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袁崇焕、韩信、班超、尉缭……《中华历史名人丛书》之《十大军事家》所介绍的十位军事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是非常之大的。书中不仅介绍了十位军事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而且对他们本人及其实践、思想和理论也作了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大军事家/中华历史名人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晓和//陈迅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靖、袁崇焕、韩信、班超、尉缭……《中华历史名人丛书》之《十大军事家》所介绍的十位军事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是非常之大的。书中不仅介绍了十位军事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而且对他们本人及其实践、思想和理论也作了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内容推荐 本书所介绍的十位军事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是非常之大的。 编者撰写《中华历史名人丛书》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奋国民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本着这样的目的,编者在介绍军事家的影响时,既注意他们对历史的影响,更注意他们对现实的影响。 目录 前言 姜尚——中国军事谋略理论的奠基人 一、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 二、主要军事活动 辅佐文王,与谋剪商 观兵孟津,决胜牧野 助主平叛,巩固朝政 三、军事著述、思想及贡献 《六韬》书考 姜尚与《六韬》 军事上的三大贡献 四、影响与评价 司马穰苴——纺争乡楷模,兵家之骄子 一、生平与时代 出身寒门,生逢乱世 临危受命,官拜大将 执法如山,严惩监军 威镇燕晋,光复国土 受人陷害,含冤而死 二、《司马法》书考 成书于春秋以前的《司马法》 齐威王时编纂的《司马穰苴兵法》 今本《司马法》的真伪 三、《司马法》军事思想探要 战争观 作战原则 统军要领 战前准备 击敌战术 四、影,响与评价 孙武——享誉世界的伟大军事家 一、时代背景与家世生平 战乱年代,军事世家 避乱隐吴,静观时变 宫中教战,力斩王妃 君臣论治,国家受益 挚友被诛,郁闷而死 二、主要军事活动 西破强楚 南服越人人 北威齐晋 三、军事理论及其贡献 战争观 治军思想 用兵原则 四、影响及后人的评价 吴起——与孙子齐名的大军事家 一、生寻 二、著述 “先和而造大事”的战争观 “内修文德,外治武各”的国防观 “以治为胜”、“教戒为先”的军队建设思想 “总文武”、“兼刚柔”的军事人才思想 “审敌虚实”、“因形用权”的作战原则 三、主要贡献 四、影响与评价 孙膑——才智过人的“齐孙子” 一、非凡的身世,悲惨的命运 生逢乱世,出身名门 轻信同窗,被骗受辱 仗义反叛,兵败亡楚 滞留异邦,归国遇难 二、过人的才智,辉煌的业绩 装疯卖傻,侥幸脱险 赛马谈兵,崭露头角 批亢捣虚,围魏救赵 减灶诱敌,智胜庞涓 潜心著述,兵法传世 三、精邃的思想,杰出的贡献 “战胜而强立 乐兵者亡”的战争观 “必攻不守”、巧妙造势的战略战术思想 “天地之间,莫贵干人”的治军原则 以“道”制胜的军事哲学思想 四、深远的影响,崇高的评价 尉缭——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一、尉缭生平考证 二、《尉缭子》版本演变 三、从《尉缭子》看尉缭的军事思想 四、尉缭军事理论的影响 韩信——战必胜攻必克的军事天才 一、短暂而又显赫的一生 家境贫寒,胸怀大志 投奔二主,怀才不遇 拜将献策,屡建战功 被告谋反,身遭软禁 企图反叛,斩于后宫 二、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破魏之战 破赵之战 破齐之战 垓下之战 韩信在兵法上的贡献 三、历代学者对韩信的评价 班超——东汉开通西域的功臣 一、生平 胸怀大志,投笔从戎 转战沙场,建功西域 壮志已酬,功成身退 二、事迹 夜袭匈奴,慑服鄯善 剑斩神巫,征服于阗 活捉兜题,扶持疏勒 孤军在外,奋战五年 联络乌孙,智破莎车 坚壁清野,逼退大月氏 向北扩展,开通西域 三、影响 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的大军事家 一、生平及所处时代 二、军事活动及主要战绩 平萧铣,抚岭南 镇压辅公柘,平定江淮 生擒颉利可汗,消灭东突厥 大败伏允可汗,平定吐谷浑 三、军事理论上的贡献 四、美名天下传 袁崇焕——明末杰出的军事家 一、生平及所处时代 二、主要军事活动 监军关外 宁远之战 宁锦大捷 督师辽东 已巳之变 三、影响与评价 试读章节 姜尚——中国军事谋略理论的奠基人 姜尚,商末周初东海(今山东郯tan城北)人。姓姜名尚,字子牙。曾辅佐周文王、武王、成王,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过重要贡献。是我国军事理论的启蒙者,其军事思想被后人记载在《六韬》一书中。 一、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 姜氏家族起源于陕西宝鸡一带,姜尚的一位祖先在舜时因治水有功,受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所以人们又称姜尚为吕尚。 夏朝以后,吕氏子孙逐渐分化。到姜尚这一代,家里已经很穷了。他年轻时,为了维持生活,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过牛,卖过肉:后来又到黄河之滨的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开过酒铺。姜尚虽是奴隶主贵族的后裔,但因生活窘迫,长期接触下层民众,所以对世态人情了如指掌。加上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探究古今政治演变和军事斗争的得失成败,终于成了一名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 姜尚晚年,正值商纣王统治时期。当时作为东方大国的殷商王朝已步入全面危机的深渊,社会黑喑,政治腐败,奴隶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各方国之间的矛盾1272各部落之间的矛盾都异常尖锐。以纣王为首的商朝奴隶主贵族骄奢淫逸,不惜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男女相杂其间,作长夜之饮。纣王又十分残暴无道,好用酷刑脯醢(hai)大臣、役使诸侯、残害百姓。因此大臣离心离德,诸侯时有背叛,奴隶和下层民众忍无可忍,争相铤而走险,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四海风起云涌、雷惊雨骤,预示着商王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公刘、吉公童(dan)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使周迅速崛起。文王姬昌即位后,笃(du)行仁政,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着意发展经济,坚持勤俭立国和富民政策,使社会秩序井然,国力空前强盛,远近民众无不向往,四方诸侯望风依附。 姜尚是如何加入以周文王(那时还是商的西伯)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古籍中的记载,很不一致。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是说,姜尚虽才智过人,但一直怀才不遇。后来,得知周国立志兴邦,求贤若渴,才离开商朝,来郅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寻找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 一天,周文王出去打猎,在渭水北岸遇到姜尚。他见差尚满腹经纶、才智过人,就拜他为国师,让他辅助自己管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 二是说,姜尚博学多闻,曾在商王朝中为官,因纣王无道,才脱离商王朝,到各诸侯国去游说,但都未引起重视,最后方归依姬昌。 三是说,姜尚原为隐士,不问政治。在姬昌被纣王囚于菱(yBu)里(今河南汤阴北)时,周臣散宜生、闳(hong)天请他帮忙。姜尚见他们态度诚恳,情真意笃,才同意助他们一臂之力。 四是说:“太公望,齐之逐夫(被妻子抛弃的丈夫),朝歌之废屠(宰了牛而肉叉卖不出去的屠夫),子良之逐臣(被主人赶出去的佣人),棘泽之雠(ch6u,义同售)不庸(出卖劳力一直得不到雇用),文王用之而文。” 这四种说法虽各不相同,但都试图说明姜尚在人周之前,怀才不逗,政治地位低微,只是在受到姬昌这个明主的赏识和重用之后,才得以发挥其聪明才智,施展其宏图远略。 姜尚进入周统治集团后,运筹帷幄,屡建奇功。首先是辅佐文王姬昌完成了灭商战争的准备:其次是辅佐武王姬发实现了消灭殷商的宏愿:再次是辅佐周公姬旦、成王姬诵平定了叛乱,巩固了西周政权。 由于姜尚为三朝元老,功勋盖世,周成王时被封为东方营邱(今山东淄博东)齐侯。营邱之地,濒临东海,荒草丛生,居民少,野兽多,文化十分落后。营邱附近,有一支东夷族人——莱人,他们听说姜尚要到这儿来建国,便率众前来进攻,“与之争营邱”。结果,被姜尚一举击溃。姜尚取胜后,政治上,“因其俗,简其礼”;经济上,“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使国势很快就强盛起来。之后,周成王又授予齐征伐五侯九伯的特权,还授予它更多的土地。由此,在姜尚的苦心经营下,齐国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大国,成为周代最富有、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P1-4 序言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军事文化占有重要地位。而对军事文化贡献最大者则是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伟大军事家。本书所介绍的十大军事家,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 本书由陈晓和、陈迅合著。陈晓和负责姜尚、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和《前言》的撰写;陈迅负责尉缭、韩信、班超、李靖和袁崇焕等军事家的撰写。初稿完成后,陈晓和与陈迅分别对对方撰写的部分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一起进行了全书的统稿、定稿工作。 本书在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张传开、吴鹏森等同志为我们提供了撰写此书的机会,吴鹏森同志在我们的书稿完成后,认真审阅了全部书稿。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江晓蔚、张明、王军和殷素耘女士为打印书稿等不厌其烦,做了许多艰苦细致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于上述单位和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撰写过程中还参阅了大量的论著、文献,并从中吸取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和理论成果,未能一一注明,特此说明并深表谢意。 尽管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学术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