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达的标志之一,也是现代生活中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的一种时尚。作为语言艺术,幽默不审人际交往,特别是活跃社交活动气氛,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绝佳媒介。
谈吐幽默风趣,不仅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美和魅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人自信心的体现,它甚至可以影响周围人的情绪。拥有幽默的气质,是趱成功的重要条件。本书从心理调节、颠倒逻辑、歪曲推理、文人幽默逸事、缩短心理距离等十四方面来向你阐述了幽默的谈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漫话幽默谈吐/孙绍振幽默文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孙绍振 |
出版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幽默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达的标志之一,也是现代生活中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的一种时尚。作为语言艺术,幽默不审人际交往,特别是活跃社交活动气氛,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绝佳媒介。 谈吐幽默风趣,不仅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美和魅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人自信心的体现,它甚至可以影响周围人的情绪。拥有幽默的气质,是趱成功的重要条件。本书从心理调节、颠倒逻辑、歪曲推理、文人幽默逸事、缩短心理距离等十四方面来向你阐述了幽默的谈吐。 内容推荐 它是那么重要,然而又是神秘莫测的。 它不是一种科学理论,你不能指望它帮助你解决发明创造的难题;它也不是一种操作能力,你不可能依靠它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你工资入不敷出,它却不能变成钞票;你考试成绩下降,它也不能变成分数。它的特点就是既不科学,也不实用,它是情感的优裕和自由,只有心灵特别广宽的人才能获得这样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就是幽默的象征。 幽默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在人生纷至沓来的困惑中,它会帮助你化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当你在沉重的沮丧中不能自拔时.它会给你心灵的翅膀,让你精神得以超越。 目录 上篇 幽默素质 一、心理调节 自我调侃/3 直白隐衷/7 故作蠢言/10 故作大言/13 故弄玄虚/15 苦中作乐/18 二、神经放松 不动声色/22 钝化锋芒/25 由愤转谐/27 答非所问/29 歪曲经典/31 荤素调匀/33 亲切戏谑/36 三、颠倒逻辑 偷换概念/39 指鹿为马/42 一语双关/46 语义变迁/48 同语异指/51 同枝异花/53 模拟反讽/56 不伦不类/58 四、歪曲推理 无理而妙/62 歪解包袱/65 导致荒谬/67 谬上加谬/10 将谬就谬/73 以谬还谬/75 谬极归真/77 以正导反/80 反向求因/83 歪语藏机/86 五、机智游戏 声东击西/90 迂回取道/93 引人就范/95 反戈一击/97 以退为进/100 借语作桥/102 铺平垫稳/104 随机套用/107 智力游戏/110 下篇 幽默随笔 六、自我调侃 贬低自己/115 诡辩式幽默/116 需要真诚/117 团拜演说/117 抑制进攻性/118 歪解因果/118 功能压缩/119 睁着眼睛说瞎话/119 即兴调侃/120 颠倒黑白和不一致原则/121 把人骂笑/121 总结发言和即兴幽默/122 在校友聚会上胡侃/123 吹牛的理论/124 和陌生人见面/125 日本狂泉/125 让客人放松/126 学外语与学狗叫/127 论上课打瞌睡/127 幽默的对象/128 七、哥们儿真逗 舒婷向一棵树道歉/129 楼道歌手/130 荒谬讽世/130 身份证和黑色幽默/131 反向求因/131 劳燕为何分飞/132 严肃的幽默/133 往不可能处想象/133 悲天悯人和答非所问/134 歪批法国足球队/135 居高临下/135 不要着急嘛/136 活宝不活/137 将谬就谬/137 新的和旧的/138 缓和紧张/138 中西合璧/139 八、文人幽默逸事 “不亦快哉”/140 刻薄而又忠厚/141 不避粗野的黑色幽默/141 选美的喜剧/142 苦涩的微笑/142 恐怖的笑/143 深邃的幽默/144 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144 思路灵活/145 反语的分寸/146 反语与无理推断/146 黄永玉的广告词/147 李敖的“不亦快哉”/148 戏仿和幽默/148 幽格非一默/149 杂乱无章之乐/150 艾青幽默/150 莫言戏写李白/151 从幽默上升到诗意/151 刘半农的戏文/152 两种自嘲/153 不怕丑的幽默/154 大言不惭/154 林语堂上课/155 钱玄同的幽默/156 九、缩短心理距离 演讲者的自我调侃/157 俄罗斯暴发户和中国大款/158 维族幽默和汉族幽默/158 语义保持不变/159 概念的转移/160 叠加荒谬感/160 葛优替冯巩签名/161 循环论证/161 装聋作哑/162 为牛做翻译/163 硬幽默的软化/163 夸张和幽默/164 把自己也摆进去/165 超越现实/165 内心美容/166 说错话以后/166 偷换小偷的概念/167 不要一本正经/168 十、政治家 德国将军和毛泽东/169 歪拆姓名/170 俚俗与深刻/170 风趣与率真/171 朱镕基的幽默/172 优雅地拒绝/172 自嘲和抒情/173 幽默和雄辩/174 从未用过的心脏/174 化敌为友/175 无类比附(引喻失义)/176 当众跌跤之后/176 总统被认错以后/177 怎样劝孩子用功/177 林肯善辩/178 夸张自己的失败/179 身体幽默/180 十一、童趣 孙猴子的小便/181 天真与幽默/182 幽默的孩子/182 幽默的撤退/183 可爱的虚字眼/184 好消息和坏消息/184 为什么光膀子/185 孩子的减法/186 幽默感和伤害性/186 消解前提/187 妈妈和妻子/187 典故和语义错位/188 十二、洋相 不是东西/190 一语双关/191 参加父亲的婚礼/191 类似幽默的诡辩/192 离婚对世界和平的贡献/192 思路错位/193 万卡——含泪的幽默/194 啤酒和苍蝇/194 当场不捉奸/195 骂人和编故事/195 浣熊招供/196 幽默和反驳/197 肯定和否定/197 两个古董题材/198 凶杀情节和洗盘子/199 歪曲概念/199 在墓碑上开玩笑/200 汽车上的贴纸/201 十三、古代幽默 女婿救丈人/202 远志和小草/203 愚蠢和幽默/203 放火和点灯/204 忌讳的尴尬/205 “最不足取”的批语/205 刻薄的道学先生/206 笑话之忌/206 默会—一顿悟/207 笑话的素材/208 死到临头/208 怕老婆甚于怕贼/209 不和谐的诗/209 囿于实用 /210 八文钱的酒宴/211 禁不住抬杠/211 从滑稽到幽默/212 乱点鸳鸯谱/213 默契和反馈/213 反话正说/214 韩愈送穷/215 恋穷不舍/215 官衙调侃/216 机械刻板/217 财主自骂 /217 骂人和狡辩/218 呆气得可爱/219 文章的屁气/219 情人和赶驴的/220 葡萄架倒了 /221 和尚吃荤/221 吹捧性幽默/222 十四、魔鬼辞典 魔鬼词典/223 愤世嫉俗/224 反向思维/224 幽默的深度/225 当代魔鬼词典/226 废话经典/226 试读章节 当你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名人或者教师出现在讲台上的时候,你与听众之间虽然只有几米的距离,但是你和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要远远超过空间距离。心理距离越大,你与他们之间的交流越困难。虽然他们可以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表情,但是他们与你之间的感觉、情感不能相通。而演讲作为人际交流方式的特点是其现场性,它不仅靠思想观点的传输,而且靠感觉、情感的交流,因为正确的观点只触动人的理性,却很难使人有感觉和感情的共鸣。如果你能使听者不但理解真理,而且和你一起感觉和享受真理,那么,不仅你的惊人妙语会引起他们的哄堂大笑和热烈的鼓掌,就是很平淡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他们的神经,使他们发出心领神会、不约而同的笑声,甚至突然顿悟的欢呼。而不善于创造出这种白热化气氛的人,在讲台上,即使讲出了一些很惊人的妙语、很深刻的哲理,往往也只能引起听众些许的注意和片刻的安静,之后就会又恢复到心不在焉、甚至交头接耳的状态。 一个演讲者如果不能缩短他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打不破竖在他们之间的那堵透明的墙,那就很难维持住讲台下的秩序,只能眼睁睁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直到自己也丧失了驾驭他们的信心,垂头丧气地败下阵来为止。 打破这堵透明的心理隔膜之墙,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台上来的办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创造出一种精神优势,继续扩大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把听众镇住,使他们神经拉得很紧,不敢喘息。例如,在一个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上,上台发言的都是权威,等到一位无名小卒上台,听众早就疲倦了。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开头就说:“我不是名人,但是我比名人更高明。”一下子便把听众惊住了,引起了强烈的兴趣。这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创造紧张乃至耸人听闻的气氛,其缺点是效果很难持久,而且到最后,听众中聪明的人难免会产生上当之感,对你喝倒彩。 另外一种方法恰恰与这种方法相反,就是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降低自己的精神优势,让听众放松,这样有利于听众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感觉和情绪上与你心灵相通。 1956年,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加诺到清华大学操场演讲,台下就座的除清华的学生以外还有北大的学生,陪同的有戴着墨镜和白手套的外交部长陈毅。苏加诺是世界名人,步入清华时,学生队伍的秩序一度有些激动性的骚乱,在台上的陈毅显然不悦,气氛有点紧张,有经验的苏加诺总统当然看在眼里。他在演讲一开头就说了两句题外的话:“我请诸君向前移动几步,我愿更靠近你们。”话一说完,学生队伍活跃了,很快往前移动了几步。接着苏加诺又说:“我请诸君笑一笑,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光辉的未来。”青年们轻松地笑了起来,气氛变得十分和谐,在之后的演讲中苏氏不断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苏氏所用的这种方法是以缩短空间距离来缩短心理距离,其目的是打破情感交流的障碍。其实这种方法属于很初级的层次,但由于苏氏的名望太高,因而其效果十分强烈。一般人如果没有这样高的名望,运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很难有这样好的效果。一般人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得用更高层次的方法。其中最具强烈效果的就是自我调侃。美国的赫伯·特鲁写了一本叫《幽默的人生》的书(一译《幽默的秘诀》),把自我嘲弄列入最高层次的幽默。 任何一个人只要出现在讲台上,由于自身的职业、年龄等等原因,多少有些精神优势,足以使听众对他肃然起敬(哪怕是短到只有几分钟),因而有碍于他与听众在感觉和情感上相通。缺乏幽默感的演讲者往往满足于这种精神优势,而不知其是非持久的。因为外部的精神优势越大,听众的心理期待就越强,而在后来产生失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聪明的演讲者常常在开头降低这种优势,以缩短自己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但这并不包括那种在开场白中所讲的套语:“我没有什么准备,现讲几句不成熟的意见。”由于是套话,一来不会使听众注意力集中,二来又让人觉得演讲人极不诚恳,从而使听众的注意力钝化。如果是在国际性会议上,面对的是欧洲人,特别是美国人,那还可能起反作用。在一个美国人看来,你对自己都没有信心,可见没有什么真货色。欧美人很欣赏自我调侃式的幽默。你可以当着众人调侃自己,通过调侃自己表现你有高人一筹的智慧和广阔的胸襟,对自己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 自我调侃无非两种:一是嘲弄自己的短处,如自己的长相。20世纪60年代我国兵乓球运动员徐寅生有一篇关于怎样打乒乓球的讲话,影响很大。在讲话的开头,徐寅生就以调侃的语调讲到自己脸上的痣,他说:“大家常说我打球时是‘智多星’,其实我不过是脸上多长几个痣而已,我是‘痣’多星。”一下子把大家对他思维特点的称赞和他脸上并非优点的痣扯到了一起,在毫无联系之处找到一种暂时偶然的联系,以冲淡对他讲话的过高的心理期待,并表现出他对自己被公认的优点不以为然的态度,以此达到了沟通他与听众之间感觉和情感的目的。 美国总统林肯在一次演讲中以这样一个小故事来拉近他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他说有一次在森林中散步,遇到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对他说:“你是我遇见的最丑的一个人。”林肯说:“我身不由己。”林肯在这个故事里不仅把自己的相貌和缺点夸张了,而且把自己的狼狈处境夸张了。他在虚幻境界的可怜,与他在现实世界中的优越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也就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除了嘲笑自己不雅的长相外,还有嘲笑自己身体的。欧美女人很怕自己长得胖,有一个发胖的女演员说她穿上白色游泳衣去海滨游泳,使得飞过上空的美国空军大为紧张,以为古巴白色潜水艇上浮。构成这种自我调侃的幽默趣味的关键在于要说得“玄乎一点”,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虚幻感才够味,如果说得太实了,就可能造成对自己的伤害,破坏了现场效果。调侃自己的外部特征还是比较浅层次的幽默,更深刻的是嘲弄自己做过的蠢事。美国的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有一次在法国学院听演讲,讲话完毕,大家都鼓掌,富兰克林也跟着鼓起掌来,由于他不懂法语,鼓掌时问邻座,演讲人讲了些什么,这时才知道全篇都是赞美他的话,富兰克林消除尴尬的方法就是把自己闹的笑话讲给别人听,这样便把尴尬变成了趣味。P3-P5 序言 它是那么重要,然而又是神秘莫测的。 它不是一种科学理论,你不能指望它帮助你解决发明创造的难题;它也不是一种操作能力,你不可能依靠它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你工资入不敷出,它却不能变成钞票;你考试成绩下降,它也不能变成分数。它的特点就是既不科学,也不实用,它是情感的优裕和自由,只有心灵特别广宽的人才能获得这样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就是幽默的象征。 因此,幽默才有那样神奇的力量:在人生纷至沓来的困惑中,它会帮助你化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当你在沉重的沮丧中不能自拔时,它会给你心灵的翅膀,让你精神得以超越。 每一个人的天性中多少有些幽默感,在人际交往中,它是心灵与心灵之间和平与欢乐的天使,拥有幽默就拥有爱和友谊。凡具幽默感之人,所到之处,皆是一片欢乐融和之气氛。 在无法避免的冲突中,幽默感不强的人就会面临考验,是拍案而起、横眉立目,还是悲天悯人、大智若愚?幽默家的高明在于即使到了与对方针锋相对之时,也不会像常人那样心灵被怒火烧得扭曲起来,而会仍然保持相当的平静,在对方已感到别无选择时,幽默家仍然有多种选择的可能。 如果你的朋友来访,而他的孩子却穿着鞋子踩上了你洁白的床单,你是立即直截了当地制止呢,还是像冯骥才那样故意大词小用地说:“我建议把你的孩子搬到地球上来!”先把孩子的父母逗笑了,再让他们去体验一种复杂的意趣。 你要先让对方欣赏你的幽默,再让他领略你的良苦用心,并同时享受心灵的顿悟之乐。如果你是一位美丽的女郎,你有没有考虑过,如何摆脱轻率求爱者的纠缠?如何把调侃性与攻击性结合起来? 你在反击无端的攻讦时,你有没有掂量过如何分别使用硬性幽默与软性幽默,藏锋芒于调笑之中?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幽默家有心灵的余裕,能超越日常实用逻辑,自由地选择奇妙的评价态度和表述方法。然而这个要求对于一般人说来似乎是太高了。 原因是,一般人幽默感都非常微弱,实用的需求和认识的追求都占据着非常大的优势,沉重的社会生活本身再加上学校的应试教育已经把人训练得驯服于实用的需求和理性的规范,以至达到了不动脑筋的自动化程度。一般人看见一个非常胖的妇女,几乎只能诱发出一个判断:一个胖女人。这很自然、很正确、很科学、很令人信服,几乎没有争辩的余地,思维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好像是毫无争议,顺理成章!但这只是一种选择,那就是科学认识的选择。可是,人生是丰富多彩的,科学的价值选择只是单一的选择,这种选择固然很重要,可它并不能满足人生的一切需要。尽管它可能有一千条优点,但却实实在在地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很枯燥,没有趣味。当人需要开开玩笑,以幽默感来缩短心理距离、调节人际关系时,就不能依仗这种科学的态度而要根据另一种选择,作出另一种判断。 如果这位很胖的妇女和你很熟悉,又互相戏谑惯了,你恰恰可以作一个不符合事实的判断,而且夸张地对她说:“报告你一个好消息!”她问:“什么好消息?”你可以非常神秘地对她耳语:“你变得越来越苗条了!”于是她立刻就和你一起共享你的幽默。你这个判断,从理性认识来说,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正确,它可能有一千条缺点,可是它有一条优点,就是它挺幽默。 幽默的选择不同于科学的选择,它的判断和推理与科学的判断和推理属于两个路子、两种功夫。 本书提供了许多幽默谈吐自我训练的方法,都是具体的方法,而上述那种心照不宣、超越理性逻辑的情感沟通则是其总的方法,即方法的方法。 正因为幽默的方法不同于科学的方法,它才可以偷换概念、指鹿为马、不伦不类、故作蠢言、答非所问、自相矛盾、将谬就谬、歪打正着、强词夺理、歪解因果。总而言之,它用一种与通常逻辑不同的逻辑去思考问题。找到了这个窍门,你就基本懂得了幽默是怎么回事。其实,它很简单,只要记住:它在进行推演时,用的是一种歪曲的推理方法。我国艺人早就总结出构成幽默的规律,那就是“理儿不歪,笑话不来”。 如果你一辈子只会说咸鸭蛋是用盐腌了才咸的,那你就太拘泥,太一本正经,太放不开,太傻乎乎,太死心眼了,你就一辈子幽默不起来。如果你敢于把道理歪曲一下,狠狠心,硬着头皮说:“成鸭蛋之所以咸,因为它是咸鸭子生下来的。”那你就不那么傻乎乎,不那么死心眼了,你脑袋里就有一点幽默细胞了。用学术的语言来说,你就超越了科学的认识进入了幽默境界了。 在汗牛充栋的幽默书中,本书是根据我的幽默理论——“幽默错位逻辑”引申出来的,是一种实用幽默学说,主要目的是将复杂的幽默理论简明化、操作化、系统化、方法化。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优越的方法,也没有绝对现成的方法,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所谓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聪明人手里,死方法可以变活;在呆瓜手里,活方法可以变成死的。方法变化多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壮了胆子,在朋友交谈中,不那么傻乎乎、死心眼,那就不但是你的胜利,而且是我的愿望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