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一个个美丽的国家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无数个生动的故事,孕育了数以千计的包含人类智慧和劳动结晶的成果,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面貌。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本书选取世界上极具特色的国家土库曼斯坦,追随著书中精美的图片与优美的文字,你求知的目光将会一次一次地与土库曼斯坦的地理、历史、艺术、风俗、社会生活相遇。
本书是《世界我知道》丛书之《土库曼斯坦》,本书尽力以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出发点,以精美的图片与优美的文字一字一句精心雕刻极具特色的国家土库曼斯坦,其地理、历史、艺术、风俗、社会生活……,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全书为青少年朋友开启一扇明亮的窗户,看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为他们插上一双飞向未来的翅膀,随着书中的文字游弋于千姿百态的世界各地,开拓无限的想象空间。
地震纪念碑
阿什哈巴德是中亚最南端的城市,处在不稳定的地震带上。1929年和1948年,先后两次遭受大地震的劫难。1948年的地震达里氏9级,毁掉了整个城市,死了1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3。该城于1958年重建。土库曼人认为,他们国家的落后同那次地震有关,地震毁掉了整个知识界和城市中受过教育的中间阶层,毁掉了能创造本国未来的一代潜在的领导层。
人们缅怀地震中遇难的亲人,每年都举行悼念活动。1998年10月,在大地震发生5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遇难者,土库曼政府在首都中心广场建立了一座高达15米的地震纪念碑。纪念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只15米长的青铜公牛,公牛的颈上顶着一个皲裂的球体——象征着地球,裂开的地壳上有一位双手擎着小孩的女子。设计思想取材于土库曼民族的传说:他们认为地球是由一头巨牛驮着,女子与小孩则象征着永恒和人类的延续。下部是基座,基座的内部是地震博物馆,主要展出一些有关阿什哈巴德1948年地震以前、地震后以及现今风貌的图片。在博物馆入口处的墙上有一座壁钟,时针指着1点12分——阿什哈巴德地震的发生时间。
梅尔夫
世界著名的伊斯兰文化古城梅尔夫,它位于马雷城西30千米处,有着悠久的历史。4000年来,梅尔夫绿洲文化对中亚和伊朗等地的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梅尔夫城也是中亚地区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古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市,它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梅尔夫意为“湍急的流水”,因为城畔的穆尔加布河流水甚急。早在雅典帝国时代,该城即是欧洲、西亚与中国间的重要交通枢纽。该城是土库曼民族英雄谢赫·尤素福·哈马达尼下令建造的,他曾率众保卫土库曼斯坦免遭外来侵略。在11~12世纪曾作为塞尔柱王朝的都城,一直是中亚的穆斯林文化中心。著名的伊斯兰学者谢赫·布里德·本·哈赛卜曾到过这里,一些世界闻名的圣训汇编者也在此居住过。这里至今尚存已逾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哈马达尼清真寺。651年,此地是呼罗珊领地的一部分,其后又成为阿拉伯人研习伊斯兰教义的重要中心。在它受塞尔柱人统治时(12世纪),此地曾一度成为首都所在地。1221年,蒙古人征服梅尔夫。1883~1884年,俄国人占领该地。
尼萨古城
位于阿什哈巴德西郊,面积14公顷,是中亚古老历史、建筑和艺术的独特遗迹。公元前2世纪开始出现,为安息帝国创立者阿尔萨克及后代帝王的行宫,现只剩下断壁残垣。土政府已启动全面修复工作。
此处出土的牛角杯、大理石雕像、银制品和石制品收藏于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现存的神庙遗迹及古老城墙上的彩色壁画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考古工作者前来参观。
老乌尔根奇建筑群
位于土北部城市达绍古兹郊外,面积640公顷,是中亚地区最古老城市之一的老乌尔根奇的遗迹。
主要建筑包括丝绸之路驿站、清真寺塔和诸多名人墓等,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库尼亚乌尔根奇
土库曼斯坦北部的库尼亚乌尔根奇曾经是一座美丽的突厥人城市,有大片的中亚细亚著名建筑古迹。古代花喇子模的首都乌尔根奇就在这里。这里有建于7世纪的闻名中亚的舍伊一舍利德陵墓,还有14世纪的秋拉别克一哈努伊陵墓和库尼亚乌尔根奇长方尖塔等名胜古迹。P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