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白集/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白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古风五十九首(选八)

其一

题解:

这首诗是李白反思诗史,表达自己的文学思想。历叙《诗经》以后的文学,或重视抒写哀怨,或专意铺采摘文,或一味追求华艳轻靡,表达了诗人超越前贤的文学创新勇气,提出了自己继承风骚、推崇清真的诗学审美观。

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鳞。

新解:

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大雅,《诗经》的一部分,内容多歌颂西周文治武功。此指雅、颂。吾衰,《论语·述而》:“子日:甚矣,吾衰也。”王风,《诗经·国风》之一,是周代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一带的民歌。这四句的意思是大雅之不作,时间已久。现在想继承其传统,舍我其谁?又恐光阴短暂,老之速至,而力所不及。平王东迁,《黍离》降为国风,而多蔓草郑国之音。及至战国而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龙虎,指战国七雄。正声,指《诗经》的传统。骚人,指屈原、宋玉等人。屈原作《离骚》,后世因称楚辞体的作品为骚体,作者为骚人。这四句说王道沦丧,强弱相吞,战争不断,而至于狂秦。《诗经》以来的优秀传统,泯灭而难闻。乱世之声哀怨,骚辞兴起。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扬马,扬雄、司马相如。宪章,指诗的法度。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年号(196—219)。此指建安文学,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这六句意为,扬雄、司马相如激扬了骚人的颓波,铺张扬丽之风浩荡无涯。然自秦汉以来,虽有废有兴,但只是形态不同,诗的法度已经沦丧。自从建安以来的文学,不过绮丽而已,不足珍贵。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曼——圣代,指唐代。垂衣,《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指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清真,朴素自然,与“绮丽”相对。休明,政治清明的盛世。跃鳞,喻施展才能。文质,文指词藻,质指内容。秋曼,指秋天。这六句的意思是,我朝大唐,始复古作,推崇朴素自然。正逢清明的盛世,群才辈出,各自施展杰出才华。诗歌的内容形式完美统一,诗人如群星闪烁在广阔的秋日夜空。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希圣,希望达到圣人的境界。有立,有成就。绝笔,《史记·孔子世家》等记载,鲁哀公十四年(前418),鲁人猎获麒麟,孔子以为这是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象征,叹道:“吾道穷矣!”他修订的《春秋》即在此年完成。这四句意为,我的宏伟志向是继承孔子的伟业,垂芳后世。在有生之年,追踪孔子,开创诗歌创作的新天地。

新评:

对这首诗的解释有很多争议。主要观点在于本诗对《诗经》以来历代制作的贬抑,与李白推崇学习六朝作家不相符合。裴斐先生认为这是李白早期的大言之作(《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其实,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整个唐以前诗史的审美把握和继承革新的深刻思索,推崇《诗经》的风雅正声,推崇清丽自然的美学境界,以复古为革新,与陈子昂一脉相承。表现了李白开创一代诗风的胆识和气魄,与李白对六朝具体诗人的学习并不矛盾,一为诗歌创作的方向,一为具体诗篇的学习借鉴。有人解释为浪漫个性表现,对六朝贬低性评价为明显夸张,也不十分确切。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十分认真的态度和文学主张,也是李白最重要的文学思想材料之一。

其九

题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鲁仲连的折服,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新解: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倜傥,洒脱不拘,潇洒超拔。鲁连,即鲁仲连。据《史记·鲁仲连列传》载,他是战国时齐人。高蹈不仕,喜欢为人排难解纷。游于赵,秦围赵,邯郸急,魏使辛垣衍请帝秦。鲁仲连力言不可。秦将闻之,退军五十里。正逢信陵君率魏兵至,秦军于是退兵。平原君要封鲁仲连,终不愿受封。于是置酒设宴,以千金为寿,鲁仲连笑日:“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去,终身不复见。明月,夜光珠名。因珠光晶莹明亮如月,故名。在此比鲁仲连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行侠仗义、排患解难、功成身退的高尚风范。这四句的意思是,齐国有洒脱不羁的鲁仲连,高妙超群。他高风亮节,仿佛从海底跃出的明月珠,光彩照耀,天下人所同仰。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末照,馀晖,指鲁仲连高尚的人格对后世的影响。平原,即平原君赵胜,赵惠文王之弟,任赵相,有食客三千人。这四句的意思是,鲁仲连却秦解围,英名远播,馀光照耀后世,人皆仰之。不受千金之赠,向平原君一笑,虽有救人之功,终不肯受赏,此所以流芳后世也。表达出李白对他的人格和风度的折服。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澹荡,放荡,不受拘束。拂衣,借指归隐。同调,指志趣相投。千年以后,李白对鲁仲连仰慕不已。自叙怀抱,言自我放荡不羁,追求自由,功成归隐,愿与鲁仲连同调。

新评:

此诗虽为咏史,但托鲁仲连自比,借古人抒己之怀抱。方东树日:“此以鲁仲连起兴以自比。”全诗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咏史、言志结合,表达了诗人志存高远,超凡绝俗,功成身退的宏伟志向。

P1-3

目录

前言/001

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代序)(袁行霈)/001

◎诗

古风五十九首(选八)/001

 其一(大雅久不作)/001

 其九(齐有倜傥生)/002

 其十四(燕昭延郭隗)/004

 其十九(西上莲花山)/005

 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006

 其三十五(丑女来效颦)/008

 其三十九(登高望四海)/009

 其四十七(桃花开东园)/010

远别离/011

蜀道难/013

乌栖曲/016

战城南/017

将进酒/018

行行且游猎篇/020

行路难三首(选二)/021

 其一/021

 其二/022

长相思/024

日出人行/025

北风行/026

关山月/028

独漉篇/029

杨叛儿/031

采莲曲/032

白头吟二首(其一)/033

长干行二首(其一)/035

古朗月行/037

妾薄命/039

塞下曲六首(其一)/040

玉阶怨/041

清平调三首/042

丁都护歌/043

少年行二首(其二)/044

静夜思/045

春思/045

秋思/046

子夜吴歌(秋)/047

襄阳歌/048

江上吟/050

玉壶吟/052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053

扶风豪士歌/056

长相思/058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059

梁园吟/060

横江词六首(选二)/063

 其一/064

 其二/064

秋浦歌十七首(选二)/065

 其十四/066

 其十五/066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068

峨眉山月歌/072

临路歌/073

赠孟浩然/075

上李邕/077

巴陵赠贾舍人/078

江夏赠韦南陵冰/079

赠从弟冽/082

赠汪伦/084

沙丘城下寄杜甫/08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086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087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089

梦游天姥吟留别/090

金陵酒肆留别/09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094

渡荆门送别/095

南陵别儿童入京/096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098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098

灞陵行送别/099

送友人人蜀/100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101

山中答俗人/103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103

把酒问月/108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109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110

登锦城散花楼/110

登太白峰/111

登金陵凤凰台/112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113

望庐山五老峰/114

秋登宣城谢胱北楼/115

望天门山/116

望木瓜山/116

夜下征虏亭/117

客中作/118

太原早秋/118

早发白帝城/119

秋下荆门/120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121

苏台览古/122

越中览古/122

夜泊牛渚怀古/123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124

山中与幽人对酌/125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126

独坐敬亭山/127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127

嘲鲁儒/128

春夜洛城闻笛/130

宣城见杜鹃花/132

长门怨二首/133

 其一/133

 其二/133

怨情/136

巴女词/137

哭晁卿衡/138

◎文赋

大鹏赋并序/141

为宋中丞自荐表/145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146

上安州李长史书/150

与贾少公书/153

与韩荆州书/154

上安州裴长史书/157

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162

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炎方序/163

秋于敬亭送从侄嵩游庐山序/164

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166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167

泽畔吟序/168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70

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171

赵公西候新亭颂/173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176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179

◎附录

李白简谱/181

历代李白集版本举要/184

李白研究著述举要/185

《李白集》名言警句/188

序言

李白(701-762)的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开元、天宝的“盛世”和安史之乱。他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着父亲迁居绵州昌隆县,即今四川江油县。在四川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这一时期诗人的作品不多,主要描写蜀中绮丽迷人的自然风光。这些诗篇透露出天才的光华,艺术表现浑成自然,已可窥见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个中消息。诗人心中跃动着一种青春的热情,诗中很少对物象作静止的描摹,着力描写山水风物的动势。《峨眉山月歌》天才妙笔,连用五个地名,灵动自然,毫无板滞。《渡荆门送别》富有灵性。然而,这是一种天才的未成熟,是才力很高而不深广、感情炽热而未入深厚的阶段。他的诗歌,由于自身生活阅历所限,那种涵盖时代气息,折射唐代社会本质的诗还没一首。诗的感情表现也比较纯真单一。要真正一睹诗仙李白的诗歌风采,还要等到下一时期。

从二十五岁到约四十二岁这一阶段,是李白诗歌风格的形成期。从三峡出发,离开四川,游扬州,“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他热切希望参加政治活动,但又不肯参加进士考试以作为进身之阶,因为他“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翰林学士李君碣记》)。想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他的漫游各地,除了爱好名山大川以外,主要是为了寻找实验自己志愿的机会。漫游期间,他结识了不少地方官和道士。又曾在安陆(今湖北安陆)住过相当长的时期,即十年以安陆为中心的游历。这时期他志向宏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热衷功名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但李白平交达官,决不降志从俗,逢迎权贵。因此,在实际入仕的行动上并无突出表现。在此期间,他既和友人元丹丘、元演在嵩山、洛阳、随州、太原到处游览饮宴,又“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等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这一时期,正当开元盛世。李白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祖国南方的山川风物开阔了他的视野,拓展了他的胸襟。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已见雏形,题材和内容比前一阶段有了很大发展。有含蓄深隽的咏史之作,如《苏台览古》、《越中览古》、《乌栖曲》等。还有不少情深意长的送别之作,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现了写劳动生活场面的《丁都护歌》。学习民间乐府的情调,写出了一些刻画男女离情别绪的诗篇,如《长干行》、《乌夜啼》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豪迈奔放的诗歌风格已经形成,阔大的气象,雄伟的气魄,直率奔进的感情表达,傲视一切、通脱磊落的精神气质,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已经形成,《襄阳歌》、《江上吟》、《南陵别儿童人京》等,是真正体现李白创作个性的作品。

天宝初年,李白应诏人京,唐玄宗对他很重视,让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诏诰。他本是怀抱远大的政治抱负入宫的,也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他生性傲岸,不阿谀权贵,很快遭到谗毁。不到两年,便落了个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的下场。于是他东游齐鲁,与杜甫结成莫逆之交,还与高适同游。到了济南,曾陪济南太守泛鹊山湖,还可能见过当时的北海太守李邕。没过两年,李邕这位大名士、大书法家竟被李林甫派人杖杀了。但像穷兵黩武、从事扩边战争的大军阀哥舒翰却升官晋级,烜赫一时。不久,宰相杨国忠又不恤民生,强行征兵,侵略南诏,李白怀着沉痛的心情,描绘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这时期,李白的政治理想已经彻底破灭,对于当时的朝政极为不满,写了大量的诗篇,揭露了现实的黑暗。李白离开长安后的十年间,除了浪游四方,便是隐居求仙。他总想飞到天国,离开这污浊的社会。但他仍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并已预感到安史之乱必将到来。这一阶段是李白诗歌风格真正成熟发展的辉煌阶段。他的诗歌至此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博大精深的内容,超群脱俗的艺术个性,使他攀上唐代诗歌的艺术峰巅。

诗人饱尝在政治舞台上作为御用文人的酸甜苦辣,目睹了朝廷的腐朽,弄臣们的荒淫无耻,深感自身傲岸不屈的性格与世俗的冲突。基于此,诗人的感情世界不是一味昂扬乐观,而是复杂变化。但由于诗人傲视一切、追求自由,表现在感情上,仍是自由通脱。但忧国忧民、自悲不幸的色彩明显。诗人任凭感情的潮水自由奔涌,而不受时序惯例的限制。诗人的感情变化多端,常常是倏而来,忽而去,蓦然进发,倏然收束。他的诗歌意象之间,并不注重过渡而给人以纵横捭阖之感,由于真实地以情感起伏作为诗歌发展的脉络,给人以一气贯注,左右逢源之感。他以奔腾不羁的想象作为重要手段,常常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古往今来,喜怒哀乐,斑驳陆离。其中《蜀道难》、《梁甫吟》、《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便是最有代表性的诗篇。诗人常常将历史的传说,美妙的神话和丰富的历史典故运用到诗歌创作中,不是作为一种点缀、一种摆设,而是将自己沸腾的热情贯注其中,呼唤起人们跨越历史时空的一种遥深感慨。或借古讽今,或今昔对比,含义深邃。为了表达突兀不平的情感,诗人大量地采用歌行体,长短不拘,变化自如,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结构上更是起伏跌宕,变幻莫测。诗人自我感情的世界更加纷繁复杂,他毫不掩饰地展现心中的矛盾。读者可以逼真地感受到诗人执著追求理想和理想幻灭的矛盾,独立不迁的人格和社会时俗的矛盾,人世和出世的矛盾。种种矛盾凝聚于心中,故发为诗,豪迈中寓悲凉,雄壮中寓愤慨。诗人为了表达豪放不羁的情怀,特别喜欢创造阔大的形象。巍然屹立的东岳泰山,奔腾万里的长江、黄河,滚滚的惊雷,耀眼的闪电,苍苍茫茫的云海,浩渺灿烂的星空。诗人特别善于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诗旨。大胆的夸张使豪迈奔放的感情得以找到巨大的意象来展现,获得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

诗人多姿多彩的风格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的体现。豪放如《上李邕》,悲郁激愤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明丽如《秋浦歌》,自然如《赠汪伦》,含蓄如《古风》“殷后乱天纪”,直率如《战城南》,悠远如《独坐敬亭山》,旷达如《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千变万化,不拘一格。

天宝十四载(755),唐朝镇守北方边境的大将安禄山起兵作乱,攻陷东西两京洛阳、长安,唐王朝的统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此唐王朝由盛而衰。为了逃避兵乱,李白来到长江下游一带,又上了庐山。这时正好永王李璘(唐玄宗的儿子,肃宗的胞弟)起兵讨安禄山,他为了消灭叛贼,报效国家,参加了永王磷的幕府,没有想到永王起兵未经肃宗同意。肃宗向永王大举进攻,永王兵败。李白为此坐了一年监狱,虽然免了死罪,但仍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走到中途,正遇大赦,才被放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半道放还后,仍不忘为国立功。直至六十一岁时,他听到李光弼出征东南时,仍不忘请缨参战,不幸半道生病。他回到当涂后,不到一年就以“腐胁疾”,死在当涂。

从五十六岁到去世这一阶段,是李白诗歌风格的变化时期。安史叛乱使唐王朝的大厦崩塌,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浔阳下狱,长流夜郎,江南飘泊,贫病至死,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摧残。国家的动乱,百姓的流离失所,安史叛军的残忍,社会生活所遭受的巨大破坏,百姓的流离失所,安史叛军的残忍,社会生活所遭受的巨大破坏,自身的不幸遭遇,这一切使诗人的创作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诗人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浓烈的时代悲剧气息,是诗歌风格的变化期。诗人常常将国家的不幸与自身的苦难遭遇联系起来,将叙事、抒情融为一炉。诗中的叙事因素明显增加,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在这一阶段占重要地位。为反映复杂动乱的社会现实,诗人五言古体、五言排律、七言古体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多。其中《南奔书怀》、《赠张相镐》等都是名篇。表现在感情的抒发上,诗人这一阶段的诗篇缥缈色彩较前几个阶段减少,代之以现实的忧时愤世,为国立功的色彩。他的忧愤更加现实逼真,他的理想也更实在具体。我们强调李白诗歌风格在最后阶段的变化,并非说其诗歌完全换了一副面孔。李白精神气质中那种慷慨豪放的因素一直没有泯灭。诗人悲剧心理的反映是壮烈的反映,不是凄凄惨惨。杜甫沉郁顿挫,李白则悲凉慷慨。当然,李白豪迈奔放、明朗自然的诗篇,在后期诗作中也不少。

这个选本所选皆为李白诗文中的名篇,一些内容比较复杂又艰深的作品以及较长的作品皆未选。读者如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可参看詹锳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等。李白诗文的编年,詹锳、郁贤皓、安旗等先生做了不少工作,但按年代顺序编排仍有很大困难,故按宋蜀本《李太白文集》目次排列。为了方便读者,末附“李白简谱”、“历代李白集版本举要”、“李白研究著述举要”及“《李白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

王言涓在读研究生期间,撰写了十六篇,其馀工作都由我完成。

张瑞君

2008年5月

内容推荐

李白(701-762)的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开元、天宝的“盛世”和安史之乱。

这个选本所选皆为李白诗文中的名篇,一些内容比较复杂又艰深的作品以及较长的作品皆未选。读者如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可参看詹锳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等。李白诗文的编年,詹锳、郁贤皓、安旗等先生做了不少工作,但按年代顺序编排仍有很大困难,故按宋蜀本《李太白文集》目次排列。为了方便读者,末附“李白简谱”、“历代李白集版本举要”、“李白研究著述举要”及“《李白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

编辑推荐

盛唐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而集其大成,如百川入大海,绽放诗歌绚烂光芒的,便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李白的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本书收录了李白诗文中的名篇。为了方便读者,末附“李白简谱”、“历代李白集版本举要”、“李白研究著述举要”及“《李白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