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怀罕需谨慎
怀孕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马虎不得,也大意不得。要知道,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适合怀孕的。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怀孕,不仅会对宝宝有影响,也许还会危害到妈妈的身心健康。你患有某些疾病吗?你曾有过流产史吗?你和丈夫是近亲结婚吗?你在采取何种避孕方式?与其冒险行动,准爸妈们不如少安勿躁,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等待健康宝宝的到来。那么有哪些人怀孕需要谨慎一些呢?
1.患病的准爸妈
无论准爸妈患有任何一种疾病,都应尽量在恢复健康后考虑生宝宝的问题。而需要长时间服用某种药物的准妈妈、准爸爸需要经医生指导,才能确定受孕时间。有些药物,如激素、某些抗生素、止吐药、安眠药等,都会对生殖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女性在停药20天后受孕,比较安全,但有些药物的影响时间可能更长。因此有长期服药史的妈妈一定要咨询医生,才能确定安全受孕时间。
另外,很多药物对男性的精子质量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抗组织胺药、咖啡因、吗啡、类固醇、利尿药等。这些药物不仅可致新生儿缺陷,还可导致婴儿发育迟缓、行为异常等。准备怀孕的爸爸们,同样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2.有过流产史的准妈妈
曾有过自然流产史的准妈妈,首先要查出自己流产的原因,然后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再怀孕。非外部伤害导致的自然流产,究其原因,大体可分为孕妇及胎儿两大方面。孕妇方面主要有两类主要病因,其一是内分泌功能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健、甲状腺功能不足等;其二是孕妇感染疾病,如高热、严重贫血、严重营养不良、放射性(毒性)物质接触及生殖道畸形(如双子宫、子宫肌瘤)等。胎儿方面的因素,最突出的就是受精卵的染色体异常,约占整个流产儿的25%左右。
对于曾经做过人工流产的准妈妈,人流后不要急于马上受孕怀胎。一般说人流后半年至一年后再怀孕较好。其一,人体和生殖器官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调养和功能的恢复,各方面功能正常对受孕怀胎、母子健康以及优孕、优生、优育大有益处。其二,如果第一次人流是因孕卵异常或患病所致,’那么两次妊娠相隔越远,再次发生异常情况的机会就越少。
3.近亲结婚的准妈妈
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同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每个正常人身上可能携带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有害的隐性等位基因,近亲通婚会使得这些隐性等位基因有更多的相遇机会,并且产生遗传上的异常。近亲结婚可以使后代中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率增加,先天异常及智力低下的子女频率增高;使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增高,例如高血压病、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症、哮喘、无脑儿、脊柱裂、唇腭裂等。
如果是近亲结合,应避免生育下一代;如果一定想要宝宝的话,请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科学手段进行产前排查,尽量保证宝宝的健康。
4.避孕的准妈妈
并不是所有的夫妇结婚后就有生育的打算,因此也就催生一个庞大的“避孕市场”。避孕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花样翻新。无论准爸爸妈妈们倾向于选择何种避孕方式,只要是确定“要”一个宝宝的话,那么就应当检讨自己的避孕方式,因为有些避孕方式是能够影响胎儿健康的。
>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是很多准妈妈们的避孕手段,但是在服药期间以及未来的六个月内,应避免怀孕。因为口服避孕药已对宫内环境造成影响,很有可能会使胚胎受到损伤。其中的某些药物成分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如生殖系统畸形、兔唇、腭裂等。 另外一个方面,当受孕计划确定后,准妈妈需要同时开始调节自己的生理周朗。而口服避孕药往往能够影响雌激素的分泌,反倒使生理周期呈现出不规律性。
>上环
宫腔内放置的节育环可使子宫内膜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噌生,子宫液发生改变,从而破坏胚激肽,致使受精困难。避孕环作为异物在子宫内,通过干扰受精卵着床来达到避孕的目的。铜制的避孕环还可以释放铜,不利于受精卵着床,还影响胚囊的发育。含孕激素的避孕环会引起子宫内膜的萎缩。
无论放环时间长短,作为异物的避孕环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子宫内膜组织有一定损害和影响,这对于胚胎或胎儿的生长发育不利,会给新生儿造成缺陷,其后果是很不好的。曾经戴避孕环的准妈妈,在计划怀孕时,要等待一段时间(2~3次正常月经周期)再受孕,以便给子宫内膜一个充分的自我恢复时间,从而给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P8-10
安全成长重于一切。
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个宝宝因父母没有孕前检查而导致出生缺陷;某个宝宝因误食食物而中毒;某个宝宝因父母的看护不力而摔伤、烫伤;某个宝宝因父母缺乏育儿知识而危及生命;某个宝宝……看到这一系列的报道,你是否会感觉到痛心——宝宝的一生可能至此与健康、幸福擦肩而过。
在你感到痛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一切到底是谁造成的。作为父母,你或许更重视宝宝的智力发育,更重视宝宝是否聪明、乖巧,曼重视宝宝是否能成龙成风。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宝宝失去了安全,别说健康、聪明的成长,恐怕连长大成人都是不易之事。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申辩——安全,不是我能控制的,很多时候的伤害都是意外。的确,任何宝宝的成长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可父母的职责就是为宝宝的成长保驾护航。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不仅没有尽到保驾护航的责任,还会人为地制造障碍。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0~14岁的宝宝,父母的照顾不当是儿童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这说明什么呢?宝宝面临最大的安全隐患,不是自己的柔弱,不是自己的无知,也不是生活中的种种安全隐患,而是你,宝宝的父母没有给予宝宝科学的照顾。
特别是目前,大多数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宝宝,这意味着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新手。作为新手,作为完全没有育儿经验的父母,要想让宝宝安全地成长,你必须理智面对更多的问题。
》》》》 新手父母面临的问题
爸爸,妈妈,这不是两个简单的称谓。当你背负这个称谓的时候,也背负了对另一个生命的责任。从宝宝呱呱坠地,到他蹒跚学步,再到他调皮捣蛋,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你必须用你所有的爱去关心他、爱护他、照顾他。
不过遗憾的是,生活中不缺少父母对宝宝的爱,缺的是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爱宝宝。生活中常常会看见这样的画面:父母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哪些地方隐藏着安全隐患,甚至会人为地增加不安全因素;面对受到意外伤害的宝宝,父母们惊惶失措,甚至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而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的确,在宝宝照护过程中,最让新手爸妈头痛的是——不知道什么会伤害宝宝,不知道什么会危及宝宝的安全。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用3个关键词来归纳——
问题1:养育经验空白
基于中国国情,大多数的家庭只养育了一个宝宝。很多新手爸妈几乎在自己还是大宝宝的情况下就荣升成了别人的爸爸妈妈。在他们均脑海里,对养育二字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可以说,呈宝就是他们的试验品,他们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一切从零开始摸索。戈们知道,试验总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所以,这些爸妈在试验的过陧中难免会走错路,弯路。但是,有些试验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但宝宝受到了伤害,可能会是一生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你把宝宝当故试验品,在无形中就是一种伤害。
问题2:育儿知识缺乏
其实,养育经验的空白,可以通过学习育儿知识来弥补。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新手爸妈对育儿知识也是知之甚少。新手爸妈缺乏育儿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作繁忙,根本无暇去学习、去参考别人的知识;二是有心的父母在参考书本知识时,面临众多的育儿书籍无从下手,而听取过来人的意见时,又众口不一,说法各异;三是很多父母奉子成婚,在毫无预备的情况下让宝宝来到了人世间,他们来不及准备,自己就成了爸爸妈妈……
育儿知识的缺乏必然会造成新手爸妈的无知,而无知就难免会做错事。所以说,如果缺少育儿知识,就增加了伤害宝宝的几率。
问题3:护理方法不当
基于前两个原因,新手爸妈难免会出现护理不当的情况。而对于柔弱的宝宝来说,健康、安全与日常护理密不可分。宝宝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父母的照顾。如果你的护理方法本身就不对,那么自然会给宝宝造成伤害,危及宝宝的安全。
安全,已成为育儿过程中的首要问题。请记住,相比宝宝的成龙成凤,安全成长才最重要!
》》》》 你最关注的宝宝安全问题
目的很明确了,我们就是要让宝宝从来到这个世界那天起安全成长,让他以一个健康的姿态在日后的竞争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愿望是美好的,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会拒绝。不过,理论的说教永远是空洞的,我们需要的是具体的方法。换句话说:如何安全养育宝宝,如何开始、如何顺利地进行下去?我们给出了3个关键词——
关键词1:胎儿出生缺陷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宝宝从一生下来就会与健康绝缘。也许,你并没有想过,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频频发生。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明星女儿兔唇事件”,让出一生缺陷成为热门名词。这不仅仅是一条八卦娱乐新闻,更应该是给每个父母敲响的育儿警钟。
出生缺陷对于宝宝是不公平的。宝宝从一生下来就没有选择健康的权利。但是,在你怨天尤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出生缺陷到底是谁惹的祸。如果,你孕前没有进行身体检查;如果,你孕期没有补充均衡的营养;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有问题,如果……那么,造成宝宝出生缺陷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而是你——宝宝的父母们。所以,在你们怨天尤人的时候,不妨从自己身上去找找原因。
关键词2:婴儿护理安全
对于婴儿时期的宝宝来说,父母的照顾尤为重要。这一时期,宝宝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他的衣食住行都要依赖父母的照顾。喂奶、穿脱衣、洗澡、照顾宝宝睡觉……这些护理工作都需要父母来完成。如果父母不重视护理安全,那么,你就像放在宝宝身边的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而这样的“爆炸”只会伤害到柔嫩的宝宝,危及他的安全。
关键词3:幼儿环境伤害
宝宝长到两岁,开始自己走路了。这时候,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能让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个时期的宝宝脑海里没有“危险”的概念,什么都想尝试,无形中增加了危险系数。可以说,这个时候,环境是宝宝最大的安全隐患。那是不是意味着要限制宝宝的行动,避免他与环境的接触呢?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也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虽然环境会带给宝宝伤害,但环境也会帮助宝宝成长。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可坏可好。至于到底是好是坏,就要看你如何使用这把剑了。
》》》》 现在,你该如何照顾你的宝宝
从胎儿期健康过渡到婴儿期,再到幼儿期——本书要告诉父母和看护人员的是:0~3岁宝宝安全无小事,任何时候都要具备安全意识;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该注意哪些安全隐患;该怎样解决紧急情况时的问题;该如何减少突发病对宝宝的伤害等等。我们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从孕前预防出生缺陷,写到婴儿期的安全护理,再写到幼儿期谨防环境伤害,详细地为你讲述0~3岁宝宝成长过程可能遇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最实用、最具操作性的指导和建议。
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应该消除哪些安全隐患?应该如何处理紧急情况时的问题?应该如何减少突发病对宝宝的伤害?……书中从孕前预防出生缺陷,到婴儿期的安全护理,再到幼儿期谨防环境伤害,给年轻父母带来最实用、最具操作性的指导和建议。
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个宝宝因父母没有孕前检查而导致出生缺陷;某个宝宝因误食食物而中毒;某个宝宝因父母的看护不力而摔伤、烫伤;某个宝宝因父母缺乏育儿知识而危及生命;某个宝宝……看到这一系列的报道,你是否会感觉到痛心——宝宝的一生可能至此与健康、幸福擦肩而过。因此,请务必请各位新手爸妈看看本书,以避免这些不必要发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