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学问之道/季羡林文丛
分类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先生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且发前人未发之覆,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治学新观点、新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时时上进,时时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预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全面阐述学术理论的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治学方法和必备条件具有极其普遍的指导意义,使人蒙受其利。

内容推荐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

在先生的这些文章中,总结了王国维、胡适、汤用彤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并提出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目录

编者的话

治学生涯

一 发轫阶段

二 负笈德意志

三 回到祖国

上下求索

一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二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

三 朱光渚先生为人与为学

四 汤用彤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五 胡适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六 关于考证

七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八 才、学、识

九 如何搜集资料

十 如何利用时间

十一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十二 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

十三 再谈东方文化

十四 “天人合一”新解

十五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十六 漫谈东西文化

十七 国学漫谈

十八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十九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二十 我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

二十一 正确评价和深入研究东方文学

二十二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

二十三 关于中国美学的一点断想

二十四 门外中外文论絮语

二十五 漫谈散文

二十六 我怎样写散文(一)

二十七 我怎样写散文(二)

二十八 历史研究断想

二十九 大学外国语教学法刍议

三十 汉语与外语

三十一 谈翻译

三十二 翻译的危机

学术总结

一 我的学术研究的特点

二 我的研究范围

三 学术研究发展的轨迹——由考证到兼顾义理

四 我的义理

五 一些具体的想法

六 重视文化交流

七 佛教梵语研究

八 吐火罗文

九 《糖史》

十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十一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十二 我的考证

十三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十四 勤奋、天才与机遇

十五 满招损,谦受益

十六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十七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十八 必须中西兼通,中外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考古资料相结合

十九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季羡林先生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中国古代许多英雄,根据正史的记载,都颇有一些豪言壮语,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也!”什么“彼可取而代也!”又是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真正掷地作金石声,令我十分敬佩,可我自己不是那种人。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像我这种从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惟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用当时流行的口头语来说——能抢到一只“饭碗”。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不同国家的帝国主义分子手中。在那半殖民地社会里,“老外”是上帝。不管社会多么动荡不安,不管“城头”多么“变幻大王旗”,“老外”是谁也不敢碰的。他们生产的“饭碗”是“铁”的,砸不破,摔不碎。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命,则终生会有饭吃,无忧无虑,成为羲皇上人。

我的家庭也希望我在高中毕业后能抢到这样一只“铁饭碗”。我不敢有违严命,高中毕业后曾报考邮政局。若考取后,可以当一名邮务生。如果勤勤恳恳,不出娄子,干上十年二十年,也可能熬到一个邮务佐,算是邮局里的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了;就这样混上一辈子,平平安安,无风无浪。幸乎?不幸乎?我没有考上。大概面试的“老外”看我不像那样一块料,于是我名落孙山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报考了大学。北大和清华都录取了我。我同当时众多的青年一样,也想出国去学习,目的只在“镀金”,并不是想当什么学者。“镀金”之后,容易抢到一只饭碗,如此而已。在出国方面,我以为清华条件优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后来证明,我这一宝算是押中了。这是后事,暂且不提。

清华是当时两大名牌大学之一,前身叫留美预备学堂,是专门培养青年到美国去学习的。留美若干年镀过了金以后,回国后多为大学教授,有的还做了大官。在这些人里面究竟出了多少真正的学者,没有人做过统计,我不敢瞎说。同时并存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一所很奇特的机构,仿佛是西装革履中一袭长袍马褂,非常不协调。然而在这个不起眼的机构里却有名闻宇内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另外有一名年轻的讲师李济,后来也成了大师,担任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这个国学研究院,与其说它是一所现代化的学堂,毋宁说它是一所旧日的书院。一切现代化学校必不可少的烦琐的规章制度,在这里似乎都没有。师生直接联系,师了解生,生了解师,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虽然只办了几年,梁、王两位大师一去世,立即解体,然而所创造的业绩却是非同小可。我不确切知道究竟毕业了多少人,估计只有几十个人,但几乎全都成了教授,其中有若干位还成了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听史学界的朋友说,中国20世纪30年代后形成了一个学术派别,名叫“吾师派”,大概是由某些人写文章常说的“吾师梁任公”、“吾师王静安”、“吾师陈寅恪”等衍变而来的。从这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在学术界影响之大。

P3-5

序言

不知是怎么回事儿,近来我们总想多见上先生一面,为此曾企盼着,幻想着;当真见了面,即聊数语也备感亲切温馨;分别后那情景刻骨铭心,几见梦境;遂又期待再相逢……

这是真的,是我们对先生真实感情的流露。

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东方文化大师,这已为世人公认;先生所享殊荣,我们自然会有深切的体会。然而,每当我们偎依在先生身旁,却丝毫也感觉不到这是一位大学者,而宛如慈祥的父亲。

这也是真的,是我们对先生真实感情的流露。

又不知是怎么回事儿,近来我们时常想到青年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然振兴中华的重担就压在他们肩上。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他们的榜样是谁?向榜样学些什么?这似乎是非常严肃而重要的问题。德高望重的先生难道还不应该成为楷模吗?但对许多人来说,则久闻其名而难见其书,于是我们想送给大家一份惊喜——试从先生那洋洋洒洒上千万字的著述中选取一点点,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正应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岂不大可喜哉!

当我们最初与先生谈及此事时,未想到竟被婉言谢绝。先生说:“我的书已经出了不少,别再给出版社添麻烦了。”几经“苦磨”,先生终于答应了下来。记得先生最后说:“别忘了把我谈学外语的文章也收进去,对青年人也许会有些帮助……”

这便是我们编选这套季老文丛的初衷。

本文丛共四卷——

第一卷《学问之道》,即为先生七十年来治学经验之集大成者。在先生的这些文章中,不但总结了先师王国维、梁启超、胡适、陈寅恪、汤用彤、朱光潜等人的治学精神、态度和方法,而且发前人未发之覆,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治学新观点、新方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时时上进,时时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2l世纪的战略高度,预言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先生在全面阐述学术理论的同时,还具体地介绍了治学方法和必备条件,具有极其普遍的指导意义,使人蒙受其利。

第二卷《感悟人生》,收录先生论述和侃谈人生的杂文、小品、回忆录、序跋等各类文章百余篇。读罢此卷,老人家那声容笑貌,精辟之言,将永久地铭刻在人们的心田,催人猛醒,激人奋进;读罢此卷,犹如品尝陈年老酒,自有滋味在其中,“世纪老人”非凡的人生经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令人受益无穷。

第三卷《散文精粹》,是先生长达百万余字的散文作品中的佼佼者。先生的散文创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旦攀缘文坛,便初有文名,且如一棵常青树,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先生满怀着对山山水水,对生养自己的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将所思、所念、所感、所怀,以其生花妙笔,浓墨重彩地大书纸上。先生散文的特点是: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不但使人怡情悦性,获得美感享受,而且为人指点迷津,引向“人间正道”。

第四卷《耄耋新作》,收录了先生1999年下半年及2001年全年的作品,首次与读者见面。其中还选取了2000年的部分作品。我们知道,最近十余年间,先生的专著及其他文章数量之多,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可见一位耄耋老人的惊人毅力和献身精神。可以肯定,先生的文章还要继续做下去,诚如老人家坦言:即使在劳累时小憩片刻,也仍然像“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的荷花,为的是在明年“开出更多更艳丽的花朵”。  我们还记得,先生在回忆汤用彤先生的文章中写道:“我不谬托自己是锡予先生的知己,我只能说锡予先生是我的知己。”在先生的三千弟子中,我们确信能排列其次,又向以先生为知己而感到无比自豪。我们曾暗自思忖,先生的为人风范和为学精神,倘若能够在我们身上体现于万一,则足矣!愧疚之余,我们只好在已近花甲之年(季老曾说,这仅是他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始),手捧先生的书,细细地咀嚼和品味,以充实这颗空寂的心灵——愿以此与读者朋友们共勉。

在文丛编选过程中,承蒙李玉洁老师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胡光利 姜永仁

2001年11月9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