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要探讨了艺术和科学中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内涵,它们反映了“结构知觉”在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自然界中的应用。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图像。用科技知识阐释艺术作品,将过去的图像和文字材料以及现代的手段相交融,跳出科学严格的分界和艺术分类的束缚,在重视历史的同时审视当今。这是一本将给专业人士以及热爱艺术的读者带来深刻启迪的图书,同时也是值得您倾心阅读的一本图书。
本书既非艺术史,也非科技史。杰出的艺术史学家马丁·肯普,在本书中主要探讨了艺术和科学中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内涵,它们反映了“结构知觉”在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自然界中的应用。
肯普认为,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图像,会使当前科学和艺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变得明晰,例如“还原论者”与“整体论者”的争论。本书从文艺复兴时期出发,从论述如何确认再现透视空间的技巧开始,接着探讨了视觉艺术的历史结点:浪漫主义时期肖像中体现的物力论和反映的精神特质;19世纪艺术反映的抽象形态和创新式突破对人们想象力的激发:当代艺术中的多元性和工艺性,使意象呈现了多样表达。而有了当代通讯技术的推波助澜,使得我们推广诸多意象的能力大大提高。
肯普教授回溯了从达·芬奇到哈勃望远镜的历史,并探讨了空间处理和空间坐标的持久性;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几何学的性质;有序和混沌体系;照相机的应用、保真和早期摄影的客观性;对于微观世界的映象化:粒子跟踪、费因曼图,医学扫描等问题。作者跳出科学严格的分界和艺术分类的束缚,重新审视一些常见的主题,并呼吁视觉艺术史中需要更多的自由和更深入的见地。他说:“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要使科学和艺术发挥其最大效力就需敢于挑战传统的知识。视觉直觉是一个潜在的工具,我们利用它可以探究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