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女孩非洲腹地亲历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祝永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带你零距离走进非洲腹地的重磅力作!

本书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工作生活的报告实录,以最真实的笔触,带读者零距离走进这个充满神国度。这其中有文化的碰撞,有无数深陷困境非洲孩子的彷偟无助,更有国际发展援助志愿者发自心底的关爱和牵挂。字里行间充盈着一种赤诚的人文关怀,它不分国界,感动了数以亿计的读者,催人泪下,引人深思。

内容推荐

这个有着黝黑皮肤和耀跟阳光的国度,这个在世界银行公布的最贫穷国家名单中名列前茅的国家,它的名宇叫莫桑比克。一个异国的女孩,为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救助贫困儿童只身深入非洲腹地,作为国际发展援助志愿者,在非洲度过个一生中难忘的十二个月。

本书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工作生活的报告实录,以最真实的笔触,带读者零距离走进这个充满神国度。这其中有文化的碰撞,有无数深陷困境非洲孩子的彷偟无助,更有国际发展援助志愿者发自心底的关爱和牵挂。字里行间充盈着一种赤诚的人文关怀,它不分国界,感动了数以亿计的读者,催人泪下,引人深思。

目录

写在前面

同路异梦人

大大的下马威

源泉

“头号杀手”

最佳拍档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非洲

非洲增肥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聚光灯下

让我们把爱传递

“礼遇”

认真地活在当下

中国功夫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我的非洲生日

有一种美德,叫做感恩

别了,莫桑比克!

后记——小迪凯们的天使

试读章节

同路异梦人

他们来自地球的各个角落,背景、职业、性格爱好各不相同。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到一起,手挽手肩并肩。然而,在共同前进的道路上,由于他们怀揣的梦想不同,只好分道扬镳,各自踏上了只属于自己的路。

我所在的位于英格兰约克郡的IDI培训中心,不过70名学员,却来自28个国家。除了南极洲,每个大洲都有代表驻扎其中。他们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职业等各不相同。

这里的每个人都像一本书,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故事。和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朝夕相处,每天一起吃住、学习、娱乐、训练、生活,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

亲密爱人

当时培训中心里数量最多的是巴西籍学员,他们虽然来自巴西的不同地区,却十分团结友爱。热情奔放、坦荡幽默、乐观活跃等南美洲人与生俱来的特质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哪里有巴西籍学员,哪里就充满了欢笑和活力,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在巴西学员中,茱希阿拉(Jucyara)和提雅戈(Tiago)是我最爱的两个人。

到达培训中心的第一天,我就为找不到浴室而犯愁。

正在这时,隔壁房间的房门打开了,一个娇小玲珑、披着长发、大眼睛的白人女孩走出来,见到正站在楼道里发呆的我,友善地打了招呼。女孩叫茱希阿拉,大家都叫她茱希,来自巴西。由于她的英语不太好,于是她又叫来屋里的男友。

一个高大帅气的大男生应声走出房间,他用流利的英语告诉我,他叫提雅戈,是茱希阿拉的男朋友,也来自巴西,刚到英国没几天,就住在我的隔壁。

得知我正在找淋浴室,提雅戈便让茱希阿拉带我去。

一路上,茱希阿拉连说带比划地向我介绍途经的各个房间,还细心地告诉我记住那些路标就不会迷路。不仅如此,她还耐心地教我如何用热水器,告诉我注意事项,直到确认我不会再有问题后才放心地离开。

五月初的英格兰郊外的夜晚还是冷飕飕的,可我的心里却流淌着暖流。我意识到,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我并不孤独。

就这样,茱希和提雅戈成了我在英国最早认识的好朋友。

平日里他们俩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总是形影不离,从未发生过争执,而且不管什么时候,两个人总是笑嘻嘻地和大家打招呼,是培训中心公认的“模范情侣”。为此,大家都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每当提到他们时,总是把俩人的名字放在一起——“茱希阿拉提雅戈”。

茱希和提雅戈虽然甜蜜恩爱,却并不沉迷于儿女情长,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团队建设和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中,先后成功地组织了“国际乒乓球大赛”(学员们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国际”二字名符其实)和“迷你音乐节”。

培训刚开始时,茱希的英语较差,开会、听讲座都得由提雅戈翻译,和其他学员交流起来也很困难。

和她讲英语时,多数人会放慢语速,用比较浅显的单词再加上肢体语言尽量把意思表达清楚,也有人偶尔会流露出不耐烦。每到这时,茱希总是面带微笑勇敢地望着对方:“对不起,也许和我说话很费力气,但我真的在尽全力学习。麻烦你把刚才那句话再重复一遍好吗?谢谢你。”面对着这么谦和、好学上进的可爱女孩,谁能再忍心拒绝呢?

由于不断地学习,茱希和学员们交流时越来越自如了。在培训结束前的“公众演讲”项目考核现场,茱希面对众考官和其他学员,用流畅清晰的英语围绕莫桑比克学龄儿童就学率的相关话题滔滔不绝、贴切生动、清晰易懂,论述深入浅出,连一向以评分严格著称的教官都忍不住鼓掌:“茱希!Bravo(太棒了)!”

我忍不住感叹道:“你的英语进步得好快!茱希,我从心里为你高兴!”

茱希笑笑:“没有你们这些好朋友的耐心帮助,哪有我的今天?再说,守着这么难得的语言环境,再不努力学习就太可惜了。”

不光自己好学向上,茱希还总是尽其所能地帮助他人。

由于我们队的大部分成员要去莫桑比克工作,葡萄牙语自然是必须的语言工具,可除了母语为葡萄牙语的茱希和提雅戈外,其他学员对葡语的认知度几乎为零。于是茱希和提雅戈就主动请缨做大家的葡萄牙语老师。找资料、编教案、订计划、小测验、批改作业,虽然学生不多,但他俩却忙得不亦乐乎。他俩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每周给我们上2~3次课,无论课上课下,只要有人提出问题,他们都会耐心细致地解答,直到确认我们真正掌握了为止,比专职教师还要敬业。

严师出高徒。在葡语水平测试中,我们队的所有学员都顺利过关,这其中,茱希和提雅戈自然功不可没。

培训结束后茱希和提雅戈被派往位于莫桑比克最北部和赞比亚接壤处的卡波迪尔卡多(CABO DELGADO)教师培训基地,主要是为当地培训小学或初中教师,以缓解当地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

早就听说卡波迪尔卡多工作项目基地是我们组织在莫桑比克所有项目基地中条件最艰苦的。可当我来到冬杜项目基地,住着蚂蚁、老鼠、蚊子随意出没的房子,吃着日复一日的糙米饭加煮豆子,过着大多数时间没水没电的日子时,总觉得其实每个工作项目基地的条件都差不多。

噢,提雅戈!但当我们结束工作,回到英国进行述职报告时,才知道,“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和茱希提雅戈在卡波迪尔卡多的生活相比,我在冬杜的生活真算得上很优越、很幸福了。他们俩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想办法创造条件,不光把当地教师的培训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当地组织了妇女俱乐部、医药卫生常识讲座、篮球队、英语辅导班等。当他们结束工作离开时,当地居民几乎全体出动,倾城相送。

后来,我从他们发来的邮件中得知:茱希和提雅戈又加人了另一个国际NGO,正在为该组织在巴西工作基地的设立进行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茱希高兴地告诉我:“在为非洲大陆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后,我和提雅戈都非常开心终于可以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事情。我俩决定,对于国际援助,我们还会以不同的形式坚持做下去。”P1-4

序言

阳光青年阳光情

一年前,大学同学聚会,印可永说她去非洲工作的女儿祝永回来了,很想将那段经历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希望我这个在文学界的伯伯给引引路。

我没有理由拒绝。一是印可永是位优秀教师,她能教育出一个阳光女儿,我们都很感动和钦羡;社会需要这样的感动和钦羡,我们历来多“君子日”而少践行者。这样的志向和情怀应当成为青少年理想中的主旋律。二是反映志愿者工作生活题材的作品少,而志愿者活动标志着世界未来的价值取向,是值得推崇的一项高尚而大有希望的事业。三是当时正值“80后”话题的争议初起,如果这本书能够出版,恰好见证了一些乐观思考。于是,尽管我对祝永写作能力心中无底,但还是欣然应诺,帮助出些主意并为它寻个去处。

祝永比“80后”大不了两三岁,我坚信这样的阳光青年不是个例,了解她的成长,能使我们为思考“80后”增加一些新视角。

其实,对“80后”的评价臧否纷纭很正常,只要不是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因为哪一代人都有其优长和劣短(我不赞成以绝对化年代数字称谓一代人,只不过为了讨论方便,权且使用这个称谓)。要看到他们的优长:青春朝气,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独立思考,不愿循规蹈矩,多创新意识,历代青年人共同的性格特征他们也具有;但环境铸就和改造人,环境的发展变化自然引起一代代人的发展变化。“80后”多是独生子女,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腾飞,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逐渐进入“物质天堂”,生活无忧无虑;同时,由于全社会德育的缺失,使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悖论更加凸显,从而造成青少年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小皇帝”、“小公主”们普遍弱化了做人中的意义追求,缺失了理想、责任、诚信、感恩、奋争等关键词的内涵。这是价值体系的整体性的严重缺失。比如,叛逆性发展到极致,走向了否定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消解意义步入了拒绝~切教化。我以为这是影响“80后”以及成人们对这一代人忧虑的症结所在。然而,有三点定而不移:一是问题在孩子们身上,责任却在社会、家庭、学校。二是他们的问题再多,未来也是他们的,不论你如何的臧否与爱恨,这些“八九点钟的太阳”,即刻就如日中天了。因此,只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培养和在挫折磨砺中的自我教育,使他们以己之长克己之短,扬优弃劣,健康成人,否则,都于事无补。三是文化制约人类,传统文化在“80后”身上并未断代,文化对这一代新人性格内质的铸造,也不会改变。

我期待祝永作为一名国际发展援助者工作生活的写真报告,能成为我这样的思想底色上盛开的小花。八九个月后,我没有失望,成为她的第一个读者。读完这部书稿,欣喜之余,不免惊叹:后生了得!第一次写书就能上路,除了才情,就靠她的“诗外功夫”了。

人生如歌。当过去的酸甜苦辣都成为记忆,回首之时都是喜怒哀乐一首首歌。在这部非洲之行写真集的写作中,祝永完全沉浸在记忆中。她在信中告诉我,常常是一边写一边“忍不住地泪流满面”。那激动的泪水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动和感谢。我相信,当她将这感动和感谢传递给读者之时,也会暗合了我们的经历和经验,激发出我们的感动和感谢之情,因为作者与读者共鸣于——诠释了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奉献;人活着不单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意义。

志愿者的精神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它是联合国精神的本质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历来就有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更是凸显和延伸了国学中的和谐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从而成为我们对内对外政策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未来世界的发展,终将证明会被世界人民接受,终将证明这一理念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志愿者活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性的活动,就是因为这一活动是促进世界和谐的一种内驱力,它所蕴涵的志愿者精神继承了我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化是民族之根。多元价值观的世界要走向和谐,首先文化就要和谐,多种文化只有相互尊重和相互学习,才能促进世界和谐。在人类活动及其创造的一切事物中,文化无所不至地渗透了各个领域。诸如,人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纪庆礼仪、民俗习尚、社会交往、典章制度、器物用品,甚至包括意识形态等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构成了一个姹紫嫣红的大干世界。或许因为在当地滞留的时间尚短,书中描绘的非洲的文化现象可能没有那么多,但在一个女孩眼中,它们却十分有趣。

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从来都是双向反映。作者既反映了在非洲的工作与生活,同时也向读者反映了作者“我”的内心世界。我们常常把热爱生活、意气风发、不畏艰难、乐观向上、胸怀坦荡、热情友善的青少年称之为“阳光”;祝永是这样的“阳光”青年,她的书传达出了温暖的“阳光”情。她为了做一个国际发展援助者,而放弃了国内的理想就业机会,离开温暖的家,只身独往日本名校专门学习国际救助专业,毕业后又舍弃了留在日本就业的良机,欣然报名去英国参加培训。信念和意志的坚守,终于圆了她去非洲做一名国际发展援助者的梦想。在非洲,由于经济落后所带来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文明环境,她曾两次被病魔击倒,但她顽强地站起来,继续到很远的地方去工作,必须穿行在带有一点恐怖氛围的山林和沙丘中,整天忙碌,从朝阳出到夕阳没;她仍然用自己少得可怜的一点津贴买一些急需物品赠给那些连鞋子都穿不上,更上不起学,买不起文具的黑孩子们。祝永以她的善心善举,全身心地投八,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我们读到这些章节时,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今社会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人们心灵的严重扭曲,而志愿者们却将无私奉献作为一种责任,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稀有的精神资源。他们所表现出的高尚道义,再一次诠释了人间大爱的真谛。

每一个志愿者都是一滴水,然而,千千万万滴水汇聚起来,就能成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爱心之源。我相信志愿活动的主题——“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一定能在全世界衍生、传递到永远。

抒写至此,我们看到了2008的背影,但我相信2008永远走不出我们的忆念。这一年,我们战胜了“冰雪”和“地震”两次特大灾害;这一年,我们奉献出“奥运会”和“残奥会”两大“无与伦比”的世界盛事。2008,中华民族写下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全世界惊羡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赢得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全世界叹服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强大的文化支撑力。而抒写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2008这一页的主力军恰恰是曾引发争议的“80后”,95%以上的志愿者是他们,他们创造的“奇迹”为世界人民所盛赞。我也为自己对“80后”的评价能被现实见证而感到欣慰。我为他们祝福,包括祝永在内。

我感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同志们的眼力和见识,他们深知这本书的现实价值,帮助作者反复修改,并以最快的速度推出这本感悟志愿者精神的书。他们想让更多的青少年领悟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生的高尚境界。是的,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想高度看志愿者精神,她应该领导世界新潮流。

初次写作,祝永不可能就能达到哲人的深度,但这部书毕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国际志愿者在非洲服务中所获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在志愿服务的熠熠辉光中,折射出一个阳光女孩追求人生高境界的执著。当然,一个人很难从一次经历中完成成长,但经过这平凡的积累,一定能在心理结构中积淀下更多的不凡。  因此,我把这本书看作是一个青年成长的收获;这些收获对我们探寻教育年青一代的途径,无疑是有益的启示。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前副院长文学评论家)

后记

离开莫桑比克后,我和约瑟一直保持着联系,大约两周互发一封电子邮件,不曾间断。可是从2007年11月下旬起,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发给约瑟的数封电子邮件都石沉大海,精心为他挑选的电子圣诞贺卡也不见回音。我的心里忐忑不安。

2008年3月上旬的一个傍晚,收件箱里终于出现了署名约瑟的电子邮件:“Yongi,非常抱歉这/厶久没和你联系,让你担心了……告诉你一个坏消息:2007年12月25日清晨,我们永远失去了我们的小儿子迪凯。是的,他被病魔带走了,永远地带走了。这也许令人难以置信,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

那天晚上,我捧着和小迪凯的合影,回想着第一次把他抱在怀里时的情景,泪水不停地流下来。

非洲当地人相信,夭折的小孩子会化作天使被上帝召唤到身边。

我相信,小迪凯一定没有忘记这个世界上那些疼爱他、牵挂他的人,也许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小迪凯正在天堂的某个角落,呼扇着洁白如雪、柔软如絮的小翅膀,透过白云间的缝隙,默默地望着我……

非洲大陆有无数孩子有着和小迪凯相同的遭遇,虽然他们化作小天使逃离了人世间的苦难,却在父母心中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而更多的孩子为了生存,还在饥饿、贫穷、战争、疾病等各种苦难中挣扎。

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和平、食物与教育,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我们的关注、爱心和牵挂。

但我相信,他们最期待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好心人愿意成为守望他们的人间天使。

书评(媒体评论)

Finding solutions is essential lf we want to make the most of our caring.If we have clear and proven answers anytime an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asks“How can I help?”then we can get action。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以艾滋病防治与宣传工作项目的国际发展援助者的身份走近遥远的非洲,以现代年轻人的视角察看生命的倔强与谦卑,以普通人的爱恨情怨再现一段亲历的往事!

——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前副院长 著名文学评论家孙武臣

对神秘国度的懂憬,对原始图腾的解密,对社会责任的完美诠释。《中国女孩非洲腹地亲历记》全面揭示今日最真实的非洲,满足猎奇和探险的同时却赚人大把泪水,引人无限思考。

——台湾资深出版策划人

纵观全书十多个章节,犹如一整幅质地苍凉、温软的原始生命图腾图,或工笔,或白描,有沉重,有轻松,亦有诙谐幽默,所有种种皆会带来心灵的碰撞。博你欢美与泪水,感动与感慨,共同敲开非洲这座神秘殿堂的在。

——非洲深度游爱好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