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不愧是20世纪一位超群绝伦的天才。在文艺上,挥毫泼墨,鬼斧神工,堪称鬼才;在商业上,长袖善舞,富可敌国,堪称奇才;在情感上,个性扭曲,情感变态,堪称怪才。但是,达利的一生是传奇的,是荒诞的。他创造了一个充满无尽的想象力与梦幻的艺术世界,也制造了一个白手起家却富比王侯的制造财富的神话。
本书为“名人密码”系列之一,以“梦幻与怪诞”为红线,解密达利的成长历程、艺术造诣、情感生活、作品市场等方方面面,呈现给读者一个天才的达利,一个传奇的达利,一个神话的达利。
本书的阅读对象为: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喜欢艺术的人,喜欢做梦的人,喜欢绘画的人,超现实主义者,梦想做富翁的人,崇拜达利的人,讨厌达利的人,同性恋者,追求成名成家的人,时尚设计师……
达利少年聪慧,野心勃勃,6岁想当厨师,7岁想做拿破仑。6岁画出第一件作品《家乡风景》,21岁举办第一场个人画展,25岁制作超现实主义经典电影《安达鲁的狗》,27岁创作一生最具代表性的名画《记忆的永恒》……,可他的言谈举止很“反常”,尿床尿到8岁,极端恐惧蟋蟀,……
达利是20世纪一位超群绝伦的天才。在文艺上,挥毫泼墨,鬼斧神工,堪称鬼才;在商业上,长袖善舞,富可敌国,堪称奇才;在情感上,个性扭曲,情感变态,堪称怪才。
他用梦幻制造了一个财富神话,一眼洞穿现代艺术的“除魅”本质,最先发起了一场空前的艺术掘金运动。
他是无政府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立体主义者、超现实主义者、院士、神秘主义者、保皇派与德·普波尔侯爵……。他一生只爱一个女人,可她比他大11岁,还是朋友之妻。这个女人是他的情人、妻子、母亲、模特和事业总管。蜜比血甜,他与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诗人洛尔卡友谊深厚,却是同性恋。
第五节 立体主义的衣钵
达利从1923年接触到了立体主义绘画之后,他对侨居巴黎的同胞毕加索和格里斯的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艺术趋向就转向了立体主义。当时达利还在马德里念书,其时艺术领域正是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独领风骚的阶段,然而遗憾的是,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竟无人能解释立体主义的理论。达利只能靠自信外加自己的画画天赋,来领悟立体主义的精髓。后来,他说:“当时我是马德里唯一的立体派画家。”
达利在这一时期也有所接触形而上画派画家基里柯的作品。基里柯的绘画世界接近于梦幻,在梦幻世界里,画面上细节的精致达到了新的真实,这也同样影响了达利以后的艺术风格。
1926年虽然毕加索和达利只有过短暂接触,毕加索却非常赏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并不断关照他。此后,毕加索深深地影响着达利,达利还曾以素描《毕加索的影响》自嘲。
虽然毕加索被达利尊称为天才,但这并不表示达利是毕加索立体主义的信徒,也不表示达利将跟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脚步一直走下去。关于对毕加索的艺术感情,达利曾说:“我是他的忠实崇拜者,但内心充满了矛盾心理,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爱恨交织。我所关心的毕加索是个死人,他已变成我的父亲。”他的潜意识野心是使这个父亲当王八并杀死他。
拜会毕加索的那一年也是达利吸收立体主义的最后一年,不久,立体派绘画创作中机械性的分割方式已满足不了达利的激情与幻想,立体主义画风逐渐在达利的画面上消失了,相反,形而上画派画家基里柯的画面上所具有的空旷神秘感,在达利日后的作品中却总是隐约可见。
常有人认为现代派画家写实功夫不深,而达利的写实功底却深厚异常。这得益于他少年时代在美术课堂中接受的“不越线”的训练,他后来对各种事物的变形与幻想都具有精致描绘的耐心,对线条在造型上所能达到的极限非常重视。
虽然达利很自信,但是,他在早年就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要解决的不是舍弃传统及现实世界,而是怎样从传统中脱胎换骨,怎样从生活中发现相对传统而言的另一面。
对达利而言,加泰罗尼亚就是“地球的鼻子”,美丽的景色都汇集于此。达利的绘画总是从生养他的土地出发。达利非常热爱菲格拉斯的风景,这些风景不但作为背景而且也作为有生命的存在进入了他的绘画。卡达盖斯的风景使他在作品中变形生命和事物,并且创作出了最令人惊异的梦幻般的绘画,从而在绘画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在对家乡海港城市的描绘中,虽然达利受到了印象派与点彩派的影响,但他所要捕捉的表现质素并不是光,不是时辰的光影效果,而是一种更强烈、更隽永的印象,正是这种追求,促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
他居住的地方经常刮一种风,这种风不但把从地中海飘过来的水气吹走了,还把当地的灰尘刮走了。画家的头脑、思维受到了这种风的深刻影响,所以,人们看达利的画,画面非常干净,总能感到一种光的亮洁,仿佛他的画是从现实中真真切切地抽出来似的。
达利的自负是靠勤奋的工作支撑起来的,他充分掌握了迈向未来的契机。1927年,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硝烟滚滚,如火如荼,达利的创作倾向也一步步跟随着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步伐。
P62-66
人间鬼才达利
少年达利聪慧,6岁时想当厨师,7岁时就想当拿破仑。6岁画出了第一件署上日期的作品《家乡风景》,可他的言谈举止很“反常”,“无比”恐惧蟋蟀,只因为觉得尿床好玩,就一直尿床到8岁……。1925年,21岁的达利首次在巴塞罗那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受到毕加索和米罗关注。1929年,达利在巴黎与人联合制作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安达鲁的狗》,引起轰动;1931年,27岁的达利就创作了他最具代表性的名作《记忆的永恒》,成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达利是西班牙国宝级的艺术大师,是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盘踞在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领域的舞台中心。他的作品看似恍惚迷离,一片梦幻感,但是,并非取材于真实的梦境,而是来源于他童年时代就不断积累的近乎疯狂的臆想。梦是他的作品的源泉,把梦物化到画布上,就是他的创作。
达利二十几岁时被乃父赶出家门,身上一文不名,可是,达利凭着对于艺术的执著,对金钱的疯狂追求,最终生前富可敌国。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临终立下遗嘱,把他一生全部的、高达360亿美元的遗产捐献给了西班牙政府。
达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界奇才,他是一个疯狂的自我炒作者。他在商业上艺术上的非凡成功与他那非凡的炒作才能是密不可分的。
在情感上,达利一如他画笔下的梦幻作品,也是怪诞的。他爱女人,爱得非常专一,爱得让世人惊奇不已。他一生只爱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名叫卡拉,她本来是他的诗人朋友的妻子。卡拉比达利大11岁,她在达利一生中,同时扮演着情人、妻子、母亲、模特和事业总管诸多角色。达利说:“超现实主义就是我。”然而,卡拉却是他一生中唯一不变的现实。在达利心中,卡拉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位女神。在达利一生创造的许多宗教题材作品中,其中绝大多数都有卡拉的影子。所有的圣母都是以卡拉为原型的,有的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就完完全全是他现实生活的卡拉。
当我们在惊奇于达利一生只爱一个女人之时,达利还爱男人,有典型的同性恋倾向。1984年,布鲁塞尔塞克斯与巴拉尔出版社出版的、拉斐尔·桑托斯·托罗艾尔亚撰写的《蜜比血甜:达利的洛尔卡与弗洛伊德时期》一书,对达利与诗人洛尔卡之间复杂的暖昧“友情”作出了很精辟的分析。如果达利不是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画家,洛尔卡不是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诗人,那么,就无人会对他们友谊的同性恋性质感兴趣。
所以说,达利在情感上也是荒诞的。他爱女人,爱得专一,至死不渝;他爱男人,看似是友谊,实则是同性恋。
达利不愧是20世纪一位超群绝伦的天才。在文艺上,挥毫泼墨,鬼斧神工,堪称鬼才;在商业上,长袖善舞,富可敌国,堪称奇才;在情感上,个性扭曲,情感变态,堪称怪才。但是,达利的一生是传奇的,是荒诞的。他创造了一个充满无尽的想象力与梦幻的艺术世界,也制造了一个白手起家却富比王侯的制造财富的神话。
“名人密码”系列的《达利的梦幻与怪诞》一书,以“梦幻与怪诞”为红线,解密达利的成长历程、艺术造诣、情感生活、作品市场等方方面面,呈现给读者一个天才的达利,一个传奇的达利,一个神话的达利。
本书在编著和编辑过程中,作者参考、引用了一些译文和资料,编辑选取了一些图片,在此致谢;由于时间关系,未及一一联系,在此致歉。
德玄馨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