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家将/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明)纪振伦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著名的英雄传奇小说,原名《北宋志传》,讲述的是北宋立国之初,西北边陲遭受外敌侵扰,为保国安民,以杨业为首的杨家三代将士前赴后继、浴血沙场,与辽军殊死作战的故事。杨业遭奸臣陷害而壮烈牺牲,杨六郎继承父志不屈不挠抗敌,杨宗保、穆桂英威震敌胆,焦赞、孟良忠勇无畏,以及后来的十二寡妇征西等等,一直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小说通过杨家世代尽忠、抗辽保国的事迹,歌颂了英雄人物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推荐

小说从宋太祖平定北汉写起,讲述五代时期北汉名将杨业归顺宋朝以后,杨家父子八人在宋辽幽州大战中,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辉战死沙场,四郎杨延朗被俘,五郎杨延德被迫去五台山为僧;杨业在胡原谷战役中因奸臣潘仁美陷害撞李陵碑而死,七郎杨延嗣又遭潘仁美万箭穿身;后来真宗被围困魏州城,为六郎杨延昭所救,接着在破天门阵和救十大朝臣出九龙飞虎谷战役中,四郎、五郎、六郎和六郎之子杨宗保以及杨门女将都立了战功;最后以杨宗保平定西夏,十二妇得胜归朝结束,全书表现了广大人民对正义的拥护及对英雄们的爱戴之情。作者集中笔力歌颂英雄人物英勇无畏的气概,其目的在于鼓舞人民树立与侵略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小说中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宋史》中都有记载。杨家将捍卫边疆,抗击入侵者的英雄业绩也早在民间流传,在南宋话本和元明杂剧中就有不少有关杨家将的故事。问世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杨家将演义》,融会了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各种杨家将故事和传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迥异、有血有肉的杨家将人物形象,如杨令公、杨六郎、佘太君、穆桂英、孟良、焦赞等,个性突出,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说还饱含激情地塑造了一大批巾帼不让须眉的杨门女将形象,她们个个武艺超群、性格豪放、叱咤风云、纵横驰骋,完全摆脱了封建礼教那一套男尊女卑的等级枷锁,展示了我国古代英雄妇女赤胆忠心、智勇双全的光辉形象,为平民百姓家喻户晓,津津乐道,在民间甚至有了“杨家府里女胜男”的说法。这在我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

小说在着力反映民族斗争、歌颂爱国英雄的同时,也用了一定篇幅描写了朝廷内部忠臣与奸臣之间的尖锐冲突,对皇帝的昏庸作了一定的揭露。奸臣潘仁美种种陷害忠良的阴谋诡计以及内奸王钦的可耻勾当,都是和宋朝皇帝的纵容分不开的。但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小说中强调的封建社会“忠君”思想以及不少神怪迷信描写,则是消极、落后的部分。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历史的眼光,汲取书中所宣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勇忠贞的正义精神,剔除消极的内容。

目录

第1章 宋太祖亲征北汉 杨令公回兵河东

第2章 呼延赞太行迎驾 赵匡胤遗嘱后事

第3章 潘仁美计逐英雄 呼延赞单骑救驾

第4章 北汉主议守诃东英 呼延赞力擒敌将

第5章 王文计取陆亮方 郭进大破耶律沙

第6章 汉主敕书召杨业 八王反间离刘钧

第7章 光美奉使说杨业 令公引兵归大宋

第8章 小圣感梦取太原 太宗下议征辽东

第9章 杨六郎幽州救驾 宋太宗班师还朝

第10章 刘廷翰智取番将 杨令公大破辽兵

第11章 曹彬率兵征大辽 怀德战死岐沟关

第12章 太宗驾幸五台山 将军血战幽州城

第13章 宋太宗议征北番 柴郡主奏保杨业

第14章 呼延赞六战辽兵 李陵碑杨业死节

第15章 瓜州营七郎遭射 汴京城六郎雪冤

第16章 杨家将晋阳斗武 杨郡马领镇三关

第17章 樵夫诡计捉孟良 六郎单骑收焦赞

第18章 孟良智盗■■马 岳胜大战萧天佐

第19章 六郎兵困双龙谷 延德大闹幽州城

第20章 枢密计倾无佞府 八王智救杨郡马

第21章 宋君臣魏州被困 杨六郎大战辽将

第22章 天师布阵九龙谷 宗保佳遇穆桂英

第23章 桂英大破天门阵 四郎暗中助粮草

第24章 杨延昭议取北境 平大辽南将班师

第25章 孟良焦赞双丧命 郡马寿终无佞府

第26章 达达国议举伐宋 杨宗保兵征西夏

第27章 束天神六战宋将 百花女锤打张达

第28章 杨宗保困陷金山 周夫人力主救兵

第29章 杜娘子大破妖党 马赛英火烧番营

第30章 杨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妇得胜回朝

试读章节

太宗即位不久,老将符彦卿、马全义等先后去世。这天早朝,太宗对大臣们道:“先帝临终时,曾叮嘱我要重用太行山的呼延赞。现在我想召见他。”杨光美奏道:“太祖先帝曾授予呼延赞官职,现在正好召他到朝廷来,委以重任。陛下想要平定北汉,这人一定能建大功。”太宗便派高琼去太行山,宣召呼延赞来朝廷。呼延赞留下李建忠镇守山寨,亲自带领两千名士兵,前来京城。太宗宣召呼延赞上殿,准备赏赐一所府第给他。潘仁美上前奏道:“京城东郭门有一所府第,十分宽敞,现在有一千名士兵在看守着,很适合呼延将军居住。”太宗准奏,便让呼延赞前去安顿。呼延赞来到御赐府第.却看见那竟然是一所破房子,野草遍地,蛛网满布,完全没有人整理、打扫.只有五百名守军,却也是老的老、病的病。呼延赞十分生气,夫人马氏劝他道:“将军别生气,这里只是暂时居住的地方,等皇上平定了北汉,我们就可以离开这里。”呼延赞听从了马氏的劝告,命令军校打扫干净,便勉强住下了。第二天,呼延赞便到校场练兵。

早有密探把呼延赞的动静向潘仁美报告,潘仁美听说呼延赞每天整顿军队,部下号令严明,没有一个人私自进城扰乱百姓,暗想:“这个人以后一定能很有作为。”便想趁早将他除去。心腹刘旺献计道:“呼延赞刚到军中,官职低微,三日后他应该来参见大人。到时借机羞辱他一番.他便会自己离开,哪还用除他?”

仁美大喜,便命左右布置好刑具,等着呼延赞来。

第四天,呼延赞入府拜见。潘仁美道:“你知道先帝留下的法例吗?”呼延赞道:“小将刚到这里,还不知道。”潘仁美道:“先帝有令,凡是招安前来投顺之人,都要先打一百杀威棒。现在就要这样执行。”呼延赞听了,不知所措。潘仁美喝令左右依法执行,左右将呼延赞推倒在地上,重重地打了一百棒。可怜呼延赞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进流,帐下将士见了,都觉得心酸。

呼延赞回到府中,马氏看见他被打成这样,大惊失色,急忙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呼延赞将他被打了杀威棒的事说了一遍。马氏道:“既然先帝有这个法令,我们就应该顺从,将军暂时先忍耐一下吧。”说完,便去暖了一杯酒,递给呼延赞。呼延赞正觉得口渴,接过酒就喝,可还没来得及放下酒杯,他便大叫一声,倒在地上。马氏大吃一惊,赶忙去救,却怎么也救不醒,着急得放声大哭起来:“我夫妇本来是想效忠朝廷,谁知道竟然会这样自己送了性命?”

一个老兵上前说道:“夫人不要啼哭,我也许能救将军。”马氏哭道:“如果能把将军救醒,你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呀!”老兵道:“将军被打的时候,那根棍棒上预先沾了毒药,毒性已经侵入肌肉,遇到热酒就会发作起来,所以将军才会昏迷不醒。等我喂将军服一点药。他就可以醒过来。”马氏道:“既然有这样的灵药,那就快给将军服用吧,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救命之恩。”老兵取出药丸,用酒调开,喂呼延赞服下。

没过多久,呼延赞渐渐醒过来,问那个老兵:“你这是什么药丸?这么有效!”老兵道:“我曾经被敌人下毒手,差点被打死.幸亏一个道人把我救醒,所以得到了这个药。”呼延赞要重谢他,老兵不接受,说:“将军在这里住,其实是被潘仁美害的;刚才你又被毒打,肯定也是他所为。你如果不走,恐怕性命难保。”呼延赞怒道:“奸臣当道,我们怎么能尽忠报国呢?”便命令手下众人。收拾行李。连夜与马氏回到太行山。

叔父耿忠知道了呼延赞回太行山的原因,非常生气,立即率领两千人马与呼延赞一起到怀州,把怀州城包围起来,战鼓之声响彻城内外,城中人心大乱。

P9-12

序言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法则和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青春的聚会和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有些学生好一点,静得下心来认真阅读,但是,茫茫书海使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信息爆炸的时代使他们不幸成了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横践踏。”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呢?”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作家、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工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精华的提炼,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2007年初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