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描写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生涯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对注册会计师严酷执业环境的描写,正是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小说中对注册会计师业务报告产生的社会功用与法律后果的故事情节叙述,也是国内乃至全球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破解的法律难题;小说中对黎明会计师事务所欧阳明所长正直不阿、客观公正执业的人物形象刻画,正是全国广大注册会计师勤勉执业的缩影;小说中对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惟利是图、诋毁同行、压价竞争以及故意违反执业规则出具失实业务报告的情事叙述,正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执业的严厉批评和针砭;小说中对黎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纠纷和矛盾的客观叙述,也会引起不少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与合伙人的共鸣。
一个刚直不阿、精诚敬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所长遭到不公正待遇;
一个纯情少女竭力护卫着自己的珍爱;
一个有权有势的独身女人却得不到自己追求的初恋情人,因爱成恨;
一文不名的流浪汉变成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
一个艰苦创业的下海者最终功成名就却过着贫穷的精神生活;
一群“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婪者肆意侵吞国家财产;
小说对他们进行了形形色色的描写。
我们的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处处都埋伏着陷阱,时时都可能踏中地雷”
——一位注册会计师的话
第一章
飞机在一万米以上的高空飞行。
白云在蓝天上堆砌,时而变幻成一座座雄踞的山峰,时而变幻成一望无垠的层层叠叠的棉海,时而又变幻成一排排分崩离析的冰山。冰山崩溃,白云又变幻成海豹、奔马、群鹿……。真是维妙维肖,妙不可言。那白的,白到了绝处,晶莹剔透,明净得没有一丝的尘埃;那蓝的,蓝得是那么灿烂,那么真真切切,柔和锃亮得使人从心底里喜爱,即使有时出现灰色,那灰色也是如同用水洗过般明彻干净,不带丝毫的尘世污染。这是在一万米以上的高处,身居云层之上才看得到的奇景。
坐在舷窗旁的黎明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欧阳明是一位资深的注册会计师。他五十上下的年纪,身材较高,微微有点佝偻;一头乌黑的头发鬓边己显出了灰白,黝黑的皮肤显得比常人要黑;一张匀称的很富表情的脸微显有些发富;一双水汪汪的发亮的眼睛透着聪颖的很富洞察力的光芒,却又带着几分忧郁的神情;两道浓眉和高耸的鼻梁使他满脸透着俊气,使人感受到他年轻时一定好帅。
此时他深深被这天上奇景吸引,他对坐在身旁的朴雪惊叹道:“啊!这真是只有天上有,人间无处寻啊!”
坐在欧阳明身边的朴雪是一位十足的美人。
她三十左右的年纪,白皙的皮肤,乌黑的短发,笔直高耸的鼻梁两边是一对鲜活精明的眼睛,薄薄的嘴唇像红珊瑚似的透着美色,洁白的牙齿像是用珍珠镶就,樱桃小嘴边总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具有挑逗性的微笑,国字型的脸上却又透着一种少有的端庄。她两肩平直,胸部高耸,如果将她塑造成一尊雕像,那一定是优美与和谐的化身,智慧与聪颖的结合。不施粉黛,无需雕琢,从形体到灵魂都透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神韵。从外型上就可看出这是一位性格开朗豁达,办事精明干练且善於交际的女性。
她听到欧阳明的感叹后亦有同感,但她没有像欧阳明那般善感,她抿着嘴笑了笑问:“阳所,是不是又有佳句了?”
欧阳明说:“早已没那兴致了。俗事缠身,哪来什么佳句?”
说到俗事,欧阳明的心境马上变了。金阳棉纺厂的那件烦心事立刻涌上了心头。
金阳棉纺厂是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在八十年代曾经红极一时,效益不断攀升,成为万众瞩目的一家明星企业。企业效益好,职工的工资也高,当时一般企业为升半级工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金阳棉纺厂的职工工资一升再升,有时一次可升三级四级,令金阳全市人民羡慕。
而到九十年代中期,金阳棉纺厂便从它的高峰跌落到了低谷,经济效益一落干丈,企业一下变得资不抵债,以至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而破产。金阳棉纺厂变化为什么这么大?是外因还是内因?是固有的经济规律还是人为因素所致?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谜。金阳棉纺厂的破产清算工作由黎明会计师事务所担任。
由于这是一家大型企业的破产,而且众目所瞩,欧阳明亲自担任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通过破产清算,欧阳明发现金阳棉纺厂的破产并不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复杂的权钱交易,甚至有犯罪活动。
欧阳明发现这些问题后,曾向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并且亲手将报告递交给市政府的水副市长。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份报告竟石沉大海,泥牛入海无消息。当时欧阳明想,市政府处不处理我管不了,作为中介机构,我只能如实反映情况,我已将报告呈上去了,并且留了底稿,我该做的已经做了,万一今后追查起来,我有报告作证。他认为自己做得万无一失,办得十分妥当。
不想最近金阳棉纺厂几千名职工竟聚众闹事,打出了“誓死保卫国有财产”的口号。他们封厂门,堵大桥,上街游行,成为金阳市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成为令金阳市政府领导十分头痛的心病。
可令欧阳明担心的是,职工们不但把矛头指向厂里的几个头头,还把矛头指向担任破产清算工作的黎明会计师事务所。他们认为是黎明会计师事务所与几个头头一起出卖了职工利益,一起侵吞了国有资产。这不能不给欧阳明心中造成一层沉重的阴影,也给黎明会计师事务所蒙上了一层阴沉的迷雾。为了一扫阴霾,欧阳明组织了这次香港之游。
在香港,他们上了太平山,观看了香港的全景;到了深水湾、浅水湾,看到了富人的天堂;游了维多利亚港,观赏了岸边的紫荆花,又乘船观赏了灯火辉煌、干奇百怪的夜香港。香港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楼高地小,贫富悬殊。在内地有一辆私家车就了不得了,在香港,富裕的标志是游艇。你看深水湾停满了白色的游艇,那才是富人们的标志。而在贫民窟中,二十几层高的楼房像鸽子笼似的矗立路旁,显得是那样的衰败与破落,与那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富丽堂皇的独立别墅形成鲜明对照。
……
P1-P4
长篇小说《珍爱》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所印册数很快销售,尤其在财务会计界引起了轰动。会计界的最大网站《中国会计视野》在全篇连载后得到了广大网友的青睐,点击率较高。
同时小说出版后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著名评论家朱辉军先生和木弓先生在《文艺报》上著文予以评论,朱辉军先生在评论中说:“……我翻开了小说的第一页,比我予想的好多了,我几乎是一口气就读了全书的一半,情节起伏跌宕、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生动形象,加上又是我们不熟悉却常有耳闻的社会审计领域,真有点让人爱不释手。这部小说确实已超越了行业生活的局限而走进了公众关注的视野。”
木弓先生在他的《题材新颖故事可读》中说:“我认为《珍爱》的故事占有了题材方面的优势,借助读者对这个新行业的某种新鲜新奇之感,构建自己的故事框架展开情节,使小说本身具备了相当的可读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现在,小说中的人物如欧阳明、朴雪、阿美、郭安娜等有血有肉的人物已经在许多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朱辉军先生所说:“欧阳明可以说是我国文学画廊中的一个比较新颖的形象。”
当然,小说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文友和网友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飨广大读者,作者对小说进行了修订,特予以重版,希望能继续得到广大读者的继续爱护。
欧阳明死后,黎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如鸟兽散。
曾经名噪一时,一个在社会上具有良好信誉和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朴雪和孟总等少数几个人守着那人去楼空的几间办公室。
金阳棉纺厂职工掀起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市政府为了安抚民心,吊销了星星纺织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并将那几个头头收监羁押,同时催促省财政厅行文处罚黎明会计师事务所。不几天,省财政厅的处罚告知书下来,黎明会计师事务所已无人主事,无力申辩。
三日后,处罚决定书下来,黎明会计师事务所关门整顿。其实这些都只是官样文章,黎明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早已关门停业了。
此时谭建业蠢蠢欲动,他打算花钱买下黎明会计师事务所这个空壳公司,然后重新招兵买马,装模作样地搞搞整顿。倚靠郭安娜这个强有力的靠山,花钱买通关系,将停业一年改为半年甚至一个月,如此黎明会计师事务所便可死而复生,谭建业的美梦便可成真。
没想到欧阳明在临死时留下了一份遗书,他将他在黎明会计师事务所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了朴雪,并委托朴雪为代理法人代表,全权处置黎明会计师事务所的所有事宜。这就是说,虽然黎明会计师事务所已人去楼空,停业整顿,但法人地位依然存在,法人代表也依然存在。谭建业要买黎明会计师事务所,非得找朴雪不可。
他多次找朴雪谈判,朴雪只有一句话:“不卖!你的钱再多我也不卖!”
谭建业说:“你的注册会计师不够法定人数,省财政厅会撤销黎明会计师事务所,那时候你可是所财两空。”
朴雪说:“谭建业,你机关算尽,就是想得到这个所。你不想想,你能把它办下去,难道我就不能。我可以把那些股东招回来,将黎明会计师事务所办下去。即使股东不回来,我也可以重新招募股东,万一招不到,我和孟总两个人可以申请将有限责任所改为合伙所,你奈我何?你以为我是傻瓜?”
谭建业傻了眼,自己空忙乎一阵子,最后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莫学剑、郝志道等人看到谭建业无力回天,只得另辟蹊径,另求门路。谭建业也好,郭安娜也好,他们想得到的终成画饼。倒是郭安娜还是从中得到了好处。由于她查处黎明会计师事务所有功,被晋升为A局副局长。
市政府的那位水市长安全渡过危机。
由于他处置有方,金阳棉纺厂的工潮已经平息,为此他得到上一级政府部门的嘉奖。他深信那几个头头在检察院是不可能把他供出来的,若是他倒了,谁能将他们救出来呢?他大大嘘了一口气,又四平八稳地当着他的副市长。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朴雪的手中,还保留着欧阳明报出的那份报告。
朴雪认为对欧阳明的处理实在太冤,她一定要为欧阳明讨回公道。她拿着这份报告,跑遍了省市有关部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派专人落实调查。
通过较长时间的复杂的调查,最后真相大白,从而黎明会计师事务所和欧阳明得以昭雪。
朴雪重振黎明会计师事务所,并且揭出了水市长以权谋私,侵吞国有资产和侵犯工人权益的惊天大案。
通过近一年的审计,又挖出了金阳子公司侵吞国有资产的一伙硕鼠和郭安娜、谭建业一伙腐败分子。
此是后话,作者将在《飘雪的日子》(暂定名)一书中向读者做详尽介绍,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