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在西方被称作“书中之书”,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也是从古至今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本书作者房龙用简洁、流畅的“房龙式”语言,娓娓地向读者们讲述着他所理解和认为应该如此的《圣经》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神迹的灵光渐渐消退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的面庞渐渐清晰起来。《圣经》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而生动,这一古老的经典不再是只属于少数人才能解读的神秘之作,而是一部充满了民族悲伤和喜悦、苦难与盼望的记录,一部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其庄严意义的伟大的“书中之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圣经的故事(附赠英文原版)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美)房龙 |
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圣经》在西方被称作“书中之书”,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也是从古至今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本书作者房龙用简洁、流畅的“房龙式”语言,娓娓地向读者们讲述着他所理解和认为应该如此的《圣经》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神迹的灵光渐渐消退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的面庞渐渐清晰起来。《圣经》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而生动,这一古老的经典不再是只属于少数人才能解读的神秘之作,而是一部充满了民族悲伤和喜悦、苦难与盼望的记录,一部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其庄严意义的伟大的“书中之书”。 内容推荐 《圣经的故事》是美国著名通俗作家房龙的名著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传读不衰。房龙对人生和事物有着积极、深刻的理解。《圣经的故事》就是既忠实于原典,又有自己朴素的声音。虽是以《圣经》为蓝本讲述故事,却并不拘泥于原著,而是将所谓的神迹、民族传说、历史故事与近代历史、考古发现相观照,以客观、冷静的视野探本溯源,时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摒弃无知、偏执、倡导宽容、善良的健全理性。 目录 序言 写给汉斯和威廉的话 第1章 一部文学遗产 第2章 创世记 第3章 先行者 第4章 继续西行 第5章 暂居埃及 第6章 逃脱奴役 第7章 旷野漂泊 第8章 寻找新牧场 第9章 征服迦南 第10章 路得的故事 第1l章 犹太王国 第12章 内战 第13章 先知的警告 第14章 沦陷与流亡 第15章 重返故园 第16章 杂书 第17章 希腊人登场 第18章 犹大,一个希腊行省 第19章 革命与独立 第20章 耶稣诞生 第21章 施洗约翰 第22章 耶稣的童年 第23章 门徒 第24章 新导师 第25章 宿敌 第26章 耶稣之死 第27章 思想的力量 第28章 思想的胜利 第29章 教会的确立 附录 《圣经的故事》英文原版 试读章节 金字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巴比伦和尼尼微已成为庞大帝国的中心。 尼罗河谷和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那宽阔的谷地中,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这时,一支在沙漠中流浪的小部落,为了生存而决定离开位于阿拉伯沙漠边缘的家园,向北迁徙,寻找更加肥沃的土地。 后来,人们称这些流浪者为犹太人。几个世纪后,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本最重要的书——《圣经》。 再后来,他们中的一个女子,生了一位最伟大、最善良的导师。 但奇怪的是,我们对这个陌生民族的起源,竟然一无所知。他们不知从何而来。他们扮演了人类民族中最伟大的角色,然后离开了历史舞台,流亡于世界各国。 因此,我在本章所介绍的,总体性质有点儿模糊,具体细节也未必可靠。 但是,考古学家们正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忙碌地挖掘,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知道得越来越多。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些事实资料,我将尽力如实地告诉你们。 在亚洲西部,流淌着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它们源于北方的高山,最后汇入波斯湾。在浑浊的两河沿岸,人们过着舒适而悠闲的生活。所以,无论是生活在北方寒冷山区的人,还是住在南方酷热沙漠中的人,都竭力想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河谷拥有一块立足之地。只要有机会,他们就离开故乡,来到这片肥沃的平原。 他们相互争战,相互征服,在前一个文明的废墟上又建立一个新的文明。他们修建了像巴比伦和尼尼微那样的大城市。四千多年前,他们将这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乐园,所有人都羡慕这里的居民。 但是,如果看看地图,你就会发现,还有几百万忙碌的身材矮小的农民,正在另一个大国开垦土地。他们住在尼罗河岸边,这个国家叫埃及。一条狭长的地带将他们和巴比伦、亚述隔开了。他们所需要的很多物品,只能从那遥远的肥沃平原上的各个国家获得;而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所需要的很多东西,也只有埃及出产。这样,两边国家就彼此通商,通商的大路就穿过我们刚才提到的狭长地带。 如今,我们将这一地带称为叙利亚,古时候它有很多名字。它由低矮的丘陵和广阔的平原组成,树木稀少,土地被骄阳烤灼着。但是,一些小湖和溪流为这严峻单调的石山地形增添了些许生机。 自古以来,这一通衢古道上就居住着不同的部族。他们从阿拉伯沙漠迁来,都属于闪族人,使用同一种语言,信奉同样的神。他们经常是战了又和、和了又战。他们互相偷袭对方的城市、妻子和牲口。当一个地方没有更高的权威,而只有人们狂暴的意志和利剑的锋芒时,游牧部落的表现往往就是这样的。 他们模棱两可地承认埃及国王、巴比伦国王或亚述国王的权威。当这些大国的收税官们带着武装随从,沿着大道过来时,这些争吵不休的牧民就会变得很恭顺。他们频频深鞠躬,称自己是埃及法老(居住在孟菲斯)或巴比伦国王(居住在阿卡德)温顺的奴仆。但是,一旦那些官员带着士兵离开后,部族争战又一如既往。 请别把这些混战太当真了,这是古代人唯一能享受到的户外活动,而且所造成的损失通常也很小,反而可以让年轻人身手矫健。 在人类历史上将起巨大作用的犹太人,最初就是这些争吵、打斗、游荡、掠夺的小部族中的一支,他们竭力想在通商大道上站稳脚跟。不幸的是,我们几乎对他们的历史起源一无所知。很多学者作过许多颇有见地的猜测,但一个看似合理的猜测却无法填补历史空白。有人认为,犹太人最初来自波斯湾的乌尔地区,这或许是对的,但也可能是错的。我不想告诉你们那些不真实的东西,所以我干脆什么都不说,而只说一些历史学家都认可的事情。 犹太人最早的祖先可能住在阿拉伯沙漠。至于他们在哪个世纪离开故乡来到西亚肥沃的平原,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们漂流了几个世纪,竭力想拥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但他们漂流的路线已经无人知晓。我们还知道,犹太人在某个时期跨越了西奈山的沙漠地带,在埃及住过一段时间。 然而,从那时起,埃及人和亚述人的文献开始让人们了解《旧约》中叙述的一些事情。 其余的故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犹太人怎样离开埃及,然后在沙漠中历尽艰辛,合并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如何征服古道上一小块叫巴勒斯坦的土地,建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又如何为独立而战,长达几个世纪,然后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吞并,之后又变成大罗马帝国一个小省的一部分。 但是要记住,在我说这些历史事件时,我不是在写历史书。我不想根据确凿的史料告诉某事的来龙去脉,只想尽力指出一个叫犹太人的民族认为发生了什么。 众所周知,“真正的事实”和我们“相信的事实”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各个国家的历史教材,只有本国人民确信无疑。但是当你跨越边境,去读邻国的历史教材时,就会发现截然不同的描述。但是,只读本国历史书的孩子,终生都会相信它们是真的。 当然,偶尔会有一个历史学家、哲学家或某个怪人,会读到各国的史书,也许他会觉察到一些事实而接近“绝对真理”。但是,如果他想生活得平安幸福,最好是保持沉默。 犹太人的情况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3000年前、2000年前直至现在的犹太人,都是普通人,和你我一样。比起其他人,他们好不到哪里去(就像他们自称的那样),也坏不到哪里去(就像他们敌人常说的那样)。他们具有某些不寻常的优点,也有某些常见的缺点。但是,讲述他们的书实在太多了,好的、坏的、模棱两可的都有。因此,很难对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做出准确的评价。 犹太人有自己的历史,讲述了他们在埃及人、迦南人和巴比伦人中的冒险史。当我们试图弄清楚犹太人这部编年史的历史价值时,我们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新来者总是不受欢迎的。犹太人在漫长的流浪中到过很多国家,其中许多国家他们都是新来者。尼罗河谷、巴勒斯坦山区及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原住居民,并没有张开双臂迎接他们。相反,他们说:“我们自己的子女都不够住的,让那些外来者到别处去吧!”于是矛盾便出现了。 当犹太历史学家在回顾这些历史时,他们总想极力美化自己的祖先。现在我们也仍然如此。我们称赞马萨诸塞早期定居者的美德,描述这些可怜的白人被迫面对那些野蛮人残酷的弓箭时是多么的恐惧;但我们很少提及美洲印第安人的命运,他们同样面临着白人残忍的枪弹。 如果站在印第安人的角度来写一部诚实的历史,一定会引起人们极大的阅读兴趣。但那些印第安人已经死了,我们将永远无法了解1620年那些白人的到来如何影响了他们。这真是太遗憾了! 千百年来,《旧约》是我们祖先唯一能读能懂的一部记载古代亚洲历史的书。但是,100年前,我们开始懂得如何阅读埃及的象形文字;50年前,我们又发现了破解巴比伦神秘楔形文字的钥匙。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代犹太历史学家所讲的故事,还有与之截然不同的说法。 我们看到他们与所有爱国历史学家犯了同样的错误,还知道他们歪曲事实,夸大本民族的荣耀和辉煌。 但是我必须重申,这一切并非本书的内容。我不是在写犹太人的历史,既不为他们辩护,也不会攻击他们的动机,而仅仅是重复他们自己版本的古代亚洲和非洲历史。我不会去研究博学的历史学家的批判性论著。一本一毛钱就可以买到的袖珍《圣经》,就足以为我提供一切所需的材料。 假如你用“圣经”这个词与公元一世纪的某个犹太人交谈,他将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这个词比较新,是在四世纪由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约翰·克里索斯托发明的。他把犹太人的圣书汇编称为《圣经》(Biblia),也就是“书”的意思。 《圣经》的篇幅持续增加了1000年之久。除少数章节外,基本用希伯来语写成。但到耶稣出生时,希伯来语已不再是口头语,取代它的是阿拉米语(这种语言更简单、老百姓应用也更广),《旧约》中有几章先知预言就是用阿拉米语写的。但是,请千万不要问我《圣经》是何时写成的,因为我难以回答。 每个犹太小村庄,每座犹太小神庙,都有一些关于其历史的记载,一些热心此道的老人将它们记在兽皮或埃及莎草纸上。有时,人们会把各种律法和预言编成小册子,方便来神庙朝拜的人随手取用。 公元前八世纪,当犹太人定居在巴勒斯坦时,这类汇编越来越多。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它们被翻译成希腊语,传到了欧洲;从那以后,它们被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至于《新约》的历史,就很简单了。基督死后头两三个世纪,卑微木匠拿撒勒(即耶稣)的信徒们,一直处于被罗马当局迫害的危险境地。对于建立在刀剑血腥暴力基础上的罗马帝国来说,仁爱和宽恕的教义被认为会危及国家的安定。所以,早期的基督徒可不能走进一家书店说:“请给我一本《基督传》和描写他的使徒行为的书。”他们的信息都来自手手相传的秘密小册子。成千上万类似的小册子,被传抄了一遍又一遍,直至人们无法获悉其内容的真实性。 在此期间,教会获得了胜利。以前受迫害的基督徒,成了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整理由于300年的迫害造成的典籍混乱状况。教会领袖召集了一群学者,他们通读了所有流行的版本,剔除了其中大部分。他们决定保留几部福音书和几封使徒写给远方教会成员的信,其余的故事全都被舍弃了。 随后是几百年的讨论和争辩。在罗马、迦太基(在著名的古海港废墟上建起的新城市)和特鲁洛召开了多次重要的宗教会议;到基督死后七百年,东部和西部教会都明确采用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通行的《新约》。从那以后,由原有的希腊文翻译而成的版本不计其数,但内容却没有重大变化。 P4-7 序言 亲爱的孩子们: 这本书讲的是《圣经》的故事。我写它是因为我觉得你们应该对《圣经》有更多的了解。我的确说不出你们该到何处去得到这类知识,我当然可以要求你们去读原著,但谁敢肯定你们会读呢!许多人将《圣经》当成生命的寄托,一提到它就满脸正经,不许有人亵渎。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会因此对它敬而远之。但是若不了解这些故事,你们的教育就会有缺憾;何况你们的一生有时非常需要这些古代故事中所蕴含的智慧。 千百年来,《圣经》一直是人们最忠实的伙伴。其中某些章节写于2800年前,其余部分则稍晚些。数百年来,你们的祖先很可能只有这一本书。他们将它读得熟透,将摩西律法当作世间最高法律。现代科学到来后,围绕此书出现了激烈的冲突:一些人以《圣经》为神圣之本,另一些人则将此书当成一本古代的记事书。许多男女曾一度对《圣经》恨之入骨,就如同当年他们的父辈祖辈对它满怀敬畏一样。 关于这些,我并不想谈论。 我不是对你们进行说教,我既不拥护也不攻击某种观点。我只想告诉你们,让你们明白你们该知道的事情(仅以我的观点,绝不强求他人赞同)。明白了这些道理,你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更多的理解、宽容和仁爱,因为那是善良美好的,自然也是神圣的。 《旧约》的故事相对要容易一些,那是一个沙漠部落的故事。他们在流浪多年之后,终于征服了西亚的一小块地方,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可是《新约》就较为困难,它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讲述拿撒勒村一个纯朴木匠的故事,他出身卑微,付出了全部的爱,却从不索取。所以,我将非常简单且毫厘不差地向你们介绍他(耶稣)的生平。我相信,如果他还活着,一定会让我这么做的。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