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过社会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化的特殊道路,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也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民族风情、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发展道路可以说是特殊中的特殊,对这一地区社会结构及其转型的分析与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哲学、社会学研究,在实践上也有助于这一地区及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与发展。
该书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视野,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这一地区从以农牧业为主的农耕、游牧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部分的或完全的“政教合一”制度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民族习惯法向现代法制社会的转型;从民族传统的多元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目的在于探索这一地区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最后,该书对社会结构转型的哲学观做了一定的理论比较分析。
导论
一、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性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四、社会结构转型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第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转型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结构转型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部分的或完全的政教合一制度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由民族习惯法向现代法制社会转型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结构转型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结构转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分析
三、从世界范围内考察伊斯兰文化的发展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结构现代化转型的基础与道路
五、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文化转型的实践与经验教训
第四章 社会结构转型的哲学分析
一、社会结构转型的基本前提: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
二、社会结构转型的活动方式:人的行动或实践活动方式的转变
三、社会结构转型的表现形式:人的自觉选择性和社会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四、社会结构转型的基本内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的全方位变化
五、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不同社会形态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