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将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文明时代?本书的作者,正是这样一位探索思考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的学者。他所提出的和生文明时代的理念,无疑是人类探索工业文明之后人类走向的有益成果。这个理念的提出,为人类保护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消除人类社会的各种冲突——这种冲突随着人类能力的发展而足以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指明了理想的方向,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和睦共存,各国和地区的和平发展,这正是中国领导人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所要达到的一种文明状态,而这种文明状态也正是人类自身所具备的智慧与能力能够达到的。
绪论 我们生活在文明更新的伟大时代
一、工业文明时代必然更新为和生文明时代
二、和谐社会的建设及发展趋势
三、和谐世界的建设及发展趋势
四、两种思维方式的新较量
五、结语
上篇 社会协调论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论生产的两重性及其矛盾的解决
试论社会协调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协调机制初探
试论社会生活体系与社会发展战略原则
社会协调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王阳明:探索社会协调的官员和思想家
中华民族当代凝聚力的纽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的共同点
以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凝聚中华儿女
中篇 和生文明时代论
简论邓小平的和生哲学
论和谐社会与和生文明
“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
有感于“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事业
和生理念与当代心理学
论和生理势与“和谐世界”
道教、佛教、祆教的教祖乃挚友——兼谈世界第一次宗教运动的启迪
中华民族的和生理念与和生文明时代
下篇 道学精义论
道学的开创
老子与当代中国人
老子的大和哲学
老子的“玄同”社会思想
新时代呼唤着老子的幽灵——“中国道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略论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
老子生态智慧的当代启迪
“唯道”与“唯命”,和谐与征服
略论“道法自然”与和生文明
老子的“玄牝”论与当代物理学的“弦”理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