,但还不能一下子携家带口。他安排夫人和两个儿子到无锡在大女儿光璧家住下,到第二年,才将家人接去济南一家团聚。到济南后,光选进了济南五三小学高小。1936年夏,光选高小毕业,随即入济南育英中学学习。 济南是齐鲁大地上的一座名城,也是一个军事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属于德国军国主义势力范畴。德国是轴心国,一战中战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乘虚而人,攫取了德国人在山东的权益。1928年,蒋介石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派兵沿津浦铁路北上,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为阻止英美势力向北发展,日本借口保护侨民,于是年5月3日派兵在济南截断津浦路,大肆屠杀中国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三惨案”,也称“济南惨案”。济南旋即落人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日本侵略者在济南街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欺压中国人的暴行比比皆是。这些现象,引起了才来济南的小光选的思考:为什么日本人能跑到中国的大地上横行霸道,骑在中国人的头上作威作福?他父亲告诉他:中国太贫穷了,打不过日本人,只好仰人鼻息。中国当官的,也太无能,见了日本鬼子,退避三舍,远远地躲开了,总以为日本人有先进的洋枪洋炮,中国是无论如何没法跟他们抗争的。 小光选第一次听说洋枪洋炮把中国人镇住了。他很困惑:为什么我们没有枪炮?为什么不多造些枪炮来抗击侵略者?稚气未脱的谢光选当时心中就立下大志造中国的枪炮打败东洋鬼子。当他开始通晓人世时,他便切齿痛恨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不平等条约。目睹日本侵略者铁蹄下国人受辱的情景,他萌发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责任感,立志科学救国,抵御外侮。父亲见儿子很有志气,暗自欣慰。P1-6 序言 吴阶平 杨福家 吴文俊 袁隆平 孙家栋 陈清泉 刘国光 汝信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数十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中华儿女为祖国与世界的科学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代的中华曾有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与印刷术等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与创造,有力地推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进入15世纪以后、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受到了很多的侵害与打击,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科学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与阻滞,但中华学人在探求中华科学重新辉煌的艰难历程中仍然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两岸四地的广大学人始终坚持发展科学与教育,奋发图强,努力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世纪的广大中华学人及其从他们.当中成长出来的著名科学家们,不负民族使命,在长期的科学生涯中不断坚定为民族贡献力量和智慧的理想与抱负。他们有决心有恒心为加速提高中华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做出一番事业。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发展教育。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他们的人生志向、科学思维、优秀品格与科学成就,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他们为中华民族与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我们理当将这些宝贵财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使之继续成为中华和平崛起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正是根据这种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编著出版的。这套“书系”将选录中国两岸四地诸多的最高层次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被选录的每一位科学家都将由编委会和出版社为其编著出版侧重于科学生涯的传记性图书一种。这些图书将以科学家生平为线索,着重叙述贯穿科学家一生的科学成就和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精神和崇高品格,突出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影响。因此,“书系”是一套面向大众,能够被图书馆珍藏,能够向各界读者展现一代著名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为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贡献毕生风范的高品位读物。这套“书系”将通过对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工程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的人生经历、不懈追求、科学成就、突出故事的介绍,生动展现他们为中华复兴、人类福祉而表现出来的勤奋拼搏、勇于创新和赤诚奉献的精神与品格,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奋发进取,为中华科学和人类文明再创辉煌。 这套“书系”将整体性地展示中华民族在推进中国与世界的科学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聪明智慧、巨大能力和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及做出的重要贡献;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和平友善、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将很好地激励中华民族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民众福祉而大力发展各类科学、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与信心,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自尊自强和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奋发精神;将具有集锦科学成就、珍储科学史料的规模性科学档案功能,定将存传百世,并为长远的多方面的用途提供一批具有代表性与系列性的精要蓝本;同时将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创新、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发挥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先进科学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在21世纪的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水平将被快速提升,同时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与人类社会的面貌。一心向上的中华学人理当站在时代的前列,传承民族创新精神,严谨治学,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并在这一大兴科学与教育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更多著名的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工程科学家,与广大学人一,道,为创造更高的科学成就,为中华的未来非凡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8月 后记 编撰《谢光选》,是一项既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我执笔宣示中国航天事业50年的辉煌成就,弘扬中国航天团队的航天精神,无上荣光。但是,要把一位航天专家,一位知名、资深的航天专家写得栩栩如生,笔端生花,跃然纸上,准确、全面、完整地反映出科学家的一生,既不溢美,更不掩瑕,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时光流转,时过境迁,回眸、记忆间或有失实、失真,何况航天工程是一项高科技的系统工程,每一项成就往往是集成的,因而,每个人的贡献是很难精确切割的。用组织、主持、参与,或者说策划、裁决,也很难说清楚谁的贡献大谁的贡献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说也可能是一家之言,会有偏颇。 在编撰中,虽然也阅读了大量资料和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得益颇丰,也为此向当年的当事人请教、求解,登门造访。年近九旬的徐兰如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也请在谢老身边工作过的知情者,如原院办公室主任朱荣先,副主任潘昭汉,曾任科技委办公室主任、谢老的秘书武绍珍阅稿。他们看过初稿后,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卜微清还为书稿打字、校勘、润色做了许多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但由于我自己水平有限,又缺乏思辨能力,加之时间仓促,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赐教。 著者谨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