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骄傲,全世界的楷模。世界华人的财富旗帜李嘉诚对投资有独到见解,他有句名言,30岁以前要靠体力赚钱,30岁以后要靠“钱”赚钱。在他看来,到中年时赚钱多少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投资钱,让钱生钱。本书介绍了李嘉诚的投资实战和谋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跟李嘉诚学投资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慕小刚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骄傲,全世界的楷模。世界华人的财富旗帜李嘉诚对投资有独到见解,他有句名言,30岁以前要靠体力赚钱,30岁以后要靠“钱”赚钱。在他看来,到中年时赚钱多少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投资钱,让钱生钱。本书介绍了李嘉诚的投资实战和谋略。 内容推荐 纵观李嘉诚一生的财富生涯,他无时不在与钱打交道,不在搞投资,正是那些他毕生坚守的投资谋略才使他成为一个投资场上的“常胜将军”,我们将其经验总结出来,结合李嘉诚的一些投资实战,编写了这本《跟李嘉诚学投资》,希望能够对投资者或有意踏入投资行列、成就财富人生的人有一些帮助。 目录 投资谋略之一:独具慧眼,明察秋毫 1.看准商机,先人一步踏出去 2.从生活中发现商机 3.准确的判断是投资成功的前提 4.知己知彼,投资要纵观全局 5.在变局中发现机会 6.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7.抓住市场空缺点进行投资
投资谋略之二:把握机遇,果断出手 1.抓住机遇需要多一些准备 2.从小事中挖掘到大机遇 3.一线希望也要放手一搏 4.敢想敢干,大展宏途 5.看准了就大胆去“闯” 6.大胆尝试,积极运作经营方略 7.投资新科技,开创新势力
投资谋略之三:步步为营,稳中取利 1.欲速则不达,投资没有捷径 2.步步为营步步赢 3.必须坚持稳步发展的方针 4.投资要等时机成熟 5.不能死坚持,要会活坚持 6.“冒进”是一切投资失败的根源 7.分散投资,化解风险
投资谋略之四:信誉第一,盈利第二 1.恪守信诺,以诚交友 2.付出一份真心,得到一份信赖 3.投资最重诚信,必须一诺千金 4.生意场上只有对手,没有敌人 5.善意收购,皆大欢喜 6.名声也是投资的筹码 7.对己节俭,对人慷慨
投资谋略之五:利益共享,实现共赢 1.分些利益出去,把对手变成伙伴 2.主动打出以利人为先的牌 3.自己赚钱也要让别人赚 4.留人先留心,分一杯羹给下属 5.分享利益,购买无形资本 6.共谋发展,后来居上 7.协助中资,利己先利人 8.三方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投资谋略之六:头脑灵光,随机应变 1.左右开合,左右逢源 2.灵活机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4.顺应潮流,逐步扩张 5.因势利导,规避风险 6.机变为用,不要与业务“谈恋爱” 7.懂得利用“潜效应” 8.革新思维,适应发展
投资谋略之七:目光远大,不贪小利 1.逆流而动,具有发展的眼光 2.不打无准备之仗 3.经营全球,展望世界 4.最大限度地打开海外市场 5.顺时应运,以情投资 6.长远投资,赢得超值利润 7.要想飞得高,不能只盯住地平线
投资谋略之八:借鸡生蛋,以小搏大 1.股票上市,积小流成江河 2.趁虚而人,蛇吞大象 3.点中死穴,华南虎斗雄狮 4.分拆集资,连锁包销 5.借鸡生蛋,用别人的钱赚钱 6.让别人为你赚钱最高明 7.强强联手,蛟龙人海
投资谋略之九:进退有度,游刃有余 1.拿得起,放得下 2.激流勇退,见好就收 3.放弃同样是一种胜利 4.道德投资,能进能退 5.正当利益,该争还是要争 6.必争之地必有必争之利 7.推行“数码港”,“小超人”延续财富神话
投资谋略之十:投资公益,名利双收 1.慷慨解囊,造福百姓 2.创建汕大,发展教育事业 3.悬壶济世,捐建汕头大学医学院 4.钱来自社会,也要用于社会 5.捐助残疾事业,让残疾人重获新生 6.捐资香港大学 7.扶危济困,商之侠者 试读章节 任何人的能力都不是天生具备的,都要经过后天艰苦的培养,李嘉诚之所以能够在后来的事业中一帆风顺,大多数投资都能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润,与他年轻时进行的自我锻炼是分不开的。早年,在做推销员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商业眼光了。 美国“成功学教父”戴尔·卡耐基说过:“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经商素质,你最好去当一名推销员。”确实,推销极富挑战性,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杰出的商人企业家,十有八九从事过推销工作,并且绝大多数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李嘉诚自然也在此列。 李嘉诚喜欢挑战,因此他离开了舅舅的钟表公司,选择到五金厂当推销员,主要负责镀锌铁桶的推销。当时,铁桶推销的主要对象都集中在卖日杂货的店铺上。年仅17岁的李嘉诚一入行,就感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激烈竞争。于是,他避实就虚,采取了直销的方法。 李嘉诚首先分析出,酒楼旅店是“吃货”大户,于是他就集中精力对这些堡垒攻坚。因为在当时,推销员到酒楼旅店直接推销的不多,所以竞争不是很激烈。对于酒楼旅店来说,一方面直销价格比到市场去买要便宜,另一方面送货上门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李嘉诚这一招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他曾经打人一家旅店,一次就销出100多只铁桶,销售业绩十分惊人。 此外,李嘉诚又对家庭散户做了调查研究。他发现,当时高级住宅区的家庭大多使用铝桶。于是,他就把目标瞄准了中下层居民区。但即便是中下层居民区,一户家庭通常也只使用一两只铁桶,潜力远非酒楼旅店可比。不过,家庭散户又有一个酒楼旅店不能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集腋成裘的庞大数量。如何占领这个十分分散而又不可忽视的庞大市场?李嘉诚一时一筹莫展,苦苦思索。 一日,李嘉诚看见几个老太太围坐在居民区的楼下摘菜聊天,忽然茅塞顿开,计上心头。于是,他专找老太太卖桶。李嘉诚心里是这样盘算的,老太太都不上班,闲居在家,喜欢串门唠叨,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义务推销员。这样一来,只要卖出一只,就等于卖出了一批。李嘉诚这一招果然又大获成功。 自从李嘉诚开辟了酒楼旅馆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也如法炮制,竞争逐渐变得激烈起来。面对这种情况,李嘉诚妙招奇出,一次又一次显示了他在生活中发现商机的独特眼光,为他日后大手笔的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家刚落成的旅馆正准备开张,这是推销铁桶的大好时机。李嘉诚的几个同事贪功心切,抢先找到旅馆老板,不料全都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返。原来,旅馆老板中意于另一家他曾经打过交道的五金厂。 知难而退的同事都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也觉得,放跑这条大鱼,实在太可惜,也未免显得自己太无能,于是他迎难而上,决定碰一碰这个硬“钉子”。 李嘉诚并不急于去见老板,而是先与旅馆的一个职员交上了朋友,然后再漫不经心地从那个职员口中套知老板的有关情况,以选择突破口。 那个职员谈到老板有一个儿子,整天缠着他要去看赛马。老板很疼爱他,但旅馆开张在即,千头万绪,根本抽不出时间来陪他。 职员是当作趣闻说起这件事的,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嘉诚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他让这个职员搭桥,自掏腰包带老板的儿子到快活谷马场看赛马,老板的儿子喜出望外,兴高采烈。李嘉诚的举动使老板十分感动,于是很爽快地从李嘉诚手中买下了380只铁桶。李嘉诚再一次成为五金厂的一等“英雄”。 李嘉诚凭着自己独特的商业眼光和聪明头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但他心里也明白,这种聪明还只是小聪明,这种胜利也只是小胜利。一个成大事的人,必须要把眼光放远放高,而绝不能得到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后来,一次推销的落败,使李嘉诚看到了镀锌铁桶的穷途末路、塑胶制品的蒸蒸日上,他毅然决定跳槽。 有一天,推销铁桶的李嘉诚与推销塑胶桶的塑胶公司老板在酒店不期而遇。李嘉诚使出浑身解数投入竞争,但塑胶桶轻而易举就获胜了。李嘉诚过去从不轻易言败,但这一次他感到的是彻底的失败,而且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塑胶公司的老板慧眼识英才,十分赏识李嘉诚的推销才能,他真诚地对少年李嘉诚说”“这场遭遇战,你输给了我。但事实上,是塑胶桶赢了白铁桶。”后来,老板又诚心诚意邀请“手下败将”李嘉诚去喝晚茶,与他交朋友,并表示希望他加入自己的公司。 李嘉诚从塑胶公司老板那里了解到,塑胶工业在40年代中叶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就全球而言,属于新兴的产业。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并且是木质和金属制品良好的替代物,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塑胶老板还对李嘉诚表示,年轻人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你所从事的行业是个没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即使你再有才能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 塑胶老板的话让李嘉诚辗转难眠,他在着手调查价格行情时又发现,塑胶制品以其昂贵的价格作为富人阶层的奢侈品只是极短的时间,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在大幅度下跌。一来价廉,二来物美。有这两条,塑胶制品大行其市势在必然。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李嘉诚毅然决定加入塑胶公司,迈入一派生机的塑胶行业。 从李嘉诚后来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知道,进入塑胶行业这一高瞻远瞩的选择,奠定了他成为世界“塑胶花大王”的基石。假如没有这一超前的眼光,李嘉诚的商业历史也许就会重写。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超人”李嘉诚在关键时刻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气魄。 P4-6 序言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李嘉诚是一个财富神话,他不仅多年享有“华人首富”的美誉,同时也早已进入了“世界十大富豪”的行列。然而,我们都知道,在如此耀眼的光环背后,必定有一段不平凡的成功历程。李嘉诚从茶楼伙计开始踏入社会,不断突破自己,挑战自己,直到1950年集资创办“长江塑胶厂”,真正开始属于自己的事业,然后又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登上了世界巨人的宝座。有人说,李嘉诚的成功是时运所致。的确,那个时代给了他很多机会,但同时也有数不清的挑战摆在面前,君不见多少雄心勃勃的商界英才折戟沉沙、丢盔弃甲,多少小业主在这场浩荡的经济大潮中倾家荡产、一无所有,李嘉诚不仅能站稳脚跟而且鹤立群雄,这与其高超的投资谋略是分不开的。 过去,研究李嘉诚如何成就财富人生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大都是从其做人做事这些很宽泛的角度来研究的,可谓没有抓住他积累财富的根本。事实上,正是李嘉诚一次次大规模的投资行动,才成就了他今天所获得的财富人生。 李嘉诚的投资才干是从小培养的,在他当茶楼小伙计的时候,他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察颜观色的本领,甚至对方还没说话他就能猜透别人的心思,这为他日后大规模的投资打下了基础。因为要想投资准确,稳赚不赔,首先就要具备一双能洞察大局的慧眼。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发现商机并果断出手的投资人才能获得成功。无疑,李嘉诚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李嘉诚另一个投资原则是“稳”,他主张:“进取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进取。”他每次出手之前,都要前前后后想清楚,甚至有时候会等别人趟过了河,试了深浅他才会行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胆量、没有气魄的表现。其实不然,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数十年的李嘉诚很清楚,商场如战场,一不留神就会中了人家的招,陷进去而不能自拔。他之所以能够在商海中“永不倒”,无非是靠了这一个“稳”字诀。要知道,在商场一味采取守势是不行的,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嘉诚一旦看准了目标,必将大大出手,狠赚一把,其气势是任何一个投资大亨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当然,真正高明的投资家并不是一味地“捞”钱,还必须懂得“利益共享”,说白了也就是“人情投资”。有人说“利益共享”不就是“有钱大家赚”吗?在商言商,皆为利来,你把钱让别人赚了,岂不是自己就要赔?这与投资为利润的宗旨相悖。李嘉诚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也是一种“投资”,其回报率不亚于投资股票或者实业。你分一些利益给合作伙伴,对方必然“投桃报李”,有了赚钱的好机会必然叫上你;你分一些利益给下属,下属必然对工作兢兢业业,你的付出能让你获得更多的财富。另外,投资公益也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投资”,它“赚”来的不仅是名声,还有更多实惠。 纵观李嘉诚一生的财富生涯,他无时不在与钱打交道,不在搞投资,正是那些他毕生坚守的投资谋略才使他成为一个投资场上的“常胜将军”,我们将其经验总结出来,结合李嘉诚的一些投资实战,编写了这本《跟李嘉诚学投资》,希望能够对投资者或有意踏入投资行列、成就财富人生的人有一些帮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