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使用手册(精编典藏版)
分类
作者 三石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一部讲述战争谋略的智慧读本。它所体现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和所叙述的切实可行的谋略计策,成为古代兵家行军作战的决胜宝典,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书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合二为一,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处世谋略到商战谋略三方面将原著中的一些谋略重新解析、阐释,兼具实用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实用普及读物。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社会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企业家部将之视若珍宝,潜心研读,希望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使用手册》将二者合二为一,重点突出一个“使用”的功能,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处世谋略到商战谋略三方面将原著中的经典谋略重新解析、阐释,兼具实用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实用普及读物。

目录

前言

孙子兵法

 始计第一

 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

 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

 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

 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间第十三

三十六计

 1.瞒天过海

 2.围魏救赵

 3.借刀杀人

 4.以逸待劳

 5.趁火打劫

 6.声东击西

 7.无中生有

 8.暗度陈仓

 9.隔岸观火

 10.笑里藏刀

 11.李代桃僵

 12.顺手牵羊

 13.打草惊蛇

 14.借尸还魂

 15.调虎离山

 16.欲擒故纵

 17.抛砖引玉

 18.擒贼擒王

 19.釜底抽薪

 20.浑水摸鱼

 21.金蝉脱壳

 22.关门捉贼

 23.远交近攻

 24.假道伐虢

 25.偷梁换柱

 26.指桑骂槐

 27.假痴不癫

 28.上屋抽梯

 29.树上开花

 30.反客为主

 31.美人计

 32.空城计

 33.反间计

 34.苦肉计

 35.连环计

 36.走为上计

试读章节

始计第一

原文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队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考察研究。

所以,要用经过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比较而定的计谋去研究它,以探索战争的情势。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使民众与君王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畏惧危险。所谓“天”,就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春夏秋冬。所谓“地”,就是指地势的高低、路途的远近、地形的险阻平坦、地域的宽窄、死地与生地的利用。所谓“将”,就是指将帅的智谋、威信、仁慈、勇敢、严明。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供应。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的就能胜利,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就不能胜利。因此,要通过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即是说,哪一方君主能够使民众与自己的意愿一致?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天时地理有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兵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我根据以上七个方面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如果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有利的计谋,已被采纳,还要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有利的态势,就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而装作不能打,要打而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而装作向远处,要向远处而装作向近处。敌人贪利,就引诱他;敌人混乱,就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他,敌人兵力强大,就要避开他;敌人气势汹汹,就要阻挠他;敌人卑视慎行,就要骄纵他;敌人休整得好,就要劳累他;敌人内部团结,就要离间他。在敌人毫无防备之时发动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指挥的奥妙,是不能预先传授的。

开战之前,“庙算”能够取得胜利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不充分。“庙算”周密就能胜利,“庙算”疏漏就不能胜利,何况不做“庙算”呢?我们根据“五事”、“七计”来进行观察,谁胜谁败就可见端倪。

P3-5

序言

《孙子兵法》,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名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和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孙子的兵法思想,既自成体系,独放异彩,又与其他各家互相融通,相映生辉。政治上,继承了先王们治国御众的统御策略;思想方法上,与道家、儒家有许多相通或相似之处;军事上,基本承袭了姜尚、管仲等用兵制服之策,如奇正、利害、阴阳和神速、戒备等等。正是因为孙子集中了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才使得《孙子兵法》留传后世,千古不衰。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不但被我国人民所推崇,也越来越被世界所公认。早在我国唐代,《孙子兵法》就流传到外国,陆续被翻译成英、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孙子是中国的孙子,而《孙子兵法》则成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一部讲述战争谋略的智慧读本。它一经问世,即受到兵家的关注与推崇。它所体现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和所叙述的切实可行的谋略计策,成为古代兵家行军作战的决胜宝典,对后世影响深远。

流传至今的《三十六计》为何人所作,尚待进一步考证。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解读、吸取这本书的精华。书中所蕴含的兵法中的攻防、奇正、刚柔、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关系的互相转化的法则,充分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的某些论述在今天看来不一定完全科学或者不一定实用,然而它所蕴含的思想、智慧与策略仍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三十六计》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实际上只要我们潜心细读,结合自身经验对照思考就会发现,它所讲的是行军打仗,其实也是在讲政治、讲经济、讲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我们不妨做一下思维迁移,在阅读《三十六计》那一个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计谋中,提炼出处世的黄金法则,参悟出人生的智慧光芒。《三十六计》的内涵深广,给读者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阅读、审美空间很大。

本书《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使用手册》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合二为一,重点突出一个“使用”的功能,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处世谋略到商战谋略三方面将原著中的一些谋略重新解析、阐释,兼具实用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实用普及读物。

书中难免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