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网上青春/全球畅销图书文库
分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作者 (美)安娜斯塔西娅·古斯汀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将向你扼要介绍现代科技催生的青少年一代的所作所为,以及如何用健康、现实的态度对待他们(最理想的是在此过程中融洽与孩子的关系)。本书涉及的问题有:青少年博客(网络日志)、像“我的空间”网(Myspace)一类的社交网、网络欺凌以及科技如何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教育界如何利用技术、青少年如何迎接新技术,如何影响娱乐业和媒体,如何利用技术以新的创造性方式表达自己。本书将帮助你理解这些新技术以及青少年如何利用技术、你应该警觉什么问题,从而积极看待青少年上网的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家长了解和探究十六七岁的孩子如何度过网上青春。它节录了许多行业专家和青少年的真实口述,内容丰富,析理透辟,涉及网络社交、网络日志、网络欺凌等诸多内容。本书协助众家长了解青春期少年在网络新世界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帮助家长更新知识、增强能力,从而为自己的孩子在网络的世界里设置一道坚固防线,保护孩子的安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目录

第一章 见识一位网迷少年

一位网迷少年的一天/001

闪回80年代/004

少年们真的变了吗/006

婴儿潮一代、X一代、Y一代/009

第二章 电子日记

亲爱的日记/019

什么是博客/021

 青少年博客一览

为什么写博客/023

网上公布信息意味着什么/028

 网上公开身份

 关注节食问题

 发泄还是危险信号

 你有知情权

第三章 找到青少年的空间:社交网站

在龙园结交/041

J.曼克:“我的空间”用户

什么是社交网站/045

为什么社交网站这么火/048

期望认同

变换身份

男女交往

恐惧的原因:虚构还是事实/058

第四章 网络欺凌

8年级女生的攻击/061

现实中的欺凌/062

 谁受欺负

 为什么孩子会欺负人

 低俗文化

现实欺凌与网络欺凌/067

 网络公开

 网上辱骂

 盗用身份

 人身攻击

 网络骚扰与网络狩猎

制止网络欺凌/075

第五章 父母的干预

本书中最古老的花招/078

见识两位父母/080

 大卫

 简

父母对抗媒体/083

来自陌生人的危险/086

电子锁链:手机/088

了解孩子的网聊伙伴/091

戒偷盗:父母与非法下载/093

共度家庭电脑时光……/096

填平沟壑/099

第六章 教学相长

重回学校/101

塔玛佩斯高中/102

校园联网/104

开拓者、追随者及谨小慎微者/106

 阿比

 杰森

过滤真实的世界/111

短信发送答案/114

可靠来源/116

博客与限度/118

局部的成功/120

第七章 权力的转移

拯救环境/122

行动主义2.0版/123

媒体2.0版/127

这是个“混搭”的世界/130

制作他们自己全方位联网的媒体/133

 《迷惑》:网上青少年科幻杂志

 我的第二人生

权归于民/140

结语/142

术语表/145

作者简介/151

试读章节

一位网迷少年的一天

我们在观看太空时代卡通影片《杰特逊一家》时,都梦想知道未来世界是什么模样,很多人对此记忆犹新。尽管如今的青少年还没能开上会飞的车,或学习半机械人生物学、天体数学,但他们与片中杰特逊的女儿、10多岁的茱蒂不乏相似之处。茱蒂在她的电子日记(昵称DiDi)中倾诉秘密,按微处理机中的个人备忘录安排日常生活,如今的青少年也是全线联网。

要认识全线联网的含义,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当代青少年的一天。姑且称她为茱蒂·杰特逊。一大早,在妈妈和一个老式闹钟的催促下(让缺乏睡眠的孩子起床仍少不了它),茱蒂醒来了。她打开房间里的电脑,迅速查看了她喜欢的两个社交网的留言。然后,她打开iTurles,边穿衣服边听“雷鬼舞乐”(reggaetot),一种融合嘻哈、拉丁音乐和reggae的音乐形式)、乐队“百合5”演奏的流行摇滚乐、格温·史蒂芬尼(Gwell Stefani,美国歌手)演唱的流行单曲。她的iTu rles上多是朋友们为她刻录的光盘上的歌曲。她已不记得上次花钱买音乐碟子是什么时候了。下楼吃早饭以前,她查看了手机上男朋友和朋友们的短信和语音留言。

茱蒂到学校时间尚早,她在校门外没看到朋友,马上打电话给他们。她以前时常给朋友们发短信,父母收到电话账单后,对她发短信的数量做了限制。玛莎接到电话后,同她继续昨晚的谈话,二人谈到她在“生活日记”网(LiveJoumal,美国热门社区网站)上贴的关于全班去滑雪的内容。茱蒂好不容易才意识到,在“生活日记”上发帖子,说同学的闲话,不能指名道姓,以免本人发现。接下来是戏剧课。茱蒂把手机铃声《大叫女孩》的曲子改成振动,以免老师听见没收她的手机,等放学时才归还她。

茱蒂的学校有多台电脑,有的同学还拥有掌上电脑。自打有个同学在茱蒂喜欢的社区网站上发布朋友和她自己吸食大麻的照片后,这个网站就被封杀了。同时,由于有些学生把自己的所有个人信息都在网上公布,校方担心他们成为网络猎手的性牺牲品。茱蒂主要用学校的电脑查看电子邮件、做作业、打印材料或为课堂发言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她和朋友们对电脑的熟练程度似乎超过了老师,经常回答老师的问题、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她的英语老师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他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当年所读的一篇小说中的角色的身份写博客。茱蒂选取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纳特。茱蒂在“给老师打分网”(Ratemvteacher.com)上,给了他很高的分数。而她的代数老师经常在她走神时抽问,则得分不高。

茱蒂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要不练踢足球,要不上SAT预备课;空余时间要不做作业,要不照看小弟弟。当她在家里上网时,她通常更新“生活日记”,在朋友的“生活日记”上发评论,或者给同学和她在加州的同学发即时消息(IM)。她利用IM和“我的空间”网,与高中不同校的初中同学保持联系。她也时常点击男朋友的网上文件——常留点挑逗的话,或上一点两人亲呢的合影。尽管很花时间,茱蒂还是喜欢有男朋友。有的女友更喜欢交“有好处的朋友”。茱蒂的男朋友喜欢玩电子游戏——她为他买了“疯狂橄榄球”游戏软件作为圣诞礼物。

茱蒂的妈妈坚持每个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吃饭,中途不许看电视。茱蒂的父母除了收发电子邮件和网上购物外,对电脑知之甚少。她妈妈教中学艺术课,爸爸是大学教授。像帮助老师一样,茱蒂也常帮助他们解决电脑方面的问题。茱蒂的父母通过报纸了解青少年在网上的所作所为,通过学校的备忘录了解网上猎手的存在。他们告诫茱蒂不要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他们同时告诫茱蒂,如果茱蒂非法下载音乐,他们会遭起诉,茱蒂的余生只有挣钱还债了。他们只有靠“我们相信你,所以不会暗中监视你”的方法管教茱蒂。  周末,茱蒂和朋友们要不去看电影、租影碟,要不在男朋友的地下室看他打游戏,或参加派对。当茱蒂和朋友们在一起时,她会收到同一房间的某人的短信,内容往往和同一房间的另一人有关。当茱蒂外出时,父母经常会打她的手机了解她的行踪。举办派对的地点往往在父母外出的朋友家。茱蒂总告诉父母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只要茱蒂接听父母的电话,她就可免受追究。

茱蒂强烈希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她的“生活日记”网站上有支持“壹运动”的代码,这是由U2乐队(爱尔兰著名乐队组合)的主唱Bono发起的消除第三世界贫困的活动。为帮助卡特里亚飓风的灾民,茱蒂在网上发起全校募集善款的活动。茱蒂全方位联网——她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没有iPods或手机的世界。P1-P4

序言

《美国青少年的变迁》是由托马斯·海恩(Thomas Hine)所著的一本内容广博的书。书中认为,“10多岁的青少年”(teenagers,指13~19岁的少男少女)和“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是现代社会产生的词。最初是成年工人为了把未成年人摒除出劳动大军,从而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造。之后在中学中广泛使用而成为固定用法。由于历史的原因,产生了“10多岁的青少年”这一专有名词,指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年轻人(到了1945年,该词被广泛使用)。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16岁有权开车,但要到了18岁才有投票权。他们可以打多种零工,但只能在课余或暑期干。他们从父母那里或打零工中得到钱,但经济上不足以自立。在这个鼓励个人主义和消费的社会,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要受到家长和学校的管制。

二战以来,青少年成为市场营销人员最垂涎、同时也最难琢磨的人群。他们的消费数以10亿美元计,如经过从小培养,他们对产品的忠诚度会持续一生。市场营销人员知道,孩子会影响父母的购物习惯。第一代有影响力的青少年人群是在婴儿潮时期(1945~1965)出生的一代,接下来是x一代和Y一代。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青少年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灵感源泉。从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笔下跳交谊舞的少女到对着艾尔维斯(即“猫王”,美国著名歌手)和披头士(英国著名乐队组合)尖叫的女孩们,到随着亨德里克斯(美国音乐家)和伍德斯托克(美国音乐家)的音乐起舞的孩子们,再到70年代跳迪斯科舞的朋克,到80年代穿着降落伞布缝制的裤子、听着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战栗》跳太空舞的我们,到今天崇拜或讨厌布兰妮(“小甜甜”,美国歌手)、杰西卡(美国演员)、帕丽斯(Paris Hilton,希尔顿酒店的女继承人)、妮可(妮可·里奇,美国著名说唱歌手莱昂内尔·里奇的养女)的青少年,永远引领着流行文化的潮流。

尽管青少年服饰和音乐的潮流永远在变,人类在这一发育期的特征却总是不变的:爱变换身份,爱冲动,爱幻想,学习承担责任,自我感觉良好,忙于应付生理变化,与父母疏远,喜欢结交朋友。

我还没当父母。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要写一本关于青少年的书给父母们看?也许这也是我为什么比10年前更多地参与青少年事务和媒体的原因:我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很痛苦。很多个早晨我不想起床,对日记倾诉我厌世的想法,通常是很灰暗的诗,提到鲜血、带刺的玫瑰和吸血鬼。我父母当时在闹离婚,我拼命反对。家里听不到启迪心智的声音,唯有无法无天的孩子和管教不了孩子的绝望父母。

最后,当我毕业参加工作时,我才听到一些理智的声音。那是在纳什维尔一家叫“生活片段”的健康食品餐厅,这家餐厅现已倒闭。我们供应豆腐、长寿饼、鲜榨果汁。顾客有:邦妮·瑞特(Bonnie R.aitt,美国歌手)、史蒂夫·温伍德(steve Winwood,英国歌手)、凯蒂莲(K.D.Lang,加拿大的歌手兼作曲家)。顾客大多在20至30岁之间,很多都是正在为成名而奋斗的词作家。但他们乐于与我交谈——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像对孩子,而是平等对待。他们倾听我的烦恼,常给我很好的建议。作为一个青少年,我第一次感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肯定,而不是轻侮怠慢。另外,我在成长过程中还听到一些理智之音——这些声音来自一位缅因州的夏令营辅导员、一些优秀的中学老师、我祖父。

自打大学毕业,我致力于发出给青少年和想要理解他们的父母的理智之音。开始时,我在一家非营利性质的名为《青少年之音》的杂志,辅导市区的少女。然后,我在“有氧媒体”电视台(一个针对少女的节目《猎人》)和Kibu网(一个针对少女的网站,现已关闭)为青少年采写东西。我离开青少年媒体几年后,仍非常怀念媒体主题、青少年以及像我一样充满热情的人们。因此,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Ypulse.com,全是有关青少年媒体和营销的内容。

本书旨在成为青少年父母、亲朋好友及青少年问题工作者的“理智之音”。由于很多媒体在青少年版和科技版中大事渲染,使得父母惊慌失措,乃至禁止孩子上网或访问某些网站。我们都知道,禁酒党的作风行不通了,尤其是技术方面。针对家长和学校禁止上网或利用过滤软件限制上网的做法,如今的孩子可以通过入侵互联网化解。

互联网和手机并未改变青少年,但科技改变了他们和朋友,他们和父母、老师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尽管大多数父母认为互联网在孩子生活中起着积极作用,但孩子关起门来上网,父母却未必了解他们在捣鼓什么。不幸的是,父母要么太忙,要么和孩子关系不够铁.无法过问。在19世纪,父母害怕少女读书,认为这是种流行病;在20世纪20年代,成年人对少女随着“丛林音乐”(爵士乐)摇摆而大惊失色。正如上述情形,影视、收音机及现在的互联网也经历了一个起初屡遭排斥、以后普遍得到社会承认的过程。

本书将向你扼要介绍现代科技催生的青少年一代的所作所为,以及如何用健康、现实的态度对待他们(最理想的是在此过程中融洽与孩子的关系)。本书涉及的问题有:青少年博客(网络日志)、像“我的空间”网(Myspace)一类的社交网、网络欺凌以及科技如何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教育界如何利用技术、青少年如何迎接新技术,如何影响娱乐业和媒体,如何利用技术以新的创造性方式表达自己。

而好的一方面是,孩子利用网络、手机和其他工具所做的一切,不像逛商场、待在朋友家或闲逛一样,会让你等候到半夜。换句话说,老一套的“不要与陌生人说话”的叮嘱需要更新了,你需要就互联网的公共性与孩子展开新的对话。本书将帮助你理解这些新技术以及青少年如何利用技术、你应该警觉什么问题,从而积极看待青少年上网的问题。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为人父母(和未来的父母)必读的书。作者就像你的亲女儿——她解释了所有儿女们的行为的原因。本书就像一本父母子女辞典。这本书写得真及时、真精彩!”

——《17岁》杂志前任主编阿杜莎·鲁宾斯坦因

“对于迷失在网络空间的成年人,本书让人觉悟、给人安慰。作者坦诚地列举了网络带给孩子们的威胁,但更带给我们新颖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让我们了解网络在青年人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父女》杂志总裁、《父女关系:如何理解、激励和支持你的女儿》一书作者乔·克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5: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