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间歌谣/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分类
作者 柯杨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歌谣是一门民间艺术,它不但是劳动者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同时还表达了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极为通俗易懂的字里行间浓缩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的其中一册,参照有关文献资料,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歌谣作了通俗而简明的介绍,并对其艺术特征、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了简要的说明。

内容推荐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的其中一册,参照有关文献资料,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歌谣作了通俗而简明的介绍,并对其艺术特征、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了简要的说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民歌的分类及其代表性作品举例

(一)劳动歌

(二)仪式歌

(三)时政歌

(四)生活歌

(五)情歌

(六)儿歌

第二章 民歌丰富多彩的艺术袤现方法

第三章 民歌的多种功能与价值

(一)民歌是劳动者的贴心伴侣

(二)民歌在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作用

(三)民歌在政治与现实中的作用

(四)民歌在百姓生活中的作用

(五)民歌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图

(六)情歌,是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媒介

(七)民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第四章 民歌的格律

(一)民歌的章句、节奏和押韵

(二)民歌中的衬字、衬词和衬句

第五章 民间小调

第六章 民间歌瑶的保护与传承

(一)民间歌谣的保护

(二)民间歌谣的传承

第七章 民歇的剀新与炭屋

附录 中国传统民歇曲谱精选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包括民间歌谣在内的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的原则、措施与方法。我国政府作为该公约的签字国,理所当然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因此,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2005年12月22日,更直接以国务院名义,下达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这两个文件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公约”中的原则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政策与方法,成为指导国内相关机构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准则。关于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国务院文件中高屋建瓴地指出:“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于民间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务院文件中所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同时强调指出要“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国务院“通知”中说:“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国务院的这两个文件虽然是下达给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但其意义却十分重大,它不但显示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由以民间社团(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为主提升为政府行为,有了建立机构、增加编制、投入经费和培训专业队伍等方面的保证,而且在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方面也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作为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愿与广大读者一道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这项伟大的工程,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添砖加瓦,使国务院提出’的总体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民间歌谣的保护与传承,有许多工作要做,我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一)民间歌谣的保护

民间歌谣的保护有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之分。静态保护指的是对民间歌谣及其演唱活动的搜集、记录、拍照、录音、录像、整理、制作与出版,使民歌歌词、曲谱及演唱活动以图书或音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动态保护主要指的是对优秀民间歌手及其传承人的保护,其中包括对他们生活与健康状况的关照,对他们演出活动的支持和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包括对有利于他们才艺展现的传统文化空间的保护,如西北的“花儿会”和南方的“歌墟”等。对于“文化空间”这个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爱德蒙·木卡拉解释说:“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择的时间。”他还补充说:“在这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空间和某个地点的区别。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地点是指可以找到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存留,像有些纪念物或遗址之类的地方。文化空间是一个人类学概念,它指的是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地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如果把民间艺人比作鱼儿,那么,文化空间就是江河湖海,是鱼儿们得以生存和自由发展的环境。文化空间的萎缩或消失,就意味着某种传统民间艺术的衰落或消亡,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加以保护。

上面,我对民间歌谣的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进行了简单的说明。下面,我要对静态保护中民歌的搜集、整理问题详加论述。因为这是保护民间歌谣最基础的工作之一,要求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三者的完美结合。但从以往出版的民歌集来看,除每省、区一卷的大型《民间歌谣集成》系列丛书质量达到上乘外,个人搜集、整理、出版的许多集子,大都存在某些缺陷和不足,应当引起有志于此的朋友们的重视和克服。

P131-135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后记

歌谣是一门民间艺术,它不但是劳动者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同时还表达了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极为通俗易懂的字里行间浓缩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如果说美声唱法是音乐世界的高雅殿堂,那么原生态的民歌,则会使人们体会到最为原初、最具人性的艺术的本质。它是发自人类内心的呐喊、赞美、哭诉、祈祷……。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用朴素的艺术表达出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在发展通俗歌曲、欣赏美声唱法、重视民族音乐的同时,必将越来越认识到原生态歌谣的宝贵!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也是全人类的优秀遗产,是千百年来我们内心深处那最原始的冲动的延续和展现,是保持和恢复历史文化记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很高兴能够参与中国社会出版社的图书援建工程,同时也借此机会献上这本《民间歌谣》。愿农民、牧民、渔民兄弟姐妹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继承和发扬我们美妙的民间歌谣;愿我们的都市朋友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忘哺育我们健康成长、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民间艺术。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要特别感谢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田明同学和中国社会出版社侯钰编辑的大力协助。同时也要感谢《中国歌谣集成》所提供的部分精美图片,它使这本书大为增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