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漱溟全集(3)(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梁漱溟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约五百万字左右,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编为八卷。1989年开始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本套为再版本,对第一版进行了校订和补充。本书是第三卷,带我们领略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内容推荐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约五百万字左右,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编为八卷。1989年开始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本套为再版本,对第一版进行了校订和补充。

本书是第三卷,带我们领略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目录

中国文化要义

 自序

 重印《中国文化要义》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 此所云中国文化

 二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三 试寻求其特征

 四 参考佐证的资料

第二章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一 冯友兰氏的解释

 二 反证冯说未尽是

 三 文化之形成及其个性

 四 阶梯观与流派观

 五 申述夙见结束上文

第三章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

 一 中西社会对照来看

 二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三 基督教与集团生活

 四 欧洲中古社会

 五 近代社会之萌芽

第四章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一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二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三 团体与家庭二者不相容

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一 何谓伦理本位

 二 伦理之于经济

 三 伦理之于政治

 四 伦理有宗教之用

 五 此其重点果何在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一 宗教是什么

 二 宗教在中国

 三 周孔教化非宗教

 四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五 周孔之礼

 六 以伦理组织社会

第七章 理性——人类的特征

 一 理性是什么

 二 两种理和两种错误

 三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第八章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

 一 何谓阶级

 二 中国有没有阶级

 三 何谓职业分途

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

 一 中国之不像国家

 二 国家构成于阶级统治

 三 中国封建之解体

 四 中国政治之特殊

 五 西洋政治进步之理

第十章 治道和治世

 一 中国社会构造

 二 向里用力之人生

 三 中国文明一大异彩

 四 士人在此之功用

 五 治道和治世

第十一章 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一 周期性的乱

 二 不见有革命

 三 产业革命之不见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之早熟

 一 中国何故无民主

 二 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

 三 民治制度之所以不见

 四 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十三章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一 由此遂无科学

 二 长于理性短于理智

 三 陷于盘旋不进

 四 中国文化五大病

第十四章 结论

 一 讨究特征之总结

 二 民族性之所由成

中国建国之路(论中国共产党并检讨我自己)

弁言

上篇 中共三大贡献

 第一章 建国之一大前提

 第二章 引进了团体生活

 第三章 透出了人心

附记

人类创造力的大发挥大表现

——试说明建国十年一切建设突飞猛进的由来

(一)问题之提出及其答案

(二)人类创造力的发挥及其阻碍

(三)全国统一领导权之建立

(四)把人民争取过来的过程,就是领导权建立的过程,

人们是如何便被争取过来的呢?

(五)六亿人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力量成为无法估计的

雄奇

(六)从资本主义再讲到人类创造力

(七)从社会发展史上来看人类创造力

(八)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所唤起的人类创造力深浅

不同

(九)集中领导、统一规划——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十)大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心与人生

《人心与人生》自序

《人心与人生》日文译本弁言

第一章 绪论(上)

第二章 绪论(下)

第三章 略说人心

第四章 主动性

第五章 灵活性

第六章 计划性

 第一节 人心之基本特征(上)

 第二节 人心之基本特征(下)

 第三节 理智与本能(上)

 第四节 理智与本能(下)

 第五节 人类生命之特殊

 第六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上)

 第七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下)

 第八节 知识与计划

第七章 我对人类心理的认识前后转变不同

 第一节 意识与本能比较孰居重要

 第二节 理性与理智之关系

第八章 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人资于其社会生活而得发展成人如今日者

第十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上)

第十一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中)

第十二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下)

第十三章 东西学术分途

第十四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

第十五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下)

第十六章 宗教与人生

 第一节 世界文明三大系

 第二节 有关宗教问题的疏释

 第三节 世间、出世间

第十七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第十八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

第十九章 略谈文学艺术之属

第二十章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第一节 宗教失势问题

 第二节 以美育代宗教

第二十一章 谈人类心理发展史

书成自记

试读章节

自西洋文化之东来,国人欲以西洋军备代替过中国军备,欲以西洋政治代替过中国政治,欲以西洋经济代替过中国经济,欲以西洋教育代替过中国教育……种种运动曾盛起而未有已;独少欲以西洋宗教代替中国宗教的盛大运动。此正为中国人缺乏宗教兴味,且以宗教在西洋亦已过时之故。然由此不发生比较讨论,而中国无宗教之可异,乃不为人所腾说,则是一件可惜的事。关于此问题,第六章将予讨论,这里更不多及。

次言中国文化停滞不进,社会历久鲜变一点。这涵括两问题在内:一是后两千年的中国,竟然不见进步之可怪;再一是从社会史上讲,竟难判断它是什么社会之可怪。因为讲社会史者都看人类社会自古讫今一步进一步,大致可分为几阶段;独中国那两千多年,却难于判它为某阶段。两问题自有分别,事情却是一件事情。兹分别举例以明之。

例如冯友兰氏述《中国哲学史》,上起周秦下至清末,只划分为两大阶段。自孔子到淮南王为“子学时代”,历史时间不过四百余年,自董仲舒到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历史时间长及二千余年。即中国只有上古哲学及中古哲学,而没有近古哲学。因为近古时期所产生的哲学,和中古的还是没大分别;尽管二千多年之长,亦只可作一段算。西洋便不然。近古哲学中古哲学不唯产生时代不同,精神面目亦异。这是中国没有的。冯氏并申论:中国直至最近,无论任何方面皆尚在中古时代。中国在许多方面不及西洋,盖中国历史缺一近古时代,哲学方面特其一端而已。[1]此即前一问题之提出。所谓中国历史缺一近古时代,是说历史时间人了近古,而中国文化各方面却还是中古那样子,没有走得出来,进一新阶段。这种停滞不进,远从西汉直至清末,首尾有两千年以上。

往时严几道先生所译西洋名著中,有英人甄克斯《社会通诠》一书,算是讲社会发展史的。大致说人类是由图腾社会而宗法社会,由宗法社会而军国社会;至于拂特(封建)则为宗法与军国间之闰位。严先生根据其说来看中国,第一便感觉到长期停滞之可怪。

P16-17

序言

梁漱溟先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以漱溟行业。

梁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晚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为便于各界人士研究和查考,中国文化书院受著者家属委托,特将其著述编成全集,请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唯因历经战乱,屡有散失,已难收集齐全。经多方查找及各界支持,现搜得已刊与未刊文字五百万字左右,编为八卷,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分类,类中依年代排列,文前附以必要的版本或出处说明。预计三年内出齐。

《梁漱溟全集》第八卷中书信、日记及《思索领悟辑录》的编辑工作主持者为梁培宽、梁培恕同志,《答美国学者艾恺先生访谈纪录摘要》整理工作的主持者为田镐、孙明磊同志。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

1992年1月

再版说明

《梁漱溟全集》于1989年出版第一卷,至1993年全部八卷出齐,前后历时四年。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决定予以再版。

由于第一版距今已很长时间,而且各卷次出版时间不一,给读者购买带来了不便,所以此次进行了重排,并一次推出。

此次再版,除对第一版中的错讹之处作了校订之外,另外增补了两篇文章,一为《(人心与人生)自序》(第三卷),一为《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第六卷)。

庞朴先生对此次再版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梁培宽先生做了大量的校订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

后记

八卷本《梁漱溟全集》编辑出版工作,到今天算是完成了。1988年秋开始筹备的时候,曾预计三年内出齐;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拖长了两年,让读者久等了,十分抱歉。但它的出版正巧赶上梁先生百岁诞辰,多了一层意义,又是幸事。

梁先生生前曾经说过,他的某些文章,由于时过境迁,不再有什么保存价值;另外某些论点,随着认识深化,已有了重大变化;因此,他不甚主张编纂全集。我们则考虑到,作为一代宗师,梁漱溟先生的言论和活动,涉及多方,著之竹帛,已然成为历史的一个部分,也早已成了世人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因此,应该出版全集,而且要不厌其全,哪怕是片言只语,寸帛尺简,都应该极力搜集,公诸于世,并保持其历史原貌。这样做,既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梁先生的纪念;当然也就为关心者、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但是,由于梁先生学术兴趣广泛,活动领域普遍,加以历史频变,生涯久长,要想无遗漏地收齐他的全部文章书札和演讲记录,即使是已经公开发表了的和留意保藏着的,都已十分艰难;更不用说那些未尝披露,未能保存和无法辨认的了。我们一直在努力。全集编成之后,便又发现了《人心与人生》的《自序》和一份审阅过的演讲记录,以及一些信函。估计今后还会有所收获。待到积累一定数量后,当以补遗的形式出版,力臻完善。

这套全集的编纂,是梁漱溟先生生前好友、学生和家属协力的成果,也是各卷编者精心劳作的产物;它的出版,则由于山东人民出版社的鼎力赞助。谨此一并志谢。

庞朴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1993.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