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出了“目标一治理—绩效”(Objective-Governance-Performance,OGP)这一分析框架。作为解析国有企业行为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工具。OGP分析框架的基本思想是:将国有企业目标作为分析国有企业行为的起点,强调从具体企业的目标特性出发,来选择相适用的理论解释,谋求企业实践中最适宜的企业治理体制,创造最好的企业绩效表现。全书由十章组成:前四章梳理了关于国有企业目标、绩效与公司治理问题的各种理论纷争,提出OGP分析框架;第五章和第六章以0GP分析框架为理论背景,探讨了目标约束下的国有企业的一般性治理原则,进而结合中国实践,探讨了国有企业治理转型过程中应用公司治理原则的有关问题;第七至十章为专题研究部分,分别针对国内外国有企业治理与绩效评价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对比研究。
导论
第一节 OGP分析框架的形成
第二节 研究内容设置与主要观点
理论篇
第一章 国有企业的目标
第一节 国有企业目标的性质
第二节 理论之争:国有企业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第二章 国有企业的绩效
第一节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特点
第二节 理论之争: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是否存在绩效差异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一节 国有企业治理的多因素分析框架
第二节 理论之争:一般公司治理原则是否适用于国有企业治理
第四章 国有企业目标、绩效与治理
第一节 国有企业行为的理论丛林
第二节 走出丛林看理论解释的有限适用性
实践篇
第五章 目标约束下的国有企业治理原则
第一节 明确企业目标
第二节 出资人行为规范
第三节 日常运营独立
第六章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转型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转型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转型的实践层面
专题篇
第七章 美、德、日和新加坡国有企业治理的分析
第一节 国外国有企业的分类
第二节 国外国有企业的外部治理分析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分析
第四节 对国外国有企业治理经验的借鉴
第八章 俄罗斯及东欧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治理转型
第一节 俄罗斯及东欧国有企业改革概况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与私有化、产权改革、企业治理转型
第九章 国外国有企业绩效评价
第一节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 国外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理论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践
第四节 国外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第十章 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经营管理者激励与企业业绩评价
第二节 “董事会外部化”与中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困难性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演进
第四节 现阶段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基本内涵
第五节 加强董事会建设,完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