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汽车产业的咨询与审核经验,结合80余家企业成功推行ISO/TS 16949:2002标准的心得,对ISO/TS 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维持提升等整个过程作了详尽而务实曲介绍,将ISO/TS 16949:2002标准的要点和难点透过图表等方式将复杂枯燥的内容简单化、明确化,并且列举了大量的实务案例,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快速高效地掌握标准的内涵和精髓。相信透过对作者智慧的分享定能让读者达到茅塞顿开、猛然醒悟之效;企业通过认真学习并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先进的管理促进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把握高新技术,营造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证企业的长效稳定发展。
上 篇
第一章 ISO/TS 16949:2002的基础知识
一、全球汽车工业发展
二、关于IATF
三、关于IAOB
四、关于全球汽车认证方案
五、国际转化及国内的推广实施计划
六、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第二章 ISO/TS 16949:2002过程管理模式
一、过程的定义
二、过程方法
三、汽车行业的顾客导向过程
四、过程方法应用的指南
五、AIAG过程路径图
六、过程方法分析规定
七、过程识别实例
八、乌龟图实例
第三章 ISO/TS 16949:2002过程绩效指标
一、ISO/TS 16949:2002对过程绩效指标的要求
二、过程绩效指标的建立方向和原则
三、过程绩效指标的建立和监控
四、过程绩效指标的建立、统计、分析实例
第四章 ISO/TS 16949:2002技术手册概述
第五章 ISO/TS 16949:2002顾客特殊要求
一、顾客特殊要求(CSR)
二、顾客要求管理程序
第六章 ISO/TS 16949:2002质量成本管理
一、概述
二、质量成本分析规定
三、质量成本分析实例
第七章 ISO/TS 16949:2002特殊特性的选择与控制
一、特殊特性定义
二、ISO/TS 16949:2002标准对特殊特性的要求
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对特殊特性的要求
四、特殊特性的选择与控制
五、特殊特性的管理规定
第八章 ISO/TS 16949:2002实验室控制
一、何谓实验室
二、内部实验室要求及控制方式
三、外部实验室要求及控制方式
四、实验室控制规定
第九章 产品审核、过程审核和分层过程审核
一、VDA 6.5产品审核
二、VDA 6.3过程审核
三、LPA分层过程审核
四、产品审核实施规定
五、过程审核实施规定
六、分层过程审核实施规定
第十章 经营计划
一、ISO/TS 16949:2002对经营计划的要求
二、经营计划的内容
三、经营计划建立方法与控制
四、经营计划管理规定
五、经营计划实例
第十一章 ISO/TS 16949:2002的建立和实施
一、推行过程
二、企业进行ISO/TS 16949:2002认证必备条件说明
第十二章 基于过程方法的内部审核
一、ISO/Ts 16949:2002内部审核要求及应对
二、内部审核策划要点
二三、过程导向内部审核技巧
四、内部审核员要求
五、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六、IATF期望的汽车行业过程方法审核
第十三章 绩效导向的管理评审
一、如何有效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二、管理评审程序
三、管理评审范例
第十四章 ISO/TS 16949:2002认证流程
一、认证流程
二、初次认证审核介绍
三、监督审核介绍
四、重新认证审核(复评)介绍
五、审核人天数介绍
六、初次认证审核实例
第十五章 ISO/TS 16949:2002认证前准备
一、认证前内部准备资料
二、文审前需提交认证公司资料
三、ISO/Ts 16949:2002评审时易问公司高层的问题
四、ISO/TS 16949:2002评审时易问过程主导者或代表的问题
五、ISO/Ts 16949:2002未能顺利通过的原因
第十六章 ISO/TS 16949再造
一、心态篇
二、务实篇
三、行动篇
第十七章 ISO/TS 16949:2002常见问题说明
下 篇
第十八章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
一、前言
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五阶段介绍
三、APQP执行步骤
四、ISO/TS 16949:2002五大技术手册相互关联图
五、APQP实例
第十九章 控制计划(CP)
一、概述
二、控制计划栏目说明
三、过程流程图、FMEA与控制计划相互关系导游图
四、CP实例
第二十章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一、FMEA简述
二、DFMEA与PFMEA的区别
三、FMEA的实施
四、FMEA实例
第二十一章 统计过程控制(SPC)
一、前言
二、直方图
三、控制图的制作
四、控制图实例
五、过程能力分析
六、SPC过程能力分析实例
第二十二章 测量系统分析(MSA)
一、简介
二、测量系统变异类别:
三、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研究
四、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研究
第二十三章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一、PPAP的目的
二、PPAP的适用性
三、PPAP的过程导向思维
四、PPAP的过程要求
五、PPAP的提交时机
六、PPAP的提交资料
七、PPAP的提交等级
八、PPAP的提交状态
九、PPAP的记录保存
十、PPAP的实例
第二十四章 其他技术方法说明
一、设备综合效率OEE
二、Cmk设备能力指数研究
三、Cpk、Ppk、Cimk的区别及计算
四、Cgk检具能力指数及检具随机误差的验收
五、FTA故障树分析
六、累积和控制图(CUSUM)
七、试验计划法(DOE)
八、质量功能展开(QFD)
九、制程作业的发展计划(EVOP)
十、限制理论(TOC)
十一、动作研究(MS)
十二、ppm品质水准
十三、价值分析(VA)
十四、问题分析解决(PSP)
十五、标杆制度(基准确定)
十六、防错法(POKA—YmKE)
十七、六标准差
十八、精益生产管理模式
十九、零缺陷抽样计划(C=O)
二十、其他应用技术介绍
第二十五章 相关程序与表单范例
一、新产品设计开发程序(参考APQP)
二、控制计划管理规定
三、设计FMEA制作规定
四、过程FMEA制作规定
五、测量系统分析规定
六、生产件批准程序(参考PPAP)
七、SPC分析规定
八、Cmk设备能力指数分析规定
九、C=0 plan抽样计划使用规定
附录 ISO/TS 16949:2002标准理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