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惊心动魄的商战,由于你卓越的口才,胜利的天平便倾向你;会议上,一段精彩绝伦的发言,语惊四座,人们对你赞不绝口;婚礼庆典上,几句热情洋溢、恰到好处的祝词,赢得众人的阵阵掌声……
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用语言来交流。通过漂亮的言语表达,可以与熟识的人加深情谊,可以与陌生的人结成朋友,可以使相互分歧的人化解矛盾,可以使相互仇恨的人化解敌意。对于立志做一番事业的男人,敢于说话且善于说话,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来征服他人。它可以帮助你团结下属、同事,获得上级的赏识、信任,直至取得事业的成功。良好的口才将使你受益匪浅。
好汉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男人会说一口漂亮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口漂亮话,可以助你与熟识的人加深情谊,与陌生的人结成友谊;可以使纷争的双方化解矛盾,使仇恨的人们消除敌意。会说一口漂亮话,甚至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加速你的成功。
漂亮话是领导者思维和智慧的结晶。善于说漂亮话的领导,能在工作中巧妙地处理矛盾,激发下属的干劲,凝聚单位的人心,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会说漂亮话是男人一生的资本和财富,尤其在商场上更是如此。会说漂亮话的商人。能从容自若地与各种人打交道,左右逢源;能把手中的产品介绍得人见人爱,宛如舌灿莲花。
大多数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而不喜欢被批评尤其是被当众批评,更何况被批评者又是你的上司呢?那么,假如你的上司真的有错,如何才能让他既接受你的忠言,又能保全你自己呢?
(1)暗示劝谏法
只有得体的劝谏,才能让上司坦然并乐意接受,倘若上司不打算接受你的意见,则要含糊带过,不能伤其尊严。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召集群臣,宣布要攻打楚国。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吴国目前实力还不够雄厚,应该休养生息,先使国富民强,才是当务之急。
吴王见大臣们有异议,便厉声制止道:“我决心已定,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决不轻饶!”
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劝谏吴王,于是匆匆退朝。
第二天一大早,吴王来到后花园,看见一位大臣紧盯着一棵树,手里还拉着一只弹弓,似乎根本没注意到自己,问道:“你一大早在这里做什么?”
那位大臣急忙施礼赔罪道:“刚才只顾看树上的蝉和螳螂,竟不知大王的到来,请大王恕罪。”
吴王好奇地问:“你看它们做什么?”
那位大臣道:我刚才看到一只蝉在喝露水,丝毫没有觉察到后面有一只螳螂正弓着腰准备捕食它,而螳螂也想不到一只黄雀正张开嘴瞄准了自己,黄雀更想不到我正想拿它做早餐……”
吴王笑道:“我明白了。”最终,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这便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由来,故事中,那位大臣用暗示的方法来劝说吴王,不仅促使吴王改变自己的初衷,又没有伤害到吴王的尊严。
(2)谈笑之间进行劝导
从他人可接纳的角度来看,如果对固执的人采取正面直言劝导,容易将其弄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某公司的待遇很差,公司领导一直都不肯改善职工的待遇,他认为该公司里的职工都是平常之辈,且多半身兼数职。有人拿其他同性质的公司来说事,该领导说,人家公司的职员都是一心为职,而我的职工却是杂牌大军。
一天,一位高级职员针对公司近来迟到人数不断增加的现象对领导说:
“初级职工简直无法到公司办事。”
“此话怎讲?”
“坐出租车吧,车费太贵;坐公交车吧,又挤不上去,何况每月的公交车费都成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让他们怎么办呢?”高级职员一脸无奈的样子。
“安步当车,不用花钱又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啊!”
“也不行,鞋袜都走破了,他们买不起新的。我倒是有一个好办法,您可以发布一个倡议,号召大家赤脚走路上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谁让他们想不到发财的门路,要当一个小小的职员,连公交车、出租车都坐不起,真是自讨苦吃!”
他边说边笑,领导也不好意思了,只好同意改善一下职工的待遇。
该高级职员以玩笑的形式,责备下属的语气,把他们的苦衷用反面的方式表露得淋漓尽致。由于这种方式比较委婉,不会伤及对方心理,对方容易听进去,也容易改正自己的行为。但这种批评的程度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太露骨,否则会过分刺激对方,收不到预想的成效。
(3)先做自我批评 对上级或长辈进行劝说,在尊重他们的同时,语气要委婉一些,可以采取欲擒故纵、迂回包抄、以退为进的策略,一般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后汉书》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乐羊子外出求学,七年未归,家里非常贫困,许久未曾尝过荤腥了。乐羊子的母亲见别人家的鸡跑进她家院子,就偷偷宰了来吃。
对婆婆的这种行为,乐羊子的妻子非常难过,她不但不吃鸡肉,还直掉眼泪。
婆婆问她怎么了,她回答说:“怪只怪家穷,没有能力侍奉好婆婆,因而使自家饭桌上有了别人家的肉。”
乐羊子的妻子用委婉批评的方法触碰到婆婆的廉耻之心,结果婆婆端着煮好的鸡到主人家认错赔礼。
(4)荒诞之中明白事理
面对一个错误的决断,如果从正面反驳无济于事,不妨用另一个类似的,并且也同样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规劝的目的。这种具有荒诞性的话语,会使人在含笑中明了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熟,高宗一怒之下把那个厨师下了狱。过了不久,在一次演节目的时候,两个演员扮成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是甲子生,一个说是丙子生。这时有一个演员跑到高宗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狱。”高宗莫名其妙,问他为什么。
他说:“甲子、丙子都是生的,不是和那个馄饨生的同罪吗?”
高宗一听哈哈大笑,就赦免了那个厨师。
(5)循循善诱,晓之以理
春秋战国时期,魏王想要建造一座很高的台阁,它的高度必须恰好是天与地之间距离的一半,并将这座高台起名叫“中天台”。很多人都来劝谏魏王改变这个荒唐的主意,这让魏王非常生气,他下命令说:“谁敢再来和我作对,杀无赦!”于是,大家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一天,许绾背着筐,拿着铁锹来见魏王。他对魏王说:
“听说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特来助大王臂之力。”
“你有什么力量来帮我呢?”魏王感到很诧异。
“我没什么力量,只是能帮大王商量建台的计划。”
“你有什么高见,快快给我讲来。”
“大王,您在建台之前,先得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你是什么意思?”魏王疑惑不解地说。
“我听说天地之间相距15000里,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也就是7500里,要建造这样高的台子,台基就得方圆8000里,而大王的全部土地也远远不够做台基的。古时尧、舜建立的诸侯国,土地一共才方圆5000里。大王要建中天台就得出兵攻打四方边远的国家,凑足做台基的土地。另外,造台需要数以亿万为单位才能计算的材料、人力和粮食;同时,在方圆8000里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种庄稼,要供应数目庞大的建台人吃饭,不知道还得要多大面积的土地才能够用。所以,您必须先大规模地打仗,把这些都事先准备好了,才能动工造台。”
许绾通过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方式,使得魏王渐渐意识到建造中天台的不切实际,不得不放弃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6)让领导乐于承认错误
批评,就像一把利剑,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当你不得不拿起这把剑去救你的领导的时候,十有八九你加薪、升职无望。但如果你能巧妙地挥舞这把剑,大家就会皆大欢喜。
①“批评”变成提醒 本来是领导自己把文件撂在一边,既不翻阅,也不签字,当有关部门追究时,他反而把责任推给下属,质问下属为何不提醒他或早点给他。这是非常令人气愤的,既没有道理,也没有道德。如果这样的领导五次三番犯同样错误的话,那你也不要反唇相讥、直接指出他的不是,否则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这是因为,他实际上早已知道是自己的不对了,只不过是死要面子,不愿承认错误罢了。
聪明的下属,应该把批评的话变成日常提醒。如每天像很关心领导似的提醒他有份报告还没签,或者表现得好像害怕报告没到他手上似的,故意提醒他。如此一来,领导为了免得忘记,就会主动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工作如期完成,也顾全了他的面子,而且还于无形之中增加了你对他的重要性。
②当众赞扬私下批评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而且听这种话时在场的人越多,他就会觉得越有面子。相反,批评的话要私下里说,这样除了能照顾到对方的面子外,也有利于维护你自身的形象。在批评别人之前,先要从对方的角度想想,有时候,对方可能是有难言的苦衷。另外,批评时还要讲究批评的语调。人们常说,“一样话,两样说”,即使是相同的一句话,但是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听起来感觉就会大不一样。
③批评≠发泄不满
批评不等于发泄感情,善意的批评是为了对方好,而不是纯粹表达自己的不满。被批评者在接受批评后,如果很快意识到对方的批评是善意的,就会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他感到你只是在找人发泄心中的不快,对他的批评完全是恶意,那么他就很难接受你的批评。因此,当你批评别人时,一定要批评得有理有据,要让对方感到你的批评是对他有益的劝导。
P25-29
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
对于志向高远、肩负重任的男人来说,仅仅拥有真才实学还远远不够,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当今的社会里博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会说话,而且是会说一口漂亮话!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片面理解和歪曲漂亮话的含义,认为漂亮话就是“嘴皮子上”的功夫,满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甚至嘴上说的是正确的道理,心中想的、行动上做的却是另一套,这样做势必对集体和个人造成灾难性后果。
古人云:“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其实,漂亮话应该是真善美的自然流露,是高尚的人格与说话技巧的和谐统一。它是指在合适的场合,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漂亮,对社会实践起到沟通、协调、引导、激励等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说一口漂亮话的人,能把一句别人说出来并不十分中听的话,说得让听的人心情舒畅。他可以合理地纠正上级的错误,献计献策;可以巧妙地激发下属的干劲,凝聚人心;可以与同事、客户和睦相处;可以在谈判桌上赢得主动权……
会说一口漂亮话可以让你少奋斗十年。这并不是夸大其词。
能言善道者得朋友,口才精妙者得人心。善于说漂亮话的男人在与人交流、处理人际关系上得心应手,因而更容易得到朋友的喜欢,获得女孩的青睐,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教育子女等方面也更加游刃有余。
然而,练就一口漂亮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技巧。知识在于日常的积累,技巧则更需要后天的刻苦学习。无数事实证明,哪怕是性格内向、怯于说话的人,只要坚定信心,肯下工夫,勤于练习,也能说出一口漂亮话来。
本书引用大量生动的例子,从社交、谈判、辩论、演讲、职场、商场、情场、家庭、交友、教育等多个不同层面,以多种视角进行分析,总结出很多实用的技巧,让你轻松学说漂亮话,从从容容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