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会工程哲学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田鹏颖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问题提出:在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交点上

 一、哲学理论发展的内在生长点

1.实践论的反思与深化

2.历史观的反思与拓展

3.辩证法的反思与探索

 二、现代社会实践的制高点

1.“全球问题”的哲学透视

2.“和谐世界”的时代呼唤

3.“和谐社会”的基本旋律

4.“人类中心”的理性觉醒

 三、哲学理论与风险社会的契合点

1.哲学范式的自觉转变

2.哲学之树常青之根本

3.哲学范式的时代转向

第二章 学科边界:人类改造社会世界之谜的哲学追问

 一、社会工程哲学反思人与社会世界的实践关系

1.社会是人类工程活动的产物

2.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的理论成果

3.社会技术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物质手段

4.社会工程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现实载体

5.社会工程哲学是人类改造社会世界的自我反思

 二、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特性

1.社会工程哲学的反思性

2.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解性

3.社会工程哲学的规范性

 三、社会工程哲学的多元定位

1.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实践论

2.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认识论

3.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方法论

4.社会工程哲学与一般历史观

第三章 逻辑路径: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论框架

 一、现实性与传统哲学范式的界面:研究的起点

1.现代性的文化基础

2.现代性的技术根据

3.现代性重构的工程思维

 二、现代的人:逻辑的开端

1.社会工程哲学的元概念

2.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范畴

3.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培根计划”终结:建构社会工程

1.“培根计划”终结的是与非

2.“培根计划”终结与文化反思

3.“培根计划”终结与社会工程在场

 四、解析三论:理论的构架

1.形而上学沉思之一:社会工程本体论

2.形而上学沉思之二:社会工程认识论

3.形而上学沉思之三:社会工程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尝试:社会工程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路

1.社会科学的演进逻辑

2.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

3.社会科学的多重功能

 二、社会科学的工程价值

1.创新思维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2.建构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

3.张扬现代社会的科学理性

4.凸显人类工程活动的自觉自为

 三、社会科学的社会工程化趋势

1.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必然性

2.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合理性

3.社会科学走向社会工程的过程性

第五章 技术探索:社会工程的设计原则

 一、社会工程设计的前提性

1.社会工程设计的认识论价值

2.社会工程设计的人文精神

3.社会工程设计的符号性

 二、社会工程设计的理性自觉

1.理解社会工程设计的具体性

2.认识社会工程设计的前提性

 三、社会工程设计与重构现代性

1.反思社会工程设计的技术性

2.把握社会工程设计的复杂性

3.体现社会工程设计的前瞻性

第六章 工程创新:社会工程的本质属性

 一、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立场

1.社会工程哲学的生活立场

2.社会工程哲学的历史立场

3.社会工程哲学的现实立场

4.社会工程哲学的未来立场

5.社会工程哲学的主体立场

 二、社会工程创新的哲学之境

1.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根

2.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源

3.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哲学之魂

 三、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多维向度

1.理论创新秘密的寻找

2.技术创新图式的思考

3.制度创新本质的认知

 四、工程创新的反思

1.自然工程创新的经验

2.社会工程创新的内涵

3.自然工程创新与社会工程创新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以波澜壮阔的中国30年改革开放为背景,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人们对社会世界的依赖、适应和改造领域,把唯物史观与科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相“嫁接”,沿着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进路,对马克思“实践”范畴进行存在论解释,把“实践”作为人类社会的“根据”和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命方式,把社会世界理解为“实践”的前提、过程和产物,将“实践”范畴工程化、具体化、历史化。全书关注现代社会新矛盾与传统哲学范式的新冲突,提出并论证哲学范式从传统形而上学向社会工程转向的逻辑必然性、历史必要性和现实合理性;重点讨论了社会工程哲学的学科边界、逻辑起点、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本质属性和社会工程创新等问题,为推动当下中国社会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方法论支撑,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编辑推荐

本书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是社会实践、社会工程、社会改造、社会创新。它从问题开始,即从当下风险社会新的社会问题开始,提出并论证哲学范式的转向即从传统形而上学向社会工程转向的逻辑必然性、历史必要性和现实合理性。

本书重点讨论:社会工程哲学的学科边界问题、逻辑起点问题、理论基础问题等,以此说明只有实现社会工程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创新,才有社会体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才能切实加强社会文明建设,为人们谋福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