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写真情见证大爱(上海文艺界抗震救灾作品集)
分类
作者 毛时安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废墟里的身躯让我心疼》、《汶川,二○○八·五·一二》、《关爱,在希望的土地上播种》、《文汇报记者联合采写》、《孩子,妈向你们敬礼》、《废墟上的爱》、《那一刻,生命灿烂》……本书是“书写真情见证大爱”——上海文艺界抗震救灾作品集,上海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慰问。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上海文艺界抗震救灾作品集”,书中具体收录了:《你废墟里的身躯让我心疼》、《汶川,二○○八·五·一二》、《关爱,在希望的土地上播种》、《文汇报记者联合采写》、《孩子,妈向你们敬礼》、《废墟上的爱》、《那一刻,生命灿烂》等作品。

目录

震颤

废墟上的爱

婆媳吟

到四川去

你不孤单

孩子,妈向你们敬礼

众志成城

一定要活着

你废墟里的身躯让我心疼

送你一束黄丝带

大爱无言

妈妈最后的短信

特殊新郎

你牵到了我的手

我们不哭

中国军人老百姓的兵

汶川,二○○八·五·一二

那一刻,生命灿烂

大爱歌

宝贝,妈妈爱你

黑暗中的童谣

关爱,在希望的土地上播种——上海文艺界赴川慰问团演出纪实

文汇报记者联合采写

美术作品

感恩(水彩画)

一双企盼的眼睛(油画)

祈福(国画)

众志成城(国画)

生命

重生(油画)

希挈之手(雕翅)

肩负人民的希望(国画)

危险时刻(国画)

真情永在共渡难关(连环画)

第一时间(油画)

和谐家园(国画)

后记

试读章节

6月1日,上海文艺界赴川慰问团来到四川绵竹,抵达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在广济镇安置点,艺术家们为来自云南的解放军某坦克旅官兵、来自上海的医疗队和水务工人们进行了精彩表演;在清平乡活动板房小学,慰问团全体成员为备受灾难创伤的孩子们送上了属于这个节日的欢笑。在炽热的阳光下,在稍加平整的空地上,艺术家们传递了来自上海的关爱,也将灿烂的笑容种在了希望的土地上。

抓紧路途时间编排节目

此次上海文艺界赴川慰问团由上海木偶剧团、上海轻音乐团和中福会少年宫等9个单位的15人骨干力量组成。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刚从美国表演完回到上海,得知组团的消息,立刻要求加入。从30日中午慰问计划确定,到慰问团全部人员和道具装备在浦东机场集结完毕,仅仅用了12小时。为了尽量减轻灾区压力,团员们还自备了干粮饮水。

由于时间紧迫,慰问团又是临时组团,团员们抓紧路途上、演出前的每一分秒编排节目,争取把最好的演出奉献给灾区人民。在浦东机场候机厅,黄豆豆和中福会少年宫的谢虹老师一见面,就商量起了节目脚本。在宾馆放下行李后,团员们马不停蹄地排练起来。表演当天早上,黄豆豆6点钟就早早起床练功。在前往绵竹的大巴车上,上海戏剧学院的宋怀强教授担任起了“临时艺术总监”,仔细纠正大家演唱的细节问题。小合唱《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从车窗飘出,在通往重灾区的路上回荡。

空地稍加平整做舞台

经过近3小时的路途颠簸,慰问团于6月1日下午1点抵达绵竹市广济镇,看望驻扎在此的解放军云南某部官兵与来自上海的医疗队和水务工作者。演出要赶在午后间歇时间进行,艺术家们一下车立刻忙碌起来。没有扩音设备,用自备的手提话筒表演;没有乐队,用手风琴伴奏。演出场地是稍加平整过的空地,大家担心可能会有石砾让舞蹈演员受伤,但黄豆豆还是表演了连环凌空翻等高难度动作,观众连连喝彩。诗朗诵《我们的心》是主打节目,带团的部领导和艺术家站成一排热情澎湃,席地而坐的观众也振臂高呼:“加油中国,加油四川!”台上台下激情交融,场面让人感动难忘。

在场的救援队长、上海水务局副局长沈依云告诉记者:“连日来,我们在灾区不眠不休地工作,大家确实很辛苦。今天,上海艺术家们的表演给我们传递了精神力量,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继续为灾区群众寻找清洁的水源。”

在广济镇演出后,慰问团又赶到了什邡安置点清平乡活动板房小学,与这里的小朋友欢度儿童节。木偶剧团的演员们表演了幽默动人的木偶剧,孩子们被神奇的提线木偶深深吸引住了。和孩子一起观看演出的家长谭金琼说:“这么热的天气里,上海的艺术家还来为我们演出,真是太感谢了。”木偶剧团为孩子们送上了几百只木偶,少年宫等单位精心准备的书包、文具、书籍,连同在演出中伴奏用的手风琴等整整7大箱礼物很快就分发完了。孩子们纷纷主动要求参加互动演出,加入舞蹈合唱中,久违的笑靥重新浮现在一张张小脸上。

9岁的瑶瑶在地震中失去了双亲,虽然在当地开展工作的上海团市委志愿者队伍这些天一直在尽力帮助她,但瑶瑶还是闷闷不乐。慰问团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邀请瑶瑶参加活动,少年宫的老师们和她一起做游戏,木偶剧团的艺术家教她玩木偶,带团的部领导把从上海带来的图书送给了她。团市委的心理咨询师茆玉书松了一口气说:“今天是儿童节,瑶瑶特别想妈妈,沉默了一天不肯吃饭不说话,现在终于微笑了。”慰问结束后,小瑶瑶拉着少年宫韩国华老师的手说:“等我们建好新学校以后,希望你们再来看看。”慰问团的车离开学校,孩子们自发在校门口排起了长队,车行很远,他们依然在校门口挥手作别,不愿散去……

据了解,地震灾情发生以来,市府驻川渝办事处就成了上海支援灾区的前线指挥部,源源不断地调配人员和物资,充分整合各种信息和资源。此次文艺界赴灾区慰问行动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P309-312

序言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上海艺术家的心。一个多月来,川北同胞的生死存亡撕痛了艺术家的心,他们用顽强意志创造的生命奇迹感动了艺术家的心,党中央、国务院、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震撼了艺术家的心。中华民族在巨大自然灾害面前焕发出来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更是让风云变色,山河动容。

上海文艺界化悲痛为力量,变感动为行动,第一时间迅速出击,倾力相助。其行动之快,动员之广,影响之大,是空前的。除了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义演、义卖、义拍之外,艺术家们更以自己最职业最专业的方式,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全身心地投入抗震救灾题材的文艺创作中去。上海电影艺术家冒着余震的滚滚山石深入灾区一线,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忘我创作。戏剧界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和许多中青年艺术家噙着满眶热泪塑造大灾面前临危不惧的英雄人民。音乐家用音符和歌声倾诉他们对灾区人民牵肠挂肚的关爱,他们创作的歌曲在网上有的达到六十多万次的点击率。画家们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在画布和宣纸上再现了抗震救灾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艺术家们通过艺术的载体,真挚地抒写了自己对同胞手足的大仁大爱,对祖国民族的深情厚谊。把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定格为艺术典型;把对灾情的真切感受,把对灾难的生命体验,积淀为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从中我们可以听到上海艺术家在重要历史时刻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甘苦的精神品格。

这次大地震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我们灵魂的一次震动和净化,也是对上海城市精神的一次检验。抗震救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上海文艺界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不但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帮助灾区人民在废墟上恢复、重建一个美丽富足的物质家园,还要帮他们重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用爱的真情抹去灾区人民眼角的泪光,用爱的暖流慰藉他们失去亲人后的心灵创伤,用爱的力量鼓舞大家投身明天新的生活。

当前,我们国家和上海都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发展,以出色的本职工作为灾区重建作贡献。今年我们将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举办北京奥运会,同时又欣逢给中国带来深刻历史性巨变的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华诞,2010年上海将举办万众瞩目众宾云集的中国上海世博会,2011年我们还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光辉日子。这些重大的节点将为上海艺术家大展才华和身手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我们衷心希望上海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发扬抗震救灾中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抓住时代给予我们的发展契机,深入生活,展开想象,潜心创作,为上海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祖国,无愧于我们这座光荣城市的优秀作品来。

2008年6月19日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后记

今天,我们将这些饱含着深情的滚烫的文字,献给5.12汶川大地震的死难者和幸存者,献给所有在大地震中奉献了爱心的中国人。

在所有抗震救灾的书籍中,《书写真情 见证大爱》是一本独特的文集。它汇集了上海艺术家近期创作的抗震救灾的文艺作品:戏剧、剧本、歌曲、小品、弹词、广播剧、绘画……它们以感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上海人民和上海艺术家对受难同胞的骨肉之情,血脉之情,记录了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也记录了我们的艺术家通宵达旦投入创作的时时刻刻。艺术是一种力量。这些作品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歌曲《你牵到了我的手》在网上不胫而走,点击率高达GO余万次,令多少听者为之动容。近日开排的话剧《震颤》,全景式地再现了川北大震感人肺腑的真实画面,排练现场演员们一个个泣不成声。广播剧《那一刻,生命灿烂》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反响热烈。

这些作品,既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惨烈”、叫“悲壮”,更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重新理解了民族、同胞、国家、人类的意义。灾难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待人,如何生活。这些作品是上海文艺界为了明天而留下的一份集体记忆。它永远地提醒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刻,这样一场灾难,这样一次民族精神和力量的大进发。

这本书是抗震救灾精神力量的表现。地震发生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上海文广演艺中心总裁吴孝明谈到为抗震救灾创作并编印集子的想法,得到了他的热情响应和支持。其后几乎上海文艺界的所有院团都闻风而动,第一时间提供了他们最新创作的作品。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的同仁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朋友们更是没日没夜地组稿、编辑。在此,我对所有参与文集编辑的人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同志,在百忙中为文集拨冗写序。我们将会以他序文中提出的要求,一面继续长期抗震救灾,一面做好本职工作,为2008的中国加油,为未来的中困拼搏。

2008年6月27日于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