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绘画史融汇了欧洲各国的文化观念、宗教意识、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它既是一部绘画史,也是一部生动的思想史和文化史。本书中百余幅传达室世名作带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优美流畅的文字勾勒出欧洲绘画发展的历程,想必不同阅历、不同层次的读者都会从中寻求到一份心灵的契合与收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欧洲绘画史(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邵大箴//奚静之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欧洲绘画史融汇了欧洲各国的文化观念、宗教意识、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它既是一部绘画史,也是一部生动的思想史和文化史。本书中百余幅传达室世名作带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优美流畅的文字勾勒出欧洲绘画发展的历程,想必不同阅历、不同层次的读者都会从中寻求到一份心灵的契合与收获。 内容推荐 我国文艺界专业人士和其他读者,都以浓厚的兴趣关注欧洲文化的发展历程,都努力从中获得知识,获得思想的启迪,努力吸收营养。在美术界,人们对欧洲古典和当代绘画的兴趣,可以用“经久不衰”四个字来加以形容。这彰显了我们这个民族有勇于把自己的长处传授于别人的品格,也有向别人学习的勇气。这种现象和里面包含的精神,是促使我们撰写这本《欧洲绘画史》的动力。书中百余幅传达室世名作带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优美流畅的文字勾勒出欧洲绘画发展的历程,想必不同阅历、不同层次的读者都会从中寻求到一份心灵的契合与收获。 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绘画 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的绘画 一、克里特一迈锡尼的绘画 二、希腊的陶瓶绘画、壁画、镶嵌画 三、伊特拉里亚墓室壁画与庞贝壁画 四、法尤姆肖像画 第三章 中世纪的绘画 一、中世纪艺术的一般特征 二、早期基督教的绘画 1.宗教性/2.民间性/3.非写实的手法 三、拜占庭绘画 四、蛮族艺术 五、罗马式和哥特式绘画 第四章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绘画 一、文艺复兴的开端:佛罗伦萨和锡耶纳的绘画 二、早期文艺复兴 1.15世纪佛罗伦萨的绘画/2.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绘画/3.15世纪意大利其他地区的绘画 第五章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的绘画 一、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三巨匠——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二、盛期文艺复兴的威尼斯画派 第六章 尼德兰、法国、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一、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1.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的绘画/2.尼德兰盛期文艺复兴的绘画 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1.卢瓦尔画派和穆兰画派/2.法国民族画派的逐渐形成 三、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1.德国早期文艺复兴与科隆画派/2.德国盛期文艺复兴的绘画 第七章 17、18世纪的意大利绘画 一、样式主义 二、巴洛克 三、卡拉瓦乔画派 四、波伦亚美术学院及其绘画创作 五、18世纪的威尼斯画派 第八章 17世纪佛兰德尔、荷兰的绘画 一、17世纪佛兰德尔绘画 1.佛兰德尔巴洛克艺术形成的基础/2.佛兰德尔画派及箕代表人物 二、17世纪荷兰的绘画 1.17世纪荷兰绘画的特点/2.17世纪荷兰绘画的代表人物/3.荷兰小画派 第九章 17、18世纪的法国绘画 一、法国的巴洛克绘画 二、反映17世纪市民生活的绘画 三、17世纪的古典主义 四、法国美术学院与17世纪下半期的绘画 五、18世纪罗可可风格的绘画 六、反映18世纪资产阶级及市民生活的绘画 第十章 17、18和19世纪的西班牙绘画 一、17世纪西班牙绘画 二、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戈雅 第十一章 19世纪法国的绘画 一、古典主义 二、浪漫主义 三、写实主义 四、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五、与后印象主义同时存在的画派 第十二章 18、19世纪英国的绘画 一、18世纪的风俗画 二、18世纪的肖像画 三、19世纪的风景画 四、英国绘画中的浪漫主义 五、拉斐尔前派 六、英国绘画中的印象主义 第十三章 18、19世纪俄国及东欧各国的绘画 一、18世纪以前俄国的绘画 二、18世纪俄国的绘画 三、19世纪上半期俄国的绘画 四、19世纪下半期巡回展览画派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 五、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绘画 六、19世纪东欧各国的绘画 第十四章 19世纪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瑞典和瑞士的绘画 一、德国浪漫主义与“拿撒勒派”风景画 二、19世纪中期德国的批判现实主义绘画 三、19世纪下半期德国的绘画 四、19世纪下半期比利时的绘画 五、19世纪下半期荷兰的绘画 六、19世纪下半期意大利的绘画 七、19世纪下半期瑞典和瑞士的绘画 第十五章 20世纪的现实主义绘画 一、西欧各国的现实主义绘画 二、苏联时期的绘画 第十六章 现代派绘画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现代主义思潮与流派 1.野兽主义/2.立体主义/3.未来主义/4.表现主义 5.新骞观社/6.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7.荷兰的风格派 8.巴黎画派/9.达达主义/10.超现实主义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代主义思潮与流派 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现代美术思潮 后记 试读章节 三、拜占庭绘画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的因素,在文化艺术上与古希腊和近东的关系较为密切。公元前3—前1世纪巴尔干半岛上的文化与东方文化汇合产生的新的“希腊化”的文化,对拜占庭艺术有直接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的疆土辽阔,不同地区文化艺术的面貌不尽相同。在近东的大城市,如亚历山大里亚、安蒂奥克和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古代传统的势力很强;在埃及、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的边远地区,地方的艺术传统表现得很明显。到了6—7世纪,拜占庭北部各省(包括拜占庭、希腊)和西部的意大利的文化受到西欧蛮族的影响。东方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先后和撒克逊人、阿拉伯人和伊朗人的文化有交流。总之,我们在认识拜占庭艺术时,要注意到它的面貌的多样化,这是第一点;其次,由于拜占庭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没有经受激烈的社会变革,因而它在对待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传统的态度上比较缓和,也就是说比较重视古代遗产。在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之间,拜占庭在很大程度上起了媒介作用。 拜占庭艺术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6世纪是它的黄金时期;7世纪在拜占庭发生了圣像破坏运动,艺术活动受到挫折;到了9—10世纪,拜占庭开始艺术复兴,延续了一二百年;13—14世纪是拜占庭艺术的尾声。 拜占庭早期(4—5世纪)的艺术也属于早期基督教艺术的范畴。真正具有独立精神和富有特色的创造始于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大帝统治时期(527—565)。查士丁尼大帝重视武功,也重视文治。他大兴土木,扶植艺术事业。在被他刚刚收复的意大利北部城市拉文纳(Ravenna,在402年成为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后为东哥特人的国王泰奥多尼克统治),兴建了许多教堂。后来君士坦丁堡的建筑物大多遭到破坏,拉文纳的教堂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八角形的圣维他莱教堂(st.Vitale,建于526—527年)和它内部圣坛两侧的镶嵌画。严谨宏伟的镶嵌画大约作于教堂竣工之前,显然是皇家掌管的美术作坊设计和制作的,工艺水平很高。它的内容是描绘查士丁尼大帝和王后西奥多拉捧着供品出席教堂的供奉仪式(又一说是参加庆祝教堂的落成典礼)。第一幅通常被称做《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与大主教马克西米安》,第二幅称做《西奥多拉及其随从》(图47、48)。圣维他莱教堂本身是为庆祝查士丁尼大帝光复拉文纳修建的。这两幅镶嵌画既是表彰国王的功绩,又是宣扬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与教会之间亲密无问的关系。镶嵌画的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把查士丁尼大帝和王后当作耶稣和圣母来描绘。乍一看,这两幅镶嵌画是一组静止的群像,实际上作者描绘的是运动着和前进着的队列。只是由于勾线的手法和人物的正面安排以及构图的对称,才给人以静止的感觉。作者用硬而直的线条,强调人物的拘谨姿态,以造成庄严感。作者在注意了人物个性特征的同时,强调了他们的共同特征,并表现出一种新的美学标准:细长的人体、瘦小的脚、椭圆形的面庞、瞪大而平视的眼睛。他们与其说是人,毋宁说是圣灵的化身。这里表现的不是客观物质世界的美,而是一种升华的、超脱尘世的永恒美。为了加强这种艺术效果,作者注意色彩的配备和色调的关系。大块的白色、黄褐色、绛红色与小块的金色相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随着观众位置的移动,小块的金色光辉闪烁。王后侍从们的衣服,或淡紫、绛红,或月白、浅灰,或青厌、深红,色彩浓淡不一,从响亮到低沉,相互辉映;观众面对这两幅镶嵌画面,犹如置身于非现实的世界之中。 在拜占庭也有另外风格的镶嵌画。在尼基的一个带圆拱的圣乌斯别尼小教堂(该教堂在1917—1922年希腊一土耳其战争期间毁于战火)中有四幅描绘天使(象征上帝的力量)的镶嵌画,风格比较写实,色彩比较抒情,轮廓线较轻,更多地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P35-36 序言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我国一些负笈欧洲和日本的学子们,开始撰写介绍欧洲美术的文章。时间再往前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的一些文人、学者在他们写的访欧游记中,有不少是观赏欧洲文化古迹(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作品)的感想与心得。在介绍欧洲绘画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专家有傅雷、倪贻德、丰子恺、徐悲鸿、刘海粟、秦宣夫、许幸之等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50—60年代,介绍欧洲美术历史的论著和译著也有不少问世。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介绍欧洲文化与艺术的书籍出版得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 我国文艺界专业人士和其他读者,都以浓厚的兴趣关注欧洲文化的发展历程,都努力从中获得知识,获得思想的启迪,努力吸收营养。在美术界,人们对欧洲古典和当代绘画的兴趣,可以用“经久不衰”四个字来加以形容。这彰显了我们这个民族有勇于把自己的长处传授于别人的品格,也有向别人学习的勇气。这种现象和里面包含的精神,是促使我们撰写这本《欧洲绘画史》的动力。 此书1987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后,曾得到不少读者的鼓励,也有一些读者提出了一些批评和建议,使我们获益匪浅。这次我们对全书做了补充和修改,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重新出版。它能顺利付梓,要感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李新先生的热心支持,感谢王远编辑的辛勤劳动。 我们和广大读者一样,总是以新鲜和激动的心情温习艺术史,温习历史上杰出艺术家们的献身精神与创造精神,在温习中不断加深对人生的体悟和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因此,修改和补充这部书稿的过程,也是我们重新学习和提高自己修养的过程。限于水平,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新版《欧洲绘画史》,肯定还有不少缺点,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邵大箴,奚静之 谨识 2007年12月于北京,慧谷小区寓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