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历史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什么?最高权利的转换!封建王朝最高权利传承关键是什么?
皇帝的遗嘱!在你死我活、扑朔迷离中皇帝遗嘱给后人留下了种种谜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解读皇帝遗嘱密码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建安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千年历史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什么?最高权利的转换!封建王朝最高权利传承关键是什么? 皇帝的遗嘱!在你死我活、扑朔迷离中皇帝遗嘱给后人留下了种种谜团。 内容推荐 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宋太祖、成吉思汗、康熙皇帝,他们留下的遗嘱都隐藏着无穷的秘密;就像历史关键时刻决定历史命运的神奇按钮,按动它或者毁坏它,篡改它,整个历史进程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帝的遗嘱势必会在瞬间成为举目瞩目的焦点,卷入残酷政治角逐、军事角逐、经济角逐等许许多多的角逐当中。有时可能会相对平静一些,更多的情况却是在所有的矛盾均处于白热化状态下,在你死我活、扑朔迷离中,遗嘱或被毁灭或被篡改或被歪曲,给后人留下种种疑团。 目录 第一章 变局中的人性——秦始皇真假遗嘱的背后 第二章 老谋子汉高祖的遗嘱 第三章 英明否?——汉武帝遗嘱解读 第四章 唐太宗遗嘱的明码与暗码 第五章 看似平淡——女皇武则天的遗嘱 第六章 宋太祖遗嘱——两个千古谜团的解读 第七章 成吉思汗三道著名的遗嘱 第八章 康熙遗嘱的来龙去脉 试读章节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外出巡游,令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左丞相李斯随从。小儿子胡亥喜欢旅游,要求随从,秦始皇答应了。一同外出的重要人物还有中车府令赵高。中车府令,是专门负责掌管皇帝的车马印符的官员。 此次出巡仍不外老套,一路上为秦始皇歌颂功德,然后祭祀神仙,寻求不老之药。由于秦始皇日渐衰老,所以求仙的愿望也比以往更加强烈。在这种迷乱的状态下,秦始皇又上了一次大当。 以前骗过秦始皇的方士徐福,事隔几年后竟胆敢再次行骗,对秦始皇说:“蓬莱的仙药是可以得到的。只是多年来一直被海上的大鲛鱼阻挠,无法前往。请求皇上派善射者与我同往,只要见到大鲛鱼,就用连弩射击。” 对徐福的谎言,秦始皇肯定是有所怀疑的。他戎马生涯一生,阅人无数,是绝顶聪明的千古一帝,怎么可能识别不了徐福的谎言。但在大欲的驱使下,再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秦始皇此时只想得到仙药,于是方方面面总将事情向求药处着想。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也愿意尝试。所以他再次相信了徐福,而且称自己梦见与海神战斗——这就是大鲛鱼恶神的预兆呀。 “只要将恶神除掉,善神就会来临。”周围的大臣博士也顺着秦始皇的意思这样说。 骗子徐福再次得逞,获得大批资金与人力,乘大船率将士出海捕鱼。 海上自然是有大鱼的,此处没有,别的地方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常识,入魔的秦始皇竟没有意识到。 结果,徐福等人果然射杀了一只大鱼,赶紧告诉秦始皇。秦始皇很高兴,认为自己多年的宿愿终于可以达到了。 万万没有想到,此事刚过不久,秦始皇就突然病重了。他不甘心,不让身边的人说“死”字,满怀希望地等着徐福将仙药送来。 徐福当然不会回来了,他携带着充足的物产与人力,到海外的岛上居住下来。 秦始皇终于完全失望。直到弥留之际,他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傻,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对后事做一切实的安排。他将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召来,令赵高代他写信给公子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合咸阳而葬。”就是命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迅速到咸阳治办丧事和安葬。 信写好后,盖上玉玺,密封起来,马上就要发送出去。只是,此遗嘱写得太晚了,尚未发出,秦始皇即迅速死去。 或许只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假如秦始皇死得稍微晚一点点,以他的绝对权威,只要他活着,就没有任何人胆敢扣留遗嘱,那么,遗嘱会被发出,然后到达扶苏手中,则整个王朝的命运将会没有那么多悬念。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在秦始皇真实的遗嘱中。他令扶苏返回咸阳,意思再清楚不过,就是让扶苏当他的接班人。这一安排应是秦始皇晚年最明智的举措,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子,扶苏在名义上是最合适的皇权接手人。以皇长子身份继位,名正言顺,可以极大地减少其他皇子对皇位的觊觎,有利于皇权平稳过渡; 二、扶苏是一个很有能力、文武双全的人,即便拥护其他皇子的大臣(例如赵高)也不能不承认扶苏的能力。秦始皇喜欢的皇位继承人当然必须是有能力的; 三、扶苏有帝王气魄。在其他人(包括秦始皇的其他儿子)都在秦始皇的淫威之下不敢直言时,只有扶苏数次直谏,表达出相对独立的治国理念。尽管扶苏的举动曾使秦始皇很不高兴,甚至把他赶出京城,但秦始皇在冷静时会想到: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呢。倘若只是一个阿谀奉承的无能之辈,秦始皇怎能放心把国家社稷的重任交付给他; 四、返回头来看,即便秦始皇将扶苏赶出京城的时候,他还是给自己的长子留了余地。他派扶苏去监管边疆拥有三十多万大军且在朝廷及军队中最有威信的蒙恬。扶苏跟蒙恬相处很好,蒙恬及其家族均忠于秦王朝,如此,秦始皇将皇权交给扶苏后,扶苏就会在蒙恬及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持下,稳稳地把握住局面,从而避免出现秦始皇一死而混乱的局面。 为了整个王朝的命运,作为一个非凡的政治人物,秦始皇临终前的安排实际上是他多年来观察、比较、苦心安排的结果,是他所有的政治智慧最后的结晶。这本来是非常明智的,但人算不如天算,秦始皇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刚刚死去,最有权威的遗嘱便被篡改,梦想传万世的王朝也在瞬息间土崩瓦解。 P9-11 序言 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是一个以皇帝为核心的家天下的历史。 皇帝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尊荣与权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将整个国家视为其私人财产,所有的臣民则心甘情愿地将皇帝视为最高的统治者和独裁者。 在正常状况下,皇帝是终身制的,皇位可以世袭。即便在权力频繁转换的乱世,群雄逐鹿,一切也总是围绕着皇位进行的。 一部二十四史,都是以皇帝事迹为中心进行阐述的,而最引人注目也最影响历史进程的往往是最高权力的转换。 老皇帝要走了,临终时留下的或许只有简短的几句话甚至几个字,但切实惊人地改变着历史——它就是皇帝的遗嘱。 历朝历代,由于皇帝的遗嘱,是现任最高统治者对后事的安排,决定着新朝代的最高统治者为谁,要提出对国家社稷的最后也是最高的安排,它决定着新王朝的命运,影响到亿万百姓的生活……对朝廷不同的权贵集团,遗嘱不仅是对他们权益重新分配,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败与生死。如此,皇帝的遗嘱势必会在瞬间成为朝廷上下瞩目的焦点,在残酷的你死我活、扑朔迷离政治角逐中,遗嘱往往被毁灭或被篡改或被歪曲,给后人留下种种疑团。 皇帝的遗嘱,就像历史关键时刻决定历史命运的神奇按钮,按动它或者毁坏它,整个历史进程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甚至比象征皇权的玉玺更重要。在你死我活的权利角逐中,有着无可抵抗的杀伤力。这样,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就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蕴涵着无数疑团的历史遗嘱。它们理应受到众多历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但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专门研究它的历史专著。 2007年的一天,那荣利先生邀我撰写此书,当时我正热中于对近代知识分子的研究,很想拒绝。但那先生专程来到北京,约我长谈,并提到王春瑜先生的推荐。在他热情洋溢的鼓动下,我答应了。为了写好此书,在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后,我设计了三个写作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将所有的皇帝遗嘱归纳起来,分门别类地叙述与评论。例如可以分为口头遗嘱、书面遗嘱、不是遗嘱的遗嘱等多个专题;第二个方案,是像柏杨先生写《帝王之死》一样,一个皇帝一个皇帝地写,在简短的篇幅中再现每一个皇帝遗嘱的真相;第三个方案,是挑选历史上最有名的几个皇帝,然后用较长的篇幅一一解析。这三个方案各有长短:第一个方案显然更具学术性,但可读性与通俗性可能差一点;第二个方案显然最全面,但无法突出重点,全书的篇幅可能会太长。第三个方案可能在深刻性与全面性上有所欠缺,但却容易做到雅俗共赏,引起更多读者的兴趣。最后我采用了第三个方案,选择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八个皇帝,即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宋太祖、成吉思汗、康熙皇帝,将他们的遗嘱一一剖析,力图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注重了所用史料的准确性,也贯穿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运用传记文学的活泼写法,希望能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一个桥梁,即通过阅读,首先对中国历史的精彩内容产生兴趣,然后进一步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去翻阅历史原著,在重重历史迷雾中对比、反思,独立探索,找出真正的历史原貌,甚至自己设想一些新颖的历史课题,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历史研究新成绩。 那荣利先生对此书是寄予厚望的,而笔者学识有限,再加上杂务之干扰,全靠周六周曰及每天下班后挤时间来写,虽已尽力,但也不能不自知其缺陷,只能引以为憾了。 张建安 2008年8月17日于北京晴暖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