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致力于探寻人的深度生存问题,论究世界存在的真、善、美,独具只眼“看”人的灵魂、上帝的意义。他在哲学、逻辑学、数学、伦理学、艺术理论、宗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有影响的成果。他先后完成了《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著作,他被称作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他就是被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
《大家精要》之《维特根斯坦》带大家走进维特根斯坦的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维特根斯坦/大家精要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丁大同 |
出版社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一生致力于探寻人的深度生存问题,论究世界存在的真、善、美,独具只眼“看”人的灵魂、上帝的意义。他在哲学、逻辑学、数学、伦理学、艺术理论、宗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有影响的成果。他先后完成了《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著作,他被称作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他就是被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 《大家精要》之《维特根斯坦》带大家走进维特根斯坦的世界! 内容推荐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奥地利思想家、哲学家之一,被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探寻人的深度生存问题,论究世界存在的真、善、美,独具只眼“看”人的灵魂、上帝的意义。他在哲学、逻辑学、数学、伦理学、艺术理论、宗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有影响的成果。作为追求不断创新的思想家,先后完成了《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著作,揭示那些的确存在但“不可说的、自己显示自己的神秘的东西”,这些都是现代世界哲学中逻辑实证主义运动的经典。在他担任剑桥大学哲学教授时,听他授课的人都为他的魅力所折服,“人们简直感觉他就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维特根斯坦用自己的生命印证了一种人可享有的平静生活。 目录 第1章 富豪之子 一、阴影下的童年 二、希特勒的同校生 三、大学生活 四、相识罗素与摩尔 第2章 上帝与信仰 一、战地思想家 二、死亡与永恒性 三、宗教 四、上帝 五、“贪图功名是思想的死亡” 第3章 不可言说 一、帆布背包中的手稿 二、《逻辑哲学论》 三、不可言说 四、乡村教师 第4章 善与幸福 一、何为伦理 二、伦理意志 三、对善的分析 四、论幸福 第5章 美与艺术 一、艺术熏陶 二、美寓于生活 三、艺术 四、建筑美 五、音乐与绘画 第6章 维也纳小组 一、维也纳小组 二、剑桥大学教授 三、多部哲学笔记 四、“哲学”何为 五、“我”为何物 第7章 后期哲学思想 一、写作《哲学研究》 二、语言游戏 三、家族相似 四、私有语言 第8章 最后时光 一、查出癌症 二、论确实性 三、深度生存 四、此刻存在即是永恒 附 年谱 主要著作 试读章节 1889年4月26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富豪家庭。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钢铁工业领袖,母亲利奥泊尔第是维也纳银行家的女儿,笃信罗马天主教,他也受洗为天主教徒。维特根斯坦是八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有四个哥哥,汉斯、库特、鲁道夫和保罗,三个姐姐,海尔曼、玛格丽特和海伦。 和哥哥姐姐一样,维特根斯坦五岁的时候在家中开始接受教育,主要学习拉丁语、古典文学、英语和德语。一直到14岁以前,他的所有知识都是由私人家庭教师传授的。 维特根斯坦的家庭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长期资助艺术家和艺术活动,母亲热爱艺术,音乐素养颇深,以深厚的艺术素养影响着这个家庭,使这个富裕的家庭成了当时音乐家活动的中心。许多奥地利和维也纳的文化名流都是他家的座上客,音乐家勃拉姆斯、克拉拉·舒曼、马勒等是这个充满音乐的家庭的常客。拉威尔后来把著名的《为左手而写的钢琴协奏曲》献给维特根斯坦的哥哥保罗·维特根斯坦,这个哥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右臂,但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单手钢琴家。 全家对艺术有着强烈的爱好,兄弟姐妹们都显露出很高的艺术天赋。在这种艺术氛围的熏陶下,维特根斯坦也成了一个极富音乐素养的人,他对单簧管演奏有很深的造诣,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还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乐队指挥。在这个家庭里经常出入的,还有作家穆齐尔、毛特纳和科学家赫茨和波茨曼等人。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维特根斯坦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和科学素养,虽然后来有人认为维特根斯坦有书面表达障碍,但实际上他的文笔是十分精湛的。维特根斯坦十分喜爱奥地利文艺评论家卡尔·克劳斯的著作。 尽管家庭十分富有,但他和哥哥姐姐们生活得并不快乐。当时,维也纳是华丽艺术和庸俗作品的汇聚地,充满华尔兹舞曲、巧克力蛋糕和高雅文化,但政治气氛十分的严酷。奥地利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描述当时的情形说,“在柏林,情况异常严峻,但并非不可救药。而在维也纳,情况正好相反,已经不可救药,但并不严峻。”’当时,这个城市受到异常的自杀潮的影响,也波及维特根斯坦的两个哥哥。 父亲对子女们非常严厉,这使得维特根斯坦和他的哥哥们感到十分的抑郁。据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说,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恋者。1902年他的大哥汉斯自杀,1903年他的三哥鲁道夫也自杀了。他俩都是同性恋者,鲁道夫在绝命信中为自己“反常的性情”感到绝望。维特根斯坦传记研究者认为尖嗓子和结巴的瘦弱男孩维特根斯坦,长大后一度也成了一个同性恋者。 自杀事件发生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管教,但自杀的念头无疑也影响了维特艰斯坦。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维特根斯坦应征入伍,他说,自己应征入伍,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因为我有自杀倾向,而没有比战争更好的自杀方式了”。在战场上,因为他不断要求被派往更危险的地方去作战,他的反常举动止军事指挥部的长官们困惑不解。他希望和死亡近距离接触,能够让他对根本无法实现的存在有新的认识。他的另一个兄长车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也自杀身亡,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后来成了著名的单臂钢琴家。 二、希特勒的同校生 1903年,在维特根斯坦的两个哥哥自杀后,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从自杀的阴影下解脱出来,父亲将小维特根斯坦送到偏远省份林茨的一所国立中学学习。 从德国奔向黑海的多瑙河刚进入奥地利不远,就流经位于一个宽阔山谷中的林茨城。自古罗马时代起,林茨就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商贸重镇,它古老的建筑物记载下了许多世纪以来奥地利的历史更迭。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