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小记者真棒/少年新闻传播普及教育系列丛书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宋良贵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少年新闻传播普及教育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介绍了全国各省市小记者的成长经历和他们参与小记者活动的巨大收获。这些真实的感受,为每一个梦想当一名小记者的同龄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初当小记者的读者朋友可以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从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中小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和全国各地的小记者站也可以从中获取搞好活动的思路和管理经验。本书是全国小记者朋友们的必备手册。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全国各省市小记者的成长经历和他们参与小记者活动的巨大收获。这些真实的感受,为每一个梦想当一名小记者的同龄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书中内容包括:怎样才能当个小记者,小记者的采访技巧和经验介绍,小记者怎样与人相处,小记者外出活动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怎样在校园内开展小记者活动,学校开展小记者活动的注意事项,当小记者对自己成长的诸多好处,等等,初当小记者的读者朋友可以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从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中小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和全国各地的小记者站也可以从中获取搞好活动的思路和管理经验。毋庸置疑,这是一本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用性、提示性和启发性的新闻传播教育的普及读物,是全国小记者朋友们的必备手册。

目录

当小记者真棒

 当小记者的七大理由

 我自豪,我是小记者

 为小记者竖起大姆指

 我幸运,我是小记者!

 当小记者的意义

 当小记者让我自信

 梦开始的地方

 小小记者的心声

 彰显才华,展示风采

 小记者欢迎你

 小记者大快乐

 当小记者真好

 “金星小记者”成长之路

 了不起的小记者

 捕捉美好,体验真情

 当小记者棒极啦!

 小记者让我成长

 牵起友谊的手

 我选择,我喜欢

 小记者,我美丽的梦

 小记者,我深深爱上它

 我是光荣的小记者!

我的兄弟姐妹

 小记者,我永不过站的童话

 怎样当好小记者

 童年的礼物

 永远的怀念

 我的兄弟姐妹

 小记者,与快乐同行

 唤醒沉睡的记忆

 献给永远年轻的小记者事业

小记者特搜队

 我的总统朋友

 吃得苦中苦,微笑过一生

 与博士聊电影

 感受桑兰姐姐不败的传奇

 一生不渝的忠诚

 聆听风声雨声,感受蓝天白云

 让童年吹起梦想的泡泡

 平凡岗位上的伟大

 用电波传递真心、爱心、热心和童心的人

 美丽心灵,美好世界

 传送快乐的精灵

 勇敢的姐姐

 走近“素质教育领军人”

 知足常乐

 我们的“忘年交”

 听董浩叔叔谈人生

 SUPER校长,SUPER专访

 飞翔

 从放羊娃到歌唱家

 与“刘三姐”面对面

 用生命护卫忠诚

 责任重于生命

 热心的老烟台

 用快乐调味人生

 生命之树长青

 爱国·立志·成才

 国乐飘香天上人间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的住宿“管家”

 小记者与校长面对面

 有尊严有修养,会学习会生活

 谁是最可爱的校长?

小脚丫大行动

 新千年,我们和名人有约

 欢聚2001,展望2008

 我们的足迹和欢笑

 我们和南京城有约

 小记者大连行

 好山好水好朋友

 在锻炼中收获,在成长中进步

 欢乐营里欢乐多

 拜会总统府

 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挑战刺激体验快乐

 东方绿洲赛龙舟

 跑出来的“两会报道”

 我的“六一”听我的!

 沙漠之行

 桂林山水甲天下

 草原心曲

 成长·理想·飞扬

 感动未来

 网络,要造福青少年

校园活动宝典

 学校开展小记者活动指南

 校园开展小记者活动的好处

 用我的真心,换你的前进

 电话里的“拜年”

后记

试读章节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这么自信?我会微笑地告诉他。因为我是一名小记者!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这么快乐?我会诚实地告诉他,因为我是一名小记者!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小伙伴?我更会幸福地告诉他:因为我是一名小记者!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做小记者?我会自豪地告诉他:当小记者真棒!

如果还有人问我,当小记者的理由呢?

当小记者 完善自我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外向的女孩,在采访时我会大胆地提出我感兴趣的问题。不过开始时,我只会问一些他们平时辛苦吗,会不会觉得当名人很累或者小时候最难忘的事情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此千篇一律的提问,使我在最初的采访和写稿中,总是不能得心应手,也避免不了和其他小记者“撞车”。直到后来,当我在采访白岩松叔叔,问到他是怎样采访水利部长、林业部长时,白叔叔的回答给了我很大启示,并教会了我应该如何对待每一次采访任务。白叔叔说,他每次采访前都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尽量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这样才能提出老百姓关心的以及有深度的问题。在后来的采访中,我积极运用这个方法,只要事先知道受访者是谁,我都会抓紧每一点时间去了解这个人,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独到的问题。

正值花季的我们。有时也会把自己成长中的小小烦恼列在采访话题之中,希望从名人的回答中找到答案。比如,我曾问起赵忠祥伯伯在自己和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怎么办?赵伯伯对我们说:“人家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怎么能说变就变呢?你们要慢慢地心平气和地与家长谈,也要给他们时间啊。”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伯伯,却和我们在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小秘密问题上与我们达成统一战线。他认为,假如我们有不愿让父母知道的事情,那并不是坏事,因为“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从名人们对每一个问题的独到见解中,我们不难看出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而我们小记者的任务便是尽量挖掘出这一点,然后传达给全体少年儿童。这正如我们活动的口号一样——今天访名人、学名人,明天争取成为名人;今天做小记者,明天干大事业。

同时,每次采访队伍中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记者精英们,他们中有的工作能力很强,可以把一场晚会从头至尾安排得妥妥当当;有的很有爱心,可以把团队中的小伙伴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也有的饱读诗书深藏不露;当然,还不乏我这种在采访中总有问不完的奇怪问题,在晚会上又能“杀”个几进几出的活宝来。有着这么多不同的元素,我们的小社会能不丰富吗?在小记者团队这个七彩的空间内,我们勤于吸取别人身上的优点,还可以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对手”,相互竞争,共同进步。

当小记者 收获友谊

在小记者队伍中,伙伴们不仅来自五湖四海,更是个个出类拔萃。我们可以在来自内蒙古的小记者身上感受到宽广的胸襟;在与香港小记者的接触中感受到时尚的理念;也可以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小伙伴身上感受到无华的淳朴。再比如我们公认的“大姐”田瑶姐姐吧,她永远都会无私地帮助每一个人,并努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善解人意。对于我们这些小鬼来讲,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固然使我们在采访时能把握住机会,但同时也让我们对恶作剧情有独钟。没事开个玩笑闯祸了,一不小心把别人逗哭了或惹急了,这安抚“伤员”和批评同志的任务一般就由田瑶姐姐承担了。说来也奇怪,对于田瑶姐姐的批评我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服,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亲和力吧。  我们的团队中还有另一位“大姐大”郑玮姐姐,她永远有着最纯真最可爱的微笑。也许是当过好几年校园报社主编的原因吧,郑玮姐姐组织起活动来总让人感到贴心舒服并且乐在其中。特别是那次采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尹鸿叔叔的时候,由于郑玮姐姐细心周到的安排,让大家在分别时还真有些依依不舍呢。

至于另一位公认的“大哥大”杨天哥哥,他可是我们小记者中的核心人物。对于他,那可是男爱女敬,不论谁都喜欢和他一起玩。分析其原因似乎有两点:其一应该是他的神秘。可能是因为他大我们几岁,虽然是理科出身。但是,他说起话来总是文绉绉的,办起事来更是中规中矩,简直像是从历史课本里蹦出来的。大家也许会问这么一个古板的人会受欢迎吗?怪就怪在他憨厚老实之余还藏着点儿“坏”,“坏”到令人不得不生气,但又对此无能为力。当然,他在老师的眼中永远都是完美少年,是新一代的希望。而且他平时对我们也很照顾很宽容,因此我们实在没有理由生他的气(这可能就是他的高明之处吧)。另外一点应该就是杨天哥哥的才华和热情。虽然有时我们很不习惯于他的学究气,但我们还是很钦佩他的博学多才,毕竟他是我们许多人心中的好榜样。他对于我们过分或不过分的要求总是尽力帮忙,让我们在紧张的采访之余,可以感受到大哥哥的照顾。对于这样一个可敬可爱又“可恨”的大哥哥,我们也只能用“过分一点”的恶作剧来释怀了。

最调皮捣蛋的应该就属我和张楠了,我们的出现总会给大哥哥大姐姐带来危险感。不过可能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调皮,使我们写出来的采访稿让人读来轻松又不失童真童趣,这应该也是我们小记者和他们几个大记者之间的区别吧。

这几年中,我们虽有过小小的摩擦,但是在我们的团队中,大家共同拥有许多最美好的回忆,只要你怀着真诚热情的心,就不愁交不到好朋友。大家之间的感情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就像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共同走过了6年一样,我们在竞争中共同提高,在了解中共同长大。相信今后,我们也会在互相扶持中一起走向成熟。朋友,是可以相伴一生的。P3-P6

后记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题记

“宋老师,您在哪儿呢?我已经到西客站啦。”这是小记者潘婷婷打给我的电话。去年暑假,我带领小记者们去桂林采访,本说好8点集合,可才刚刚7点钟就有小记者到了,还直嚷嚷着他们在家里盼了好多天,才盼到今天出发的日子呐!小记者是孩子们的代言人,他们最了解同龄人的心情。也知道小伙伴们对什么最感兴趣;小记者是一个纯净透彻的窗口,它让成人看到孩子眼中真善美的大世界;小记者是一座互动沟通的桥梁,它架起了各地区少年儿童之间的友谊;小记者更是一个自由创新的舞台,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无数展现自我、施展才华的机会……相信这是无数小记者们的心声。

而我呢?作为一个四十不惑的成年人,为什么也会有那么大的干劲儿,接连策划并组织许多小记者活动并乐此不疲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小记者活动,就像我生命中一扇突然开启的惊喜的窗户。通过与小记者在一起,我发现了另外一个全新的世界。

让小记者活动走进校园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假使国家是一艘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桥上的嘹望者,他要注意过往的船只,注视在地平线上出现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在人们心目中,记者是无人不知、无事不晓的“消息灵通人士”,是见多识广的“杂家”,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社会活动家”。开展小记者活动,是学校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有益的实践活动,为小记者构筑了一个更快乐、更健康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小记者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

我在北京N所学校开展了小记者活动,各校大队辅导员都积极参与和配合。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每所学校都因开展小记者活动而被上级单位评为德育先进单位。根据我多年的操作经验得出结论,在校园内开展小记者活动,最好选择四年级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和表达能力,培养一年后,他们的主持、写作能力会有显著提高,就能成为学校少先队的骨干力量。假若从五年级的学生开始培养。那么一年后他们将升入六年级,忙碌的学习和繁重的升学压力会大大占用他们的课余时间,到那时,就算有重大活动也很难让他们再参与进来。

……

分担风雨分享阳光

把窗户打开,小记者的祝福就会随着风儿吹进来;把窗帘拉开,小记者的祝愿就会随着阳光照进来。我经常在朋友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我的小记者事业。是的,小记者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它渗透进我的血液,连接起我的内心。我离不开小记者。

转眼,小记者事业已经伴随着我走过了6个春秋。风雨兼程,貌换新颜。春风化雨,春华秋实。6年中放飞了多少希望之星,6年中扬起了多少理想的风帆。我与小记者们的友情也早已根深叶茂。天长地久。组织小记者活动,我就像一个稚嫩的孩子,闯过了一个个难关,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奔跑。今天,我组织的小记者活动已成为一个品牌项目。当一批批小记者跨入大学校门或升入高三时,意味着他们即将告别小记者队伍。那一刻,我欣慰地笑着祝福,却在家里暗自伤感流泪。于是,我把与小记者在一起的合影照片挂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每每抬头就可以看到他们,照片上一张张真诚的笑脸时常激励着我奋斗人生。

带领小记者去香港,走进凤凰卫视直播室,倾听主持人的奋斗故事;带领小记者去青岛、烟台拥抱大海,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带领小记者登东方明珠,体验现代化大都市的建筑美感;带领小记者游览周庄水乡,了解江南一衣带水的古朴文化;带领小记者去改革前沿城市深圳,感受“春天的故事”带给老百姓的实惠;带领小记者去古城南京,追寻孙中山先生的爱国足迹;带领小记者进入空军绿色营地,寻找谁是最可爱的人:带领小记者去文化名城绍兴,探访鲁迅先生的精神根基;带领小记者去内蒙古大草原,学习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光荣事迹;带领小记者去桂林渔村。欣赏课文中甲天下的山水风光;带领小记者采访黄婉秋奶奶,回顾中国电影的百年经典……

我和小记者走过的路程仿佛就在昨天,每次的活动形式不一样,每次的感受也不一样。小记者活动既学习知识,也学习技能,更学会做人。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当一个人有了高飞的冲动,他便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唤起沉睡的进取,激起高飞的冲动。让小记者告诉你:面对名人,你必须清楚,名人也是普通人!面对名人,你必须牢记,必须心存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面对名人,你必须坚信,名人其实并不那么不可及,终有一天,你也可以成为名人!因为心有多高,机会就有多大,少年的天地就有多广阔。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听动人伤感的歌,写第三本书的后记,好在心中还有温暖的记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着孩子们一点点成熟长大,一步步脱离老师的庇护,心中虽有依恋不舍,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由衷的祝福,祝福他们能在自己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那年花开,那年我们从相遇、相识,到相伴、相知,那年我们在烟火灿烂的海滩边牵手歌唱,那年我们围坐在一起见证彼此的童年,梦想未知的明天……是的,那年花开,但我与小记者的友谊永远不会搁浅,它会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里开得更艳、盛放得更勇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上帝把雪花播撒,是让人们把忧伤遗忘;寒风把窗户关上,是让人们把温情荡漾。让小记者的故事记录着我们的收获与欢笑,让天证明地久,让地证明天长。

当我第三次拿起笔来,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在写书。感觉就像是和小记者们对话。在写作过程中,我常常被那些可爱的小记者感动得热泪盈眶。有时,夜深人静,但我仍兴奋不已;有时,我脑中文如泉涌,可手里的笔却慢得让人心急……

宋良贵

2006年1月28日于北京兴隆都市馨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