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研究的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即经理人市场对企业经营者的隐性激励,是指通过经理人市场竞争与声誉机制,而形成的一种内生于企业经营者的自我驱动性激励。本书在综合评述国内外关于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研究文献,对隐性激励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从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调查研究”课题调研中所获取的实证材料,对我国经理人市场(包括“体制外”和“体制内”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现状和隐性激励低效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一些希望能对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以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意义的对策建议。
前言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的创新性努力
1.3 本书的研究方法
1.4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隐性激励研究文献述评
2.1 隐性激励研究的企业理论溯源
2.2 基于经理人市场竞争的经营者行为研究
2.3 基于经理人市场声誉模型框架的经营者隐性激励研究
2.4 对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研究的总体评述
3 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模型分析
3.1 不存在经理人市场时的委托代理激励安排
3.2 引入经理人市场变量后的委托代理激励安排
3.3 KMRW经理人市场两阶段声誉模型
3.4 Holmstrom无限期限的经理人市场声誉模型
3.5 Zabojnik引入触发战略均衡的经理人市场声誉模型
4 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机制作用现状
4.1 考虑任务多元化现状的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效用函数的特点
4.2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与企业问的单次博弈及其与政府间的重复博弈
4.3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任务多元化现状对隐性激励的影响
4.4 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模型作用异化原因
小结
5 我国经理人市场整体发展现状对隐性激励功能的影响
5.1 我国经理人市场的体制化分割与隐性激励功能的软弱
5.2 经理人市场的地域流动障碍与经营者隐性激励低效
5.3 经理人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失灵与经营者隐性激励低效
5.4 我国经理人市场整体状况对隐性激励低效的影响因素
小结
6 完善我国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
6.1 完善经理人的市场化配置机制
6.2 完善经理人市场关于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信息传导机制
6.3 创造隐性激励机制所需的制度环境
7 构建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相结合的整体性激励机制
7.1 美国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方式的借鉴
7.2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机制的结合探试
8 结论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